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大气的上海人,开放的上海话
◎刘桃轩
    今年1月9日,上海市教委印发《2014年上海市教育委员会工作要点》,其中明确提出:“开展方言政策研究,推进幼儿园开展上海话教育体验活动试点。”媒体报道说:“专家已经编出教材,教课形式以沪语童谣为主,尝试在幼儿园的课间游戏时间学习使用上海话。”一石激起千层浪,网上网下议论纷纷,有点赞的,有吐槽的,好不热闹。
    点赞者认为:沪语已处于濒危阶段,上海许多年轻人已经不能说标准的上海话,甚至不会说上海话了,上海话的使用空间正在被挤压,海派文化正在生死存亡之际,保卫上海话、捍卫海派文化,就是要从娃娃抓起!吐槽者则呛声:推广普通话是我们的国策,得到全国人民的拥护,上海究竟想干什么?
    这早已不是什么新鲜话题,类似的争论已经有很长时间了。争论的双方,一直都不够冷静,甚至有些情绪化!我们建议,大家都冷静下来,理性地思考。
    上海旧属松江府,上海话源于古代松江话,已有700余年的历史。19世纪中期,上海开埠后迅速发展成国际大都市、远东金融中心。繁华而开放的上海,敞开胸怀,喜迎八方友朋。周边移民纷纷涌进,江浙方言特别是苏州话和宁波话随之进入上海。上海话旧貌换新颜,成为由原上海本地话与多种吴语方言融合而成的新的汉语方言。上世纪二三十年代,上海话进入鼎盛时期。新中国成立以后,国家推广普通话,上海人又一次展现出开放、包容的特性,积极响应,努力学习,上海成为全国普通话水平最高的地区之一。上海话受其影响,吸收了大量普通话元素,有人甚至在上海话中直接夹杂标准的普通话语汇。现在的上海话,与上世纪二三十年代相比,又有了很大不同,其实已经成为深受普通话影响的“新上海话”。
    可见,上海话是一个开放的系统,一直处在发展、变化之中。那些抱怨年轻人不能说“标准的”上海话的人,是在用旧眼光看待新事物!
    所谓上海话的衰落会导致海派文化的衰落,更是夸大其词。海派文化是活跃在上海,根植于中国传统文化,融合了其他地域文化乃至西方现代文明精华的地域文化。上海话确实是海派文化的载体,但不是唯一载体。比如左翼文学、鸳鸯蝴蝶派文学,是上世纪上半叶最有影响的海派文学,虽然在一定程度上受到了上海方言的影响,但不能说它们就是以上海话为载体的文学吧?再如海派舞台文化,除了沪剧以外,京剧、越剧、淮剧等等,显然也与上海话没有直接关联。就说新时期吧,王安忆、陈丹燕、叶辛等作家,应该算海派文学的代表吧?他们是在用标准的上海话创作吗?答案不言而喻。
    把海派文化等同于沪语文化,显然把海派文化“看小”了,降低了海派文化在中国文化中的地位。其实,海派文化的核心是“上海精神”!只要“上海精神”永存,上海永远充满活力,它就能源源不断地创造出光辉灿烂的文化来,就能把海派文化发扬光大,一代代地传承下去。
    新时期以来,上海话的运用空间确实在一定程度上受到了挤压。上海话如果真的消失了,那将是一件很可惜的事情。所以,上海采取一些措施保护方言,是有必要的。在幼儿园试点,尝试在课间学习、运用上海话,不违背国家教育机构以普通话为“教育教学用语”的规定。在适当场合使用方言,用适当方式保护方言,也不违背国家的语文政策。《国家通用语言文字法》在明确“推广普通话”的同时,允许“适当场合使用方言”。《国家中长期语言文字事业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2—2020)》中也提倡“探索方言使用和保护的科学途径……”上海市教委的举措很正常,没有什么可指摘的。
    不过,我们想强调的是,保护上海话,确实要“探索科学的途径”。以下两点要特别注意:
    首先,不能违背“上海精神”。上海是座开放的城市,这座城市的人群“先天”具有大气、包容的特性。长期以来,上海形成了“海纳百川,兼容并蓄”的文化特色。保护上海话,要遵循上海的文化精神,要顺其自然,不能“硬”保护,不能随意扩大学习、使用范围。
    其次,不能违背语言规律。语言是一套科学的符号系统,有其固有的内部发展规律。只有符合语言自身规律的方言保护,才是有效的保护。有人认为,上海话的衰落是因为没有书面系统,为上海话创造书面符号迫在眉睫,于是用汉字拼写的上海话“应运而生”。“桑海诶无”(上海话)、“刚栾一则”(戆驴一个)、“死几工与”(世纪公园)等等,纷纷登台亮相,让“老上海”也不知所云。汉字是表意文字,而非注音字母,人们看到汉字,会自然地联想其字义。也就是说,当“桑海诶无”“刚栾一则”“死几工与”等出现在眼前时,人们往往会直接从字义去理解其含义,而不会从字音联想其在上海话中的意思。再说,现代汉字是普通话的书写符号,其声、韵、调都与上海话有很大不同,用汉字也不可能准确地记录上海话的读音。((本文刊于第5期《咬文嚼字》)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凤凰知道:要不要保卫上海话?
【上海随想曲】钱平雷:新老上海人如何细分
一座饱经风霜的城市————战火的硝烟不曾侵蚀它的意志
外来人口增加会否导致上海话式微
我的上海梦(21)
上海话杂谈十五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