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微言杂语10——“此朕家事”

                     微言杂语10——“此朕家事”

 

唐高宗李治召集大臣商议,欲废皇后而改立武昭仪(武则天)。大司空李勣称病请假,顾命辅政大臣褚遂良以死力谏。隔日,李勣单独入见高宗。李治问他:“朕欲立武昭仪为皇后,褚遂良执意以为不可,他是顾命大臣,如何是好?”李勣答:“此为陛下家事,何必问外人。”李治意决,遂颁废立诏。

唐玄宗李隆基宠妃武氏(惠妃,武则天侄孙女)告陷太子李瑛、鄂王李瑶、光王李琚,玄宗便打算把三人一起废掉。宰相张九龄拒不奉诏,礼部尚书李林甫暂未表态。不久,张九龄被罢相。李隆基对废太子等事仍犹豫不决,召大臣再议。李林甫对曰:“此陛下家事,臣等不宜干预。”玄宗遂意决。

唐德宗李适欲废太子李诵,改立侄子舒王李谊。宰相李泌奏曰:“幸赖陛下告诉我,若换作杨素、许敬宗、李林甫之徒接到此旨,早就向舒王请求拥立之功了。”(此三位为前朝权臣)德宗李适竟然说:“此朕家事,你何必干预且如此力争?”李泌答:“天子以四海为家,今臣独任宰相之重,四海之内,一物所失,责归于臣。况坐视太子冤横而不言?如此臣罪大矣!”李适终于听从李泌之言,太子李诵获免。

李勣首倡“此陛下家事”,李林甫复用“家事”以逢君恶。致德宗李适把“家事”以为当然,学会了用“此朕家事”拒绝大臣参与议政。(参宋莊绰《鸡肋编》)

自古圣贤、明君、良相均以帝王无家事,家事即国事为纲常。上述三对儿君臣或为“家事”始作俑者,虽为恶例,然并未成制。后世亦有个别帝王言“此朕家事”者,但多少有些羞羞答答底气不足。缘于其礼法尚知,廉耻尚在。论及理直气壮公开言“家事”,大概非无耻之尤者莫属了。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一句“陛下家事” 带来严重后果
都说李林甫奸,李林甫到底有多奸,这几个人的悲惨遭遇告诉你一切
2.2.3 “陛下自己家中的事何必再问外人!”
唐朝历史故事19
中国历史上的“杀儿第一人”,再血腥的家庭悲剧也莫过于此了
二十六史精选故事450、这个大臣阴险,口有蜜腹有剑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