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揭秘 | 这家22年历史的制衣厂,连华为、海尔都来取经!

在互联网的冲击下,许多传统制造业十分“受伤”,服装企业尤其苦不堪言。可是在山东,有这样一家服装制造企业,吸引了阿里、海尔、万科、联想和 TCL 等一万多家企业拜访学习,海尔张瑞敏更是七进车间取经。

这些名人大咖究竟是被什么所吸引?

它是如何华丽转型?又凭什么号称中国工业 4.0 典范?

很多情况下,创新都是被逼出来的

成立于 1995 年的红领集团,是一家以生产西装为主的服装生产企业。红领和很多国内同行一样,以接外贸代工订单开始,是一个典型的传统 OEM (外贸加工)工厂。

我们知道,服装行业的环节较少,包括研发设计、加工生产、品牌渠道运营。但在这条产业链上,利润分配十分不均,其中研发设计占 35%,品牌渠道运营占 55% ,加工生产仅占整体利润的 10% 。随着劳动力等要素的成本越来越高,商场专柜等流通环节占用的费用越来越多,OEM 的利润越来越少,企业的盈利空间不断被挤压,红领的日子也越来越不好过。

当时的中国制造业,大多都是这类加工生产型企业,长期处于价值链的最低端,不仅收益少,而且严重受制于上下游,自身生存十分被动。在这样的大环境下,红领董事长张代理意识到,“低成本、低价格不是制造业的方向,传统发展方式终将难以为继。”

一场改革,势在必行!

2003 年,参观完国外工业生产之后的张代理,在自家企业内的一片反对声浪下,毅然敲响了从成衣生产到个性化定制转型之战的战鼓。十几年来红领累计投入数亿资金,把 3000 多人的工厂作为试验室,用信息化手段和互联网的思维,对服装制造的转型升级进行了艰苦的探索与实践,研发出个性化西服定制柔性生产线——RCMTM(即 Red Collar Made To Measure)。在大数据的基础上,建立人机结合的定制生产流水线,用以实现计算机辅助下个性化定制服装的高效快速生产,并商业和生产形态两方面形成了红领自己的模式,其中:

商业模式上,致力于打造区别于传统电子商务的酷特智能 C2M 商业生态(Customer toManufacturer即由消费者驱动工厂自动完成交易),消费者直接与工厂对接,实现个性化定制;

生产模式上,由消费者个性化定制需求驱动,在数字化智能工厂进行工业化生产,实现定制服装的大规模生产。

如今,红领已成功转型为国内首家服装大规模定制企业。截至 2015 年底,红领 RCMTM 的服务范围遍及北美、欧洲、大洋洲、亚洲等十多个国家及地区,200 多个品牌的定制西装产品通过 RCMTM 制造完成。

红领定制生产流程图

在红领独有的智能化定制系统下,每天能生产 3000 多套件定制服装,订单交货期从3个月缩短至7天交付。在服装行业普遍进入寒冬的全球大背景下,红领产值连续五年增长 100% 以上,利润率达到 25% 以上。它被称作是中国工业 4.0 典范,是智能制造工厂。

品牌更名升级,让智能化转型走得更彻底

在各个行业,品牌就是价值。为了提升品牌知名度,企业往往愿斥巨资打造。

在中国服装市场,红领已经打拼了 22 年,成为了家喻户晓的服装品牌。然而前不久,红领集团却正式注销了公司名称,把企业名称改成了酷特智能。业内外一片震惊。

据悉,“酷特”两个字是其董事长张代理亲自“点题”:“酷”代表当下时代,“特”代表变革创新,酷特的内涵诠释了时代的主题,因此决定用法文: Cotte ,中文:酷特,作为定制平台及服装品牌的标识。

董事长张代理说:“「红领」已无法支撑这个企业的未来,这个企业已经不是简单地在做服装,它是做的是一个平台生态企业。”

其实,在改变名称之前,红领集团的基因早已改变,此次更名谋划的是“第二次转型”,为了让智能化走得更加彻底。也就是为传统制造企业提供“互联网+工业”解决方案,协助他们进行柔性化和个性化定制改造。从而输出若干像红领一样的智能化定制型企业,并将改造后的各个企业集合到红领的电商平台上,实现共同的 C2M 。

未来,庞大的数据将成为红领取之不竭的“宝藏”,并将帮助红领掌握未来的工业云平台,从而占据智能制造的制高点。展望未来,张代理对酷特信心十足:“如果持续保持变革和创新,酷特成长为千亿级的企业并不遥远。”

……

当前,各行各业都在思考,如何才能运用“互联网+”为企业找寻机遇、开拓市场、引领变革。从传统制造业跨越到智能生产,很多制造商都还在摸着石头过河。红领集团无疑是一个成功典范,也是在网上讨论较多的一个工业 4.0 案例

那么,“红领的成功”能否复制,如何复制?

未来,科技还将激活哪些商业场景,使传统产业焕发新生?

传统行业该如何拥抱智能科技,实现转型?

带着你的问题来吧!

12 月 29 日,第二届中国(深圳)智能制造产业高峰论坛上,来自高端装备、智能制造工厂等领域的专家学者、企业高管、商协会、金融机构、媒体、投资机构代表等近 200 人,将通过专家主题演讲、成功案例解读、产业报告发布等形式共同分享交流这些问题,干货满满!同时,还将重磅发布《 2017-2018 中国智能制造产业年度研究报告》。

大会报名通道现已开通,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解析长虹5.5秒海尔10秒吉尼斯纪录的背后
创新让这家中国企业两度被写进哈佛商学院案例库
曾玉波:我在海尔如何打造智能化制造工厂|跟着他们学转型⑤
海尔更“轻”,格力更“重”,美的更“实”
走进海尔卡奥斯:探究生态赋能百业的秘密
海尔搞的八个互联工厂,与宝马、特斯拉的无人工厂到底有何不同?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