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她16岁嫁给生父 却唯独倾心夏多布里昂

18、19世纪的法国政局动荡,在这期间诞生了不少优秀的画家,他们用手中的画笔来表明自己的政治立场,支持革命。

▲《马拉之死》

雅克-路易·达维德 绘

1794年

▲《劫夺萨宾妇女》

雅克-路易·达维德 绘

1799年

其中最为著名的画家之一,就是雅克-路易·达维德。192年前的今天,达维德在布鲁塞尔逝世。


达维德生前留下的众多画作中,有其中一副未完成的画常常被人们谈起,它就是——《雷加米埃夫人像》

▲《雷加米埃夫人像》

雅克-路易·达维德 绘

1800年

雷加米埃夫人身着罗马式长袍,靠卧在罗马式卧榻上,背景是一块素朴的布幕,夫人的白色长袍垂搭在靠榻前,色彩与形体相谐,呈现一种高雅古朴的休憩状态。

1800年的雅克-路易·达维德,已经成为拿破仑的首席宫廷画师。但他却被这份有酬订制的任务难倒了,迟迟无法完成初稿。


为此,达维德给雷加米埃夫人写了一封信,解释了其中的缘由:

法兰西共和历八年,风月6日

(1800年9月)


夫人,当我反复对您说,您的天性善良,我是多么地了解您!还有谁能比我更深地感受到,您这种不倦的善意会带来圆满的结局呢?可是必须画个句号了,是我自己在敦促您。请不要误会,认为我不为您的肖像尽力,您不会听到传言,说我忙于别的事情。您很快就会了解实情,我对您说,是我自己太苛刻,要重新勾勒这幅众人都满意的肖像。我们要换个地方重新来过,我会让您充分体会到个中缘由。首先,这里的日光对画肖像来说是太暗了,我在此处从未敢画过任何一幅肖像。第二个理由,日光从太高的地方照射下来,使眼部处在暗影中,因此难以画出您的双眸(它们在您的脸部是如此重要)。再者,我离您太远,我不得不或者猜测,或者靠想象,因而不能呈现您的轮廓线条。最后,我预感在别处会更有成功的把握。仅此一条就令我相信,变更场所会使我创作出一幅杰作。您太了解画家的心思了,不会跟我争辩的。据此,您会在相当程度上体会到画家的真实想法是要创造出一幅配得上模特儿的作品,模特儿本身即是目的。美丽善良的夫人,您不久就会有我的消息,我们将重新投入,不再离开这幅作品。如果我对您有所冒犯,我希望我的画笔会将它们抹去。


此致敬意和崇敬。


达维德

首席宫廷画师都难以捕捉她的美!

这到底是一位怎么样的夫人呢?

美貌

才华

雷加米埃夫人,也就是朱丽叶特,在当时的社交圈内以“美人中的美人”著称。


她的侄女兼养女勒诺尔芒夫人描述雷加米埃夫人:

“颈部比例最让人赏心悦目,朱红色的小嘴,珍珠般的牙齿,鼻子精致匀称又法国味十足,皮肤的光泽无与伦比,使其他一切都相形见绌。”

法国著名作家、政治家、外交家弗朗索瓦-勒内·德·夏多布里昂则称她为:

“暴风雨画卷上一抹宁静之光。” 

▲《雷加米埃夫人像》

弗朗索瓦·吉拉尔 绘

1805年

威尔·杜兰特那部贯通五千年、记载了无数英雄豪杰的巨著《世界文明史》中,它为雷加米埃夫人单立一章。不仅因为她貌若天仙,更因为她的身边群星灿烂。既有拿破仑家族成员,又有拿破仑的反对者;既有共和派思想家,又有旧王朝贵族;既有拿破仑麾下勇将,又有滑铁卢的胜利者。

林中修道院雷加米埃夫人的沙龙是那个时代法国精神生活的一片绿洲。一位德国记者描述道:“三十余年,这个世界上那些声名显赫的人物环绕在她周围。她的目光冷峻威严,若不透露出宽厚善意的柔情,你会被这目光所震慑。出现在她面前的人物,或是本国最著名者,或是她中意的被引荐来的外国人。某种意义上,这个女人的生活圈子几乎包容了整个世界。”


是的,我们在这里可以听到拉马丁朗诵他的《湖》,听到巴尔扎克讲他的《驴皮记》,听到托克维尔介绍美国的民主,司汤达、梅里美、缪塞、圣伯夫各逞其能。更能听到夏多布里昂雄辩地分析本杰明和伏尔泰的异同。不同观点、不同流派、不同政治立场的人都在雷加米埃夫人亲切的眼光下无拘无束地表达自己的观点,在她善解人意的导引下,激烈辩论而不伤和气。她巧妙地掌控着沙龙中的谈话,不时变换主题,由浅入深,又适时跳开相持不下的辩论,寻找到彼此沟通的渠道。自由的思考,聪明的论述,优雅的表达,让每一场讨论趣味横生。“


在她那里,才智从不会抹杀优雅,这是她天赋的才能,社交所要求的彬彬有礼也绝不会泯灭才智。这一切都来得那么自然,带给她一种无可描摹的魅力。”这个沙龙虽然不可避免地渐入深秋, 却以灿烂的金黄与夕阳相颉颃。

▲《朱丽叶特·雷加米埃胸像》

约瑟夫·克林纳 作品

1802年

婚姻

爱情

1793年,16岁的朱丽叶特·贝纳尔,嫁给了42岁的银行家——雷加米埃。

雷加米埃先生实际上是雷加米埃夫人的生父,他的这位十六岁新人是他与情人贝尔纳夫人的私生女,他最亲爱的女儿朱丽叶特。所以雷加米埃先生不会“坚持享用婚姻的权利”。 这场掩人耳目的婚姻是朱丽叶特的家长们尽心策划的,为了在革命恐怖来临,人头纷纷落地的时刻,保住他们的孩子和他们的财产。一旦父母遭遇不幸,朱丽叶特可以幸免。“幸免的意思是能保证将他们的财产传给她。”


1793年,那是个什么年头啊。雨果在《九三年》中给它定性:“正是乱世达于最疯狂最黑暗的时候,正是罪恶烈焰正炽,仇恨释放出全部黑暗的时候,正是搏杀到了一切都变成弹药,混战激烈无比,人再也不知道何为正义,何为诚实,何为真理的时候”。不满十六岁的朱丽叶特被家长安排着结婚了。

在这段名义上的婚姻之下,雷加米埃夫人倾心于夏多布里昂,更是成为夏多布里昂创作灵感的源泉


夏多布里昂将雷加米埃夫人称为雷奥妮,并这样评价她:

雷奥妮的精神和品性,与勾勒她的美貌的线条,异曲同工。但是她的个性中又多着一种特殊的禀赋,那种与生俱来的宁静衬托着聪慧和浪漫的想象力。当她的言谈充满激情时,身体却含蓄腼腆,浑然未凿。……我们在她身上找到的是童贞女和情妇的双重魅惑,她像维纳斯那样诱人,像缪斯那般给人灵感。人们出于爱拜倒在她脚下,却由于敬重而不敢轻薄。

▲夏多布里昂

夏多布里昂从1811年开始写他的《墓畔回忆录》,直至最后完成,这部作品写了写了将近四十年。但真正给这部书一个完整的构思和命名,是在 1830年前后。此时的雷加米埃夫人在林中修道院的文学沙龙已闻名欧洲。

朱丽叶特和勒内这对不同寻常的伴侣,因他们所带来的交往规则而愈显意义丰富。较之那些建立在贫乏欲望之上的结合,他们的爱更辽阔深远。由于原始的占有本能被抑制,反使情感更为强烈。随着日复一日加深的信任与分享,他们的关系臻于完善,而不断的交流更扩展 了他们的认同,两人共同牢牢抓住了首要目标———勒内的创作。桀骜不驯的夏多布里昂接受了现实,只有朱丽叶特,且只有她,才能够使他成就那无可替代的、神奇的对自身状况的调适,不如此,他就不能写作。

巴黎最具影响力的

沙龙女主人

《绝代有佳人》

弗朗索瓦丝·瓦日纳 著

张雪 译


内容简介

雷加米埃夫人生于旧制度的法国,逝于路易-拿破仑·波拿巴特总统任期。她所生活的法国,是法国历史上最为激情澎湃,也是最为绚烂的时代之一。在她的时代,她的家世、容貌,以及绝佳的气质和优雅的品味,使得拿破仑之弟和众多名人曾经为之倾倒。而她则独独倾心于夏多布里昂,并成为了这位一代文学大师灵感的来源和坚强的支持。


作者大量参考了雷加米埃夫人的亲人挚友等同时代人的回忆录,沿寻雷加米埃夫人的一生,从政治、文化等方面,向读者展现了十八、十九世纪法国乃至欧洲上流社会的人情风物。读者能看到在法国的各个动荡的历史时期,不同人物为了地位、名望或单纯的理想,做出的不同回应。


本书描写了一个人物,更描写了一个时代。


弗朗索瓦丝·瓦日纳

毕业于索邦大学文学专业,在“世界报”任专栏记者十余年,后专注于撰写拿破仑时代著名女性传记。她的作品优雅严谨,完美地实现了博学与普及的结合。


《雷加米埃夫人传》是她传记中的第一部,获得1987年《ELLE》法国时尚杂志女读者大奖,2001年增补再版。


随后的《奥坦斯王后》、《布瓦涅伯爵夫人传》、《约瑟芬皇后传》等也获奖无数。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巴黎最具影响力的沙龙女主人雷加米埃夫人,拥有怎样的一生?
致国平
浪漫主义骑士夏多布里昂之八—— 《墓畔回忆录》与雷加米埃夫人
绝代佳人的爱恋:15岁嫁给大27岁银行家,王子珍藏她肖像直到死去
有画为证:世上有没有玛丽苏
夏多布里昂简介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