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阳天舒:走进高岭刘氏宗祠

在地势独特、风景优美的冠市高岭村有一座古祠,它是我们衡州古祠中的一座典范,被列为衡阳市文物保护单位——高岭刘氏宗祠。

刘氏宗祠座落之地,称之为龙形山,宗祠左边有牛形山、虎形山,右边有象形山、蛇形山,俗称五龙显圣,因龙形山最高,又称高岭。高岭刘氏宗祠始建于明思宗崇祯十年(1637),清道光乙未一十五年(1835)续建,民国二十二、二十九年进行过两次较大的维修。宗祠门前有两株高大的重阳树,距今有600多年,形似两把大伞,两株树下各有一口单眼古井,传说是一双龙眼。当地至今还流传一首诗:“前朝火德人丁旺,后座玄武财源广,左靠古皇漂玉带,右靠相市云飞扬”

高岭刘氏宗祠属湘东南公共性设施,民间院落建筑,坐北朝南,砖石木结构,三进二厢,前低后高,硬山顶,小青瓦,三山和五山屏墙爪角飞翘。面阔28.76米,进深38.55米,建筑面积1108.7平方米。院落整体分别由半月风水塘、禾堂坪、第一进大门、过厅、戏台、下天井、回廊、第二进厅屋,上天井、第三进堂屋、两侧横屋、侧屋天井、周边封火墙等设施组成。宗祠采用中轴线东西对称布局的建筑手法。令人有气势磅礴,蔚为壮观之感。 

宗祠是古衡州聚族统宗,维护宗族的建宗法制的产物。对现今说已失去它的作用和意义,但它的石刻木雕艺术却是劳动人民智慧的结晶,作为历史文物来研究有它特有的考古和观赏价值。祠正门砷石、角柱石、柱础、墀头、正脊、梁枋、雀替、封檐板、棂格窗等建筑构件雕饰有龙、凤、珍禽瑞兽、奇花异草、人物故事等,手法多样,有镂空雕、浮雕、线刻、堆雕、彩绘等,构图精美,工艺精湛,具有很高的历史、艺术价值。其中第一进前廊顶棚棂格天花嵌五彩瓷盘的装饰手法,应为衡阳境内唯一一例,其价值也就不言而喻。


中轴线即正屋呈前低后高布局。第一进前出廊,廊柱2根,廊柱上施联,上联:“迹发彭城贻孙子,兰馨桂馥,足征源远流长”,下联:“祠邻冠市相阴阳,水绕山环,应卜地灵人杰”,廊顶棂格天花嵌9个五彩瓷盘。正门石质,两边砷石照面浮雕龙、凤图案。门额镌“刘氏宗祠”,楷书,自右至左横排,两侧浮雕文昌、天官像。廊内左边墙壁上嵌有清道光二十二年(1842)功德碑两通,长方形,汉白玉质,碑文记载续建宗祠经过及捐项名单,大门前置一对石鼓。正门内门厅上置楼,为戏台,后檐无墙与天井相通,天井呈“凹”字形,左右廻廊与后进相连,廻廊之上出阁楼,棂格窗为灯笼锦式,棂格上所缀人物、瑞兽、花卉等雕饰精致玲珑,雕刻技法既有简练粗放,又有精雕细琢,相互映托,使宗祠在庄重淡雅中透出富丽堂皇。

越过古祠“凹”字形天井便是中进,乃是族人议事的场所,内外檐柱上都施联,内檐柱上联:“乙阁重新,看此日飞鸟革”,下联:“寅阶初焕,兆他年凤瑞麟祥”。外檐柱上联:“重建庚堂甲第,以往烝尝岁岁敬宗收族”,下联:“还期子姓男,于斯萃聚人人说礼敦诗”。中进由4根圆石柱、4根圆木柱和2根方石柱架着大小36根梁枋,柱基为鼓形和方形两种石础,结构为抬梁和穿斗式相结合,显得威武壮观。穿插枋、照面梁、挡风板、卷棚及驼峰、梁托、连梁钩上雕刻有龙、凤、梅、竹、卷草及缠枝花卉图案,檩上镶嵌花雕,仰首凝望,玲珑别致。


第三进为祖堂,明间后檐步置祖龛,供奉祖先牌位,为该家族最为尊贵的精神寄托场所,这一设施也反映了建筑与人文的有机结合。各进间置天井,天井两侧施廊。厢房前置柱廊、天井,中部施厅。刘氏宗祠的门座、门墩、梁、枋、风檐板、樨头和檐口等部位分别浮雕、木雕、堆塑三指龙、云龙、盘长龙、双龙,捌子龙等图案,共有36条龙,其中在戏台照面枋上就浮雕16条龙,同时在门座、门墩、梁、枋、风檐板等部位浮雕、木雕飞凤图案,共有12只凤,在一座宗祠内出现36条龙,12只凤,在衡阳市古建筑内非常少见,可见它的建筑规格之高。同时整个祠堂建筑以28根木(石)柱支撑,象征天上28星宿集聚刘氏宗祠,保祐宗祠千秋万代,刘氏后裔兴旺发达。这种将道家思想融入宗祠建筑,在衡阳境内也极为罕见。


  

刘氏宗祠受江南多雨湿润气候影响,各类构造设计,均以遵循自然条件而化作造形元素的设计理念,所以瓦面设计生起、举高曲率自然流畅,前后走水、排水秩序明确,屋内采光、通气亦阴亦阳,特别是作用为家族公共场所,祠堂在空间安排上注重开阔,由此,前后檐廊和回廊设计宽大,垂直高度大大高于一般宅第,祠内石柱木柱高大、粗壮,使整个建筑高大恢弘,宽敞明亮。

刘氏家族的开基祖为刘正辉,生于南宋端平元年(1234),从江西吉安迁至衡南江口,并在这里繁衍生息,至今已经繁衍了33代,共有3万多人。刘氏宗祠自明崇祯十年建成到今,经历了几百年的风云际会,虽历经数次劫难,但幸运的是,每次都能逢凶化吉。民国期间,战乱频频,刘氏宗祠曾被当地乡绅作为私塾使用,由于是读书的学校,所以得到了较好的保护;军阀混战期间,这里曾驻扎过部队,虽是临时指挥所,但幸运地躲过了炮火的袭击;抗日战争时,这里曾被作为国民党部队的粮仓,受到了重点保护。解放后设回龙乡,乡政府就设在刘氏古祠,乡政府搬迁后,又作为粮仓使用。从1955年开始一直到上世纪80年代,刘氏宗祠是高岭联校所在地,成为了周边村民子弟就读之处,因而也得到了很好的保护。近年来,当地政府、文物部门和刘氏后裔正加大力度、积极采取措施对刘氏宗祠进行保护,使这一珍贵的文化遗产能得到很好地保护和传承。


(作者系湖南省衡南县文物局副局长)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三月份,适不适合去婺源春季旅游?
工作手记|我县长江流域文物资源调查:在会宫
【八桂古建】灵川长岗岭村古民居
江西如“瓷”秀美·世界为之“陶”醉
刘氏宗祠欲冲刺“国保”
鄱阳民居文化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