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本市成年残疾人非医疗康复 有望纳入医保

本报讯(记者叶晓彦)今天是“全国助残日”。今天上午中残联、北京市委、市残联等领导到北京市残疾人康复服务指导中心调研北京市残疾人工作的发展状况。记者从市残联获悉,本市正在研究制定成年残疾人非医疗康复纳入医保政策,今年有望实现。

市残联康复部相关负责人告诉记者,目前,在儿童康复保障方面,每个0到6岁的户籍儿童到定点机构接受康复,均可以得到每年3.6万元的补贴,定点机构包括60多个康复机构、60多个教育机构和70多个民办机构,可以保证儿童就近接受康复。在残疾人辅助器具方面,去年本市出台了《北京市残疾人辅助器具服务管理办法》,明确了非贫困残疾人的补贴标准由原来的30%提高到50%,享受低保、低收入待遇、失业无稳定收入、16周岁以下残疾儿童少年、在校残疾学生等5类困难残疾人可享受100%辅具基本补贴。目前,本市在成年残疾人的非医疗康复政策尚有不足,“因为残疾人除了在医院接受治疗可以享受医保之外,他们回家之后仍然需要长期的康复治疗。”以一位截瘫残疾人为例,虽然出院后病情稳定了,但生活上仍然不能自理或自理能力弱,家庭成员照护的压力非常大。

据了解,市残联已经启动“生活重建项目”,截至目前已经为150个脊髓损伤残疾人进行康复训练。“目前这个项目采用的是政府购买服务的方式,但这并不能解决长期康复的需要,因此仍然需要政府出台保障政策。”这位负责人说,现在,市残联已经在与政府相关部门就成年残疾人非医疗康复纳入医保问题进行实质探讨,有望今年实现这一政策。

市残联日前发布的《北京市残疾预防行动计划(2017-2020年)》中也明确表示,本市将完善康复医疗服务体系,提升非医疗康复服务水平,构建覆盖婴幼儿、儿童少年、青壮年、老年的全生命周期康复服务补贴体系。J224

(原标题:本市成年残疾人非医疗康复 有望纳入医保)

(原标题:本市成年残疾人非医疗康复 有望纳入医保)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精准康复服务行动把个性化服务送到残疾人身边
2023《广州市残疾预防行动计划(2022—2025年)》
县残联坚持“四化”全方位开展残疾人康复工作
【特别关注】引导更多社会力量参与残疾儿童康复服务工作,民办孤独症康复机构迎来政策利好:中国残联回复人...
残疾人看病报销优惠政策和注意事项
原来持二代残疾证就医直接就有优惠!别说三代证了!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