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魏铭教授专栏丨介入放射的基础——赛丁格技术的诞生

我们在日常工作中,将导丝导管通过鞘管置入血管的过程看起来是那么的习以为常,很多人认为是我们神经介入手术最简单最自然的一步操作。但是在介入放射学发展的萌芽阶段,可是一个大问题,甚至要直接切开动脉,通过穿刺针来进行血管造影。

上世纪40年代Cournand 和Richards 将导管置入右心房右心室和肺动脉。但是经动脉的造影,在当时还没有被普遍地接受。对于一些外周的容易到达的血管,像股动脉,颈动脉,可以通过穿刺针注射造影剂来进行血管造影。但是对于动脉的纤细结构,主动脉弓、升主动脉,我们仍旧不能通过常规的方法进行动脉造影。

图左:Cournand教授,图右:Richards教授

在1940年古巴神经放射学家Farinas,通过切开股动脉放置一个trocar进行了主动脉弓的造影。虽然他因为这一发明获得了高度的赞誉,但是放射学家仍旧不能接受这种方法,因为创伤和风险。后来Farinas也放弃了这种方法,因为战争的爆发使他不能获得更多的硅胶导管。

图:Fariñas教授


在战争中,北欧国家瑞典因为远离欧洲战场而获得了医学发展的契机,其中也包括介入放射学。使升主动脉和主动脉显影的方法仍旧在探索,Radner使用了经桡插管的方法,但因涉及到切开动脉的问题,仍旧不能普及。

图:Radner的经桡入路

Freeman和Miller在美国选择了直接针刺颈总动脉注射造影剂的方法,但仍旧需要切开动脉。Jonson在斯托克海,增加了一些新的元素,选择了一种同轴的套管针,穿刺颈总动脉动脉之后,内针被拔除,置入一根银丝,在银丝的导引下将外套管针置入主动脉弓,这方法也因为繁琐和动脉损伤的风险最终被放弃。

图:Freeman和Miller的直接针刺颈总动脉注射造影剂入路。

美国的Peirce在Farinas切开股动脉造影手术10年之后,使用聚乙烯导管经穿刺针插入进行动脉造影。但是这种方法也有缺陷,导管末端比较坚硬,而且不具备透x射线的性能。


随着介入放射学的兴起,对诊断性造影的需求也逐渐地增加,在50年代,一个来自瑞典斯德哥尔摩卡洛琳斯卡医院的年轻介入放射医生,在进行一年的外科轮转的过程中,获得的灵感改变了血管造影发展的进程。这个医生就是赛丁格。赛丁格医生起初设计了一种带有侧孔的导管。这样穿刺针可以从侧孔套进导管。在导管进入血管之后将穿刺针撤出。由于导管比较软,不方便进入血管,此后他又设计用导丝从侧孔进入,但是导丝的金属尖端的可能被卡在导管的末端,此外导管在侧孔处也有折断的风险。赛丁格医生拿着导丝导管和穿刺针,思索良久,一种最合适的使用方法,闪现在赛丁格医生的脑海中。这种方法,简言之就是先用穿刺针进入血管,在穿刺针内进入导丝,再沿导丝放置导管的方法。该技术的优势在于进入血管的导丝有弹性,头端无损伤,避免了用大号的穿刺针和切开血管的操作。

赛丁格手绘图 赛丁格技术的两个阶段。引自A tribute to Sven-Ivar Seldinger.Doby T.AJR Am J Roentgenol. 1984 Jan;142(1):1-4.

很快这种方法被欧洲、日本、美国的学者们所接受并普遍采用,此后,塞丁格又将此项技术应用于空腔脏器的穿刺。起初采用注射造影剂的方法来显示导管的位置,之后开发出了可以透视显影的导管,使这项技术更趋于完善。赛丁格的贡献使介入放射学家可以轻松地进行脑血管造影和后续的介入治疗,开启了放射医学的新篇章。在B超指引下的赛丁格技术更加精准,广泛应用于中心静脉外周静脉的置管,各种空腔脏器的穿刺以及一些特殊的介入治疗技术。在职业生涯大部分时间,他生活和工作在与世无争的瑞典小城,但是这并没有埋没他的功绩,他所创造的介入插管技术以他的名字,使世人记住了这位瑞典医生的贡献。

赛丁格生平 

Sven-Ivar Seldinger (1921-1998)

Sven-Ivar Seldinger赛丁格于1921年生于瑞典小镇莫拉。他在当地完成了中学,在卡洛琳斯卡学院学习医学。在大学时期表现出过人的聪慧和独立性。赛丁格早期对放射学兴趣浓厚,1952年他在卡洛琳斯卡医院产生了赛丁格技术的思想,1967年他回到了家乡摩拉当地的医院工作直至退休。

赛丁格技术 

1953发表于Acta Radiologica(Stockholm) Seldinger技术原文影印版。

Seldinger技术的实际应用:1.穿刺针插入血管;2.导丝经穿刺针引导插入血管;3.将穿刺针拔出,留下导丝在原位;4.导管经导丝引导进入血管。

赛丁格技术示例 大隐静脉穿刺置管

赛丁格技术使用领域 

专家介绍

魏铭

天津市环湖医院

主任医师,医学博士,博士后,硕士研究生导师。美国芝加哥拉什医学中心(Rush University Medical Center)神经外科脑血管病中心访问学者。

专业方向为脑血管病的介入治疗,如急性脑梗的动脉取栓;颅内动脉瘤和脑血管畸形的介入治疗;缺血性脑血管病颈动脉、椎动脉等颅内外支架置入等。

致力于神经介入技术和材料的创新性研究,参加多项国家级及省部级科研项目、承担天津市科技支撑重点项目一项,天津市卫健委科技攻关项目一项,发表SCI论文10余篇,获天津市科技成果一项,天津市科技进步奖一项,获得发明专利一项。

现任中国卒中学会神经介入分会青年委员,中国卒中学会脑静脉病变分会委员,北京市神经内科学会青委会常委,天津市医疗健康学会脑病专业委员会副主任委员,中国中医药信息学会中西医结合介入分会理事。


编辑:脑血管病融合病房学术小组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赛丁格,那么牛?粉丝竟然遍五洲!
漫说介入之Seldinger穿刺法
血管腔内技术之股动脉穿刺技术
什么是Seldinger穿刺法,名词解释定义是?
实时超声引导Sedinger技术
深静脉穿刺置管术之“十面埋伏——关于传统盲穿法深静脉穿刺置管的21条建议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