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2017-11-02】管教孩子“莫粗暴”

  在如何处理好管教孩子与亲子教育的问题上,上个月我曾发表过《管教孩子的爱,当学“松紧带”》的言论文章。最近通过参加布丁小镇“育言家”活动交流所进行的思想碰撞,又有一些新的感悟想与大家作一分享。

  受家属的影响,我对育儿书和育儿经多多少少有些了解。杨逸老师的《家长,你有剪断孩子的“翅膀”吗?》,以及尹建莉老师的《自由的人才是自觉的人》等,都围绕如何科学地给孩子以自由展开讨论,而且通过举例子给我们提供了一些有益借鉴的方法论,值得学习内化。从身体的自由到内心的自由,从吃糖的自由到画画的自由,我们可能太多地习惯于用成人思维去管束孩子,而且由于人们天然的惰性,管教的方法往往简单粗暴,用大人的标准去要求小孩。结果呢?可能恰得其反,错过了孩子的敏感期,耽误了孩子成长最好的时机。

  著名的孙瑞雪老师特别喜欢一句诗:“让我的爱像阳光一样包围着你,而又给你光辉灿烂的自由。”在她著作的《爱与自由》一书中,儿童必须自己感觉、“教”孩子可能就是奴役孩子等观点很有代表性,而且在反复告诫我们:不能以爱之名,剥夺孩子自由。心理专家李雪老师的《当我遇见一个人》,更用她柔软的话语抚触我们柔软的内心,令我们深深感到“教育的本质,其实是父母的自我修行。”

  虽然修行的过程可能很漫长,但也好过一生中,我们睁着眼,却是全盲。很多事情,让它自然生长,便会结出许多惊喜。反之,若是热衷控制,往往事态发展会反其道而行之。一切事物的演变自有其内在规律,所谓教育,实为引导,应当顺着规律的轨道,像大禹治水那样变堵为疏。敞开心扉,我们便会睁眼即见鲜花盛放的景象。

  总之,对待孩子的种种问题,我们不能机械生硬地处置。那样子处处束缚孩子的自由生长,孩子就容易变得胆小懦弱,变得不爱说话、不爱动手、不爱思考,变成没有自主判断力和行动力的木乃伊,仿佛一具没有生气的僵尸,只会目光呆滞地杵在你的面前。这一定不是我们想要的。所以请谨记:若想拥有灿烂的明天,千万莫要粗暴的管教。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不打不骂的10大管教妙法
对孩子要适当的管教 究竟该怎样给孩子自由
孩子,如果你无法管教,社会迟早会把你踩在脚下。
真为孩子好,这些事请你好好教!别总想着老师……
爱和玩需要强调吗
我们要“赢得”孩子,而不是“赢了”孩子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