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出土古玉沁色真假鉴定的几个要点

出土古玉沁色,是古玉在埋藏地下漫长过程中吸收周围物质而形成的有别于古玉原生色的颜色。总的看,古玉沁色只是古玉鉴定的一个参考因素,不能作为古玉真假的决定性依据。但由于现代仿古之作,往往采用较差的玉材作沁迷惑买家,所以对出土古玉的沁色也必须给予足够的关注。

一是沁色与沁门的关系。古玉形成沁色有两个前提条件,一个是有可供外界物质进入的沁门,另一个是足够长的浸蚀时间。从出土古玉沁色看,有的沁门是玉的绺裂,沁色往往从绺裂处进入,由裂纹深处向外晕散,灯光下通常明显可见绺裂纹;有的沁门是玉质结构相对松散之处,沁色由此进入,沿着松散结构走,自动绕过结构紧密之处,一般在灯光照射下看到沁色流动的轨迹;有的沁门是土蚀土咬处、玉表边缘打磨较多处,沁色从这些薄弱地方进入,向玉内发散。一般情况下,有沁色必有沁门,但这个关系反过来不一定成立,有时候有绺裂却未必有沁色。笔者曾经有一块汉代玉牌,从中间开始裂开,至边沿处裂缝宽达将近2毫米,并且伴随着地弯卷曲,但通体无沁。现在手上还有一个汉代玉勒子,有几条绺裂,其中就有一条绺裂未入沁,但明显呈现裂口自然内陷现象。究其原因,应该与埋藏环境、绺裂处解理面结构、开裂时间有早有晚等因素相关。

沁色从绺裂处沁入

沁色沿绺裂沁入

玉器边缘可能成为沁门

玉器边缘和纹饰较多部位可成为沁门

妇好墓出土的兽首,可见有绺裂也不一定就入沁

笔者玩的鸡心佩,沁色由绺裂处进入,打灯可见绺裂明显

笔者玩的一个勒子,有的绺裂入沁,有的绺裂未沁

二是沁色与皮色的区别。皮色是山料成矿或籽料长期于河水中碰撞浸染形成的,性质比较稳定,盘玩时基本没有变化或者变化很小。沁色形成时间就要短得多,时间长的也不过几千年,性质不够稳定,上手盘玩初始阶段变化比较快。从性状看,沁色往往的过渡扩散状更为自然,而皮色的过渡鲜见晕散状。

笔者玩的一个鸡心佩,留皮

三是受沁与巧色的区别。巧色往往是人为利用玉皮的颜色,来表达雕刻器物的某个部分,比如眼睛、衣服、头发等,目前考古发掘最早的巧色古玉是殷商妇好墓出土的玉龟。所以,巧色是人为控制的,是巧妙地留下的玉皮。而沁色则是不可控的,不管什么部位,只要有沁入条件,就会出现沁色,并且色状也是不可控的,会有过渡和晕散,无法将其局限于某个具体部位。

妇好墓出土的巧色玉龟

四是真沁不等于真古玉。首先,沁色在玉表连续分布时,不应该因刻痕而中断,其中的刻痕或孔内也应呈同一沁色,或因沉积较深而色稍重,否则较大可能是老玉新工,比如后人在素面古玉上加刻,当然这种情况即使是新刻一般也很少为现代加刻,清代到民国加刻的可能性较大一些。其次,要看整块玉器的包浆、工痕等因素的一致性,防止虽是真沁,但却是由残器改制的情况。最后,一些现代和田玉籽料作品,本来籽料原石上就带有沁,雕刻者正好把这块皮留下了,你不能一见沁皮就觉得是古玉,否则就会出笑话,当然这种情况人家肯定不会告诉你是古玉的。

五是假沁不等于假古玉。这一点,主要是因为宋代以后,仿古玉几度流行,有许多玉器被留皮、染色。宋到明清的仿古玉,属于老仿,许多都用的和田玉仿古,具有一定的收藏价值。与新仿的区别,主要有几个方面:一个是艺术水平,老仿相对新仿多数要高一些;一个是工艺手段,老仿肯定是老工,新仿则基本上是用现代手段;再一个是材料,老仿基本是采用新疆料和田玉仿古,新仿更多的是用青海料、韩料、俄料以及地方玉仿古,甚至使用蒙料(玻璃)。

最后,需要说明的是古玉沁色在书上、网上有很多的论述,其中很多引自刘大同《古玉辨》等文献,这些书目前些年笔者也曾认真研读,感觉受益匪浅,但其中亦有不少想当然的成份,不敢全盘接受。比如对黑色沁、红色沁的命名及沁源分析等等,个人觉得黑色沁叫水银沁没有问题,但沁源未必就是水银,有些有机物沁入后也是黑色的,有些铁离子沁入也会呈现黑色;至于红色沁叫血沁,只会吓乎住一些收藏爱好者,血中的铁离子能把玉沁成红色,但土中的铁离子应该很丰富,没有血同样可以把玉沁成红色。对于我们玩收藏的朋友来说,了解沁色大体有哪些种类,大概有哪些沁状就足够了。关于古玉受沁的沁状,后续文章中将会陆续分享,敬请关注。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仿古玉做旧多 古玉收藏需仔细辨别
古代玉器辨伪浅析
如何鉴定仿古玉的做旧痕迹
谈谈你所不知道的古玉沁色作假
辨老玉新工
图说邳州仿古玉器之三——石皮杂质仿沁色辩真赝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