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古玉玩味(30):逞霸岭南显雄心 蟠龙玺印独自尊

南越王赵昩之墓在玉衣胸腹之上,出土印玺9枚,3枚一组,各盛于一个漆盒之中,漆盒腐朽,残留漆皮(图1)。一人身上出土9枚印玺,这在考古界是非常少见的。

图1

在9枚印玺之中,金印2枚,一枚龙钮,印文“文帝行玺”,一枚龟钮,印文“泰子”;玉印6枚,其中3枚无印文;绿松石印6枚,无印文。也就是说,9枚印玺之中,5枚为玺印、4枚为印料(图2)。

图2


先来观摩2枚金印:

一枚龙钮,印文“文帝行玺”。高1.8厘米,宽3厘米。印信、符牌。金属铸造。该印为方形,印面阴刻“文帝行玺”四个字,小篆体,书体工整,刚健有力,应是南越文王的发布命令的官印。钮作一龙蜷曲状,龙首尾及两足分置四角上,似腾飞疾走(图3)。

图3-1

图3-2

“文帝行玺”以龙为钮,黄金铸成,打破了秦汉时期天子用玺以白玉为材料,以螭虎为印钮的规制,另外,汉朝皇帝印印面为“方寸二”,即相当于今天的2.7—2.8厘米,而南越王“文帝行玺”边长3.1厘米,后者大于前者,这应是南越王别出心裁的得意之作,迎合了其独霸岭南的意思。

一枚龟钮,印文“泰子”(“太子”金印)。方形、龟钮,印台长 2.6 厘米、宽 2.4 厘米;通钮高 1.5 厘米,含金量 98%强,重 74.7 克。印文阴刻小篆“泰子”二字,有边框和竖界。印系铸制,又经局部凿刻而成(图4)。印面光平如镜,铸制工艺比 “文帝行玺”印更为精致。

图4-1

图4-2

再来观摩带有印文的3枚玉印:

一枚螭虎钮,印文“帝印”。边长23毫米,印台高8毫米,通高18毫米。青白玉,白中闪青,有光泽,整体白化严重,阴刻“帝印”,有边框和纵格,印台周边减地勾连云纹,钮上螭虎穿于云海之中,腹下穿孔(图5)。

图5-1

图5-2

一枚覆斗式,印文“泰子”(“太子”玉印)。边长20毫米,通高13毫米。青白玉,黄白中闪青,周身云雾状白化(图6)。印文无边框栏格,字体笔画圆润,与“泰子”金印迥异。

图6-1

图6-2

一枚覆斗式,印文“赵昩”。边长23毫米,通高17毫米,青白玉,黄白中闪青,周身白化严重,覆斗式,印文有边框和栏格(图7)。

图7

另外,在西耳室中出土“帝印”封泥(图8)与玉印“帝印”文字结构不同;同时也出土了“眜”字封泥,圆章(图9)。

图8

   

图9

“文帝行玺”与“帝印”,在我国考古中都是首次发现,此印与满城汉墓刘胜,陕西狼家沟“皇后之玺”形制相同。《汉官旧仪》中记载:皇帝六玺皆白玉,螭虎钮。指的就是这种形制。因南越国一、二主都自己称帝,所以其出土印玺与史、汉本传记载相合。

在史书之中,都没有记载第一任南越王赵佗立太子的史实,而是直接传位与孙子赵昩。这两枚“泰子”印,应该是第三任南越王赵婴齐在操办赵昩丧事的时候,“藏其先武帝、文帝玺”时,将赵昩之父的印玺一同放入墓中的。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详尽图文看《南越藏珍》!(Part 1:南越文帝·上篇)
广州南越王墓博物馆馆藏玺印
“文帝行玺”龙钮金印:来自西汉南越王墓【3】
“帝印”螭虎钮玉印
“文帝行玺”龙钮金印:来自西汉南越王墓
首次出土金龙帝玺!两位副总理亲自批示,一个103岁的长寿帝王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