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传统太极拳对慢性病的调理与康复​

拳能疗病道理简,畅活气血体自健” 

——浅谈传统太极拳对慢性病的调理与康复

在“新冠肺炎”防治中,德高望重的钟南山院士提出了传统太极拳和传统中医对治疗“新冠肺炎”的作用,让传统太极拳和传统中医再一次进入了社会和人们的视线,让传统太极拳和传统中医再一次彰显了它应有的魅力。古人云:“拳能疗病道理简,畅活气血体自健”。如何习练传统太极拳,太极拳对慢性病的调理与康复与大家分享。


习练传统太极拳应把握两个层面:

一是真信、真学、真练、真悟、真有效果。

真信:传统太极拳是一种文化,有着悠久的历史,太极是中国道家文化史上的一个重要的概念、范畴,据文献史料记载,初见于《庄子》:“大道,在太极之上而不为高;在六级之下而不为深;先天地而不为久;长于上古而不为老。”而传统太极拳是以中国传统儒、道哲学中的太极、阴阳辩证理论为核心思想,集颐养性情、强身健体、技击对抗等多种功能于一体,结合易学阴阳五行变化;中医经络学,导引术和吐纳术形成的一种内外兼修、柔和、缓慢、轻灵、刚柔相济的中国传统太极拳术。文献史料记载,早在两千多年前,西周时期的老子在现今西安南郊的楼观台撰写的《道德经》中,记载“圣人抱一、独立不改、周行不殆的站桩养生法”;在《黄帝内经》也有“提惊擎天地,呼吸精气,独立守神,肌肉若一”的记载,千百年来的时间证明,站桩是补充元气最好的方法之一。所以说传统太极拳是中华文化的瑰宝。

真学:学习太极拳首先要选对明师,在跟明师学习的同时,要通读、精读古人的原著、原文,杨澄甫《太极体用全书》、赵斌《杨氏太极拳真传》、付钟文《杨氏太极拳教练法》等书籍以及《针灸甲乙经》中医经络方面书籍、现代医学解剖学知识,不断丰富自己的理论知识,提升自己的水平,并融合到日常太极拳的习练中,在学拳上在精不在多。

真练:古人云:一天不练手脚慢,两天不练丢一半,三天不练门外汉,四天不练瞪眼看。在练拳架的同时,坚持练基本功,拳谚云:练武不练功,到老一场空。因此一定要练拳和站桩相结合,一代宗师王芗斋老先生讲过:“大动不如小动,小动不如不动,不动之动,乃生生不己之动”。坚持不懈实实在在的定点、定时练功练拳。

真悟:古人云:师傅领进门修行在个人,根据老师讲解和示范的要领及古书上的表述,自己要慢慢的在细节上体悟琢磨,如棚在小臂、捋在掌中、挤在手背、按在腰功、採在食指、挒在两耾、肘在曲使、靠在肩胸,及动中重心定,定中重心移,虚实分明,节节贯穿的传统太极拳运动体系力点的运行规律。

真有效果:拳谚云:拳打万遍理自通,真正掌握了拳架,增加了功力,体悟了太极拳运动体系的内在规律,才能慢慢的改变身体的微循环,调理肌体的内分泌,增强身体的免疫力,达到对自身慢性病的调理,逐步达到康复的效果。

二是时间是保障,练对了是关键。

习练传统太极拳必需有一个强大的信念,必须有一个持之以恒的决心,必须有一个持续学习的心态,只有这样才能入门、入静、入心、入道,去体会传统太极拳的文化,体会传统太极拳的思想,体会传统太极拳功法。一位初级习练者,每天必须保证两个半小时以上的时间,习练桩功和拳架,站桩一般在30分钟至40分钟之间,因为中医讲人体的十二经脉运行一周大约28分钟左右,入静站满30分钟才能完成自身一次修复,因此,站桩运动需要一个小时的时间,站桩前需要热身,站桩后需要松身。练拳运动需要一个半小时时间,一遍杨氏传统太极拳精炼28式,大约需要67分钟左右;一遍杨氏传统太极拳85式大约需要22分钟左右,需要打两遍,因此,打拳需要一个半小时的时间,打拳前需要热身,打拳后需要松身。必须将传统太极拳作为一种运动处方来对待,定时、定量、定点去完成。所以说是时间是保障。

习练传统太极拳一定要遵循传统太极拳的运动体系规律,动作要规范,细节要到位,精准把握虚领顶劲,立身中正,步伐阴阳的转换,腰胯虚实的变化,真正形成根于脚、发于腿、主于腰、形于指,节节贯穿的传统太极拳运动体系。只有这样才能习练准确,才能有效果。所以说练对了是关键。

传统太极拳运动处方对慢性病的调养及康复有积极作用:

一是:对神经系统的影响,人类依靠神经系统活动,使人体各个系统与人体器官的机能活动有机结合。太极拳通过均匀的深呼吸与横膈肌运动,以及需要精神的专注,心静、用意的导引,对中枢神经系统起到了良好的影响,从而给脊柱系统与其他器官的活动和改善打下了良好的基础。根据对习练传统太极拳人群的追踪观察研究,对神经衰弱、失眠、抑郁、过敏性鼻炎等症状有很好的调养及康复作用。

二是:对心血管系统的影响,太极拳的运动方式是“一动无有不动”虚实转化,可使脉博输出量增加、脉率减缓、左心能量有效利用率提高、心肌耗氧量和耗氧指数降低,长期习练传统太极拳,可使心脏冠状动脉供血充足,心脏收缩有力,血流动力过程得到改善。根据对习练传统太极拳人群的追踪观察研究,对高血压、心脏病、二型糖尿病等症状有很好的调养及康复作用。

三是:对肺功能及消化系统的影响,传统太极拳运动在呼吸形式与方法上具有两个特点:深长均匀的腹式呼吸使膈的上升下沉幅度加大,呼吸规律与连绵不断动作的配合,可以造成较大的胸内负压,抽吸更多血液回流回心,对改善肺功能有很大的影响。运动过程中下肢均在虚实变化的交替收缩与放松,使下肢静脉中血液在肌肉的作用下加速回流,在有规律的运动下,使心脏处于良好的充盈状态,增加胃肠蠕动,对消化系统有很大影响。根据对习练传统太极拳人群的追踪观察研究,对新冠肺炎、肺心病、气管炎、哮喘、胃及十二指肠溃疡、慢性胃炎、胃肠息肉、便秘等症状有很好的调养及康复作用。

四是对骨骼脊柱系统的影响,传统太极拳行功走架,圆档开胯,抻筋拔骨,画弧走圆,螺旋运动,其主要目的就是强化周身筋、骨、皮,使身体保持柔韧性,减缓骨质疏松。同时,通过螺旋运动,增加脊柱的运动,畅通经络、血管的循环,促进淋巴系统的新陈代谢,提升自身免疫力,达到强身健体的目的。根据对习练传统太极拳人群的追踪观察研究,对颈椎、腰椎增生、延缓骨质疏松等症状及肿瘤患者有很好的调养及康复作用。


让我们共同传承优秀传统文化,一起打太极拳吧,为共同构建人类卫生健康共同体,贡献中国智慧。撰稿:中国电信泰安分公司工会  杨勇)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太极拳的虚与实
王西安太极拳问答2
太极拳 | 慢性病康复的重要锻炼手段
苏建平说太极之太极密码:12345.22
练太极不知动静开合,正如中医不懂虚实阴阳一样,也是门外之徒
“步”“桩”合一的杨式太极步 (转) - 太极老丁的日志 - 网易博客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