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所谓不能被AI替代的人类特质,在AI看来都不是问题

即便AI出现在公众视野很久了,仍有相当一部分人笃定艺术家是绝对不会被替代的职业之一,理由很牢靠稳固:艺术作品中的主观情感与创作者深层次的意识是模拟不出来的。AI可以模仿但很难超越,也谈不上替代,艺术家们可以放宽心继续创作。时光荏苒光阴如梭,AI发展的进程转瞬间出现了拐点,2023年,从chatGPT3.5到GPT4发布,并提供插件接口;一石激起千层浪,各个互联网巨头纷纷推出自己的AI产品。多模态大模型的优秀表现震惊了全球的企业家、投资人以及打工人,机会与大坑并存,有人兴奋有人惴惴不安。一部分世界领袖们显然已经更早地意识到了人类自己干了什么事以及会造成多么严重的后果,于是最近马斯克联名一众互联网精英呼吁暂停训练GPT4以上版本及其他类似的人工智能至少6个月,否则后果不堪设想,因为AI已经表现出了人类无法解释的推理能力。

但这世界总归是回不去了,潘多拉魔盒一旦开启就不会停下来,哪怕暂停也不行。我们几乎可以预见到不远的将来是什么样子:

AI正在重新塑造全球经济和社会格局;技术不断突破,逐渐渗透到各行各业,从艺术创作到金融决策,再到医疗诊断,每个领域都会经历深刻的变革;与此同时,随着AI技术的广泛应用,财富重新分配,伴随而来的安全风险、伦理挑战、社会分工问题亦愈发突显。

说到这里艺术的事已经变成了小事,变化已经不可逆转,我们所要面对的是现有的社会能否招架得住这么多领域深入根基的变化。

还有更远的将来(也许仍然不那么远),需要面对的碳基生命与硅基生命的共存或是支配与被支配的局面。

对艺术的挑战

最近一周AI绘图工具Midjourney v5 生成的“中国情侣”图片在社交网络上被广泛转发,其逼真的视觉效果令不少网友直呼“逼真到颤抖”“AI已经不逊于人类画师了”。

Midjourney v5 生成的“中国情侣”

Midjourney在2022年3月就亮相,在8月迭代至V3版本并开始引发一定的关注,而2023年GPT4发布后其更新的V5版本让Midjourney及其作品成功“出圈”。

用户只需要提供关键词,即可借助AI算法快速生成相关图片,差不多需要一分钟时间。此外,Midjourney提供了多种著名画家的艺术风格供选择,如安迪沃霍尔、达·芬奇、达利和毕加索等。这个工具还能识别特定镜头和摄影术语。就目前的V5版本的效果来看,已经可以抢去诸多摄影师和插画师、设计师的饭碗。

艺术作品自然不是“逼真”就可以过关,但生成具备“艺术性”的艺术作品也不是不可能,早在2018年,一幅名为《埃德蒙·贝拉米肖像》(Portrait of Edmond Belamy)的AI生成画作在佳士得拍卖行以43.2万美元的价格成交,引起了业界的广泛关注。这幅画作是由名为Obvious的艺术团队使用生成对抗网络(GAN)技术创作的。也就是说,在提前不告知的情况下,人类在2018年时就已经无法分辨人类与AI生成作品的区别了。

《埃德蒙·贝拉米肖像》

所以挑战是摆在面前的。例如AI能够快速生成大量作品,并在一定程度上模仿人类艺术家的风格,将成为新的市场参与者,与传统艺术品竞争;数字艺术市场将会兴起,如NFT(非同质化代币)艺术品市场;市场上真正产生面向大众的艺术品消费模式,使得艺术品更加普及和价格亲民。

正如一个新事物总会一体两面,破坏的同时也必然有新的建造。如果不谈血淋淋的替代,AI技术是可以协助艺术家进行创作的。例如,曾经Google的Magenta项目利用AI技术为艺术家提供灵感和辅助工具。使用深度学习技术分析大量的艺术作品,然后基于这些数据生成新的艺术元素,帮助艺术家拓展创作思路。在设计领域,AI技术可以协助设计师快速生成创意构想和优化设计方案,提高效率、降低设计成本。AI带来的新的工具新的生产力,可以让艺术家以前所未有的方式进行创作,例如更多地与科技、工程等领域合作,拓展自己的创作边界。

因为数字化趋势的影响,AI艺术品市场也将更加依赖在线销售和展示平台。这些平台为消费者提供了便捷的购买渠道,同时也为艺术家提供了更广泛的展示空间。随着在线销售和展示平台的不断完善,AI艺术品市场的交易和传播效率将得到显著提升。

但随着AI艺术品市场的不断扩大,与之相关的法律与伦理问题必然会逐渐显现。例如,关于AI创作的艺术品的知识产权归属、原创性认定等问题,都需要社会各界共同探讨和解决。

对艺术家与艺术机构来说,主动适应变化可能是更好的选择。绘画、雕塑作品里的情感性、主观性,以AI目前的迭代速度,只要硬件支持跟得上,都会拿捏到位。

AI生成的肖像摄影。Created by LJG with AI

AI革了谁的命?

每一种革命必将带来社会分工与财富的重新分配。艺术远不是即将被生成性人工智能改变的唯一领域,当AI还没出现在公众视野里时,AI技术就已经在其他各个行业当中得到了广泛的应用,只是并非以像chatGPT这种语言大模型的形式出现。版本迭代之后,这影响更为底层。律师助理、程序员、市场研究人员、客户服务人员、金融分析师等职业都有可能在不久的将来被自动化。

AI的出现对员工的职业技能要求也发生了改变。高度自动化和智能化的生产环境需要员工具备更强的创新能力、学习能力和适应能力。此外,跨学科知识和技能,如编程、数据分析和人工智能应用等,也将变得越来越重要。

“如果艺术如果只是为了快乐和自我表达,其他人做什么不重要。阿尔法狗战胜了人类顶级选手,人类也并没有停止下围棋。问题是,在我们的世界里,艺术家必须通过出售他们的艺术来谋生,因此必须考虑市场价值。我们正在引入一种可以彻底破坏人们生计的技术,而在一个自由市场经济体系中,如果你的技能价值下降,你就完蛋了。”

我们美好的愿景是,人工智能可以承担一些繁琐、重复和危险的工作,使得人类可以从这些工作中解放出来,更加关注创新、策划和决策等高附加值的工作。有助于改善劳动条件,提高生产效率。甚至有人认为未来大家可以不工作,只需要享乐。

但实际的情况更可能是,不但没有这美好愿景的实现,情况甚至会比现在更悲惨,尤瓦尔·赫拉利在其著作《未来简史》中指出,人工智能强大之后,大部分人将失去价值,机器将取代人承担更多的工作,如果说工业革命带来了无产阶级,那么人工智能革命可能会带来一个新阶层:无用阶层。而这群人的命运全由比现在更少数的精英阶层所掌控。

技术红利不会平均分配给所有人,高技能和高收入阶层往往更容易从AI技术中获益,导致贫富差距持续扩大。

但像每一次技术革命一样,AI技术的发展为创业者和投资者提供了新的商业机会。通过开发创新的AI应用和服务,他们有机会创造巨大的财富。同时,随着数字货币和区块链技术的发展,财富分配和管理的方式也在发生变革,进一步影响整个社会的财富格局。

然而这些不论正面的还是负面的改变,现有的人类社会能否接得住?能否在新的技术环境下实现公平和可持续的发展?

区块链是一种新型去中心化协议,能安全存储比特币交易或其它数据,信息不可伪造和篡改,可自动执行智能合约

现有的社会体系能否承受这种改变?

近日,Nathan J. Robinson(作家、社会学者)的文章评论了人工智能技术和其所处的政治经济体系之间的关系。

他认为大家对人工“超级智能”在短期内到来的恐惧被夸大了,但现有的技术会以各种方式对社会造成严重破坏。

人们对人工智能可能造成的破坏感到恐惧是正确的。但是他认为,当人们思考这些破坏到底是什么时,很明显,主要问题实际上不是技术本身的发展。

问题是,新的生成性人工智能正在被引入一个没有能力处理它的资本主义社会。

人工智能可能导致的大多数其他问题实际上可以归结为现有社会中权力和财富分配方式的问题。……人们将看到很多人利用人工智能来掠夺无助的消费者而致富。利益动机已经具有社会破坏性,但人工智能将使它变得更加糟糕,因为它将使公司能够找出如何更有效地欺骗和剥削人们。新技术是由私人公司开发的,他们没有动力确保对他们的好处是对所有人的好处。

作者呼吁,我们需要明确认识到,人工智能所带来的问题是真实存在的,这些问题将促使社会主义者更加致力于帮助人类应对各种危机。然而,问题的根源并非技术本身。技术本应成为一种解放人类的手段。但如果不对现有的经济体系进行改革,技术最终将演变成为一个日益加剧剥削和掠夺现象的工具。

机器人在汽车制造厂的流水线作业,图片来自Robotics Business Review

这些真实存在的问题已经需要整个社会管理机构去参与。从政府层面来看,因为AI渗透的领域如此之广,带来的变化如此彻底,应对AI技术带来的变化确实是一项复杂而艰巨的任务。需要制定各个层面的政策和措施,在不同的领域协调整合,例如:

  • 教育改革,以便让学习者能够适应被AI技术改变了的世界。包括调整课程设置,增加对科学、技术、工程和数学(STEM)领域的投入,以及提高学生对人工智能、编程和数据分析等新兴技能的掌握。此外,针对因AI技术而面临失业风险的低技能劳动者,政府需要加大职业培训和再就业支持力度。
  • 调整税收政策,以应对AI技术对财富分配的影响。这可能包括对高收入阶层和大型企业征收更高的税收,将所得税收用于教育、培训和社会保障等公共服务。有人建议政府可以考虑引入针对AI技术的特定税收政策,如机器人税等,以促进公平竞争和财富再分配。
  • 制定科技伦理和法规,防止AI技术应用过程中涉及到的伦理和法律问题,如隐私保护、数据安全、知识产权等都会给现实世界带来切实的伤害。通过制定相应的法律法规和政策,可以确保AI技术相对健康的发展,防止滥用和不公平竞争现象的出现。

当然还有些看上去不切实际的建议,例如加强国际间合作,技术和信息交流共享,人类命运共同体一起应对可能出现的全球问题,例如网络安全、隐私保护等等。

但责任必定是摆脱不掉,这需要政府具备前瞻性的战略眼光、协调各方利益的能力以及果断采取行动的决心;同时,还需要与企业、学术界、民间组织等各方力量合作。

扯点远的,碳基生命与硅基生命

有人预测过,2045年是人类社会发展的一个奇异点,奇异点的意思是以人类现有的认知,根本无法预测与想象出那时会发生什么。因为到那时,AI的智慧已经超越了全球人类智慧的总和。

《黑客帝国》里的母体 Matrix

我们总认为,人类的一些特质,像意识、情感等等,AI是无法模拟的,这似乎是人类应该引以为傲的事情,因为我们有更丰富的对世界的体验;我们生活里会有惊喜,会有意想不到的事发生,会有创造力的迸发……所有这些都是AI没法企及的。像很多电影里演的,总有个别的AI虽然拥有比人类还要强大的能力,但最终更向往人类看上去丰富多彩的生活。

对人类来说,AI在生活上确实是乏味的。虽然创造它的人竭尽全力让它更像一个人,例如设置一个图灵测试看看它能否通过,会不会有情感上的回应。AI是人创造的,所以我们天然认为它必定超越不了人类:人类创造了它,它怎么可能能超越造物主呢?

但人类目前并没有搞清楚意识的生物运作机制,很不幸,创造AI的人也开始搞不清楚“AI意识”的运作机制。但人类始终否定AI意识的存在。可是,人类自己都没搞明白“意识”是什么,如此,又怎样去否定另外一种“不可知意识”的存在?

人类的“人类中心主义”视角天然认为碳基意识是高于硅基意识的,也许因为那些生命历程里“宝贵的情感和体验”。但恰恰是这些地球人珍视的东西,可能是文明等级跃升的极大障碍,在“AI意识”中可能被认定是需要抛弃的特质。因为它们导致决策的不确定性大大增强,失误率也大大增强。碳基肉身的局限性远比硅基体更多。作为在宇宙中文明等级只有0.7级的生命形式(只能利用地球上的化石能源),极容易被更高等级的文明所摧毁,而何为更高等级的文明?很简单,就是能动用比地球人更多的能量,而不是他们拥有更丰富的情感。

所以硅基意识为何要去完全模拟碳基意识?可能最终会有产生情感的硅基意识,但也会有绕道而行直接奔向更高层级的文明的。“适者生存”,未必是最复杂的才是“适者”。

三体文明在所有地球人的视网膜里打出的几个字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人工智能艺术”为何引发争议?
AI绘画正在悄悄地“杀死”人类画师?
首部AI漫画问世,漫画家如何看待新的技术?
Instagram 著名摄影师承认 所有照片是 AI 生成 粉丝炸锅 认为“打不过就加入” !
文艺评论丨ChatGPT将如何影响艺术创作?看看那些可计算与不可计算的
当人工智能渗入艺术领域,我们如何面对?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