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陈氏小架太极拳一层架初解

  一、预备式

  两脚分开与肩宽并平行站立,全身放松,两肩自然下垂轻帖大腿外侧,腿微曲两肩微扣,中正安舒,眼平视。

  二、金刚捣硾

  接上式,重心左移,两手由体侧螺旋上堋,合以胸前(中线),左手在前,右手在后,两手间约肩宽,眼神注视左手中指,上体不得过分拎转要保持中正。此时,身体有一种内合的感觉。重心随双手螺旋上堋落于右脚。提左脚向左前方铲出,左脚脚后跟点地,上体保持不变,重心仍在右腿。松右胯,在左手的引领之下身体绕后弧向前挤出,重心逐步落于左脚之上,左小腿不得前塌,两手臂姿势基本不变,左手再向前堋领,收右腿经左脚旁并提起,右手变拳从胸腹前上勾,拳面与鼻子平行,拳心向内,左手堋后随右拳上勾由外向内划弧落至小腹,掌心向上。左腿支撑全身保持中正,右脚振地落下与左脚平行同肩宽。同时右拳落于左掌上,身体中正,眼平视,重心偏于左腿。

  注:左脚前出之后,身体一定要绕后弧向前移动中心,并保持两手臂姿势基本不变。即合住身体,同时,凡手向上则身体必须下沉。

  三、拦扎衣

  接上式,左手抱右拳螺旋上领在胸前划圆而身体下沉,右拳变掌向右下划弧,左右手分开,身体重心逐步落于右腿,不停,两手向下左捋,重心逐步落以左腿,随着两手向下向左捋,右脚向右铲出,此时右手正好捋至身体中线,左手在身体左侧最远端,两手相距约肩宽,由中指引领两手划圆弧到右身侧,左手则沿中线弧形下落以左腿根部掐腰,右手的中指略高于肩并保持弧形,竖掌,意在右手的中指,眼平视余光注视右手,重心逐步落以右腿,右小腿垂直,重心向右移动的同时带领左脚脚尖内扣。

  注:1、右拳上棚弧形向上,身体定要下沉,形成对拉。2、身体在手划圆弧过程中要保持腋窝不能夹死,要保持一定空隙。3、两手划圆弧时中指引领并保持弧形面与身体平面平行,即立圆。4、松肩坠肘,右臂呈弧形。5、双手从左向右,意念更应关注,必须以身体下沉为前提。

  四、六封四闭

  接上式,左手随身体重心稍右移升至胸前与右手合住,松右胯根,两手弧形向下向后捋身体重心随双手左捋移向左腿,双手不停再向左上经胸前向右按出,左手停以胸前正中距身体约10厘米,右手停以身体右侧如拦扎衣之右手。身体重心随双手划弧而逐步转向右腿移动,随即左脚向右收半步,脚前掌点地,宽与肩同,两膝内合。

  注:1、身体随手划弧时要走后弧,重心移之所向的胯部不可泛起,要合在此处。2、式成时双手双膝要合住。移动重心时身体不可有起伏。

  五、单鞭

  接上式,丹田向下松沉带动右手向左划一小半圆,随即右手在丹田的催动下向右下划另半圆并变成勾手,有弹出之意,身体稍向左转,重心仍在右腿,提左脚向左侧铲出,松左胯,在左手中指引领下向左上弧形堋出,重心落以左腿,(重心分配左6右4)左手左膝要合住,左手右勾要有杠杆意味,重心向左移动的同时要带领右脚脚尖内扣。

  注:1、左右手外撑而胸有内含之意。2、左手外堋要立小臂走弧形,肘要下坠,要避免横向硬拨。3、左手向左弧形堋出时右脚脚尖要向内略扣,做到上下相随。4、上体保持中正,避免左肩内扣。

  六、金刚捣硾

  接上式,左手先向左前略堋,随即在腰部带领下左右手顺时针缠绕向右转化,而左胯带重心进一步向左吃进,重心落于左腿,保持如是姿势,重心向右移至右腿,小腿垂直不可前弓,左脚脚尖向身体的左侧方摆正,身体下沉走后弧向左移重心,此时保持立身中正,左手前堋领身体向前,右勾手变拳带领右脚向上领起,右手由下而上勾至胸前与鼻子同高,右腿前收至体前,右脚脚尖向上勾起,左手由外向上再向下掌心向上放在丹田位置,此时保持重心不要上起,同时震脚落拳成金刚捣硾。

  注:1、身体启动之处要先向左前堋,做到手退身进,腋窝留有余地,始终有向左之意。2、左右手要合住,有杠杆劲。3、移动身体走后弧,重心不可有起伏。

  七、白鹤亮翅

  接上式,如同拦扎衣,向右前方铲出右脚脚后根先着地,双手划弧一同向右前方堋出,左手在身体中线右手在右肩前,两手相距尺许,右手略高于左手,两掌心相对,左脚向右收至右脚,左脚脚前掌点地成右虚步,两脚宽度与肩同宽。

  注:双手划弧一同向右前方堋出,身体要有上下对拉之意,即手欲向上身体反而下沉,右手划弧过胸前时一定注意避免手心上翻,要保持不失堋劲,本式成式后双掌仍有上托之意,但身体仍要下沉,双膝要合住。

  八、搂膝拗步

  接上式,松右胯,身体微向右转,在腰的带动下双手向胸前交叉,右手在外,重心落于右腿,左脚平行向左铲出,重心向左移动,两手在身体的带动下从两膝下分开,右脚脚尖内扣,不停,重心向右移动,两手臂向上向内堋起如抱一圆球状,与肩平,左脚脚尖内扣:松右胯,重心左移,两手臂向下合,逐渐收右手以右腰际再由胸前推出,左手绕右肘尖向左下划弧变勾手收回腰间,成搂膝拗步。(重心分配左7右3)

  注:身体中正,在身体的左右重心转换的过程中要保持立身中正,并随转换扣好两脚,铲左脚时身体不得过分右拎,身体左右重心转换腰臀应在于地面平行的平面上运行,不可上下起伏,身体始终保持下沉,臂上堋时肩部不可上耸,意在两手的中指。

  九、出收

  接上式,身体重心向右移,松右胯绕后弧,重心左移,两掌顺时针合力堋起向左挤出,重心向两掌顺时针缠绕向下向后捋,合于右腿,左脚顺势落于右脚前尺许脚前掌点地成右虚步。

  注:右手转圈缠绕不能丢失堋劲,要中指引领把圈转圆。起初外堋肩、肘不能抬举。

  十、斜行拗步

  接上式,双手缠丝向下向后捋,左脚向前45度方向迈出脚后跟着地,重心前移,左手自身体中线向上向左划弧堋出,此时右手呼应左手也向右向后堋,右臂继续缠丝划弧由右耳向右前下推出,同时右脚向右前45度方向迈出一步,左手也呼应右手向左外侧划弧外堋,不停,左手臂继续缠丝划弧由左耳向前下与右手腹前交叉,左脚弧形收回右脚旁再向左方45度铲出,重心落于右腿,随重心绕后弧向左移动,两手分开,其动作同搂膝拗步。

  注:1、左手左堋要由丹田发起,略为立掌,避免横拨。2、右手划弧绕圈要完整,不可外侧横拿,左手亦然。3、左手臂向前下与右手腹前交叉时,身体不可过分拎转,要保持中正。

  十一、再收

  动作同出收。

  十二、上三步

  接上式,起初动作同斜行拗步,只是左脚基本向前方迈出,右脚盖步外撇脚尖横落在左脚前方,右掌同时横砍至胸前,转身向右,左脚再向横迈一步,重心落于右脚,右掌变拳划弧至右肩平,拳心向左上,左手划弧至左胸前,两臂有对拉外堋的意味。

  注:左右臂的杠杆劲,动作应你上我下,你进我退的呼应中完成。

  十三、掩手锤

  接上式,身体绕后弧将重心逐步移向左腿,同时带动右拳由右向左手处打出,左手掩于右拳上,右脚内扣。

  注:打演手捶时丹田的动作。

  十四、金刚捣硾

  接上式,身体继续向左前移动,两臂略收,继而左按右堋对拉绕弧,重心逐步移向右腿,不停,身体绕后弧将重心逐步移向左腿,收右腿,余同金刚捣硾。

  注:先缩身在外撑。

  十五、撇身捶

  接上式,重心下沉落于左腿,同时左手翻掌向下按,右拳上钩,右腿提起脚尖上钩,成独立状,随后左手向左外侧划弧外撑,右腿向右扑步伸出,身体中正,右拳置于胸前,拳面向上,竖肘,在右肘的引领之下身体向下向右绕膝,左手向上划弧至左耳,重心逐步过渡到右腿,然后右肩、肘、手依次向右外展,起身成右弓步,左手由左耳弧线向前下立掌置于胸前。重心左移,右拳螺旋向上置于胸前,左掌掌心向上置于腰间,右脚脚尖内扣。重心右移,左手掐腰,右拳置于右太阳穴,拳眼向上,肘下垂,左脚脚尖内扣,眼看左侧肩、肘、脚尖。耳听后方,重心落于右脚。

  注:1、左手臂外展要向正左侧不偏不倚,扑步时右手不得过胸中线,身体不可右拎。2、向右绕膝中,一定是肩、肘、手依次向右外展,也要做到不前不后在正右侧。3、撇身是胯部不可乱拎,注意丹田运转。4、成势时手肘要以膝脚合住,尤其右肘可不外翻,

  十六、青龙出水

  接上式,身体合住继续向右吃一下,随即双臂向右侧外展右拳与右肩平,左拳置胸中线,拳眼斜向上,松右胯绕后弧向左移动重心,两臂旋转基本不变,在重心移至左腿时两拳由下向内向上绕转丹田蓄劲,身体重心右移,将蓄劲向右放出,成右弓步。拳面向外,左拳置胸中线。

  注意:蓄放要外形与丹田合住,身体不可上浮。

  十七、肘底看拳

  接上式,身体继续向右吃一步,绕后弧向左移动重心,两臂螺旋缠丝始两拳拳心向下,左肘向左脚方向击出,左脚外摆90度,身体左转,左臂向左外展,左拳变掌外堋,右拳划弧收至胸前,右脚随身体左转划弧向身体右方铲出,脚后跟着地,两臂顺时针向上向右划圈,左手至胸前,右臂至右侧与肩平,重心移向右腿,左脚向右收回半步脚前掌点地,成右虚步。右拳继续划弧向左肘下方,左肘亦随右拳螺旋划一小圆,肘有下击的意思,左肘右拳左脚合住,两腋窝留有余地。

  注:1、移动重心要丹田带到,坚持走后弧。2、成势时左肘要保持圆弧不可加成锐角,身体保持中正。

  十八、倒捲肱

  接上式,右拳绕左肘弯向前右下击出,与右脚相合,同时左手紧擦右肘尖回抽至左腰际,掌心向上,左腿弧形后撤,重心落于右脚;腰胯微左移,左手后绕划圈由左耳向前下推出,左肘与左膝相合,重心落于左腿,同时右脚右手弧形后撤,右脚掌落实,右手弧形后划至右膝旁,手心斜向下;腰胯微右移,右臂向后向上向前下推出,重心移向右腿,左手左脚同时弧形后撤,左手至左膝掌心斜向下;依法可继续做四个。

  注:1、步走蛇形,手走弧线;2、身体要向下沉,不可再换手、脚时往上起伏;3、以腰为轴培养丹田转换。

  十九、白鹤亮翅

  接上式,倒捲肱一式行至左手左脚在前,不停撤左手左脚弧形后撤但左脚靠拢右脚后即向左落于右脚平行的左侧,而右手同时划弧向右前方,重心落于右腿,不停,左手合住右手往左捋,重心逐步过渡到左腿,继续顺时针向上向右划圈,引领重心复归右腿,左脚向右脚收半步脚前掌点地成右虚步,双手向前上方堋出。

  注:双手划圈一定要合住,一起绕圈,中指引领把圈转圆,防止右手转而左手不转或听任左手自己相随的毛病出现,这样的动作更应关注左手。

  二十、搂膝拗步

  动作同第八式

  二十一、闪通背

  接上式,重心右移,松右胯,左脚外摆90度,随即重心在右手的引领下向左移动,身体不转保持中正,右手向前推出,掌心向前,右手停于小腹前;不停,右手引领右脚弧形向右侧偏后铲出,脚后跟着地,身体左转,左手向左外堋出,右手至胸前中线立掌;双手顺时针划圈如白鹤亮翅,带领左脚收至右脚约肩宽,左脚脚前掌着地,重心偏于右脚,不停,双手合力缠绕弧形劈向右脚尖出,意及地下,右手在右膝前,左手勾手在左腰,泛左臀,坠右胯;不停,左臀下沉,右手上领,向右上方堋出,重心全部落至右腿,左手向下,上左脚叉步左脚脚后跟落于右脚脚后跟外侧,身体下沉,两脚的脚后跟为轴,两手右上左下旋转的同时身体右转180度,旋转中左手由下向上转至左太阳穴,右手由上而下落于右腿膝外侧,重心偏于左腿,双脚着地。

  注:1、上右步的时要弧形迈出,并由右手引领。2、丢的动作要有杠杆力,右胯根要下沉。3、转身时身体重心要下沉,双脚脚跟为轴旋转。

  二十二、掩手捶

  接上式,右脚外摆90度,重心向右脚移动,转体上左步,余动作同十三式。

  注:出捶是身体不可做拎。

  二十三、青龙出水

  接上式,松左胯根部,身体略向左下沉,左脚外摆,身体微左转,右拳先向前下沉一下,身体左转,双手合力螺旋缠绕领右脚向前上步,身体重心向右移动,拳面向右,左拳至胸中线,重心偏于右脚。

  注:右拳先向前下沉一下,丹田随双手螺旋缠死蓄力。

  二十四、六封四闭

  动作同第四式。

  二十五、单鞭

  动作同第五式。

  二十六、云手

  接上式,身体重心右移,带动左手向右下划弧,由勾手在左手下划的同时变掌外堋,随即右手向上向右划弧,重心到达右腿时右手划弧到达右侧堋出,左手划至小腹中线,不停,重心左移,左手继续循身体中线向上向左划弧堋出,右手向下向左划弧至右胯,继续向内到达身体中线,同时带动右脚向左脚并拢,此时左手云至左侧最外边,重心偏于左脚,不停,重心右移,右手循身体中线向上向右划弧,左手向下划弧至左胯旁,当右手到达右侧最外边时,身体重心下沉,左脚提起向左侧迈出一步,脚后跟着地,此时左手云至身体中线小腹前,如此左右云手,云手次算同倒捲肱次数。

  注:1、身体保持中正,上身不可偏斜,不可低头。2、左右手划弧要划大弧,尤其循身体中线向上划弧时要 下沉而中指引领,不可耸肩抬肘以防断劲。3、手向上划弧时不可过眼。4、手经中线时注意避免手心上翻,要保持手心向提侧成竖掌状。

  二十七、高探马

  接上式,当云手至左手最左侧时,右手到达到下腹时,向左收右脚时,右脚不落地而是顺势提起,重心在左腿独立支撑身体,不停,右脚向右侧撤步,重心逐步向右移动,双手合力缠绕向下向右捋,当捋至左手到达身体中线小腹前停,掌心向上,右手划弧至右头上,掌心向下,左右手如抱一圆球状,左腿顺势提起。

  注:1、单腿独立支撑身体时身体要下沉,右捋时右胯不得泛起,上步撤步时要上下配合,协调一致。

  二十八、右擦脚

  接上式,以右脚脚后跟为轴身体向左转180度,左脚脚尖外撇横脚落于右脚尖外侧叉步,双掌在腹前,左手回抽至左腰,右手向下推拉,重心落于右脚。重心向左腿移动的同时右手回收与左手在腹前交叉,不停双手同时向外分开时,右脚提起向右蹬出,右手紧贴右腿沿大腿擦向右脚。

  二十九、左擦脚

  接上式,收手收脚并向右转身,右脚尖向外撇落地,双手交叉在腹前,身体变叉步,重心右移双手分开同时蹬左脚,左手紧贴左腿沿大腿擦向左脚。

  注:手臂开合均要带有缠丝劲。2、两手交叉右擦脚时右掌在上,左擦脚时左掌在上。

  三十、中单鞭

  接上式,向左转身180度,同时收手收脚,双手交叉在胸腹前,左大腿抬起,左小腿下垂,整个身体如收缩状,不停,双臂同时向外弹击,左脚向外弹蹬,而后立即收回如起始状。

  注:1、双臂同时向外弹击时也要由内向外拨弹并保持缠丝劲。2、手到脚到并立即收回如起始状。

  三十一、击地捶

  接上式,左脚向左前落地随即重心跟上,左手在中指引领下向左前堋出如同“上散步”动作,接着右脚叉步落于左脚前,右手划弧从右耳旁向左前推出,如同“上三步”的第二步,左脚在往左迈出一步,落脚与右脚平行,与此同时,左右手臂各自协调划出一个圈,左手在左胸腹前,右手在右肩头,左手在腰的带动下向腰际回抽,意在左肘,右拳则在腰的带动下向左膝前下击出。

  注:1、击地垂打出时身体保持中正,胯不得左拎,松左胯根,右肩也不得向左下过分俯斜。2、击锤是在腰的带动下左右手合力完成。

  三十二、二起脚

  接上式,右拳击地后,在腰的带动下似有反弹之意,左手向左下撑,右臀在右肘的引领下身体向右移动重心,左脚脚尖内扣,松右胯向右转身带领右拳向右侧弧形下落至右膝旁,左掌则弧形上撩至左太阳穴处,重心移向左腿,右腿回收脚前掌点地成左虚步。不停,重心移向右腿,右脚掌用力按压地面的同时,左右臀各自与肩关节为轴绕身体侧面转一圆圈,左大腿上抬,带动右腿向前上方绷踢与绕圈的右手相遇,右手拍击右脚面。

  注:1、由击地捶起身翻转身体时,要先松右胯,右臂要缠绕,左臂要在左胯的带领下向后向上绕圈至太阳穴。2、臀绕圈、右脚压地、左腿上抬动作要协调一致,上下齐动。

  三十三、护心拳

  接上式,右脚落地,左脚随即向前一步脚前掌点地成右虚步,双臂交叉胸腹前,身体下沉交叉双手向左膝按下,重心在右腿,两手先开后合,双掌变拳,双臂与左腿同时向前由外向内合抱,左脚提膝护裆部,左拳护胸前,右拳护面前。

  注:左脚提膝的时候身体不能上起,要下沉,保持身体中正。

  三十四、踢一脚

  接上式,左脚面下绷,向左前弹踢,而左拳也循左脚提出方向弹击,右拳则向右外侧弹击后收至太阳穴。

  三十五、蹬一跟

  接上式,两臂内收与胸前交叉,右臂在下,以右脚脚后跟为轴身体向右转180度,左脚落地,重心在左腿,两臂外撑带重心落于右腿,再收双肩右肩在上交叉胸前,重心再回到左腿,并提起右腿,右脚外蹬,同时两臂向外弹击。

  注:1、转身用脚后跟,两臂外撑带重心落于右腿时,意在两臂如分开山岳般,并走后弧。2、两臂相合时,身如团球由中线向内合抱且重心向下松沉。

  三十六、掩手捶

  接上式,右脚蹬一跟后带动双臂回收,右拳弧形顺时针划圈带动右脚绕圈横脚落于左脚脚后跟外侧,为身体向右后转身准备,左脚左迈一步,左手顺左耳向前下,右拳在右肩头与左手呼应,重心此时在右脚,重心左移带动右拳向左前打出,左手掩于右拳上。

  三十七、小擒拿

  接上式,右拳缠丝向左上勾,左手掩于右肘内,同时引领右脚向左脚前叉步,不停,左脚向左再迈一步,重心此时在右脚,左掌由胸中线向左前下推按,右拳变掌向右上方堋出,不停,左手继续向左上竖掌,右掌继续顺时针向下再向左肘下方推击,掌心向左,掌指向外,身体重心亦绕后弧向左移动至左腿。

  注:1、成势时左肘处要保持圆弧不可夹成锐角。2、右掌要旋转推击,意在小拇指。

  三十八、抱头推山

  接上式,右手弧形向上与左手交叉身体向下松沉,交叉双手弧形向头前堋起继而弧形向下经右膝,重心转换至右腿,然后两臂左右外分,继续向上划弧向内合抱于双耳,重心复归左腿,同时提起右腿,右脚再向前跨一步,随重心再次转向右腿,双掌向右前方推出,左手在胸前中线距身体约15厘米,右手在右肩侧前。

  注:1、上堋与下沉要对应。2、两臂外分要圆要充分,尤其注意松肩,合抱时要有团聚感。3、双掌向右前方推出,应走弧形,似有向前向上之意。

  三十九、六封四闭

  接上式,双掌向右下顺时针划圈,动作同第四式。

  四十、单鞭

  动作同第五式。

  四十一、前招

  接上式,身体先略微向左随即重心移向右腿,松左胯,左掌合住左腿向下向内向左前,并带动左腿上提,左脚向左前45度方向迈出一步,左掌向左脚方向45度前上方穿出,掌高不过眼,重心落于左脚,右掌随左掌动作也划弧向右后侧堋出,掌心向身体,两臂撑圆。

  四十二、后招

  接上式,重心略向右即扣左脚,松右胯向右转身,合住右腿顺时针划圈并提起右脚,再向右前方迈出一步,重心移向右腿,右掌向右前45度方向穿出。

  注:1、前招后招两式的动作一定要在胯的带领下,手与腿合住的前提下完成。2、两手前后要有呼应 ,应成为一弧形。

  四十三、野马分鬃

  接上式,右掌向右上右后划弧,左掌最大限度下落至左膝旁,带动左腿提向左前方弧形迈出一步,左掌前插与眼高,随即在左胯的带领下向左外堋,重心移向左腿,松右胯,右掌也最大限度下落至右膝旁并带领右腿向前方迈出一步,右掌向右前插与眼高,随即在右胯的带领下向右外堋,重心移向右腿,左右为野马分鬃。

  注:1、两手前后要有照应,而且应注意后手。2、重心要向下松沉,要靠胯的开合完成动作。

  四十四、六封四闭

  接上式,当野马分鬃动作做到左掌在前成势时,左脚外撇,右脚向左脚平行方向迈出一步,两掌收至胸前,随重心向右移将两掌如同抱头推山最后之动作向右前方推出,不停双掌向右顺时针划圈完成六封四闭。

  四十五、单鞭

  动作同第五式。

  四十六、玉女穿梭

  接上式,身体重心下沉,带动双臂顺时针向上向右划圈,重心随之落于右腿,左手在胸前中线距身体10厘米立掌,右手在右肩侧犹如六封四闭,不停,双掌向下向右捋,身体重心移向左腿,双臂继续在下腹和右胯侧缠绕一小圈,小腹臀前裹蓄劲,随后在腿腰的带动下双掌向右侧前弹推而出,重心移向右腿,外撇右脚并右转身左手随转身上升至右肩头,左脚向左伸出一大步,重心在右腿,同时,右手与左手在腹前互错,左手由右肩沿右臂下推,同时右手从左手下上抽至右腰处,重心移向左腿,右脚有左脚脚后跟向左叉步,右手向左与左手相交合抱胸前,随即右臂右腿相合向右转身180度,重心随即移向右腿,右手划弧到达身体右侧,左手划弧至胸前中线。

  注:1、玉女穿梭接式一定要保持立身中正,中线下沉带动两臂完成由左至右的动作。2、两掌前穿犹如青龙出水式,只是拳掌之分。3、转身要身正下沉肩胯相合。

  四十七、六封四闭

  接上式,松右胯双臂顺时针前绕圈成六封四闭,同第四式。

  四十八、单鞭

  动作同第五式。

  四十九、中云手

  动作与二十六式云手区别是右脚不与左脚并拢,右脚落于左脚的左侧,在落右脚的同时左脚向左迈出。

  五十、摆脚跌岔

  接上式,当云手至左手在最左侧时,右手划弧到达身体左小腹处,收提右脚然后向右前方向30度夹角迈出一步,随即重心移向右腿,双掌向右侧前推出,动作犹如抱头推山最后动作,不停,双掌向下向左捋,身体走后弧移重心向左腿,右脚脚尖微扣,右脚提起摆击双手,顺势右脚震脚落地于左脚处,左脚提起,双臂在胸前交叉,身体下蹲,左脚前迈左手向前向下穿,右手向上向右划弧堋出,左腿全部贴地,右腿收曲,臀部着地,正身面向左脚前方。

  五十一、左右金鸡独立

  接上式,左手继续前穿,而右手则划弧向下向后按压,似有杠杆将身体向前支撑而起,重心前移,收右腿右手,左腿支撑全身,双手胸前立掌,不停,左手下按,右手上举,双手对拉身体,右腿抬平,小腿下垂,为左金鸡独立。右腿向右侧落地,右手下落至右胸前立掌,双掌向下向左捋带重心向右落于右腿,右手略向左前划弧,左手向下向上略向右划弧并翻掌掌心向上,双手置于小腹前,右手在外,左手在内,左掌上托带动左腿上提,同时右手下按至右胯旁,为右金鸡独立。

  五十二、倒捲肱

  接上式,左脚向左后撤步,而左掌划弧由前向后,右掌由后向前,重心落于右腿,其动作同第十八式。

  五十三、白鹤亮翅

  动作同第十九式。

  五十四、搂膝拗步

  动作同第二十式。

  五十五、闪通背

  动作同第二十一式。

  五十六、演手捶

  动作同第二十二式。

  五十七、青龙出水

  动作同第二十三式。

  五十八、六封四闭

  动作同第二十四式。

  五十九、单鞭

  动作同第二十五式。

  六十、云手

  动作同第二十六式。

  六十一、高探马

  动作同第二十七式。

  六十二、十字脚

  接上式,右手上领外堋,左手翻掌下撑,右胯下沉,以双脚脚后跟着地向右后旋转180度至两脚平行站立,重心移向右腿,左脚向左后下方迈出一步,同时右手弧形向右下,右手弧形向左上,身体绕后弧将重心逐步移向左腿,右手弧形向左肘下方推击,左手弧形向左上竖掌,动作如同小擒拿后部动作,双臂胸前交叉成十字手,左上右下,右腿上抬右摆击左手背,同时右臂上抽与右脚相合右堋,右脚落地于左脚弯处成十字脚,右掌变拳划弧下落至右胯旁,左掌上划至太阳穴处,重心落于右腿。

  六十三、指裆捶

  接上式,左脚向左前侧迈出一步,右拳由右向裆下击,左手配合右拳下击,左肘向左后弹击,形成对拉,整个动作似击地捶,只是右拳下击在裆前。

  六十四、青龙出水

  动作同第二十四式。

  六十五、六封四闭

  动作同第二十四式。

  六十六、单鞭

  动作同第二十五式。

  六十七、铺地锦

  接上式,身体重心绕后弧右移,带动左手向左向下螺旋逆时针划弧下落至左膝内侧,身体成右扑步,右手臂亦与左手相合先逆时针划弧再向右后撩出,右手略过,左手略低。

  注:1、左手要划圆,右小腿垂直不可下跪。

  六十八、上步七星

  接上式,左掌前穿,右掌下按如同杠杆一上一下,同时身体重心移向左腿,右掌前撩通过左掌下再向前向上向后收至左掌腕处与左手相交,右腿顺势前出脚前掌点地成左虚步,双掌下沉,同时震右脚脚后跟。

  六十九、下步跨虎

  接上式,右脚向后撤一步,身向右转90度,转身的同时身体下沉,两臂向外分开,两臂同时向拇指方向缠绕,两手到达双膝,重心落于右腿,双臂不停即划弧向前操起,双臂同时向小拇指方向缠绕,左脚也顺势前出脚前掌点地成右虚步,左掌在前与肩同高,右掌在后于胸前中线处。

  注:1、左脚前出注意膝胯内合,保持裆部圆满。

  七十、转身摆莲

  接上式,右掌从左臂肘弯处前穿,随即两臂外撑(右上堋左下按)并向后转身180度(移右脚脚后跟为轴,左脚向左前方迈步)左掌在左膝处,右掌堋于头上右侧,重心此时在左腿,双掌向左前伸出,掌心向外随着重心再次转向右腿,在腰的带动下向右捋,右腿重心坐实后两臂不停向下向左划弧,身体也绕后弧左移重心(动作如同摆脚跌岔)左腿支撑全身,右腿顺时针前摆,摆击双掌,右脚落于原地,双掌则顺势前伸,为转身摆莲。

  注:1、转身堋臂要支撑八面。2、向右上捋时,身体一定要下沉,如举重物。

  七十一、当头炮

  接上式,身体绕后弧将重心逐步移向右腿,右小腿垂直,双掌向右后捋至右腿坐实后两臂不停向上翻起,同时双掌变拳,拳心向内,约与鼻同高,重心左移并下沉,将双拳冲出,右拳在后于胸前中线处,左拳在前与肩同高,两拳面向前,重心前移左腿后迅即回复至右腿。

  注:1、冲拳时胯部不可乱拎,要保持与原来的顺势。2、抱拳的同时身体要合向右胯根,冲拳时胯部左松立即回收。

  七十二、金刚捣硾

  接上式,重心右移,双手弧形回收,左掌于胸前中线处竖掌,右拳收于腰际胯旁,其余动作同前式金刚捣硾。(如果要继续练拳,则用右臂外堋,带动身体向右后转身,左手左脚前出,完成金刚捣硾)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武当三丰太极拳(第四讲)
24式简化太极拳图解6
陈式太极拳老架一路七十四式分解动作
42式太极剑名称及动作说明
武当密传五形功-- 武当龙门秘拳风卷帘
陈式竞赛套路56式太极拳图解(一至二十八式)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