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知识的灵魂是什么?——君说乎读书会第66期读书会复盘

资深”小书友“们,坚持整整2小时的读书会,最后合影必不可少。
本期君说乎家庭读书会,有三位同学分享了专题,分别是朱洛霆,吴境萱和顾珉杰。
朱洛霆,是我们团体里最小的,但是坚持的也是最久之一的同学,目前是幼儿园大班,这次分享的专题是妈妈带着他去了洞庭湖边的一座碧螺春非遗传承人创办的茶厂,了解了茶树的种植,采摘,炒制和泡茶的全过程,妈妈让朱洛霆用儿童数码相机自己拍摄了一些参观过程中的素材,然后,逐一给大家介绍。
这一次可能妈妈没来得及准备PPT,就和小朱同学一起一张一张照片分享,所以,有小朋友后来反馈说,朱妈妈说的比小朱多。(小朋友因此对这个印象最深,哈哈,孩子的注意力是很特别的。)
小朋友还特别关注到底“小孩子到底能否饮茶?”这个话题,因为有些家长说,小孩子不能喝茶,其实家长说的不一定都是对的。

朱妈妈对小朱的陪伴,不论是走入自然,还是国学,让小朱的专注力都比同龄人孩子要更好一些,而且表达时候的自信,还有”天马行空“,都是我们非常喜欢的
所以,很期待,这位小朋友今年上了一年级以后,会不会有更多的让我们惊喜的成长。
第二个专题是境萱带来的关于犹太人逃难至上海的一段历史。
我和境萱上个月参观了我们虹口区的犹太难民纪念馆,刚好我们家的书架上有一本《犹太人之谜》,这本书是在我读高中的时候购买的,那个时候因为对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纳粹屠杀犹太人这段历史比较好奇,也因为《辛德勒的名单》这部电影,所以我买了这本书,这本书已经发黄了,年龄比境萱还大呢。
一本自己看过的书可以分享给孩子,是不是家庭阅读非常有精神力量的一个画面呢!
去年的时候,境萱读iEnglish读到过一篇文章,关于犹太人的光明节陀螺,她把这篇文章也在读书会上做过分享,这一次她对犹太人穿越苦难又有了更加深刻的认知。

参观犹太难民纪念馆的时候,我们在礼品部看到了光明节陀螺,礼品部的一位老爷爷说,很少有人知道这个是陀螺,对我们竖起了大拇指。
今天我和境萱聊起来这段犹太人在上海逃难的历史,我问她,你觉得你通过参观和阅读了解了这段历史,对你有什么帮助呢?
她说,我好像对这些历史更感兴趣一点了,我记得昨天读书会结束小复盘的时候,小羽也说对境萱这个专题印象最深,也是通过她的分享了解了更多的历史,好像平时不太会对这些知识点感兴趣。
那我继续问,那么你觉得我们学习历史,是为了什么呢?对我们有什么帮助呢?
她说,学习历史,历史不能被遗忘,对曾经做过的错事,傻事,不要重蹈覆辙。
我说重蹈覆辙这个词,是谁教你的?
没有人教会我,就是你这样一问,我就脱口而出了(我觉得是在某个场景中她无意识植入了这个词到心里。)
哦,看到纳粹对犹太人民的屠杀,我们确实不能让这样的不人道的事情再次发生,对吗?
那还有什么呢?
她开始用阅读分析答题套路来回答我:展现了纳粹的残暴啊,中国人民的善良友好啊,犹太民族的坚韧不拔……
我说,嘿,中心思想总结得很好嘛,不过呢,你这样说有点套路化。
她说,妈妈,我们语文课就是这样总结的,我说那你觉得这样学语文有趣嘛?她说没趣,无聊,我说是啊,有点刻板,套路,但是呢……我停了一下,我问她,你觉得我要说什么但是?
她说了很多,什么可以让我们提升阅读能力,总结能力等等,我说不是,我想说的是,“但是,这样的套路能让我们在考试中得分!”
我们俩都笑了。
“所以……,”我又停了一下,“你觉得妈妈要说所以什么?”
这一次她说对了,所以我们要学习这种套路。
“此外……”我说,”妈妈要此外了,你觉得我要继续说什么?”
她说,我不知道,当时我骑着小摩的带她去龙之梦,她的心已经飞到CS去了,我就直接给答案吧,不问你了,此外,我们还是要进行一些套路以外的学习嘛!
哦,妈妈,你说的真精炼啊!
每次和孩子对话,都让我有很多有趣的收获,看起来好像都是我在引导她,其实是她的反馈一步一步再让我思考,我下面要说什么,这是一个彼此助力成长的过程。

最后一个专题,顾珉杰同学的《looking up》,这是一篇iEnglish中31级的精读课,主旨是关于observation,观察,什么是观察,如何观察,怎么观察。
顾珉杰同学先介绍了几个文中的生词和关键词,再用他非常好听标准的发音为我们朗读一遍,然后邀请其他同学进行朗读并翻译文章的大意。
我们是从上一期开始,推行英语精读和领读,先从iEnglish的学员们开始。
孩子们平时阅读原版英语的时候基本是泛读,阅读的速度比较快,在单词不是很清楚的情况下也能够囫囵吞枣地读下去,好处是积累海量阅读的基础,并且我观察过大多数阅读iEnglish的同学都有一个优点,就是不论我遇到什么陌生单词,他们都会根据自然拼读规则读下去再说,完全不会被一个陌生单词卡住,意思不了解,上下文可以猜。
泛读的不足之处是,对文章的理解性还是欠缺一些。
所以我就想出这样一个方式,让泛读的孩子们拿出自己喜欢的文章,进行领读,这样他们就必须对自己分享的文章做一个准备,那么对文章的单词释义,还有主旨就有一个更好的掌握。
这样的训练我们今年刚刚开始,希望经过一段时间的测试,我们再来看看孩子们和家长们的反馈,但是总体来说,我觉得泛读和精读的结合,是符合英语学习的底层逻辑的。
作为陪伴境萱2.5年阅读iEnglish的”教练“,我也看到了小i在协助孩子们英语学习过程中的价值,只不过这个价值,如果经过一定的刻意练习和输出的平台,例如我们读书会,会让这个价值更加放大,并且有一群孩子形成学习团体的方式,互相激励,互相学习,能够更好的给与彼此积极的影响。
家庭阅读成长团体,给予了我和境萱很多非同一般的价值和意义,也给了我个人非常多的滋养,感恩与我们同行的每一位妈妈和孩子。
用体验学习的”学习圈“模型来说,体验-反思-迁移,是每个孩子,每个家庭,每个妈妈(其实也欢迎爸爸,只不过截至目前没有爸爸参与)的成长必经之路,愿我们继续家庭联合成长吧!
说个昨天读书会中的一个小细节,朱洛霆妈妈买了2两碧螺春,同学们问1两是多少,1两是50克,但是小羽马上拿出她刚刚买的印泥,说上面写了1两30克,这是怎么回事呢?难道那么明目张胆地偷工减料呢?
后来小羽妈妈在读书会结束后群里分享,这个30两,是按照十六进制的,然后我就说,是不是可以去了解一下,十六进制和十进制的转变,这里有没有什么有趣的知识呢?
知识源于生活,生活本身比知识更加丰富多彩,如果我们乐意投入生活,其实我们本身早已遨游在知识的海洋。
这个周末,我早上给家人做早饭,做了烤馒头片和照烧饭团。

一种食物,经过再加工以后,呈现了另外一种风味。
烤馒头片的灵魂就是黄油,饭团的灵魂就是照烧汁,这就让我想起了我们的读书会,那么我们知识的“灵魂”是什么?
如果有chatGPT帮我们加工知识,我们作为学习的主体,我们的价值如何体现,我们的灵魂在哪里?这是一个值得所有人思考的问题,不仅仅是孩子们,还有我们成年人。
最后还要感谢一下本期读书会的主持人,邓岳成同学,破冰游戏数字猜成语,很有意思,节奏和场控也把握得很好。
#扫码观看读书会全程录像#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果妈阅读3岁啦!内含大礼包等你来拿!
爱英语ienglish9.22-9.23
教育资讯--英语学习到底难不难?用对学习方法很重要
“小朱收藏馆”的360doc--2014知识年谱
时间与距离,亲子教育绕不开的槛?
逆袭仍在继续...... / 8.22、8.30 甘哲线下读书会《逻辑学导论》第4次试读:含混谬误...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