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低碳高效的循环流水养殖,可提高水产养殖产量!


 池塘内循环流水养殖系统从引进后在我国就一直呈现高速增长的态势,仅仅三年多的时间,全国就有18个省市应用了这套系统,总体流水槽面积约20多万平方米,池塘内循环微流水养殖技术得到养殖业主的广泛认可。


该技术作为我市的农业主推技术后,在梁平、长寿、铜梁、璧山、大足、潼南等区县陆续推广,截至目前,共建成池塘内循环微流水养殖系统253槽31625平方米。


那么,与传统水产养殖模式相比,池塘内循环微流水养殖系统和技术有什么好处?建设和应用中应该注意哪些问题?近日,就相关问题,重庆日报记者采访了市水产技术推广总站技术推广科科长翟旭亮及相关业内人士。


鱼虾圈养 种养结合


据了解,池塘内循环微流水生态养殖模式是将原有池塘养殖的鱼虾蟹等集中在流水槽里进行养殖,用增氧机翻动水体进入流水槽,再经过养殖区——流水槽(养殖水产动物的养殖量等于原有池塘的养殖量)后,将残余的饲料、粪便等收集起来,再移除池塘系统。而流出的水体仅仅含有水产动物的排泄物、部分溶解于水体中的饲料物质和粪便物质,流出的水体再经过水生植物等吸收后回到养殖池塘循环使用。


“传统的水产养殖一般是在池塘里养,长期养殖鱼虾蟹,池塘里会累积饲料残留、动物粪便等,排不出去,造成水质和环境污染。”翟旭亮介绍,池塘内循环微流水生态养殖是在现有池塘基础上改造的,不会占用额外的土地资源,也不会改变原有池塘的养殖面积,只是将鱼虾等集中在占池塘总面积5%以下的新型设施中进行“圈养”,而产生的废弃物进入自动收集装置后再利用,设施外的池塘水面通过养殖草、菜、微生物等多种生物,种养结合,对养殖水体进行修复、净化,不会对环境带来压力。


“事实上,池塘内循环微流水生态养殖系统就是一个封闭式、良性循环的生态系统,最终的目的就是要达到零水体排放,流水槽内的水经过集污处理和水生植物的净化后是要再次回到流水槽里。”翟旭亮称。


增氧推水设备 相当于“心脏”


池塘内循环微流水生态养殖系统是通过养殖槽前端的增氧推水设备产生循环水流,模拟流水生境,让水流动起来,改善水体环境条件,来提高鱼虾的生长速度和品质,使养殖效益高于原有的传统大塘养殖。


由此可看出,增氧推水设备在池塘内循环微流水生态养殖系统的作用非常关键,为整个系统提供水流动力,同时起到增氧作用,是整个系统运转的动力之源、生命之源。“可以这样说,增氧推水设备在整个池塘内循环微流水生态养殖系统里相当于人的心脏,非常重要。它有两个核心部件,一是鼓风机,二是曝气管,养殖户一定要选择好,特别是曝气管,与增氧息息相关。”市水产技术推广总站的负责人说。


他建议养殖户安装时,最好选用风量大、气泡小的曝气管,这样的管在曝气过程中,曝出的气泡会随着上升过程中压力的变小会越来越大,与水体接触的时间也越长,增氧效果越好。


注意三点 高效运用


为了使养殖户高效全面地运用好这套系统和技术,翟旭亮提醒养殖户要注意以下三个方面:


首先每个池塘最好配备一台发电机,还要在流水槽底部或四周布设微孔增氧管,“这套系统需要动力支撑,不能缺电,备发电机遇到遇到突发停电的情况时可以紧急救援,特别是夏季,天热又闷,如果停电会出现一些鱼虾闷死,造成损失。”翟旭亮说。


其次,由于是高效高密度养殖,在养殖池塘里应投食优质全价配合饲料,避免产生过多的残饵粪便。“还可以在每条槽的中部上层可以加一些网片,避免饲料因水流快速流到槽尾部,造成饲料浪费。”翟旭亮补充道。


此外,用池塘内循环微流水生态系统养殖有一大特点就是集污效果,集污的目的是为了减少池塘养殖过程中产生的污染,如果不集污,就失去了池塘循环流水养鱼系统的价值。为此,尾部吸污设备吸污的次数可以根据养殖鱼类的大小,水温的高低而定,一般每天可定时吸污2—4次。吸出的废物应通过多级过滤池过滤,并结合种植植物,将水净化达标后,返回池塘循环使用。


养殖成本低 增产效果好


由于循环微流水养鱼是在人工控制的水体中进行集约化、高密度养殖,不仅具有周期短、生长快、产量大和商品率高等优点,还适宜多品种、多规格同时养殖,能做到均衡上市,降低生产成本在35%左右,每8-10亩面积建一条养殖槽,每条槽产量在1.5万-2.5万千克,折合亩产1875kg以上,比常规养鱼增产50%左右,高的可增产一倍以上。


“就是看中循环微流水养鱼系统的高效益,低成本特点,所以就建了一套系统。”去年刚建了池塘内循环微流水生态系统的永川区仙龙镇的重庆饼二鱼农业有限公司的负责人罗正清说。


此外,与传统池塘养殖模式相比,循环微流水养殖的水产动物始终生活在高溶氧的微流水中,防病、治病容易,生产管理起来也便利。


“该技术最大的优势就是能收集鱼类等养殖动物的残饵和粪便,确保池塘良性循环,实现节能减排,保护生态环境,创造环境友好型养殖模式,从而实现我市水产养殖业的低碳高效、可持续发展。”翟旭亮说。


》 相关链接


池塘内循环微流水养殖技术要点


池塘条件


池塘内循环微流水生态养殖系统建设塘口面积不宜过小,以30亩以上为宜。池塘深度2米左右,常年水位不低于1.5米,以1.7米~2.0米之间为宜。主养池塘旁边必须有建设污水沉淀的生物氧化塘的地块(与总体的流水养鱼池面积相当)。交通便利,最好能够保障饲料、鱼车可以直接到达系统工作台。


系统面积


系统建设面积占池塘总面积的2%—5%,不建议超过5%。太大超过池塘负载量,无法营造稳定、良好的池塘生态环境;太小则无法最大化的利用池塘生产能力,经济效益低下。


水槽构造


水槽净宽为5米,长度26米,其中22米为养殖区,前端1米为推水区,末端3米为集污区。集污区可适当扩大以提高收集效果。水槽深度2.5米,可根据池塘深度适当增减。


基本构成


一个完整的池塘内循环微流水生态养殖系统主要包括增氧推水设备、流水养鱼池、集污系统、污水处理系统、水质监测系统、导流墙、底层增氧设备及拦鱼栅、备用发电机、起捕设备等辅助设备。

END

来源:重庆日报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池塘内循环流水养殖模式,270方水养10万斤鱼,集污率达90%
健康高效,自动吸污——池塘循环流水养殖系统了解一下?
厉害了!IPRS+生物絮团,即将开创养殖新时代?
主推新水产养殖技术:池塘工程化循环水环保养殖技术
【值得收藏】池塘浮式圆槽流水养殖系统设计与构建研究
鱼儿也上“跑步机”,身强体健肉质好,“跑道养鱼”养出新模式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