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侯宏:跨界开放、商业模式与创业行思

思维枝叶,不成体系。最近的一些思考或读书心得,记下来以免忘却,发出来算是提醒。


(一)跨界与开放

 



跨界开放通常并提,但跨界是对where to play的回答,开放是对how to win的回答

 

跨界描述的是一个具有时代特色的客观趋势,你跨或不跨,边界已消融。开放是一种历史悠久的商业策略,开放终究是为了更好的封闭,以及更有底气的对峙。

 

墙被趋势拆掉了,新的市场展现出来,这是跨界红利,吸引很多企业家。开放一直都是一种战略选择,它吸引企业家的是坐收其利的好处,让别人帮你创造价值

 

跨界仅提供一种可能性,能不能成取决于实力和打法。大家都会带着路径依赖跨界,所以打法很多样。开放本身就是一种打法,所以开放也只有一种打法——用自身的实力说服外部合作伙伴参与进来,其他都是虚的。

 

要获取跨界蛋糕,比较稳妥的打法还是先自己创造价值,不要一开始就想着做杠杆借力。阿里跨界不遗余力,以开放之名去收割跨界红利,想做行业平台整合资源但进展有限。钉钉以产品的思路去做,直击需求,反而获得了成功。

 

相反,腾讯没有阿里这么aggressive,它不太谈跨界,谈连接和使能比较多,也就是帮助别人去跨界,自己做好基础设施。它不是跨界去做开放,它一直在界内,它开放给别人去跨界。这叫得道多助,或顺势而为,容易成功。


为什么阿里不这么做?不是不愿实为不能。这个在《为什么我们看到的企业生态各有不同》谈到过。


 

(二)商业模式与生态


 

主流的商业模式研究,以《商业模式画布》一书为代表,把商业模式解构成若干要素并刻画在一个画布上。这种结构化是非常有意义的。但一方面,缺乏一种整体感,总觉得丢掉了什么,另一方面,描述有余,演绎不足,在商业模式演进和创新方面缺乏理论指导。

 

朱武祥和魏祎把商业模式被整体化地定义为:


商业模式 = 利益相关者之间的交易结构。




一方面,也采取解构的方法,把商业模式分解为定位、业务系统、关键资源&能力、盈利模式和现金流结构。这是我第一次看到有人从现金流的角度对商业模式进行分析。鉴于现金流在实际商业运作中的极端重要性,这个理论创新我认为非常重要。


此外,这里所有的因素都是在利益相关者,也就是广义客户的语境下讨论的。比如,“定位”的意思是企业满足利益相关者需求的方式,而不是通常意义上的市场定位、品牌定位等。

 

另一方面,他们吸取对经济学以交易作为研究对象的传统,从交易成本、交易价值和交易风险的角度对商业模式效率进行衡量,是商业模式理论有益的发展。


可以说,这三因素是解释和支配上述各要素的根本,也是他们这套理论和分析方法的精髓。因为交易是一个多元主体参与的动态过程,这就使得它们的分析更具全局性。

 

因此,在阅读《商业模式经济解释》一书的过程中,我感受到他们的分析对生态理论将有很大的启发意义,这是阅读其他同类书籍所没有的感受。


比如,书中提到了商业模式的动态演化,也可以用以分析生态演化

 

商业模式价值并不等于焦点企业价值…取决于焦点企业与其他利益相关者的资源禀赋所带来的实力对比和风险分担…这种不一致性,为商业模式的动态分析提供了理论逻辑基础。商业模式动态变化的驱动力可以是外生的,也可以是内生的。

 

书中还提到

 

如果一家企业的加入能降低商业模式中其他多方利益相关者的交易风险,改善其他利益相关者的现金流结构,那么这个企业的加入将具有很大意义。

 

这句话是在谈现金流结构设计,但它所反映的分析思路,完全是生态层面讨论问题了。这一思路也非常类似于杨景老师喜欢讲的,平台优化产业多方契约。

 

这种理论取向,非常类似于平台与生态研究。所以书中案例在我看来大都与平台相关。他们这个思路与Hagiu早期研究有共通之处,都把交易作为主要的分析对象。


不过两位作者应该对平台理论本身不太关注,其中有一章专论平台商业模式,既没有充分汲取已有研究,也没有发挥它这个理论框架的特色,多为应景之谈。

 

注:在找插图时搜到了亚马逊,发现《商业模式经济解释II》已经出版了,目录点开一看,果然作者提出了“共生体”的概念,证明我的直觉是正确的,赶紧下单。

 

(三)创业中的行与思

 

有一种说法认为,创业就是试错,创业的成败取决于试错的快慢和效率。在高度不确定性的世界,企业转型犹如二次创业,这是企业正确的生存之道吗?

 

最近我看到一个创业者的反思,他指出“创业就是试错”和“创业就是快速行动”是两大误区。


不是说不试错,也不是快速行动不重要,而是说不能把创业与之划等号,用战术上的勤奋来掩盖战略上的懒惰。创业初期通常容易因为兴奋感和憧憬陷入这一境地。

 

创业团队普遍有一种做大事的强烈冲动和乐观。这种冲动不断催促我们快速行动起来,但奔着什么目标去可能并不清楚。此时,试错心态很容易安慰我们不用为此焦虑。

 

如果是传统企业转型或内部创业,会有一种与过去决裂的使命感。但是,知道要告别什么并不等于知道要抵达什么,这时思考是不充分的。可悲的是,仅仅知道要告别什么已经足够驱动行动了,一切阻力也阻止不了“快速行动”的冲动以及告别过去的决心。

 

这种思维方式甚至可以援引进化论作为依据。众所周知,基因变异是进化的原料,变异错了没关系,自然选择会把“正确”的变异筛选出来并传承下去,久而久之就成了我们看到的高级智慧生物。



《人类简史》的作者赫拉利对此有不同的看法,或至少做出重要补充。他认为会仅仅在基因层面解释不了为何现代人的始祖会在生存斗争中脱颖而出。

 

他在书中提出“绕开基因组的快速公路”,指依托虚构故事建立和改变大规模人类合作方式的能力——开启了一条采用“文化演进”的快速道路,而不再停留在“基因演化”这条总是堵车的道路上。此后,智人的合作能力一日千里,很快就远远甩开了其他所有人种和动物物种。

 

他最后总结道:生物学为智人的行为和能力设下基本闲置,所有历史都在这个范围内发生。然而,这个范围非常大,能让智人有各种惊人的发挥空间。因为他们有创造虚构故事的能力,就能创造出更多、更复杂的游戏,代代相传也就不断发展精进。

 

创业其实也一样,如果仅仅试错、快速行动,不去构想/虚构未来,无论是战略层面的愿景预见景还是在战术层面的筹划推演,实对不起人之所以为人,最多也只能获得平均水平(概率意义上)的成功。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商业模式到底是什么?(深度好文)
商业模式|注意,商业模式创新分2类——重创新和轻创新
模式的联盟
赚钱的4种底层思维
只关注客户需求,带不来好的商业模式
如何干掉大企业?寻找穴位设计模式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