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城市俚语 ▏成都话的故事(续三)

成都话的韵味十足

当我们不假思索地跟倒别个疯狂地学习英语、韩语、日语、德语、法语的时候,能不能偶尔也停下你匆忙的脚步,回过头来欣赏一下我们自己的文化呢?再静下心来品味一下成都话带给我们的不一样的韵味儿呢?

本人属鸡,听得懂鸡的语言。不信!那我问你清早巴晨鸡公为啥子要叫唤?它喊的又是啥子?且听我慢慢道来:

20、有一种闹别扭叫“扯怪叫”

说有一孤儿被送进一座庙子,从此成了小和尚。整日寂寞难耐的他,孤独无聊,觉得自己命太苦,活得还不如民间的公鸡。你看公鸡好巴适,随便、随地恋爱,看起那个母鸡就上,从无二话。于是,他就求方丈把自己变成一只公鸡,方丈可怜他也理解他,便施法将长袖一会,随了小和尚的心愿。

小和尚到了主人家后,猛吃猛长,想快快长大去尝尝恋爱的滋味。正当他茁壮成长时,由于主人家贫困如洗,再加上这只鸡又是一个典型的吃货。于是,主人就把它拿到集市上去卖了。这就叫“欲速则不达”喔!

这天,方丈去赶集,他发现近段时间庙里的和尚们偷懒了,早上不睡到个太阳照屁股硬是不得起来。那个时候没有钟表,便就想买一只公鸡到庙里打鸣报时。于是,当他走到小和尚变的公鸡前一看,这只公鸡巴适得板,鸡毛红亮,眼睛炯炯有神,买回去不到半月就可以开叫了。

我的个天啦,小和尚这只鸡东算西算也没算到自己又回到了庙里。这庙里连他妈的老鼠都是公的,哪来的母鸡嘛!半月后,公鸡的确开叫了。这天一大早,天不见亮小公鸡就跑到房顶去使劲叫唤:“喔喔喔----喔!好恼火-----喔!好恼火-----喔!”这一叫,弄得那些和尚再也睡不成懒觉了。可见,这“扯怪叫”是与公鸡叫唤的来历有关哈。

21、有一种炫耀叫“洋盘”

四川话说的洋盘,是指洋气、拉风之意。无贬义,略带调侃。还有另一种说法称“洋盘”就是嘲讽那些旧社会的洋大人,虽然平日里作威作福,但到了茶馆里,因为不懂规矩,常常被戏弄。比如:门资加倍,喝不到本来免费的茶水。用高于规定价格的门资,得到最差的服务。而另一种说法是“洋盘”原写作“佯盘”,就是假装拨弄算盘的意思,算出的并不是实价,顾客按此价付钱肯定要吃亏的。把原来的欺诈行为后来引申为不懂计算而容易被骗的人,等等。当然,我不敢苟同这样的说法。

四川人最晓得上海人讲“洋盘”。但上海人是把不聆市面上当受骗者统统称为“洋盘”,把缺乏主见,容易被他人挑逗,导致情绪激动而上当受骗的人统称为“冲头”。属于,在上海做生意的人可能最乐意碰到的就是“洋盘”和“冲头”。

那我说说地地道道四川人说的“洋盘”,即指洋气、拉风、炫耀之意。大约起源于上世纪50-70年代,那时四川的生活并不富裕,饭菜全是用土巴碗装。但当时已有少许餐厅的餐桌上,开始兴起用盘子装菜了,这样的摆盘很拽,很有洋人吃西餐的品味。能在这样的饭馆里吃饭,是一件很值得炫耀的事。所以,“洋盘”就象征着吃馆子,吃美味,你娃又拽实的海了一顿。后生活好了,“洋盘”到处都是,再无人谈论“吃洋盘”的事了。

当时有海外关系家庭带回国内的外国物品,都叫“洋货”。于是,他们炫耀这些物资的举止,成都人就叫“洋盘”或叫“显洋”。可见,四川话的洋盘与精美的器皿有关。(仅一家之言)

22、有一种说谎叫“扯谎俩(lia)白” 

“扯谎俩(lia)白”在四川话中有用鬼扯、乱说、打胡乱说来掩盖谎言的意思。它与四川话里的“开黄腔”还不一样。“开黄腔”是指无知,而“扯谎俩(lia)白”就是故意用另外一种谎言来掩盖另一个谎言了。多指不诚实。“俩(lia)白”的“俩(lia)”因无从考证此字,但大意是摆脱、离开的意思,这与川话里的 “扯谎把儿”有异曲同工之处。

相传很早前,有一混混好吃懒做,以偷盗为生,苦无证据,村人无奈。有一农户丢了牛,告到衙门。混混被捉拿到堂。审案人想了一个测谎之计,便叫来数人陪同混混一起过堂。审案人指堂上布盖之物说:“此物为测谎的瓢,谁偷了牛,握住瓢把定知。每人必照办。”后审案人检查每人之手时,唯混混手干干净净,便将其混混拿下。混混大惑不解,还直喊冤枉。审案人道:因为其他人之手均是黑的,因为他们心中无虚。唯有你做贼心虚,没敢握那涂满黑锅灰的瓢把,故暴露也。

后来人们就把撒谎之人叫做“撤谎把儿”。为什么刚开始是“撤”而非“扯”呢?就是说混混不敢摸那个测谎的把子,把手“撤”开了。于是“撤谎把儿”在民间传说中一传十、十传百就成了“扯谎把儿”了。由于混混把手“撤”开了,其手也就干干净净,这就叫“俩(lia)白”,意思是此事与我无关,我是干净的哈。但混混他不知此举是计,反倒弄巧成拙了。可见,“扯谎俩(lia)白”有用谎言来摆脱嫌疑之意。

23、有一种聊天叫龙门阵

为什么四川人“聊天”叫“摆龙门阵”?那就先从“龙门阵”说起。“龙门阵”一词来源于成都,得名于唐朝薛仁贵东征时所摆的阵势。易中天先生在《读城记》中写到:“显然,龙门阵不同于一般聊天、侃山、吹牛的地方,就在于它和‘赋’一样,必须极尽铺陈、排比、夸张、联想之能事。”

再据宋末元初话本《薛仁贵征辽事略》《说唐后传》中所说:大唐雄师出征高丽途中,军中火头军薛仁贵,临危布局,巧摆龙门阵……。其两书都说薛仁贵巧摆龙门阵,看来龙门阵只有薛仁贵能识惯用,善摆布阵势了。久而久之,“龙门阵”便成了一个专有名词,专门用来指那些变幻多端、复杂曲折、波澜壮阔、趣味无穷的摆谈。

然而明清以来,民间说书人常讲薛仁贵征东大摆龙门阵的故事,这些故事娓娓动听,深入人心,家喻户晓。人们以其阵势之多变奇幻,借喻讲故事之情节曲折复杂,并推而衍之。后来,人们把一切讲故事、闲谈、聊天,都统统称之为“摆龙门阵”。

“摆龙门阵”关键是这个“摆”字,“摆”字的意思是安放、排列,摆布,四川方言之所以是摆龙门阵,其“摆”字变成了说谈、表述,讲解。一个“摆”字与“龙门阵”的语言涵义流传变迁,细究起来很有趣味,可谓“巴适得板”。

巴蜀人摆龙门阵,无边无际,无拘无束,天上人间及一切自然现象、社会现象,都是摆龙门阵的素材和谈资。人们聚散来自偶合,心无顾虑,畅所欲言,通过胸无预谋的侃侃而谈,于心于身皆有利。

人们在摆龙门阵中,可以增长许多知识,传播若干信息,打开几许心窍得到不少教益,还能结识到志同道合的朋友。《平叔闲谭》不正是一个很好的佐证吗。

24、有一种拆台叫“抽底火”

四川话中的“抽底火”,比喻别人需要你帮助的时候,你却拆了人家的台。以前烧火做饭使用柴灶,用柴烧火上下都要有燃料,上面是新加的木料,下面则是烧得差不多的木炭且温度很高,新加进去的木炭则很快被烤干引燃。下面的木炭就叫“底火”,做饭把底火抽走了,火就烧不起来了。该词和“釜底抽薪”有异曲同工之妙。

话说很早以前,四川有一个戏班子去外地“撂摊子”,当地的舵把子叫人前来收“保护费”。 戏班子刚到,哪来的钱嘛,于是和这帮混混争执起来。那时戏班子的人皆是“身上有功夫,台上做文章”。混混们只好灰溜溜地走了,十天半月没来臊皮(捣乱)了。而这段时间里,班主派人专门去打听了这帮混混的来路,才得知他们的帮头叫“苏麻子”,此人在当地臭名昭著,吃喝嫖赌、偷鸡摸狗,无恶不作,干尽了丧尽天良之事。

这天,戏班子刚刚扯起棚搭好台子,伙夫正在烧火煮饭,就见“苏麻子”带着他的手下来臊堂子了。“苏麻子”见班主是位漂亮的女子,就开出条件:“要吗交钱,要吗班主跟我睡上几晚,否则就拆台!”班主一声令下,选择了拆台。

而此时正在烧火煮饭的伙夫也只好灭火提锅了,不过,他却在灭火的过程中借题发挥,从炉膛中抽出一根柴就数落“苏麻子”干的一件坏事。他边抽边念叨:“我一天到晚求事不做,我可以数(苏)麻子噻,我数麻子数到数到就数到别个寡妇床上去了。我天天数麻子,整得来遒经不懂,打烂水桶,偷猫儿日狗-----”。

伙夫慢腾腾一边抽柴一边骂骂咧咧,弄得“苏麻子”脸上青一阵白一阵。围观的人越来越多,“苏麻子”所干的糗事全被这个伙夫揭露出来了。于是,“苏麻子”一伙人灰溜溜地跑球咯。

后来在四川话里,“抽底火”就成了拆台和揭露对方底细的词了。

25、有一种赖账叫“不认黄”

 “不认黄”在四川话中,即指不认账、不怕对手的意思。因为“黄”是“横”的古音:从木,黄声。“横(行霸道的)人”,行为下流;“横人”缺乏道德观念,不守信用。故约定好的事情常常“横(黄)”了;“横人”说话,蛮不讲理,因此就叫做“说横(黄)话”;“横人”行事,蛮横无比,因此“不认横(黄)”;最终结果只取决于哪个更“横”。

理解这个“黄”字很重要,“黄”字有两个元素。一是说因为历史书页因年代久远基本都泛黄了,如黄历等等,这里的黄有信用、约定、可信之意。二是指清朝的皇帝,那时黄是其专用颜色。这里的黄有权威、可证之意。如皇上所赐的“黄马褂”等。所以,“不认黄”是指你就是翻出老帐本来,你就是拿出最有权威性的东西出来,我还是不认帐。这是“不认黄”最直接的解释。如爷爷辈的欠了债,由对方孙子辈的来收债,拿出的借条就可能是已经发黄的借条了。

只是在后来才成了袍哥之间的切口。如:认黄认教。认黄:即按约定、守信用。教:即袍哥教规、规矩。认教即:按袍哥规矩办事。

25、有一种传话叫“逮到半截就开跑”

四川人说你娃“逮到半截就开跑”,即指此人不踏实、不稳重、有不靠谱之意,不褒不贬当属于中性词,有责怪、埋怨的意思。那此话又是如何说起的呢?这就要从成都的“康庄街”摆起走了。

“康庄街”旧时叫古营盘街和康公庙街。相传朱元璋当上皇帝后,封他最为他喜爱的十一子朱椿封为蜀王。便派了一为姓康的太监到成都来,专门为蜀王修造藩府。康公一心想办好此事,所以几年间他花去的钱财比其他地方修的藩府要多好几倍。于是,户部没银两续支,便上奏弹劾说康公贪污了库银中的大量银子,说他中饱私囊。朱元璋一听大怒,赐他娃毒酒,治龟儿死罪。

可是在这之后,各地修的藩府均被水淹,豆腐渣工程嘛岂有不淹之理。更可恶的是这些豆腐渣工程的包工头儿还都伸手向朝廷要培修费、维修费,且年年有增无减。这时,朝廷就发现了一个问题,为啥偏偏成都修的藩府没此费用呢?这才发觉康太监修的蜀王府,虽然花钱较多,但基深扎实,完全经得起大风大浪的考验。

朱椿成人后,觉得父王说康太监贪污,赐他死罪实属冤枉。便为康公在康庄街修了一座祠堂来纪念他,取名“康公庙”。后来老百姓就责怪朱元璋当年听话时,“逮到半截就开跑”,结果制造了冤假错案啊!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四川的风俗习惯
北平四川茶馆的形形色色- -唐鲁孙
民间有茶俗,龙门阵大伙摆,茶钱各付各
今天摆个龙门阵:由川剧而漫谈四川话
阿来与马识途的金秋之约
今天,我们来摆成都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