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安徽人过年都爱吃啥?快来看看这份过年美食清单!

据说,想深入了解一个城市,最快的方法就是从它的美食开始!!过年了,安徽人都爱吃啥?带您一起盘点那些安徽人过年必不可少的美食!

寸金糖

一寸见方的金黄色小圆棍儿,酷似小金条,“寸金”之名形象贴切,又饱含“寸金难买寸光阴”的警世之意。内夹心是咸桂花拌碎桔饼的馅,中间层是糖皮儿,外裹芝麻,吃起来香甜嘣脆,既不粘牙,又带着芝麻、桂花、桔饼的香味,物美价廉,是徽州乡间年节里最受欢迎的应景小吃之一。

顶市酥

又称“红纸包”,另一个讨喜的徽州传统甜食,“顶市”大约就等同于如今股市“牛市”之意,古徽州商贾众多,谁不盼个大发利市呢?徽州民谚曰:“拜年不带顶市酥,请君不要进厅堂”。顶市酥是用炒熟的上好芝麻研粉和糖加料制成,用一张张小红纸儿包成红包大小,入口即化,余味绵长,从南宋至今经久不衰。在老徽州人的记忆里,拜年不带上盒顶市酥,可是不受主人待见的哟!

麻酥糖

麻酥糖从南宋流传至今为传统名品。它是用炒熟的芝麻研粉和糖加料制成,用一张小红纸包成长方形,小红纸上印有店家的招牌,其味香甜、质感松软。麻酥糖中的精品称为“顶市酥”。顶市酥采用脱壳的白芝麻、白糖,配以少量的面粉或米粉,拌以饴糖精制而成。成品白中显黄,抓起成块,提起成带,进嘴甜酥,满口喷香,不粘牙不粘纸,老幼皆宜。徽州习俗,过年时家家都把小红纸包糖装在果子盒里招待客人,到亲戚家去拜年一定要送上麻酥糖。徽州民谚曰:“拜年不带麻酥糖,请君不要进厅堂”。

徽墨酥

徽墨酥造型是一般徽墨墨锭的标准尺寸:长6厘米、宽4厘米、厚1厘米的长方体,酥体从外到内乌黑油亮,芳香四溢。品尝时口感绝佳:油酥柔韧,不待咀嚼先自生津融化而滑入;唇齿留香,那香味中散发的全是大自然的清幽馨香;甜而不腻,大有“添一分就腻味减一分则乏味”之美感。或作早点佐餐,或作茶点品茗,或作礼品赠友,或作食补健身。徽墨酥让人常忆徽州行,让人常闻山野香。

秤管糖

徽州糕点名,始产于徽州。这是一种有特色的饴糖制品,其形状象一根根切断了的大秤管,故称之为“秤管糖”。 秤管糖用饴糖裹着白芝麻或黑芝麻,里面有一个白色的糖心,糖心是白糖拌以芝麻粉、米粉做成的。如将其搓捏得更细(如钢笔筒)即成“一品香”。其特点是松脆,不粘牙,甜香适口,老少皆宜。

伏岭玫瑰酥

伏岭玫瑰酥是久负盛名的传统糕点,产于绩溪县伏岭村,因其内有玫瑰花作为辅料,具有玫瑰花香而得名。以细白糖、芝麻、面粉、饴糖等为主料,辅以玫瑰花、青梅、桔饼、红绿丝。芝麻手工脱壳,炒熟后碾细过筛拌上细白糖烘干成麻屑,用小量的饴糖和拌有麻屑的上等面粉分层卷叠起来,按一定规格切成块后,表面再均匀地撒上细白糖、玫瑰花、切细的青梅、桔饼、红绿丝等。把已制成切块的玫瑰酥,按比例切成四块,然后包装,每盒10小包。制成的玫瑰酥,外观洁白如玉,丝丝点点的玫瑰花、桔饼、青梅等若隐若现,宛如翡翠玛瑙嵌于白玉之中。该产品始产于清代,经久不衰。

芙蓉糕

芙蓉糕是用精细的糯米粉,做成米糕切片,再用油炸,然后拌和白糖、饴糖精制而成。其中浸泡糯米和油炸糕片这两道工序相当繁杂,技术性又很强,所以只有少数厂家能生产这种糕点。徽州有农历年前后用芙蓉糕招待贵客嘉宾的风俗。

发喜馃

“手捧徽州馃,急急咬一口,问我好不好吃?哈哈,除了皇帝便是我。”在徽州,馃的花样繁复,其味道,啧啧,据说连乾隆皇帝都赞不绝口。村子集中做腊月米馃的日子简直比春节还热闹,在馃印敲打声中,刻了福、禄、寿的白米馃上笼蒸成白润晶亮的玉色,点上红点儿馈赠邻里,称作“发喜馃”,炸炒蒸煮皆宜。用腊肉、冬笋、五城豆腐、青菜为佐的炒米馃,润滑软糯,点赞度极高。那个在热气腾腾的厨间捡边料捏成小兔、小猴的你,还回得去不?

烙馍

烙馍是安徽皖北的一种汉族传统面食,类似煎饼又和煎饼不同。烙馍作为一种源自中原的面食,已有着2000多年的历史了。烙馍是用未发酵的面粉和成柔软的面团,用擀面杖擀成厚度约0.1厘米,直径约30厘米左右的圆形。放在一个蒸锅里,放上一个篦子,锅中放入水,烧开,将屉将铺上屉布,将擀好的薄饼放在屉上。

徽州裹粽

提起“徽州裹粽”,更多的回忆是在寒冬腊月而非端午,来历据说与胡宗宪抗倭有关,取高山箬叶包制,用棕树叶撕条捆扎,其形酷似枕头。老徽州人爱在新春里娶亲搬新房,总要从房顶上撒下几个这种四个角的粽子,意在“四方平安”、“四季如意”。最别具风味的是灰汁粽,糯米用草木灰浸泡滤水裹制而成,手艺繁复,是外婆们的拿手好戏。而暖阳底下,外婆火铳篮子上烘煨的灰汁粽散发着草木香气,绵软兹实,是小孙孙们最温暖的童年。

挂面圆子

挂面圆子是合肥人过年常备的一道美食。

关于挂面圆子有很多民间传说,楚庄王时期庄墓人如何喜爱挂面圆子,2000多年的历史太过久远,民间流传最广的是:清末李鸿章寿宴,台湾巡抚刘铭传曾以挂面圆子贺寿,并赋诗一首“挂面圆子加烘糕,台湾治理正操劳,礼轻仁义重如山,如同千里送鹅毛。今天这道挂面圆子晶莹剔透,味道鲜美,绵软又有筋道,含在口里别无所求,吃完后回味无穷,真是无比享受。

拓粿

拓粿,是广德民间的风味小吃,拓粿因其独特的口味以及方便制作工艺,作为广德小吃中的一项重要特色而被传承。

拓粿对漂泊在异乡的游子有一种情结,作为一种陪着自己一起长大的美食,拓粿对广德人来说有着特殊的意义,他不仅作为了广德人民生活中的一道美食,更有自己童年站在炉灶边等待妈妈把香喷喷的拓粿从锅里捞起来品尝的美好回忆。

棉花灯

棉花灯是宿州一种节日面食,即当地人说的杂面油灯。状似茶碗,当地人元宵节都要做杂面油灯。正月十五当天中午人们开始做这种灯,用杂面或面和面,在面中加入风味调料,还会捏成各种形状,如果说素馅包子是为了冲一冲已腻了大鱼大肉的肠胃,那棉花灯就是为了取悦大大小小的孩童。

包子只有大小之别,而棉花灯则能显出主妇们的巧拙。面里加了盐、胡椒粉等,把面和得硬硬的,在案板上揉搓成擀面杖般的圆柱长条,再切成一段一段的,然后将面段捏成窝头状,反过来在案板墩平,上沿先捏一道槽,然后或用手捏、或用筷子夹、或用剪刀剪,弄成莲花边。心灵手巧的主妇还会根据孩童的喜好捏一个把儿,或捏成小老鼠偷油喝。家中如有属相为龙的则一定要蒸一条面龙灯,先将面在案板上滚成细长条,再轻轻盘绕成一小面灯,然后用剪刀在龙身上剪出龙鳞,用洗净的小竹叉作龙爪、龙角,嘴巴里放一条红布做龙舌,用两粒红小豆作龙眼,活灵活现。

浇头面

在徽州,大年初一早上,大人一定得喝“利市茶”,小孩子则是“长寿面”配五香茶叶蛋的。长寿面要量少汤多彩头重,彩头既浇头(北方称作打卤),通常是茶笋炒肉丝,挑细嫩的茶笋水发后手撕成条,佐以豆干、肉丝快速翻炒,咸甜适中,老少咸宜,最是可口,如今这份浇头单独成菜就是广受欢迎的“徽式小炒”,当然,这是题外话了。按徽州习俗,拜年得在早上,于是新年有多长,拜年的亲戚多少,都决定长寿面和茶叶蛋的待遇要持续几次,想起来,真是孩提时代甜蜜的烦恼呀。

肉枣

皖北地区一种美食的名字,一般过年的时候家家做,属于比较常见的年货之一。一般做法:猪肉剁碎,馒头泡水打浆,蔬菜剁碎,加点红薯粉(取其黏性),拌以各种佐料,拌匀,放到平板,用器具分成小段放入油锅,待其浮出炸至重枣红色,即可出锅,香浓味厚,干吃,蒸或煮均可,十分美味,因其成型后成梭子形,故百姓以肉枣呼之。

贡品圆子

圆子是中国传统的美食佳品,贡品圆子在其产品配方、制作工艺、食用方法等方面更有自己的独特之处。贡品圆子采用上等精面、特级淀粉为主料,配合一定的猪肉、鸡汤、葱白、生姜、精盐、蛋清通过煎、碎、拌、抟、滚、氽等多道工序精制而成。其色晶莹亮丽,其香浓、其味醇、其意回味悠长、其形圆而晃动且不易碎。在食用时可蒸过之后配以香醋,洒上麻油,其味更美,炸过之后,外酥里嫩,咸香可口。

贡品圆子已经在安徽淮南成为家喻户晓的一种美味,更有来自大江南北的食客前来品尝。

合碗肉

亳州自古就有春节做年食的传统,年食花样多、特色浓、味道美,其中,合碗肉就是年桌上一道绝美的佳肴。合碗肉分为虎皮肉、合碗羊肉、合碗牛肉、合碗鸡肉等,味道有咸有甜,适合不同口味的人群。

合碗肉的做法很简单,先把黄花菜、葱、姜等调拌成偏甜味的辅料,把煮好的连皮猪肉切成小长条状,并排码在碗底,然后把拌好的辅料放进码好的碗中,再放进笼中小火慢蒸两个小时左右,一碗香喷喷的合碗肉就可以出锅了。但关上火,把蒸好的肉再焖上几小时,这样出来的味儿更香。

绩溪水馅包

到徽菜故乡绩溪吃徽菜,如果你没有吃到绩溪的水馅包,你等于没吃着徽菜的内涵。绩溪的水馅包是丰富多彩的徽州菜肴中的一朵奇葩。它以奇特的来历,好看的式样,特别的味道在徽州小吃中享有盛名。它是徽州小吃中特有风味的佳肴,又是绩溪一些地方逢年过节的吉庆餐。

绩溪的水馅包不但品种繁多,而且与徽商和徽州留守女人紧密相连。一只只半圆形包子表达着徽州女人渴望夫妻团圆的欲念;包子上那一道道皱褶写明了徽州女人思夫,念夫缜密的情思;包内细腻多样的馅包涵了留守妇丰富的感情。

马糊

名曰马糊,可做起来一点儿马糊不得。首先要上好的糯米,挑糠启糟,粒粒晶莹剔透,碾成齑粉,文火细煨慢炖,煮成粥状,但要不稀,不稠,不浆,稀了泄,稠了“杠”(阜阳话,不匀溜之意),适宜为止;佐以五香豆、芝麻盐、凉芹菜,一清二白,喝起来顺碗沿儿走嘴,呼呼噜噜,满喉咙的香爽。

如此,阜阳人,尤为阜阳城里人,多不做早饭,拉家带口奔那马糊摊而去,也有拿碗拎锅买回家吃的;有的离马糊摊远,就骑着自行车去。一到早上,街头马糊摊点,一溜的车子,只见大人孩子,一个个端着一碗,站着喝,呼呼噜噜,一街的喉咙响。只听那声,嗓子眼就痒痒,真撩人食欲。

做豆腐

老徽州的腊月,家家户户都要做豆腐的。农家的豆腐不抽豆腐衣,一种是切成厚厚的三角形,放在油菜籽榨的素油中用文火煎得遍体金黄,凉得透透的,一层盐一层豆腐细致地码在酒瓮或咸菜坛中,来了客人随取随吃,味咸带甜,又香又鲜。另一种是切成直径一尺见面的圆形,通体抹上细盐水儿,在豆腐中部挖上小洞注入盐水,放在太阳下慢慢晒制成黄腊石的色泽后放在“猫叹气”里通风阴晾,也是随摘随吃,有独特的韧性,嚼头极好,极耐磨牙解馋。这两种豆腐都耐贮,不易变质变味,生吃细煮皆可,能一直吃到茶季结束。

寒门苦读,过了正月,老徽州的农家子弟用咸菜炒豆腐装在竹筒里,翻山越岭去求学,读着读着,许多人读出了精彩的人生。

小伙伴们,

你们家过年都爱吃啥呢?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绩溪龙川小吃_绩溪龙川_宣城景区门票_同程旅游网
芝麻酥糖
苏式芝麻酥糖
陆埠豆酥糖
顶市酥:红纸包着的“徽州年味”
徽州年俗|拜年糕点心,甜蜜齿间留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