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千年大计建雄安 当思白洋淀大侠孙犁

千年大计建雄安 当思白洋淀大侠孙犁

现在,国家要按千年大计规划建设雄安新区,什么叫千年大计?

你看下西安、洛阳、北京和南京,他们的建都史多少年,你就明白雄安新区要干什么了。

这个当然不是我今天要说的, 我要说的还是白洋淀,因为这个白洋淀就在雄安新区内。


- 1 -

最早知道白洋淀还是在1970年代。

知道白洋淀,是一个叫孙犁的人。这个孙犁在当时的影响,不亚于金庸。

孙犁是写小说的,他的小说怎么样呢?百科上这样介绍:

孙犁(1913年5月11日—2002年7月11日),原名孙树勋,河北省衡水市安平人,现当代著名小说家、散文家,“荷花淀派”的创始人,又先后担任过《平原杂志》《天津日报》文艺副刊、《文艺通讯》等报刊的编辑, 并著有关于编辑的作品。12岁开始接受新文学,受鲁迅和文学研究会影响很大。“孙犁”是他参加抗日战争后于1938年开始使用的笔名。1942年加入中国共产党。建国后,历任中国作家协会天津分会副主席、主席,天津市文联名誉主席,中国作协第一至三届理事、作协顾问,中国文联第四届委员。


看到这个你可能觉得他好像觉得他也不是特别牛呀!

孙犁在文学上的地位,如果套用金庸武侠小说来套下,是个开山立派的宗师,他开创了诗话小说的先河,相当于五岳剑派中的恒山派(不好意思,那赵树里的山药蛋派呢?),叫作“荷花淀”派。

这不是我说的,这是七八十年代文学界的共识。


- 2 -

作家的地位是靠作品来说话的,就好比武侠江湖中,是靠武功来说话的,裘千丈终归要漏馅的。

我们今天就选孙犁小说中几段描写,大家来看看,是不是有点意思:

月亮升起来,院子里凉爽得很,干净得很,白天破好的苇眉子潮润润的,正好编席。女人坐在小院当中,手指上缠绞着柔滑修长的苇眉子。苇眉子又薄又细,在她怀里跳跃着。



这女人编着席。不久在她的身子下面,就编成了一大片。她像坐在一片洁白的雪地上,也像坐在一片洁白的云彩上。她有时望望淀里,淀里也是一片银白世界。水面笼起一层薄薄透明的雾,风吹过来,带着新鲜的荷叶荷花香。但是大门还没关,丈夫还没回来。


“她像坐在一片洁白的雪地上,也像坐在一片洁白的云彩上”

怎么样,就这文学描写功力,这种观察入微的细节,这种想象力,不亚于金庸先生吧!

告诉你下,这篇小说叫《荷花淀》,后来文学界就以此篇命名河北地区的文学作者为荷花淀派。

- 3 -

这次雄安新区范围包括了保定地区的雄县、安新县,孙犁在安新县当过教员,抗日战争时期,长期在白洋淀畔战斗,他不像金庸只是想象那武侠世界,武侠中的人物也多是虚构、加工。

孙犁不一样,他本身就是一个战士,他在民族危亡时,参加了抗日战争。他既拿笔也拿枪,他的小说,很多来自他亲历见闻。

孙犁的小说也描写了战斗,就如金庸描写高手相斗一样。但孙梨不,他总是选取平凡的人,甚至连八路军的战斗都不多。他的名篇《荷花淀》是写一群小媳妇找丈夫后来在湖荡里与日寇相遇惊心动魄的战斗。《芦花荡》写几个女孩遭遇日本人被追逐,后来一个60多岁老者把敌人引入圈中用橹一个个敲死的经历。


撑船的是一个将近六十岁的老头子,船是一只尖尖的小船。老头子只穿一件蓝色的破旧短裤,站在船尾巴上,手里拿着一根竹篙。

老头子浑身没有多少肉,干瘦得像老了的鱼鹰。可是那晒得干黑的脸,短短的花白胡子却特别精神,那一对深陷的眼睛却特别明亮。很少见到这样尖利明亮的眼睛,除非是在白洋淀上。


这个老头子固然没有武侠小说中的大侠威武,但他是实实在在存在的,是生活中的人。

他最后击毙日本兵的动作一点也不比那些大侠逊色。

这里的水却是镜一样平,蓝天一般清,拉长的水草在水底轻轻地浮动。鬼子们追上来,看着就扒上了船。老头子又是一篙,小船旋风一样绕着鬼子们转,莲蓬的清香,在他们的鼻子尖上扫过。鬼子们像是玩着捉迷藏,乱转着身子,抓上抓下。



一个鬼子尖叫了一声,就蹲到水里去。他被什么东西狠狠咬了一口,是一只锋利的钩子穿透了他的大腿。别的鬼子吃惊地往四下里一散,每个人的腿肚子也就挂上了钩。他们挣扎着,想摆脱那毒蛇一样的钩子。那替女孩子报仇的钩子却全找到腿上来,有的两个,有的三个。鬼子们痛得鬼叫,可是再也不敢动弹了。


 - 4 -

30多年前,刚开始设立深圳特区时,大家说深圳是“文化沙漠”,但是雄安新区不是。

因为雄安新区有白洋淀,白洋淀的水曾养活过抗日的队伍,并诞生过很多脍炙人口的文学作品,像《小兵张嘎》《敌后武工队》《平原枪声》《新儿女英雄传》等,这里有燕赵文化,有红色文化,有抗战文化等。

我们知道,建设一个新区,不仅仅是钢筋水泥高楼大厦,还必须有文化做底蕴,因为这是千年大计,没有文化做基础,哪里能够千年?


而要建设文化雄安新区,孙犁是个代表性人物,我们这篇文章也以孙犁的诗来作结:

我在遥望
远处那一片静静的芦花荡

和芦花丛中那条幽长的小路

伴随着我们

度过一段甜美的时光

秋风已经失去了往日的猖狂

在暖暖的阳光下掀起了白涛茫茫

是迎风起舞吗?

还是在挥手观望?

芦絮飞扬的天空

再也看不到你的身影和迷离目光

摘一束洁白的芦花

把记忆卷成窄窄的长串

让风轻抚紊乱的思绪

面对落霞余辉

把芦花洒在静静的江畔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名著阅读知识梳理:《白洋淀纪事》视频 知识点 练习
语文主题学习在“345”教学模式中的渗透
诗情画意《芦花荡》课堂实录10
汪曾祺和孙犁:一样的人间草木,不一样的文人情怀
雄安文脉 ‖ 在白洋淀“遇到”孙犁
《芦花荡》作者简介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