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春天在哪里

这是我第一次春游,算是沾孩子的光儿。

孩子的幼儿园组织春游,要求家长陪同。我的第一次春游也在孩子提前一个月的翘首期盼中如期而至。我生长在农村,没读过幼儿园,只读过一年的学前班。在我读学前班、读小学、读中学时,学校从未组织过春游。以前,我压根不知道春游的概念。春游,是去哪游?是去春天中游吗?我很困惑。后来才明白,春游就是去郊外转转,寻找春天感悟春天。

难怪我不知道,这确实是城里人才有的闲情雅致,农村人怎么会去春游?要非得说是春游,那每到春日,农村人天天都在田野中春游,够奢侈吧。

农村的春天,真是触手可及。上学路上,我们要经过大片大片的田地,田间小路两旁种着成排的杨树柳树。春天到了,田野里小草最先露头。有句古诗写的特别形象,“草色眼遥看近却无”,远远看上去是有不少绿色的,走近了细看只是星星点点的些许绿意,不细看很难发现。小草有绿意的时候,杨、柳树也不甘寂寞,干枯的枝条像是被神仙点化了一样,在“关节”处冒出黄豆粒大小的绿芽,继而长出柔柔的一小片新叶。再刮上几场春风,叶子便壮实了。气温逐渐回升,小河开始潺潺流淌,土坷垃也变得松软温润。睡足了一个冬天,青蛙露头,高声大叫;燕子相继飞回,在房檐下筑巢垒窝。上学、放学的路上,一群孩子像小侦探,蹦蹦跳跳寻找春天带来的新鲜事物,这可是货真价实的“春游”啊。哪怕在校园里,也有“春游”的味道。学校的地盘很大,常种上百十来亩田,用以贴补开支。种田不是靠嘴巴说的,要付出劳动,那时没什么机械化,都是靠老师带着学生到田里去干活。我记得在春耕、秋收时节,每周都会有三四个下午,不上课,只干农活。小学、中学都是如此。有人可能会质疑,读小学的孩子年龄还很小,应该干不了什么活。那就错了,农村的孩子,没有不会干活的。体格好、能干活,是农民父母对孩子的基本要求。

农民的一年四季都在跟土地神打交道,跟老天爷拉话话。种植瓜果蔬菜,出产米面粮油,每一个被城里人称作“商品”的东西,都是农民自己在春游、夏游、秋游、冬游中通过不断的劳动创造出来的。农民只顾着在各个季节里辛勤劳动,哪顾得上“游”呢?这就好比住在景区里的原住居民,跟他们提旅游,他们是不会有概念的,只知道靠着一方山水讨生活过日子。

我小孩的春游活动是挖土豆、捡鸡蛋、摘青菜、腌酸黄瓜。孩子没见过这些,处处都好奇,不亦乐乎,可惜场地有限,春游的学生太多,每个项目意犹未尽,便要转场了。我“慷慨”的把陪同孩子下田的机会让给了妻子,只顾着站在一旁“看热闹”。我不想弯腰,更不愿到土里去刨挖。我甚至小心翼翼的走在泥土路面上,生怕飞溅的灰尘把鞋子弄脏了。我有厌烦之感,甚至有点像惊弓之鸟,瑟缩着逃避。望着眼前的秧苗、泥土,还有一件件被孩子们散落在田间的农具,我的心里五味杂陈。我悄悄的走在后面,像一个离家出走的孩童,茫然又懦弱。眼前的泥土和秧苗,多像来自老家的信物,把我的思绪定格到小时候经历的那些劳作的场面。清明忙种麦,谷雨种大田。农事跟节气关系最紧密,播种的时机就那几日最合适,早或者晚都不行。为了播种顺利,全家人倾巢而出,各司其职,分工协作。农活异常繁重,劳作一天,人困马乏,痛苦不堪。晚上往往来不及洗漱,吃完晚饭倒头就睡,第二天必须早早起来,开始新一天的高强度体力劳动。自播种开始,就会有干不完的农活,无休无止,直到冬天才有喘息的机会。问题是,农民终日的辛勤劳动,换来的只是艰难的自给自足。日复一日,年复一年,面朝黄土背朝天,日子是无望的,但仍要痛苦的坚持。这就像路遥在《平凡的世界》中写的一样,“但这多少年来,庄稼人苦没少受,可年年下来常常两手空空。队里穷,家还能不穷吗?再说,父母亲一辈子老实无能,老根子就已经穷到了骨头里。年年缺空,一年更比一年穷,而且看来再没有任何好转的指望了……

二十年前,我到地处济南的一座军营当兵锻炼。所在连队还有田地需要经营侍弄,有一位老兵专职干农活。我跟他闲聊得知,他当兵前就在老家跟父母种地干活,是干农活的行家里手了。我问他,当兵也是种地,在家也是种地,有啥区别?他非常肯定的答道,在这里种地有希望,在老家种地没出路。一句话,就道出了农民的孤苦。

在我小时候,母亲整天敲打我、用狠话刺激我,让我逃离“庄稼院”,一定要到县城去工作。是啊,那时候,我对县城充满了渴望和憧憬。我听说,县城特别干净整洁,街上是清一色的柏油路,鞋子不会再沾泥。到县城去,算是我儿时的梦想吧。为此,我一直在努力,拼命的逃离,如今,面对这火热的耕耘场面,我真的不想让我的鞋子再沾上泥土。我并不是到了县城变得娇贵了。我只是感到在心底窝着一种隐隐的痛,那一片片从春夏开始不断繁茂再到秋冬走向萧索的土地,曾是我的祖辈父辈赖以生存的主业和生活的来源,他们既要踏实劳动,又要虔诚的跪拜苍天,祈求风调雨顺。土地是庄严的沉重的,何曾有过像眼下带给这些孩子们一样的轻松快乐呢?想想城里的孩子,他们离泥土太远,离自然太远,从这个意义来讲,他们是可怜的,但他们也是幸运的,他们远离了弯腰下田的痛苦。但这种幸运也带来了问题,他们该如何真正的直接的体会“粒粒皆辛苦”的含义?没错,未来还有学农,我觉得,任何对事物蜻蜓点水的体验,都是娱乐似的走过场。他们的感觉只会是好玩和兴奋,就像孩子挖到土豆,家长在一旁欢呼鼓舞,拍照留念。有意思的是,有不少孩子挖出来的土豆竟然是斜切开的半块。孩子们好奇,问为什么会是这样呢。我听见有家长解释说,这些斜切开的土豆是其他小朋友不小心铲开的。孩子听了点点头。这个解释看起来是没问题的,因为孩子们挖土豆的工具是一把小铲子,冒冒失失铲下去,很容易铲到土豆。事实上,根本不是这么回事。那些斜切开的土豆块,是土豆的种子。我想到母亲曾经种土豆的情景了。她拿一个很大的浅底平口的笸箩,选好土豆切成块,放入其中。土豆块准备好了,还要再拌上烧过的草木灰,拌均匀就可以栽倒土里了。我从没问过为什么土豆种子要切块,为什么还要拌上草木灰,到现在我也不知道,我只知道需要那样做。农活,通常不问道理,只需要经验。

在我沉默乱想之际,我听到有小朋友在问,春天在哪里?这真是一个好问题。我想告诉他,春天藏在脚下的土壤中,藏在刚挖出来是土豆里,藏在刚采摘的青菜里,春天还在树上在河流中,眼前的一切处处是春天,就连这春游中的孩子身上也有春天!

但这是我给孩子的答案,我也试着问自己,给自己一个回答。

春天在哪里?我想,春天从未跟随我离家出走,春天一直藏在我小时候遇见的田野和天空中,田野中有衣食父母,天空里有梦想流云!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现代作家◆《亲近土地》-吴延彩
国土杯征文 我的土地情结
印象中的故乡,渐行渐远
清朝末年农民田间劳作的影像,每张照片都非常珍贵
最美不过春耕图
徐淑红:我的乡村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