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教研札记:什么是学科教师的真实成长

在我的视野之内,学科教师的“假性成长”问题十分严重。教师的“假性成长”主要体现以下两个方面:

一是通过一堂获奖的公开课从此“一课成名”。这样的课往往是区域团队的学术意志和力量的集中呈现。这样的课往往被过度包装。执教者往往只是一个执行者,其主要的使命就是获取更高的奖项。

笔者曾听一位教师聊起他参加公开教学的经历,他说课到最后,已经没有我原先的一点想法。自己有点象“提线木偶”。更让人担忧的是“一课遮百丑”,因为能上“赏心悦目”的公开课,教师专业领域的其他问题都被掩盖了起来。这样的老师,严格地讲,其专业发展的可持续性是值得怀疑的。这不应该成为我们培养教师的方向。

二是通过写“论文”、做“课题”跻身名优教师队伍。在当前学术风气不甚理想的背景下,一些教师通过“假科研”而登堂入室也不在少数。但这些老师的学生教学质量不被认可。这样的专业发展方向,也是十分值得我们警惕。

我们究竟需要培养怎样的教师?个人认为“真正有实力的教师”须有四种特质:“接地气、会研究、有视野,上好课”。

首先是接地气。人各有所长,教师也是如此。但是我们不能因为关注“各有所长”,而忽视了教师培养的逻辑前提,那就是教师的职业价值和专业尊严首先是在自己的教学现场。

“接地气”指得就是教师必须要立足于自己的教学现场,更多地回到自己学生的生命处境去研究问题、改进教学,成就学生,同时也成就自己。只有自己的班级和学校才是自己专业成长的真正土壤。如果这个观念不树立,热衷于“秀课”,热衷于“试教”,热衷于“出名”,把学生和学校资源当做工具,那么我们的各类培养就失去了应有的价值。

这样的专业成长我甚至认为是“不道德”的专业成长。


 其次是会研究。“会研究”是一位名优教师专业成长的助推器。但从我的从业经历来看,学科教师的专业研究生活中充斥着太多“去研究”、“他研究”、“伪研究”、“浅研究”等现象。教师的研究离现场太远,离真实的问题太远。

一名学科教师的研究首先需要有发现问题的能力,能够扣住学科本质,基于教学现场对提出自己能够解决,又最想解决的问题。

当然还要有解决问题的设计。

再次,也是最重要的是要有计划、持续而有深度的行动跟进。

最后能够以自身教学实践的实例与细节为基础,提炼个人对解决这一学科教育教学问题的看法,初步形成“个人理论”。

坦率地讲,只有基于真实问题的研究与改进,你所学的碎片化的知识和经验才会重新联系,让你对学科教学的某一细分领域的的认识趋向结构化。用文学的表达,因为从问题出发,你才能让一地的“知识沙砾”聚合成属于自己的“金字塔”。

再次是有视野。学科教师的专业成长不仅需要脚踏实地,还需要“仰望星空”。我一直觉得一个人的视野会决定他能走多远。

专业阅读是教师开阔自己学科视野的最重要的途径,也是教师专业发展的基本保障。

阅读需要有一些规划。以语文教师为例,在我看来大概可有以下几类阅读:一是人文类阅读。如《中国哲学史》、《乌合之众》、《巨流河》等。这类阅读不求当下有用,只求心灵的滋养和陪伴。如果把此类阅读置放在一个更漫长的专业生命的长度中看,我们会发现此类阅读看似无用,实为大用。

其二是教育类阅读。如《给教师的建议》、《教学勇气》、《静悄悄的革命》等,这类阅读旨在提升学科教师的教育学素养,引导教师完整理解教育的本质,内心认同教育的价值,寻求教育生活和个体心灵的相契。

第三类是语文学科类阅读。旨在让老师认识学科基本规律、把握学科的学理基础,如《语文课程论基础》、《语感论》等。

第四类是专业特长塑造的方向性阅读,如对儿童阅读推广有兴趣的老师必须要读读《朗读手册》、《打造儿童阅读环境》、《说来听听》等。

这里我不得不说明的是,一名优秀的小学语文教师,还必须要有良好的儿童文学素养,但是由于师范教育的缺失和后续培训的缺位,教师的儿童文学素养实在堪忧。

四是上好课。课堂教学是教师的立身之本。尽最大努力把课上好是老师的天职。课堂有基础的教学技术,就如一幢房子,需要基本的材料。技术可以模仿,也需要模仿。但如何结构化地使用,需要个体在现场的摸爬滚打中,学会不断地与自己对话,在反思性实践中上好自己的课。

上好课既要自己琢磨,还要学会同伴之间的相互学习。特别在学校中,要抓住机会上公开课。在众目睽睽之下的公开课教学,能够唤醒和调动一个老师全部的专业潜能和生命力量。

客观地说,提升上课水平最快的方式就是上课给其他老师看,请他们观察学生的学习历程并客观评论自己的课堂。最后你会发现因为自己的课堂“被看见”,而能够相对完整清晰地“看见了”自己的课堂。这样的对自己课堂理解过程很重要。只要多一重理解,你的课堂就会多一种改进的可能。

良师难得!这不仅需专业的修炼,更需生命的修炼!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教师专业成长培训计划
以文化的力量促进教师专业成长
教师专业化成长的困境与应对策略
与新教师谈专业成长的误区
基于群体教师叙事的名师成长法则——以绍兴第二轮名师培养对象为例
新课标背景下,学校教研转型需要解决三个问题丨头条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