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从“中等收入陷阱”角度看A股

2011年A股市场令投资者备受煎熬,超发货币已经引起了通货膨胀的轩然大波,而高通胀面前,企业不堪重负,经济踯躅不前,A股市场成了全球重灾区。

自去年沪综指年内高点3067.46点调整以来,股指逐级震荡下挫,投资者信心一点点消磨殆尽。进入2012年,虽然年初的一波强势反弹,一度让投资者看到希望,但短暂的喜悦仿佛是为投资者对当前股市的过度失望埋下伏笔。

目前市场已经步入二季度,我们仍看不到令人兴奋的机会,但历史经验告诉我们,当市场一旦陷入绝望的时刻,恰恰是出手把握机遇的时机。为此,笔者从中等收入陷阱角度看看当前经济困局和股市未来趋势。

“中等收入陷阱”(Middle Income Trap)是世界银行在《东亚经济发展报告(2006)》中首次明确提出的概念,是指当一个国家的人均收入达到中等水平後,由於不能顺利实现经济发展方式的转变,导致经济增长动力不足,最终出现经济停滞的一种状态。

这些国家既无法在工资方面与低收入国家竞争,丧失了原来的优势,又无法在尖端技术研发方面与发达国家竞争,导致这些国家长期在中等收入阶段徘徊,人均国民收入难以突破1万美元,迟迟不能进入高收入国家行列。

拉美地区和东南亚一些国家是陷入“中等收入陷阱”的典型代表。这些国家收入水平长期停滞不前,像巴西、阿根廷、墨西哥、智利等拉美国家以及以马来西亚为代表的部分东亚国家,在20世纪70年代就已经进入了中等收入国家行列,但经过二三十年的努力,几经反复,仍未能跨过1万美元的门槛。

当然,也有成功跨越“中等收入陷阱”的例子,国际上公认的是日本和亚洲四小龙,日本人均国内生产总值在1972年接近3000美元,到1982年突破1万美元。

统观目前世界范围内中等收入国家的经济和社会现状,可以看出处於“中等收入陷阱”阶段的国家,具有类似特征,包括:经济增长回落或停滞、民主乱象、贫富分化、腐败多发、过度城市化、社会公共服务短缺、就业困难、社会动荡、信仰缺失、金融体系脆弱等。

中等收入陷阱逼近我国

2010年中国人均GDP已经接近4000美元,迈入中等收入国家行列。喜的是,中国保持了30余年GDP年均增速达9.8%的记录,当前经济增长势头依然强劲;忧的是中等收入发展阶段的各类陷阱已不同程度地凸显。可以说, “十二五”期间是中国能否跨越“中等收入陷阱”的关键时期。

过去在一定的特定时间、特定环境下,中国出现了唯GDP论,一味追求高增长,而忽略了经济结构和质量。但是经济增长率并不是越高越好,它的上限是资源供给约束、环境质量约束、生态容量约束、气候变化约束。长期以来的“加快增长”目标形成了中国特有的“过度工业化、过度重工业化、过度出口依赖、过度投资驱动、过度粗放增长”的模式,已经严重威胁到中国的可持续发展。这些问题映射到社会、政治和生态领域,就出现了收入分配不平等、官员腐败、城市二元社会(市民和农民工)、环境污染、生态破坏等一系列问题,这些都是中国跨越“中等收入陷阱”必须应对的挑战。

通过逐一对照“中等收入陷阱”国家的特征,认真而客观地审视中国目前现状,应该清醒地看到,中国已经逼近“中等收入陷阱”,从社会到经济的改革,已经刻不容缓。

有的人认为,跨越中等收入陷阱的关键就是要实现经济结构的转型,而经济结构的转型就必然要牺牲经济高速增长,而一旦增速降下来,会引发各种各样的问题,比如就业、社会稳定等,而且刚刚走过转轨期的资本市场,也无法承受经济增速的突然下降。

是这样么?研究发现,日本、韩国、中国香港等成功跨越中等收入陷阱的国家和地区,在相应时期的资本市场表现并不像大家想象的那样。资本市场中最重要的是那些微观企业,在当前粗放的经济增长模式下,其实很多公司是缺乏创新能力和竞争能力的,依靠粗放的投资和出口拉动的GDP并不是企业综合实力的真正展现,香港的实例告诉我们,实现高质量的经济增长模式後,即便绝对增速大幅下降,仍然可以迎来资本市场的超级牛市。

以中国香港为例,二战前的一百多年时间里,由於缺乏现代工业的支持,香港经济发展十分落後,这段时期香港的经济结构比较单一,主要是利用其自由贸易港的地位,发展转口贸易。50年代初香港的这一产业结构形态曾使香港经济一度蓬勃发展,但由於过份依赖转口贸易,朝鲜战争的爆发及联合国对中华人民共和国实行 “禁运”後,香港经济即刻陷入危机,转口贸易一落千丈,1952年经济负增长7.5%。

但香港利用国际有利因素,努力发展工业,终於在60、70年代从根本上改变了香港过去100多年来以转口贸易为主的产业结构。制造业在GDP中的比重由1950年的9%提高到1970年的31%, 到了80年代末的1988年,制造业的比重依然保持在20%以上。

进入80年代以来,面对亚洲其他国家的激烈竞争,以及世界贸易保护主义,由於香港政府以“不干预主义”为依据,不愿对工业升级加以支持,从而使香港工业的发展面临严峻的形势,香港的经济结构也面临转型的巨大压力。恰在此时,中国大陆改革开放,中国的国门向世界敞开,这为香港经济的发展提供了广阔的空间。

经历了这次产业机构的调整,香港人把握住了历史机遇,居民财富短时间内快速膨胀,人均GDP从1977年超越3000美元到1988年突破1万美元。在这个过程中,虽然GDP增速下滑,但资本市场表现确是可圈可点。

1973年3月到1981年3月,香港恒生指数长时间盘恒在1100—1400点之间,1981年-1984年,面临经济转型,股市也出现小幅下跌,由1400点跌至1000点附近。鉴於股指提前ROE和经济转型成功2-3年见底,1984年—1986年,恒生指数缓慢攀升至1800点,而随着香港成功跨越中等收入陷阱,1986年6月,香港股市拉开了长达11年的超级牛市,恒生指数从1800点起步,历经11年後上涨至16379点,涨幅高达8倍。

从香港的历史可以总结出对我国A股市场有用的几条经验:高通胀背景下股市不会走好,这符合“通胀无牛市”的定律;股市提前ROE大约两年见底;在经济转型期间,股市中小盘股的表现持续好於大盘股。

而对应这几条经验,再看中国A股市场未来走势,可以得出这样几个预判:通胀威胁没有正式解除前,市场难见行情,由於货币超发,当前中国通胀趋势性高企格局没有改变,这也预示着今年A股市场仍不乐观;中国经济结构转型还未成功,困难重重,A股市场不具备出现系统性行情的条件;继续关注小盘股,在转型成功之前,大盘股只存在阶段性跌出来的机会,国家提出的战略性新兴产业是一个正确的方向,虽然转型过程漫长,而且必将异常艰辛,但是一些具备核心技术、核心竞争力的优秀小企业,一定会成为未来市场的主角。

从香港的实例,投资者应该放心,即便经济增速下降一个台阶,即便货币供应量下降一个台阶,资本市场仍然可能走出长达数年的牛市。但是这个结论是建立在一个前提基础之上的,即经济转型成功。只有经济成功转型,目前影响社会发展的各种矛盾才能得以解决,上市公司才能实现更好的增长,股市才能从投机走向投资,否则中国A股市场只有在靠资金推动的投机情绪中不断波动,并逐渐走向最终泡沫破裂的结局。

转型,说易行难。2012年,是十二五的第二年,是新旧领导班子更迭的关键时刻,此时此刻,我们不能寄望於政策放松,再度出现单纯因流动性推升的行情,因为历史和国际经验都告诉我们,流动性是水,股市是船,水能载舟亦能覆舟。

目前最为关键的是,政府能否在各种压力面前坚定转型的信念,如果是这样,今年市场仍将在黑暗中摸索,但毕竟方向是正确的,投资者一定能够迎来A股市场的再度辉煌。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资本市场决定经济转型成败
依靠科技创新突破“中等收入陷阱”——基于韩国、巴西的比较研究
蔡洪滨:企业创新是转型关键中关键_
中国进入“中等收入转型升级陷阱”敏感期(1)
中等收入陷阱
“中等收入陷阱”的韩国启示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