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电子药丸” :把身体变成密码
 
 

 
摩托罗拉的神奇药丸,可以让你的身体变成天然的密码介质完成身份验证。这项技术的领头人是位女性极客,她如何带领这项技术走向现实?一粒药丸的背后,到底有什么样的故事?

钛媒体注:当你在琢磨给自己哪个性感部位整一个什么样的时尚纹身时,摩托罗拉的女极客Regina Duncan正在思考如何通过技术实现“电子纹身”的发明。

没错,我要说的就是最近被各大网站转载的有关“摩托罗拉药丸”的新闻。这一技术让人耳目一新,也让人联想起电影《黑客帝国》中,墨菲斯拿出蓝色和红色药丸,让主角尼欧选择其一吞下,其中一粒可以看见这世界的真相。而摩托罗拉的希望,则是未来每个人都将成为一个天然的密码载体,当你吞下一粒药丸,就可以显现密码,从而实现人体认证。

此前,这位女极客、摩托罗拉移动公司前负责人Regina Duncan曾在TED大会上做过分享,阐述极客思想,这位女性极客如何带领这项技术走向现实?一粒药丸的背后,到底有什么样的故事?数字化医疗时代我们会面临怎样的改变?钛媒体编译如下:

摩托罗拉的神奇药丸,又名“身份验证维生素”,是一种由胃酸作驱动介质的药丸,通过它,人体可以向外界释放出10位认证信息,以帮助人们登陆网上服务。

人体比可穿戴设备更便捷

Regina Duncan是摩托罗拉移动公司和DARPA(美国国防部高级研究计划局)的前任负责人,她是主张推广涵盖登录密码的电子纹身以及认证维生素的先驱人士之一。

Duncan女士在All Things D会议中透露说:

“我们正在构思各种快捷认证方式。从短期来看,你可以从令牌或坠饰等物品着手,但你也可以发明一款镌刻在皮肤上,认证期长达一周的方式,也就是电子纹身。”

电子纹身包含“多个传感器和一条天线,在其发送验证信号后,即可识别您的设备。” Duncan认为,青少年为了逆反父母而刻上电子纹身的想法十分可笑。她说:“青少年或许不希望规规矩矩地戴手表,但你可以肯定,他们会为了激怒父母而刻上纹身。”

她担心的情况事实上很普遍。“在可穿戴设备上,我们面临很多问题,” Duncan解释说,“电子产品是四四方方的、刚性的,而人类是有曲线的、柔软的。这和机械在根本上不匹配。这些公司的创新战略已经落伍几十年了,我们需要向下一代更新了。我们在DARPA上学会了实际操作方法,我们还打算将其带到移动领域上,它必定会引起行业的连带效应。”

如今,MC10是摩托罗拉的合作伙伴,双方致力于完善这一电子纹身技术。

本质上来说,该药丸就是将用户的整个身体变成密码。根据Duncan的展示,该验证药丸是作为微型计算船起作用的。她介绍说:“它也有一个由内而外的马铃薯电池,你的胃酸可作为电解质为其发电。”

“药丸”已成趋势

早在2012年,美国食品和药物管理局(FDA)就曾通过了一款由普罗透斯数字健康协会(PDH)发明的数字药丸,以确保患者及时使用他们的药丸。

PDH开发的硅芯片,小如一粒细沙。人体通过与消化液互动,可激发药丸内的铜和镁而产生电压,以激发其发挥效用。如此,芯片会向智能手机发送信号,提醒医生病人已服食药丸。

目前,该药丸已经被用于结合治疗肺结核,心理疾病,心脏衰竭,高血压以及糖尿病。

Scripps研究所基因组的教授Eric Topol是一位遗传学家和心脏病专家,他兴高采烈地说:“FDA验证是医学上的一个重要里程碑。直接数字化药丸和我们的无线基础设施首次结合,在未来可能是定义医患新关系,并有助于显著提升慢性疾病治疗。”

另一选择,是赖斯大学发明的可编程生物纳米芯片(PBNC),通过采取唾液样本,可确定个人罹患心脏疾病和癌症的倾向。

特拉维夫大学和妇女医院的科学家们,也正在联手创建一款药片大小的机器人,其可通过MRI机器进行远程供电。该机器人可在患者肠道中畅游,以寻到任何可能导致消化道肿瘤的标志。

2045 创新会议上的“超人类主义者”们,是IEM的坚定支持者。他们由一组俄罗斯科学家组成,现正朝着 “控制论技术实现人类长寿的可能性”而努力,并将人文和科学结合的“新文化”作为定向点。

通过与国际科学家合作,他们正在探索拟人化机器人(人与机器的集成),同时使用人工载体模拟生命系统和脑功能。

颠覆和危机并存

美国政府方面,也一直在寻找新方法来监控人体,在植入微芯片上倾注大量金钱,希望其可监控士兵和战场对身体的影响。

通过摄入阿司匹林进行大脑植入,电极可以“听”到大脑活动,有时甚至可以 “激发”行动或情感。通过监测神经元活动,深入了解人的大脑,科学家们可以轻松破译人脑想法以及轻松植入各种构思。

由于制药公司把注意力转向生产生物电子,传统医药已经处于淘汰边缘。治疗方式将包括电子信号、大量可传输数据(来自身体和神经上的植入物)等,对身体进行监测,当然还包括无需病人参与的环节——药物监管。基本上,你根本不需要吞下药丸;植入体内的电子装置即可自动把药丸分发到体内。

数以百万计的美元,正流向微芯片植入式医疗行业。值得担心的是,不少项目都在打着“治疗神经系统疾病”的名义意图控制人类大脑,通过一连串层出不穷的技术中,其可轻而易举改变我们的思维方式——显然,这已经逼近道德和法律的边缘了

技术的进步在逐渐为我们带来便利,但也无时无刻不让人对其道德风险产生担忧。

凤凰网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加密你的手机
【Maker Voice】皮肤上的“可穿戴”,盘点那些可植入人体的新科技 | 36氪
电子纹身:花哨但实用的可穿戴设备
这样奇葩的电子产品你见过吗-头条网
身份识别新技术:生物纹身和智能药丸(图)
植入芯片已疯狂 人类已无法阻止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