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下一步的政策选择:利率市场化
 
 中国经济增速持续放缓凸显出推出创新型应对政策的必要性。幸运的是,北京有多种创意选择,而不是非得实施又一轮大规模政府支出计划。

这个世界第二大经济体显示出的最新迹象令人担忧。工业增加值和投资正在减速。如剔除高报货价的影响,中国出口增长处于低迷期。所有这一切足以令高盛(Goldman Sachs)策略师哈继铭怀疑中国经济年增速将为6%,远远低于今年第一季度7.7%的同比增速。

到目前为止,中国领导人一直在抵制按下经济刺激键的诱惑(除非你认为今年前五个月人民币9.1万亿元(合1.5万亿美元)新增贷款属于刺激措施)。这可能是更明智的举动。启动又一轮投资热潮会对今年的经济增长起到支撑作用,但也只是将“秋后算账”的时间推迟了而已,而到那个时候再进行调整的话,情况可能就要严重得多。

在北京寻找其它解决方法之际,利率市场化可能是优先考虑的方案之一。利率市场化指银行有更多的自由向储户支付高于基准存款利率的利率,在贷款方面收取低于基准贷款利率的利率。

提高政府规定的存款利率上限将对家庭储户的收入带来立竿见影的积极影响,促使他们进行更多消费。此外,提高回报还能减少退休生活所需的储蓄,这意味着能将收入中更大一部分用于消费。

取消贷款利率下限亦有益。这不仅会减少中国企业偿还巨额债务的成本,也会释放资金,用于更多生产性用途。更妙的是,能在不必发出降息这个恐慌性信号的情况下这么做。

其间主要的输家是商业银行。这些银行的利润主要来自受政策保护的存贷利差。但自2012年6月北京出台类似举措以来,银行盈利一直保持增长,尽管增速较慢。商业银行对此的反应可能是将放贷对象转移至风险较高的私营企业,从而维持利润率,而这样做或许会将信贷引入经济中生产效率更高的部分。

没人能预测北京的政策选择。但增长放缓和改革挑战均要求中国出手应对。采取措施放开利率可谓是个一石二鸟的办法

Tom Orlik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经济增速长期缓慢下降,贷款需求会否持续增长? GDP增速掉到2
政策利率降低,有什么利与弊
疫情过后银行的贷款利率将会有怎样的趋势,上升还是下降?
易纲:坚定不移地落实好适度宽松的货币政策
2015年经济面临的主要风险及问题
居民新增信贷再超企业并非房产回暖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