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现代养生的四大法则

现代养生方法很多,我们提倡的现代养生法则是:“一个中心,二个要点,五病控制,十项注意”,简称“四大法则”。这个法则具有化繁就简、一目了然和易记实用的特点。以健康为中心,首先要求我们熟记现代养生四大法则。

一、一个中心——就是以健康为中心

众所周知,生活方式决定寿命长短。健康的生活方式就是要求人们:

1、生活规律 

如定时起床,定时饮食,定时喝水,定时锻炼等,这是生理养生的基本要求。你按照人体生物时钟生活,就会很健康、很快乐;违背生活规律,干扰和破坏生物时钟,就如逆水行舟,不得太平,造成疾病缠身。

2、合理膳食

低脂、低盐、低糖和低热量的饮食,是针对现代人营养过剩的一剂良方。多吃蔬菜和水果可以预防和缓解像高血压、高血脂等慢性病。植物性食品最具有保健作用,这是因为植物纤维素能促使小肠蠕动,排泄毒素,还含有抗氧化剂和抗癌物质。一盘蔬菜中,具有很多的纤维素、很强的抗氧化剂和数不清的营养,犹如一支乐队,可共奏健康快乐协奏曲。

3、适量运动

现代人的问题是运动太少,体质下降,疾病提早。一些精英人士如陈逸飞、侯耀文、傅彪等人,健康透支,英年早逝,令人惋惜!动以强健筋骨肌肉,静益心肺肝肾脑功能,文武兼修,动静结合,可强健大脑,畅通血流,增强免疫,感受生命在于运动的真谛。

4、心理平衡

要求心态平和、恬淡乐生、荣辱不惊、拒贪清欲。如今世事浮躁,贪欲无底,造成许多不健康的行为。国家副主席荣毅仁先生有一幅对联写得好:“发上等愿,结中等缘,享下等福;择高处立,就平处坐,向宽处行”。荣老一生事业兴旺,身体健康,以89岁高寿谢世,这幅对联正是他至高境界的写照。

5、戒烟少酒

吸烟有百害而无一利,道理人人皆知,行动迟迟难行,这是人类的弱性。我国是世界吸烟第一大国,肺癌已经上升为我国肿瘤第一位。这与吸烟直接相关。少酒被喻为“生命的添加剂”,但有些人常常失控,一年喝掉的酒相当于北京市人口3年的粮食。但是百岁寿星中90.35%的人不吸烟,吸烟者一般也控制在一天3~5支不超量;19.3%的寿星饮酒是取其活血暖身而不过量。真谓是“少酒益身,酗酒成病;以茶代酒,友谊长久;吸烟有害,疾病苦海;以水戒烟,健康无限。”凡是健康长寿的老人均具有以上这些特点。 

二、二个要点——物质上知足一点,精神上乐观一点

知足才能常乐,乐观才能潇洒,二者讲的都是心理平衡问题。人生在世,社会地位、财富拥有、名声高低是不可能平等的,所以要有一颗平静的心态,以知足和乐观的精神,对待世间一切事物。苦难是人生的宝贵财富,世界天天在变,你的光明就在前头,在健康和快乐面前,却是人人平等的。只有珍惜健康,你才有可能拥有一切。

三、五病控制——指控制肥胖、高血压、高血脂、糖尿病和肿瘤

五病是人类的五大超级杀手。超重和肥胖是五病的基础和祸根,我国超重和肥胖患者已达2.06亿,高血压患者有1.6亿,高血脂患者有1.6亿,糖尿病和糖耐量异常患者达6000万,肿瘤患者达260万。这五病占到了我国死亡总数的75%。《黄帝内经》说:“上工治未病”,预防保健和干预措施已经成为当前的燃眉之急,人人学会无病养生的方法,养成有病早治的习惯,是对国家、对自己有百利而无一弊的最佳选择。

四、十项注意——家庭和睦,生活规律,心态平和,节食微饿,动静结合,蔬果丰富,亲近绿树,远离烟草,无病养生,有病早治

1、家庭和睦

家是人生最大的港湾,一生中三分之一的时间将在家里度过,所以对健康的影响最大。凡长寿者,子女孝顺,家乐融融,我曾做过百岁寿星的调查,这几乎是个百分之百的肯定因素。 

2、生活规律

表明你的生物时钟走得很正常,它严格、准确、连续地运转与控制着人体的生命活动,直到生命结束才停止。只要规律的生活,就能“正气存内,邪不可干”,使免疫功能良好,这就使一切致病因素无法趁虚而入,必定使你健康。

3、心态平和

是心理平衡的表现,充满了科学和智慧,是健康养生的关键因素之一。心态决定快乐,细节决定健康。一位名人说过:“精神快乐是人类最好的滋补品”。愤怒和忧愁使免疫功能下降20%,很容易得癌症等恶疾。现代研究已证实,当你愤怒与忧愁时,身体的肾上腺素、去甲肾上腺素会急速大量分泌,引起血管强烈收缩,导致心肌梗死。老一辈革命家朱德说:“腹中天地宽,常有渡人船”。消除焦虑和紧张,有益于增强免疫功能,有利于大脑分泌脑啡肽,心旷神怡,轻松悠然,焉有不长寿之理?

4、节食微饿

是古今中外行之有效的养生大法。现代科学研究认为,饱食之后,胰岛素就要大量分泌,高胰岛素血症对大脑细胞会产生损害,使大脑中纤维芽细胞生长因子增多,引起毛细血管内皮细胞和脂肪增多,促进脑动脉硬化狭窄,脑供血和脑供氧不足,引起大脑衰老和智力衰退。尤其是老年人,由于多数患有胰岛素拮抗,所以不仅2型糖尿病不易控制,而且对大脑造成实质损害。大脑决定健康,健康决定长寿,这就是节食微饿造就健康长寿的最新研究成果。

5、动静结合

指有氧运动和静则养心的原则,二者相辅相成,效果相得益彰。运动可以预防癌症,也可以辅助治疗癌症。美国有一项研究将运动员和病人分为两组,运动员的一组每天在床上睡觉;病人的一组每天组织他们锻炼身体,计划为2个月。结果一周后情况发生了变化,运动员一组吃不消了,纷纷起床逃跑了;而病人的一组身体却愈来愈好了。这说明,健康的人不锻炼会生病,生病的人锻炼会健康。

另据研究,乳腺癌手术和化疗后5年生存率可达90%以上,但是不锻炼者死亡率却明显增高。有人统计结肠癌和直肠癌患者,每周锻炼少于3小时的与每周锻炼≥3小时相比,5年死亡率后者降至7.9%。另一项研究表明,大肠癌患者在结束治疗6个月后,每周参加3小时娱乐或运动的人,3年生存率达84.5%,综合治疗1年后,其生活质量和机体功能与正常人无差异。 

6、蔬果丰富

指每天要摄入较多的红黄绿白黑紫等各色蔬菜和水果,营养才全面。如红色的红薯、西红柿、红葡萄酒、苹果、草莓等含有番茄红素、花青素,有预防癌症、增强记忆力、减轻疲劳和稳定情绪的功能;黄色如黄豆、南瓜、胡萝卜、橘子等,含有类胡萝卜素、维生素C等成分,能预防胃病、癌症,保护视力,提高免疫力和强化心血管功能;绿色如甘蓝、菠菜、荠菜、卷心菜、黄瓜等,含有叶黄素,具有防癌症、保护视力、强化骨骼的作用;紫色如茄子、紫甘蓝、李子、葡萄和无花果等,内含花青素多酚,有防癌、增强记忆力的作用;白色如蘑菇、大蒜、洋葱、生姜、香蕉、梨子和白桃,含有蒜素和硒,有防癌和强心、降低胆固醇的功效;黑色如黑豆、黑芝麻、黑木耳等,具有活血祛瘀功效。

总之,蔬菜水果具有5大功效,即保持心血管健康,减低癌症危险性,提高抗病和抗衰老能力,增强骨密度,预防肥胖和营养不良。最新研究提示,长期吃动物性食物为主的膳食,会给身体带来意想不到的危险。五大慢性病可以通过植物为主的膳食得到缓解,植物饮食,有助于关闭癌症启动之门,以植物性食物为主最健康,这是一个惊人的发现。

7、亲近绿树

可以抗衰老、延缓衰老。在国外森林浴是一种时尚。一亩树林一个月可吸收二氧化硫4000克,一年可吸收22~60吨,堪称“天然吸尘器”;一亩树林每天吸收67000克的二氧化碳,释放65人所需要的氧气;森林中的负离子含量是室内的20倍,负离子的功能可促进人体新陈代谢,改善大脑功能,稳定血压,提高免疫力,享有“空气维生素”之美称。

森林对人类有8大益处:(1)能释放香气,有神奇的杀菌、抗癌作用;(2)促进人体分泌生长激素;(3)有利于脂肪的分解与消耗;(4)促进支气管和肾脏健康;(5)保持好心情和缓解焦虑;(6)在森林中散步,心跳每分钟下降4~6次,血压下降3%~4%,呼吸每分钟下降4~8次,皮肤温度下降1~2℃。(7)能使思想集中、思维敏捷,每天9~17时由于阳光普照,树林释放氧气,此时森林浴和锻炼身体最为有益;(8)提高免疫力,少感冒、少生病。世界长寿中心厄瓜多尔、日本冲绳、美国洛马林达镇、哥斯达黎加和意大利撒丁岛等著名长寿之乡,都是森林密布、花团锦簇的地方,平均每10万居民有20多个百岁寿星,其原因正是空气好,生活没有压力。

8、远离烟草

香烟中含有害物质600多种,40多种物质能促使97种基因功能异常,一支香烟在体内产生100亿个自由基分子。终身吸烟可损寿6年,其死于肺癌的危险是不吸烟者的16倍,吸二手烟者患肺癌的危险比不吸烟家庭增加24%。

9、无病养生

这是贯彻“预防为主”方针最好的措施。在古代中医早就指出:“上工治未病不治已病”,我们每个人都可以成为自己的“上工”。无病养生的内涵丰富,博大精深,生理养生、心理养生、哲学养生、季节养生和兴趣养生五彩缤纷,各显神通。我国特色传统的太极拳和气功可谓养生一绝,真可谓“太极气功,得益无穷”,能提高人体免疫功能,减少疾病。

10、有病早治

每个中老年人要随时警觉自己身体的变化,做到早期发现,及时控制疾病,特别对上述提到的危害极大的五大疾病,尤其如此。医生并不是神仙,健康不能奢望高科技恩赐,长寿无须深奥的理论,只需要你的意志和行动。

总之,遵循现代养生的“四大法则”,求医不如求己。我们的口号是:养生保健靠自己,健康行动从今起。?

健康指南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读书与养生2134字
医学研究:书法有助长寿
人为什么要长寿:活那么久有意思吗?
百岁老人长寿定律,两“管”两“放”,可惜很多人都做不到!
长寿老人健康路
《黄帝内经》的养生观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