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图片:正宗上海人最爱的舌尖美味
 

 


1.开洋葱油拌面
 
    食材简单到略显朴素,但以熬香的葱油加上烧透的开洋,和面条一起拌着来吃,那种满足的味道即使桌子上有再多的小菜,保证你看也不会看一眼。




2.锅贴 
 
    关于锅贴的来历,有一段野史,说到慈禧曾经很喜欢吃饺子,所以御膳房里都一直备着热腾腾的饺子,那些冷掉的饺子就被倒掉(可见慈禧当年还真是奢侈!)有一天,她路过后花园,宫墙外飘来一阵很浓郁的香味,走出宫外,才得知有百姓正拿着被御膳房丢弃的饺子煎着吃,面皮金黄,她也尝了一口,顿时觉得皮酥脆馅多汁,那是相当的美味啊!




3.荠菜肉丝炒年糕
 
    看看这白白净净的年糕,碧绿青翠的荠菜,粉白的肉丝点缀其间,是不是觉得有一种小家碧玉的感觉  尝一口,这个味道,啧啧年糕软糯不粘牙,肉丝Q弹鲜美,荠菜清爽甜香,简简单单到不行的组合,却会有令人amazing的口感!




4. 南翔小笼
 
    吃遍了上海大大小小的小笼包店,只是觉得小笼包南翔做的历史最悠久,在清同治十年(1871年)由黄明贤首创,用不发酵的精面粉为皮,采用手工剁成的猪腿精肉为馅料,肉馅里还加上肉皮冻,所以每次我们在吃小笼的时候会有一包汤汁。




5. 油墩子
 
    传统的做法是将调稀的面糊,少许倒入椭圆形铁勺中,加葱花和白萝卜丝、鲜肉或豆沙做成的园团,再覆以面糊入油锅炸,这个就是油墩子了。




6. 生煎
 
    生煎起源于1920年代的上海,它分为“混水生煎”和“清水生煎”两个派别。我们吃的那种小杨生煎里面有汤汁的属于浑水生煎,也是现在比较流行的生煎做法。像大壶春那种里面没有汤汁的属于清水生煎,虽然没汁水,但依然很有名气。




7. 两面黄
 
    此面有硬“两面黄”和软“两面黄”之分,硬“两面黄”是生面油炸,软“两面黄”是下的硬面滤干再炸,要两面都炸成金黄色,香味飘出,然后捞出放在盘子上,再将浇头连卤浇在面上,让面条吸足卤汁,味道又香又可口。




8. 粢饭糕
 
    正宗粢饭糕相传春秋战国时期,伍子胥为了让吴国百姓免受战乱饥荒之苦,在苏州相门城下埋下了用熟糯米压制成的砖石城基作为备粮。伍子胥死后,越王勾践举兵伐吴,吴国城民在都城被团团围住之时,便挖出了糯米砖石,敲碎,重新蒸煮,继而食用,可见粢饭糕其历史之久远。如今在上海,粢饭糕更是以早餐中的四大金刚而存在,可见其在上海的受欢迎程度,一般都是配着豆浆吃的~




9. 三鲜馄饨
 
    三鲜馄饨是以鲜河虾、鲜青鱼肉及鲜猪腿肉制馅,故名三鲜,吃的时候兑以鸡汤。无论是早饭,中饭还是夜宵,一碗热腾腾的三鲜馄饨无疑是上海人饭桌上最畅销的实物之一。




10. 烂糊面
 
    烂糊面是上海人的叫法,就是把面煮得烂烂的,带有一定的糊状,但却又要烂而不黏,糊而不焦,简单却非常“吃功夫”。考究点的烂糊面,里面有青菜,肉丝、虾仁,鸭肫干碎粒,茭白碎粒等不少辅料,味道极其鲜美,有“鲜的眉毛掉下来”之称。


腾讯大申网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上海玩玩呀”经过弄堂吃点啥
春食野菜香,荠菜肉丝炒年糕,软糯美味,做法简单,鲜到停不下来
春节,上海人勿吃饺子吃年糕
荠菜肉丝炒年糕,炒到底部有点焦才好吃!
定居北京的上海女人第20次在青岛过年
春季限定美食,是春天最美的享受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