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基于六经模型探讨小建中汤条文


小建中汤,为临床常用经方,也是太阴虚劳主方,出自《伤寒论》与《金匮要略》。临床应用较为广泛,但对其条文的理解,也是仁者见仁,智者见智,甚至有互相矛盾之处。

沈佳主任发表于《经典中医研究》上的一篇名为《基于六经模型对太阴虚劳小建中汤条文的探讨》的文章,运用六经模型,结合仲景原著,对其逐一剖析,可谓深得其意。

A

BOUT

关于六经模型

六经模型首次在吴雄志教授在《吴述伤寒杂病论研究》中提出,是将各种纷繁复杂的疾病,用六经来统驭,建立一种疾病传变模型。

·六经病基本的规律是三阳传变、三阴递进。每一经都有形质病、气化病与神志病的不同。

·三阴三阳各有开阖枢的关系,其中三阴的开阖枢是太阴为开、少阴为枢、厥阴为阖。

·六经模型在临床上可以通过五法来进行灵活的运用,就是标本法、聚类法、平脉法、截断法、抓独法,五法既有区别又有联系。

通过六经模型,一来将不同的疾病,进行了简化,便于临床快速分析,掌握其规律;二来六经模型将辨病与辨证有机结合,而且充分考虑了形气神的关系,所以是 “ 病证症有机结合,形气神一体同调 ”;三来传统的辨证论治模式是关注疾病的横断面,而该疾病模型除了包含横断面的内容外,更有助于从纵向来认识疾病,这样才可以得到疾病的全貌。


基于六经模型
如何对小建中汤条文进行剖析呢
限于篇幅
本文仅节选部分内容
获取更多内容记得文末扫码哦

“ 虚劳 ” 之辨析

六经模型中提到 “ 三阴递进 ”,虚劳也是如此,三阴均有虚劳之病。有太阴虚劳的小建中汤,少阴虚劳的金匮肾气丸,有厥阴虚劳的大黄䗪虫丸从 “ 男子面色薄者 …… 里虚也 …… 此为劳使之然。劳之为病 …… 酸削不能行 ” 可知,虚劳之人多形体较瘦,临床上太阴虚劳者往往是形体瘦长,皮肤不甚红润者。

其次根据六经模型的认识,极虚之脉多在三阴,太阴之脉多浮大缓,但均有虚象。小建中汤用芍药、大枣、甘草与饴糖补虚养血,而桂枝一味,现代研究可增加心率,增强心肌收缩力,可以增加脉力,对于极虚之脉,正是对证。

“ 里急 ” 之辨析

“ 里急 ” 一词指的是腹肌痉挛拘急紧张的一种状态。黄芪建中汤“ 虚劳里急,诸不足,黄芪建中汤主之 ”,将腹痛与里急并列,就临床而言,里急往往伴见腹痛,而腹痛则不必见里急之症。可见同中有异,异中有同。

从用药来讲,小建中汤含有甘草、大枣等,有 “ 甘能缓急 ” 的作用,可以缓解腹肌拘急痉挛症状,以除“里急”,而桂枝、生姜辛温散寒,也可以除“里急”之因,因为寒主收引,寒邪常可引起肌肉收缩痉挛。

“ 悸 ”之辨析

悸者,心悸也,俗谓心慌,为心血管病常见症状,可以说 “ 悸 ” 之病位在少阴心。那么少阴心悸为何出现在太阴虚劳的小建中汤条文中呢?而且并非如四逆散、小柴胡汤那样,放在或然症里,这是何故?

《金匮要略 · 血痹虚劳病脉证并治》云:“ 男子面色薄者,主渴及亡血,卒喘悸,脉浮者,里虚也。这里的“ 悸 ” 显然是作为太阴虚劳的一个主要症状而言的,因为其中提到“ 脉浮者,里虚也 ”、“ 劳之为病,其脉浮大 ”、“ 脉浮弱 ”,而从六经模型的平脉法来看,浮大无力之脉,正是太阴病的脉象,这就说明“ 悸 ” 可以作为太阴病的常见症状。

从六经模型标本法来看,太阴脾与阳明胃为表里,太阴脾虚可以影响阳明胃之大络,从而出现心悸症状,严重的甚至由于心脏明显搏动,影响到衣服,出现体表衣服的轻微晃动。这也证明 “ 悸 ” 可作为太阴病的症状之一。

从小建中汤用药来看,方中桂枝既是太阴病用药,也入少阴,桂枝与甘草合用就是桂枝甘草汤的架构,而桂枝甘草汤可治 “ 其人叉手自冒心,心下悸,欲得按 ” 之症。炙甘草也是如此,观炙甘草汤可治疗 “ 心动悸 ” 可知。因此,这里的 “ 悸 ” 可理解为病位在少阴心脏,而病机在太阴脾脏。

“ 衄 ”之辨析

“ 衄 ”为鼻衄,鼻为太阴肺所主,六经模型认为太阴病包括太阴肺与太阴脾。可见“ 衄 ”与太阴病关系比较密切,如《金匮要略 · 血痹虚劳病脉证并治》云:“男子脉虚沉弦,无寒热,短气里急,小便不利,面色白,时目瞑,兼衄,少腹满,此为劳使之然。 ”

当然,《伤寒论》中,“ 衄 ”之一症,还散见于太阳病篇、阳明病篇。但小建中汤条文中的“衄”,联系上下文,是与太阴脾不统血,兼有虚劳浮热迫血妄行之象。

“ 咽干口燥 ” 之辨析

《金匮要略》里有两处讲到太阴病可以出现咽干、咽燥。一是《金匮要略 · 血痹虚劳病脉证并治》讲黄芪建中汤时说到:“《千金》疗男女因积冷气滞,或大病后不复常,苦四肢沉重,骨肉酸疼 ……心中虚悸,咽干唇燥……少腹拘急,羸瘠百病,名曰黄芪建中汤,又有人参二两。”说明太阴脾虚,可以出现因脾虚,气血生化乏源,从而导致气血津液不能上承咽唇,出现咽干唇燥之症。

另一处是《金匮·肺痿肺痈咳嗽上气病脉证并治》云:《千金》 “生姜甘草汤:治肺痿咳唾,涎沫不止,咽燥而渴。”这一篇主要讲太阴肺病的一些证治。如果咽燥而渴是阴津不足引起的,那么一般来说,不会出现 “ 涎沫不止 ” 的症状。另外,从处方用药来看,生姜甘草汤明显是辛甘化阳之剂,用于太阴肺气虚寒,不能固摄津液,所以出现涎沫不止,同时因为气虚不能正常宣发布散津液,就会出现 “ 咽燥而渴 ”。如此看来,小建中汤里也含有生姜甘草汤的成分,用于治疗太阴脾虚之 “ 咽干口燥 ”,也就不足为奇了。

至于太阴脾与太阴肺,一来同属太阴,二来五行属母子关系,病理、症状上也会互相影响,也是较好理解的。如果从六经模型之标本法来看,太阴湿土与阳明燥金为表里,《素问 · 六微旨大论》亦云“太阴之上,湿气治之,中见阳明”,而“阳明之上,燥气治之,中见太阴 ”,所以,太阴病见阳明燥症,并不奇怪,所谓湿极似燥也。

结语

由于太阴肺脾不足,气血生化乏源,机体失于濡养,久则表现虚劳;气血津液输布宣发出现异常可见咽干口燥之症;营卫不和,阳浮于外,可见手足烦热;腹肌失于濡养,筋脉挛急,拘急不适,故见里急、腹中痛;由于气血不足,胃之大络失养则现悸动之症;太阴气虚失于统摄,太阴外窍血溢脉外,则衄;太阴气虚,营卫不和,阴阳失谐则梦失精;太阴脾主肌肉,太阴气血不足,肌肉失养则见四肢酸疼之症。

所以,基于六经模型来对太阴虚劳之小建中汤条文进行理解,方不至于歧义四出。同时,用《伤寒论》与《金匮要略》条文互解,结合《黄帝内经》,以经解经,将注重理论为主的《黄帝内经》与注重临床为主的《伤寒杂病论》互相参看,自可明了其义。


▲长按扫码阅读全文


引用本文:

沈佳 . 基于六经模型对太阴虚劳小建中汤条文的探讨[J]. 经典中医研究, 2018, 1(1): 13-17.

Jia Shen . Discussion on the provisions of XiaoJianZhong Decoction in Tai Yin consumption based on the Six Meridians model. Classical Chinese Medicine Research, 2018, 1(1): 13-17.

如果您也想向我们投稿,请发送您的稿件到:ccmr@tmrjournals.com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基于六经模型对太阴虚劳小建中汤条文的探讨
误予发汗,陷入阴证——胡希恕经方医学系列学习条文T020
《伤寒论》太阳病的条文(上篇) 在《<伤寒论>的中医解剖原理(六经—太阳病)》里,我们从解剖的角度,讲解了足太阳膀胱经的循行路线,与太阳病形...
学伤寒,背就完了?!
慢性咽炎----阴虚火炎,用镇阴煎和引火汤。
条文对比辨证:从以下三方看出了什么?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