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为什么说让孩子“瞎玩”很有必要 ?

爱玩是每一个孩子的天性,但是不知道从什么时候开始,孩子把过多时间和精力放在玩上就变得很“罪恶”。但如果你相信世间万物事事皆学问,那么请相信一个充满自主性和自我责任感的孩子,在纵情瞎玩儿的过程中,有朝一日会被某个世间的事物所吸引,走上他的人生发现或创造之路。

1

前段时间,一个10岁的女孩向父母递交的一份“玩耍申请书”引起了众多网友的关注,女孩用幽默的语言陈述了在繁重的课业压力下玩耍的重要性,恳请父母允许自己在完成功课后于周六下午自由玩耍一段时间。

很多网友都被女孩的幽默、可爱的语言感染了,觉得这件事非常有趣。

但这不是一个玩笑,这是一份真正等待批准的申请书,是一篇严肃的“应用文”。仔细想一下,玩不应该是孩子的天性吗?不应该是孩子特有的、不能被剥夺的权利吗?天性和当然的权利还需要申请吗?

有一个笔者观察到的现象也揭示着这份申请书背后的困境:在我居住及周边的几个小区,相较五六年前,课余时间自由玩耍的小学生越来越少了,今年尤其显著,上课日的课余时间,即使阳光灿烂的好天气我也几乎看不到任何一名小学生。

展开剩余83%

今天,社会竞争的压力不断地向低龄蔓延,教师若有心为孩子们减负,家长反而不会认同,他们会变着法子把减过的负担补回来。这样,练习和作业的时间就总不够用,相较于孩子们的吃、睡等时间,自由玩耍的时间就会首先被剥夺。

另一方面,即使孩子们还有一些闲暇时间,教师和家长也总是会用他们喜欢的内容占满它。比如在寒暑假期间或者那些成绩已经很好的孩子,很多家长也不会放任他们自由玩耍,会尽可能地给他们报一些兴趣班,发展家长喜欢的“兴趣”。

很多学校在给小学生排课时,也都理所当然地会把所有的课时都填上确定的内容,绝不会给孩子自由选择学习内容的机会。

数年前采访过一位家长,她的话很有代表性:“反正是玩,为什么不让孩子们玩得高级些,玩出点意义来……由着孩子们瞎玩,一无所获,时光都白白过去,他们自己将来也会后悔。”

2

没有“浪费”过时间的人终将一事无成

孩子们的“瞎玩儿”真的一无所获吗?大自然的设计——孩子们热爱自由玩耍的天性真的可以说剥夺就剥夺吗?

卡洛·罗韦利在他的《七堂极简的物理课》中讲述爱因斯坦的成长经历时说:“少年时代的爱因斯坦曾度过一年无所事事的时光。

很可惜,现在很多青少年的父母经常会忘记这样一个道理:一个没有‘浪费’过时间的人终将一事无成……”

这里所说的“浪费”的时间就是指让孩子们自己做主的时间,爱因斯坦10岁进入的那所中学会给学生大量的自由时间,爱因斯坦在业余时间读完了《欧几里德几何》,康德的《纯粹理性批判》和12卷的《自然科学通俗读本》……确立了自己在哲学和自然科学方面的兴趣。

而习惯了这样一种自由发展的状态后,当他转入一所强调灌输、近乎军营化管理、毫无自由时间的高中时,就表现出强烈的不适应。

现代物理学家朝永振一郎总结他一生成功的经验,非常看重孩子好奇心的保护。他从刚刚会爬的孩子在地板上玩拖鞋的情景受到启发:孩子拿起拖鞋,着迷地观察它自由落下,他对这个世界规则的好奇之感不会比专业的物理学家弱.

在朝永振一郎看来,人是否能在一个领域内有所建树,这个问题的教育之解就基本等价于如何在向孩子传授知识的同时,不泯灭他们与生俱来的好奇心,而不时地给孩子一定范围内的行动自由就是一条重要法则。

美国儿科学会的研究也表明,一段时间无组织、无计划的自由玩耍有助于孩子变得更具有创造性,他们在这种不受约束的活动中,更易于发现自己的激情和兴趣点。

不加限制的儿童间的自由游戏还可以自然地发展出解决人际交往问题的能力,甚至能更好地发展出适应环境的能力。

3

给孩子自主支配的时间和空间

不管孩子多小,都要给他们一定的时间和空间,让他们自己做主去支配,教师和家长都尽可能不要干预。

此时此刻,他们是自己身体和时间的主人,他们的心理状态是积极和统一的,这种自由的状态可使人的探索欲和好奇心达到最强。

自由玩耍不只是好奇心和各种能力的需要,也是发展健全人格的需要。自由玩耍可以培养孩子的独立性,缺乏自由玩耍的孩子做事没有主见,对事物缺乏自己的观点和态度,久而久之甚至会影响孩子的自信心和自我意识的发展。

自由玩耍也是一种放松及脑部发育的需要。长期在学习状态中的孩子需要休息,不同脑区的轮流刺激是积极休息的基本原理,也是脑部均衡发育的需要。

尽管很多教师和家长知道上述道理,但还是有很多人担心,我们的孩子可不一定就是爱因斯坦,哪有那样的自觉性?给他们太多的自由时间,他们只会放纵自己,甚至会学坏。

其实,这些没有自觉性的孩子,正是过于严厉、不尊重、不信任管教方式教育出来的孩子,这种教育会剥夺孩子的自我责任感,一旦有自由时间,他们就会管不住自己。

在由我们成年人“控制”的那段时光中,我们要用尊重、引导和平等影响的态度去对待孩子,不能只是单向、强硬地灌输知识和我们的思想。

另外,对于小孩子,我们给予的自由当然要有所限定:有些事是危险的,有些活动是不能参与的,我们给予孩子的自由要与他们的能力、见识、意志力相适应,随着成长可逐渐放手。

4

只要给他们时间和空间

孩子总会给我们惊喜

这里有一个整体性的例子。

我们知道,芬兰孩子一般每天的课内学时只有5小时,15岁中学生的周作业量也才只有可怜的3小时,可能是OECD成员国中空闲时间最多的;

同时,芬兰教育历来强调公平和平等,包括师生间的平等和尊重,这两个特点无形中都在加强着孩子对自己的责任感,这种充满信任、尊重的宽松,反而让孩子懂得了要进步的道理,他们是自己真正的主人,不需要外在的压力。

因此,被誉为“最短的上课时间、最少的考试和最平等的教学”造就的这批孩子,不但PISA的成绩还算不错,而且在所有OECD成员国中,芬兰孩子在图书馆的借书率是最高的,远远高出图书馆普及程度同样很高的其他发达国家。

这说明,在那些很充足的自由时光中,很多芬兰孩子都还是会自觉地奔向知识的怀抱,不会放任自己。

为什么?

因为如果你相信世间万物事事皆学问,那么请相信一个充满自主性和自我责任感的孩子,在纵情瞎玩儿的过程中,有朝一日总会被某个世间的事物所吸引,走上他的人生发现或创造之路。

笔者在编辑杭州市时代小学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的文章时,对他们教师发出的感慨也颇有同感:只要给学生时间和空间,他们总是给我们惊喜,从来都不会让我们失望。

*本文转载自微信公众号人民教育(irenminjiaoyu),版权归原作者所有,感恩分享!

马云曾毫不留情的说:“如果我们继续以前的教学方法对我们的孩子进行记、背、算这些东西,不让孩子去体验、去玩,不让他们去尝试琴棋书画,我可以保证:三十年后孩子们找不到工作。因为他们无法竞争过机器、人工智能!”

这个时代拥有玩的能力,才是拉开人生差距的根本。而什么样的教育方式,才能培养出适应未来社会的人,天使在线特推出AI时代,这才是“面向未来”的教育()华德福本土化系列网课,由郁宁远老师引领的春之谷教学团队,详解适合中国孩童的华德福本土化教学理念和实践经验。

声明: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搜狐号系信息发布平台,搜狐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爱因斯坦成长对家庭教育的八点启示
如何打造核心竞争力(3) 管斌全著
“直觉”有时比“勤奋”更重要
培养平庸无趣的孩子,你只需消灭他的好奇心
2023.03.10 朱晓平老师一日一品格&每日直播金句分享
兴趣是怎样丧失的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