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学《诗经》须参考《毛诗序》

  当社会不再动乱,生活基本安定,吃饭不再是个问题的时候,人们开始注意精神方面的需求。其中读书就是一个很好的方法,它能让人们静下心来,进入另外一个世界。

  我们要读书,要进步,首先要知道我们是中国人,什么是中国人,我们是怎么发展而来的,我们的文化为什么如此与众不同,所以我们得从头学起,不要东凑西拼。

  作为中国人我们首先要读的就是《诗经》,它是被公认的中国文化的元典,不仅仅只是一部诗集,孔子收集和整理这部诗集并用之于教学的目的“是以经夫妇,成孝敬,厚人伦,美教化,移风俗”。

  《诗经》为什么能为历代学者所推崇,并用于教学,即便是在一个被当政禁止的时代,它仍在民间流传?因为《诗经》是周代礼乐文化的产物,305篇诗歌反映的是当时各种典礼仪式应用的乐歌,从宗庙祭祀、朝会典礼、宴会到贵族社会生活以及民间节日和生活,涵盖社会的方方面面,歌词真实而具体反映周代礼乐文化的具体情景和基本内容。而这样的礼乐文化和社会次序是被当时以孔子为代表的士大夫阶层所推崇的理想的社会,就是说被主流社会所认可的理想社会。所以被极力地推广,一代接这一代地延续下来。

   《诗经》在孔子时代称《诗》,孔子逝世后,他的弟子们形成儒家学派,继续使用包括《诗》在内的孔子用过的六种教材,战国后期开始形成“六经”之名。

    西汉武帝(公元前140 -前88)推行“罢黜百家,独尊儒术”的文化,大力推崇孔子和他传授的教材,尊孔子为圣人,定六经为国家法定教材,设立博士专门教学,《诗》被正式称为《诗经》,列六经之首。

    但是在公元前200的时候,秦始皇为了他的专制统一,实行专制的文化政策,不想听到儒生张口“先王”,闭口“仁政”,发生的“焚书坑儒”事件,所有先秦这些文化典籍包括《诗》在内遭到空前浩劫,同时还活埋了600多名儒生。幸存在民间的书生冒着生命危险,保存了他们的经书,《诗经》得以幸存流传至今。

  孔子弟子三千,其中优秀的有“七十二贤人”与《诗经》传承关系最大的是战国前、中、后期三位儒学大师:子夏(卜商)、孟子(孟轲)、荀子(荀况)。孔子的弟子在各地讲学形成不同的学派,其中以《毛诗》最为著名,我们现在说的《诗经》其实就是《毛诗》。

  《毛诗》由毛亨、毛苌所传,称大毛公、小毛公。荀子《诗》学传自子夏,毛亨承自荀子。毛亨在西汉初年开门授徒,著《毛诗故训传》简称《毛传》,传于赵人毛苌。

   《毛诗故训传》是现存最早的完整《诗经》注释本,毛公时代距《诗经》不太远,词语注释较为符合古意,没有《毛传》后人根本读不懂《诗经》,这是《毛传》最大的贡献。

    在后来的几百年流传过程中,许多《毛诗》学者对《毛诗》的训诂和序说,有不断地充实和提高,到了东汉流传的《诗经》305篇的题目下各有一段类似题解式的简略文字,简述诗的题旨,或述及时代背景与作者,称作《毛诗序》。历代学者对《毛诗序》的的作者、时代、是尊是废争论不休。作为一般读者我们可以暂且不管。

    为什么我要提参考《毛诗序》?我仍然相信古人思想比今人更加接近古人,他们在文化传承方面比我们做的更好,更地道。现在商店里面有关《诗经》的书籍很多,一个版本,一个说法,夹杂很多主观意思和社会意思,有的甚至是完全颠倒黑白,娱乐大众。这是一个很严肃的问题,教育部门如果不加以重视,即便将《诗经》纳入教学大纲,也会误人子弟。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毛诗》与中国礼乐制度的传承
书库 子部 类书类 钦定古今图书集成.理学汇编.经籍典 卷一百四十四
为什么孔子说《诗经》“思无邪”,后儒们却不认同?
王长华、赵棚鸽:二十世纪《诗经》学“价值”的瓦解与重建[上]
《诗经·关雎》大义发微 柯小刚
寻根悟本 人间正道丨翁飞 序集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