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万世师表

幽兰操 萧 - 张渠.mp3 来自赋渔的文字 04:26

这一年,孔子已经六十八岁。

孔子回到鲁国,享受国老的待遇。鲁哀公和季康子尊重孔子,却没打算重用他,主要是为了博一个尊贤养贤的美名。他们偶尔也会向孔子问政,孔子一一加以解答。回国的数年之中,孔子过问的大事,只有寥寥数件。

一是归国不久,齐国再次进攻鲁国。他派子贡出使齐、吴、越、晋数国,使得不久之后的艾陵之战中,鲁、吴两国大获全胜。《史记》上说:“子贡一出,存鲁,乱齐,破吴,强晋而霸越。子贡一使,使势相破,十年之中,五国各有变。”子贡的这一出使,不仅是五国形势大变,可以说天下形势也由此大变。“春秋”将由此而终,“战国”也将因此而起。

由于连年战争,鲁国入不敷出,季康子打算给百姓加赋。把丘赋改成田赋。原先一丘之人,交纳的军赋是马一匹,牛三头。现在要加倍,改成马两匹,牛六头了。孔子说:“君子之行,要根据礼来考虑。施于民的要宽厚,为民办事要适中,取于民的要尽量轻薄。如果不依礼,贪得无厌,永远也得不到满足。

因为冉有协助季康子加赋,孔子很生气,于是对弟子们说:“求非吾徒也!小子鸣鼓而攻之,可也。”求就是冉有,虽然受到老师的严厉申斥,不过他没有与老师闹翻,对老师还是像以前那样的尊敬。

这事过去之后,有一天,冉有急冲冲来见孔子,说季康子打算攻打颛臾(zhuān yú)。颛臾国是由伏羲的后人所建,风姓,是鲁国的附庸小国。

孔子说:“我听说诸侯或者大夫,不患寡而患不均,不患贫而患不安。财富分配平均,就不会贫穷。人民和睦,人口就不会稀少。境内安宁,就不会有倾覆的危险。如果这样,远方之人不归服,就要修明仁义让他们归服。既来之,则安之。现在你们辅佐季氏,远方的人不归服,国家支离硫碎,却要在动用武力。我担心季氏的忧患,不在颛臾,而在萧墙之内也。”所谓“萧墙”,本是指屏障国君宫室大门的矮墙,这里借指鲁国朝廷。此时“三桓”把持朝政,国君形同虚设。三家之间,你争我夺,各不相让。鲁国国内,危机四伏。

冉有把孔子的话转告季康子,季氏一听,不再提攻打颛臾之事。

公元前四八一年,齐国田成子“田常”杀死了齐简公。田常的父亲就是那位小斗收,大斗放,收买民心的田乞。自此,田常完全掌控了齐国朝政。多年之后,他的重孙田和,窃取了齐国,自立为国君。

孔子听到田常弑君的消息之后,沐浴更衣,来见鲁君,请求讨伐。为什么孔子如此慎重其事?因为他知道,此事意味着春秋的秩序将完全崩溃。黑云压城城欲催,春秋的礼让与宁静,自此将一去不返,接下来,就是血流成河的乱世了。毫无权威的鲁君让孔子去问季、叔、孟三家。孔子再向“三桓”请求讨伐。“三桓”之于鲁国,正如田常之于齐国,自然是无动于衷。

田常弑君,天下无人问津,孔子知道大势已不可挽回。这是他最后一次过问政事。

事实上,他回到鲁国之后,就把主要精力用于教授子弟,修订诗书了。他知道,当今之世,通过入仕来治国平天下已经不可能了。挽救人心,只有教书育人一途。

育人的核心,便是一个“仁”字。孔子说“三十而立”,这个立,就是立仁德。仁的本意是多才多艺,孔子把它发展成了“爱人”、高尚的道德和完美的人格。孔子说:“夫仁者,己欲立而立人,己欲达而达人。”仁从修自己的内心开始,由内而外。仁的根本是“忠”“恕”二字。曾子说:“夫子之道,忠恕而已矣。”忠是为人之事,尽己之心。恕是推己及人,宽以待人。孔子说他的道,是“一以贯之”的。这个一以贯之的原则,就是忠恕。

传播仁爱的方式,就是教给弟子们六艺。让他们在具体的学习中,体悟到道德的最高境界。他对学生是“有教无类”,只要肯学,他就教。他把君子之道,为人的优雅,亲切地传给每一个愿意学习之人。无论贵族、贫民、商人甚至盗贼、乞丐,他都愿意因材施教。他的弟子多达三千人,其中精通六艺的有七十二人。他们被称为贤人。

六艺分小艺和大艺。古人八岁开始学习“小艺”,就是礼、乐、射、御、书、数这六艺。行了成人礼之后,开始学大艺,就是《诗》《书》《礼》《乐》《易》《春秋》。孔子为了便于教学,把大艺编定成书。后人又将这六艺称之为“六经”。

关于六经是否由孔子所作,有许多争议。很多学者认为,六经并不是由孔子独立创作,而是由他编辑、修订、增减而成。

孔子编定《诗》三百。诗教是学生的入门功课。有一天,他的儿子孔鲤从他旁边走过,他问孔鲤:“学诗了吗?”孔鲤说:“没有呢。”孔子说:“不学诗,无以言。”在春秋之时,一个人如果不懂诗,就不能登大雅之堂,就不能与人做彬彬有礼的交流,就会受到耻笑。有人说,孔子把古代之诗,进行了大量的删除,最后保留了305篇。而另一种说法是,孔子只是删除了重复的,然后按照乐曲对篇章进行了调整。不管怎么说,如果没有孔子,也许我们今天就读不到《诗经》。

孔子还是一位大音乐家。不仅精通多门乐器,而且善于唱歌。《论语》上说:“子与人歌而善,必使反之,而后和之。”说他听到人唱得好歌,一定要请那人再唱一遍,自己跟在后面学习。对于古诗三百,“孔子皆弦歌之”。孔子自己也说:“吾自卫返鲁,然后乐正,雅颂各得其所。”在他的努力下,诗三百,都配上了可以歌咏的曲子。可惜由他编定的《乐经》,后来散佚了。

礼是孔子最为注重的。他从小就学礼,后来又四方问礼,在《论语》一书中,“礼”这个字竟然出现了74次。他对于礼的整理、讲解保存在《周礼》《仪礼》和《礼记》之中。

据司马迁所言,孔子还曾为《尚书》编定目次,并且给每篇加了序言。《礼记》、《尚书》都是由孔子所编定,然而再向学生们进行细致的讲解。而后才代代相传,终于留传到今天。

孔子到了晚年,喜欢钻研《易》。他手不释简,日夜研读,甚至穿着竹简的熟牛皮,都被他翻得断了多次。韦编三绝,说的就是孔子在《周易》上曾下了怎样的苦功。为了让弟子们读懂《周易》,他还撰写了《彖(tuàn)》上下、《象》上下、《系辞》上下、《文言》、《序卦》、《说卦》、《杂卦》等。这十篇都是为了解释《周易》的经文大义,就像“经”的“羽翼”,所以又称《周易》“十翼”。《彖》是解释六十四卦中每一卦的意思。《系》是总述《周易》深微的道理。《象》专门解释各爻的爻辞。《说卦》是解说八卦的变化。《文言》专门解释乾、坤两卦的象征之义。孔子曾感慨地说:“如果我五十岁就开始学习《周易》,那么我就可以不犯大错了。

对于《春秋》,孔子更是花了大力气。他以鲁国史官的记载为原始资料,笔则笔,削则削,最后编成了自鲁隐公元年至鲁哀公十四年,一共242年的一部历史巨著。然而这本书,只有16500字左右。平均下来,记录每年事情的文字,还不到70个。也许,这只是当时孔子讲课时的一个提纲。说到某年某月,抽出一片竹简,然后再详细讲解。这些讲解的内容,经过他的弟子、再传弟子等人的整理,留下了三本书,一直传到了今天。这就是《春秋·左传》《春秋·公羊传》和《春秋·榖梁传》。

《诗》《书》《礼》《乐》《易》《春秋》,皇皇六经,贯穿其中的,是一个“仁”字。孔子说:“人而不仁,如礼何?人而不仁,如乐何?”礼和乐等等,都是仁的外在表现。没有内在的仁,所有外在的一切,都是徒有形式。而所谓六艺,都是通向仁的路径。

为了这个“仁”字,孔子循循善诱,诲人不倦,奔波了一生。

公元前四八一年,叔孙氏在鲁国西部的大野狩猎,他的御者“子鉏(chú)商”发现了一只怪兽,于是奋勇向前,一戈下去,斩断了它的前左足,把它捕获了。因为长得太怪,叔孙氏认为不吉祥,就赐给了管理山林的“虞人”。孔子听说后,赶过来观看,一看之下,不由得潸然泪下:“这是麒麟啊!为什么来啊!为什么来啊!”他翻过衣袖擦着脸上的泪水,泪水一下子就沾湿了衣袍。

麒麟是祥瑞的仁兽,据说只有太平盛世才会出现,现在是乱世,为什么会出现呢?据说孔子出生时,也曾出现过麒麟,再次出现,恐怕是一种不好的预兆。

上一年,孔子的独生儿子孔鲤去世了,才五十岁。今年,他最得意的弟子颜回又死了。颜回比孔子小三十岁,去世时才四十一岁。孔子哭道:“噫!天丧予!天丧予!”旁边的弟子说:“老师您哭得太哀痛了。”孔子说:“哭很很哀痛吗?除了他之外,我还能对谁哭得这样哀痛呢!

现在看到麒麟被捕获,孔子流着泪说:“吾道穷矣。”此时,他正在编写《春秋》,正好写到这一年,于是写下“西狩获麟”四个字,扔下笔,不再继续。《春秋》一书到此为止。

第二年,在卫国孔悝(kuī)家为宰的子路也死了。

卫国太子蒯聩出逃在卫国的戚地,儿子辄为国君,两人相峙多年。这年冬天,蒯聩偷偷跑回都城,劫持了孔悝,发动政变。子路闻讯,赶过来救孔悝。蒯聩派两名勇士与子路争斗。激战之中,子路系帽的带子被戈砍断。子路说:“君子死去,不脱帽子。”他戴好帽子,结上缨带,被当场杀死。

孔子听到子路的死讯,痛不欲生,哭道:“这是上天断我的臂膀啊!

孔子承受不了这一连串的打击,终于病倒在床。子贡听到孔子生病,赶过来看他。孔子正拄着拐杖在家门口散心,远远看到子贡过来,悲喜交集:“赐,你怎么这么晚才来啊。”接着低声唱道:“泰山坏乎!梁柱摧乎!哲人萎乎!”唱着,流下了泪来。他对子贡说:“天下无道久矣,却没有人采用我的学说。殷人的习俗是把棺材停放在正堂的两柱之间。我梦见自己坐在正厅的两柱之间吃饭呢。

孔子是殷商的后裔,照其俗,他已经梦见了自己的死亡。

过了七天,孔子去世。这一年是鲁哀公十六年,公元前四七九年,孔子七十三岁。

孔子终其一生,颠沛流离,时常走到穷途末路。而身后,却持续影响了中国,这个地球上人口最多的国度数千年。自庙堂之上,到穷乡僻壤,从中国人的行为举止到内在的情感方式、思维模式,无不受到他的影响。可以说凡有中国人处,就有孔子之道,他被尊奉为“至圣先师”“万世师表”。孔子一生都在努力打造一个美好的大同世界。在这个世界当中,老有所终,壮有所用,幼有所长,孤独鳏寡之人皆有所养,人人讲究仁、礼、信、让。每个人都在努力提升自己的修养,举止温文尔雅,对人彬彬有礼,彼此相亲相爱。孔子用“仁”和“礼”建立个人与社会的基本关系,追求社会秩序与社会稳定。帝王将相一旦认识了它,固然如获至宝,而普通百姓,也能由此寻求到内心与外在的和谐愉悦。中国社会重整体、讲礼数,重秩序、求稳定的心态与孔子学说互为因果。因此,孔子是真正的中国人的灵魂塑造师。了解中国事务,了解中国人,必得从了解孔子开始。

孔子去世之后,葬在曲阜城北的泗水边上。门人子弟们服丧三年,彼此哭泣着,告别而去。子贡留了下来,在墓旁建了一个茅舍,又守了三年的丧,才离开。有些弟子和鲁国人,因为怀念孔子,就把家搬到孔子墓旁住了下来,慢慢聚集了一百余家,这里就叫“孔里”。人们又把孔子的住处、讲堂和弟子们的宿舍空出来,把他的衣冠、琴、车、书等遗物收藏于此,立了孔子的像,时时祭拜,这就是孔庙。

孔子去世之后,弟子们四散分开。有的人做了卿相的老师,有的人与士大夫为友,有人隐居在民间。子张去了陈国,澹台子羽去了楚国,子贡去了齐国,曾参留在鲁国,子夏去了魏国的西河。多年之后,子夏成为魏文侯的老师,在西河大方异彩。他收了段木干、魏文侯、李悝、公羊高、榖梁赤等赫赫有名的弟子。曾参在鲁国,收了孔子的孙子“子思”为弟子。子思的门人后来又收了孟子为弟子。孔门之学如和风一般从春秋一直吹进战国,中华大地上,百花争妍,百家争鸣,一个哲学家的黄金时代,即将来临。

这个伟大的时代,是孔子开创的。“天不生仲尼,万古如长夜。”他用超人的智慧,点亮了满天的星斗。这光华穿越千年,照亮的将是整个人类。

申赋渔 |节选自《君子的春秋》之<孔子>

申赋渔,著有“个人史三部曲”《匠人》、《半夏河》、《一个一个人》;“中国人的历史系列”《诸神的踪迹》、《君子的春秋》;非虚构文学《不哭》、《逝者如渡渡》、《光阴:中国人的节气》、《阿尔萨斯的一年》;戏剧剧本《愿力》、《南有乔木》、《舞马》等,内容涉及历史、宗教、社会、环保等领域。2018年,《匠人》法文版《Le village en cendres》由著名出版社Albin Michel在全法推出。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大成至圣先师孔子
《论语》的历史背景和孔子的生平解说
《史记·孔子世家》原文与翻译
老子、孔子与释迦牟尼
孔子“开挂的人生”
论语班结业式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