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陈祝音 :解放前我就读芦溪私立凌云女子中学的往事

解放前我就读芦溪私立凌云女子中学的往事

陈祝音 / 口述  曾建开 / 采录、整理

我是萍乡县大安乡(今新泉乡)市上村人,家住市上小街上,我父亲是位中医师,在市上以行医开药店为业。1944年上半年,我在大安小学毕业,考入才开办两年的芦溪私立凌云女子中学就读。这年8月底的一天,我二哥陈盛汉送我去芦溪上初一,他替我挑着被子、纱帐、小木箱、大米等物。当时交学费,都是交的稻谷而不是交现金。那个年代,从芦溪到大安里都是崎岖不平的山路,别说不可能通汽车,就连推着手推车也无法行走。我交学费的稻谷,是请人从家里挑出山来的。同我一起去凌云中学的,还有大安乡的几位同学。

当时的凌云私立中学,位于今芦溪县城凌云南路县粮食局内。凌云中学的教学楼是一栋两层的土瓦结构的房子,有六进,大门朝东向,每一进纵向为隔为三间,共有六个用于采光的天井。这房子的二楼是教师和学生的宿舍,三个年级的教室全部设在一楼。一楼总的布局为:

正中一进前面是大门,大门内最前面一间为厅堂,中间一间大间开有天井,是学校的礼堂,后面一间是三年级的教室。

紧靠正中一进屋南边的第一进是学校的教师办公室,这一进有三个天井,隔为前后两室,前面一间房是大间,为办公室;后面一间房是小间,是老师的住房。两间房之间有过道,从礼堂可入。

紧靠正中一进屋北边的第一进也是办公室,其布局与紧靠正中一进屋南边第一进的相同,也是隔为前后两间,前面一间是校长办公室,后面一间是教师的办公室。

正中一进屋南边第二进屋隔为前后三间,中间是大间,当时是初二年级的教室,后面小间是寄宿生晚上自习的地方。因寄宿生很少,教室空荡荡的,尤其是一到冬天便很冷,所以晚自习都在教室后面的小间上。

正中一进屋北边的第二进的布局与南二进相同,中间一个大间就是我所在初一年级的教室。

在我就读凌云女子中学时,每个年级都只设一个班,每班学生数都在50名左右。而且,我们各班从一年级到三年级都没有换过教室。1945年上半年首届学生毕业后,同年下半年招的第4届新生就在首届学生的教室里上课。

我们这个班的学生宿舍不在教学楼楼上,而是在另外一栋房,与食堂在同一栋房子。我所在这间宿舍住了七八个人。

那时,我们学校的校长是廖启凯,他是萍乡人。教导主任是王安远。我印象中,学校当时未设副校长。

凌云女子中学的老师,基本上都是男性,只有体育老师黎锦侬(是不是这个“侬”字我已记不清了)是位女老师,她是萍乡人,她的丈夫姓龙,名字不记得了,他在上世纪五十年代初是宣风镇供销社主任,五十年代他还担任过大安供销社的主任。黎老师解放后也曾在宣风供销社工作。

教我们这一班的老师,因已距今66年之久,大多数老师的姓名我已记不起来了,现将有关老师的情况回忆如下:

语文老师:易某,男,芦溪源南人;

数学老师:游某,男,萍乡赤山人;

化学老师:王安远,男,芦溪镇高楼村人;

地理老师:廖启凯校长兼;

英语老师:肖某,男,何处人不详;

音乐老师:肖某,男,芦溪镇街上人;

总务老师:肖某,男。

物理课和历史课两位科任老师的姓名我现在已经记不清楚了。

当时,凌云女子中学成立了膳食会,由学生轮流去街上买菜,炊事员只负责去挑菜。学校每天派两名学生去买菜,负责付菜款,她们在总务室肖老师那里领钱,买完菜后再向总务老师交账。

我们上初一那年的上半年,国民党五十八军到了芦溪和大安里,我们没有在芦溪看到过五十八军的军队,只听大人们说这个军的军纪极坏,到处抢老百姓家的猪、牛、鸡、鸭、鹅吃,一进村便翻箱倒柜,吓得老百姓都躲起来或离家逃难。

到我们上初二年级第一学期时,正逢抗日战争结束,日本天皇宣布投降,当时芦溪举行了大型集会游行,我们芦溪几所学校的学生也去参加了(当时芦溪还有设在高楼的私立濂溪中学),人们兴高彩烈扬眉吐气,敲着锣鼓,不断燃放鞭炮、呼口号,还扎了故事上街。

我们这个班的学生,现在只记得几个和我住同寝室的几位了,她们是:

罗振言:大安乡石溪村沈子人,1949年中国人民解放军过芦溪时,她去报考了解放军南昌民运学校,解放后在南昌市邮电局工作;

易文钧:大安乡小江边人,毕业后在宜春地区分宜县城教书,她丈夫是分宜县文教局的干部;

罗振美:大安乡新屋里人(今新泉乡卫生院所在地),解放后在进贤县食品厂工作。她父亲叫罗永惠,原是国民党萍乡县党部的一般工作人员,1949年去了台湾。她毕业后嫁给了当时的萍乡县县长曾敬持的儿子,她丈夫叫什么我不知道。

邱杰君(军?钧?):萍乡城关人,解放后一直在萍乡县、市供销社做会计,她丈夫在萍乡火车站工作;

刘爱珍:芦溪源南人,后期在萍乡市计划生育委员会工作。

比我们高一届(1943年入学)的同学中还记得有三位:

易在年:本县张家坊乡东源冲人,后在湖北武汉工作,其夫是大安乡沈子人,名刘振立,是一位水利工程师;

陈述亲:大安乡市上人,毕业后不久便与大安乡东安里一地主家儿子结婚了;

罗增美:大安乡檀树下人,她在茅店乡(今华云乡)黄江小学教过书,她丈夫叫周秀仲,在茅店完小教书。

我自己在1947年上半年从私立凌云女子中学毕业后,下半年即在大安乡颜家坊小学任教。当时我小舅父罗绍全在颜家坊小学当校长。1948年上半年我转到大安乡市上小学任教,教一、二年级的语文课和三、四年级的算术课。1950年我又转到坑口小学任教,1951年下半年再转到张家坊小学任教。当时我是共青团大安区委委员。一年后,我便被调往大安乡供销社任会计,最后在万龙山供销社会计岗位上退休。

(采录时间:2010年10月19日上午;采录地点:芦溪县城人民东路德荫楼)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芦溪中学1966届丙班同学影聚
《萍乡市》建设
当代竹枝词创作通论(讲座稿))之三
芦溪中学赋
说说芦溪县的来历
建州后全州第一所私立中学开课。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