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转载]宋宇:谈谈刘禹锡和竹枝词

谈谈刘禹锡和竹枝词

  刘禹锡从34岁到58岁,几乎一生都在贬官,第一次贬官就在朗州,司马这个官很小,名义上是刺史的副手,实际是个闲职,也幸亏他贬到这儿来了,如果没有朗州10年,他不会有这么大成就,所以常德的同志以后是不是转变这个观念,即常德成就了刘禹锡。

  为什么这么说呢?据《旧唐书》载,刘禹锡“在朗州十年,唯以文章吟咏,陶冶情性”。这样的贬官生活,反而成就了刘禹锡别有天地的文学创作。他四处游历,看到赛龙船,他就写《竞渡曲》,看到采菱,他就写《采菱行》:“白马湖平秋日光,紫菱如锦彩鸳翔。荡舟游女满中央,采菱不顾马上郎。”非常有生活气息。

  我不争论竹枝词是在哪里写的,即使不是在常德写的,也不能否认他在常德学习民歌,并创造了竹枝词这样的形式,从此在诗歌史上立起来,前无古人。他最先把老百姓的土话放在诗里面,比一般的民歌写得高出一块来,体现了文人更细腻的东西。

  刘禹锡并非第一个写竹枝词的人,在他之前至少有5首竹枝词。最早一首竹枝词是唐代诗人顾况写的,他比刘禹锡大得多;白居易也写过4首很有名的竹枝词。尽管他们更早,但不是现代竹枝词的源头,找源头,还得找刘禹锡的11首竹枝词,他的竹枝词有鲜明特点:第一,格律要求不那么严,比较自由;第二,百姓生活气息非常浓厚;第三,地域特点很鲜明。

  如果现在一些老同志或者年轻人想要学诗歌,我建议就从竹枝词学起,先别让七绝的格律套住,先按竹枝词这么自由地写。由于格律较自由,束缚较少,所以从唐至今,竹枝词的创作遍于全国各地,无论是通衢都市还是穷乡僻壤,甚至达于海外,到处都有具有各自地域特色的竹枝词。目前全国各地的竹枝词有多少首,没法统计,但是这么多人写竹枝词,不分地域、不分民族,表现了什么时代什么地点的竹枝词,就代表了那个时代那个地点的风土人情。比如这么一首老北京竹枝词:“叫卖出奇声彻霄,街头客店任逍遥。胡梳坠什捎家走,十个铜板拣样挑”,几句话抓住了地方风物特点。

  中国校园文化杂志社副社长  宋宇

  谈谈刘禹锡和竹枝词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陋室之外的刘禹锡
刘禹锡的人生三起三落,而他又凭什么被称为诗豪呢
刘禹锡被贬10年后作首诗,句句忧愁成经典,被王安石刘伯温借用
《常德古今竹枝词选》序二
常德成就了刘禹锡
古诗词分类鉴赏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