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四方四神之南方祝融[转帖]

晴翠荒城 网易博客

http://qingcuihuangcheng.blog.163.com/blog/static/2108600432008729353034/

    相比于掌管春天的神明句芒来说,掌管夏天的神明祝融则是幸运的多了,在《山海经》当中对于祝融的记述,可是远远多于对句芒的记述。

    如同《海外东经》对于句芒的记述,《海外南经》也有一段类似的记述:

    “南方祝融,兽身人面,乘两龙。”

    祝融的样子应该也算是比较特殊的了,兽身人面,这里却并没有交代祝融的兽身是什么样子的。这不得不说是一个遗憾,虽然祝融的相貌有所描述,但是从现在我们来看的角度上说,则是非常的简略了,简略到几乎跟没有说明一样——这不像句芒,禺强之属,鸟的身形再变化,总体上也只是大小的变化,形状的变化并不大,所以我们理解句芒或者禺强的形象,反而容易了一些,毕竟就大家知道的兽类来相比,各种体型之间的差距未免太大了一些。

    《淮南子·时则训》说“南方之极,自北户孙之外,贯颛顼之国,南至委火炎风之野,赤帝祝融之所司者万二千里”,说的是南方从北户孙往南,经过颛顼国,一直向南达到遍地积火,风都很炎热的地方,是赤帝——也就是炎帝和祝融主管的地域,一共有一万二千里。

    这里面的北户孙是一个很有意思的地方,据说是南方的一个国家的名字,因为太阳常常出现在这个国家的北方,全国的房子的窗户都是向北开着,所以叫做北户孙。这里的孙其实并不是很严格意义上的名称中的部分,而是后代、后裔的意思。

    而颛顼国则是值得玩味的,我们知道颛顼是北方的天帝,为什么反而在南方有个国家叫做颛顼国呢?其实这些完全没有必要去深究,就好比说少昊本是在东方的,却是去西方作了白帝一样,很多因素杂糅在一起,很容易理解。

    炎帝和祝融主管的方位的地域也有一万二千里,和其他天帝及其属神的统辖区域的大小是一样的。

    另外,散见于其他古籍的对祝融的记载还有:

    《礼记·月令》:“孟夏之月,日在毕,昏翼中,日婺女中,其日丙丁,其帝炎帝,其神祝融。”

    《幼学琼林·岁时》:“南方之神曰祝融,居高而司夏,丙丁属火,火则旺于夏,其色赤,故夏帝曰赤帝。”

    但是《淮南子·天文训》当中有这么一段记述:“南方火也,其帝炎帝,其佐朱明,执衡而治夏。”

    为什么在《淮南子》当中的记载不是祝融而是朱明呢?

    这里也许应该是向大家介绍一种在古代被称为“小学”的学科--训诂。训诂之所以被称为“小学”,是因为古代的时候人们对于训诂的理解不是十分充分,认为是学问的末流,是小的学问,所以叫做“小学”。但是训诂从其本质上讲却并非很小的学问,甚至可以说是一门很大的学问,它能够让我们相对轻松的辨别自古以来的记载当中的舛误以及真相。比如在这里,如果多少了解训诂学的,就会知道,其实“祝融”和“朱明”在训诂学上只是一声之转,也就是说“祝融”和“朱明”其实指的是同一个人,只是名字上发音不同而已。

 

    不过,祝融的出身很值得玩味。《海内经》说“炎帝之妻,赤水之子听訞生炎居,炎居生节并,节并生戏器,戏器生祝融。”论起来祝融是炎帝的后代。但是在《大荒西经》当中却说“颛顼生老童,老童生祝融。祝融生太子长琴,是处榣山,始作乐风。”我们知道,颛顼是黄帝的曾孙。祝融难道同时是炎帝和黄帝的后裔?那么祝融到底是谁的后裔呢?在这里出现了很大的分歧,我们究竟以谁的为准呢?

    《绎史》引用《新书》时有这样的一段话:“炎帝者,黄帝同母异父兄弟也”。那么说来,祝融既可以算是炎帝的后裔,也可以算作是黄帝的后裔。但是我们这么含糊的认为也是不利于理解后来的种种关系的,因此我们在这里认为祝融出于炎帝胤裔的说法为准。而《大荒西经》的说法,则要归结到“祝融”的官职名称。

    如同我们前面讨论句芒到底是人名还是官职名称一样,根据种种记载的出入,我们也认为祝融最初是炎帝玄孙的祝融的名字,而到祝融成为火神(火正)之后,祝融便和句芒一样成为官职的名称。我们在后面说到其他三个方位的神明的时候,都偶尔多少讨论了一下各自的名字与官职之间的关系,笔者认为大部分与此相似。

    那么好说了,炎帝的后裔、生于戏器的祝融,最早作炎帝的火正,后来他的名字成为官职(火正)的代称。则我们就可以不管祝融是不是生于老童的那个了。

 

    但是古代的神话流传日久,很多神话原来的面目已经不可以分辨的很仔细了。因此,作了火正的各个“祝融”的事迹也就混为一谈了。

    比如说的前面《海内经》中记载的祝融,郭璞在注解的时候写道:“祝融,高辛氏火正号。”我们知道祝融是炎帝的属臣,而炎帝是神农氏,为什么这里会记载是高辛氏火正的号呢?高辛氏是帝喾的称号,难道祝融最初是作帝喾的火正吗?看来不会,也许每个天帝都有自己的五正吧——这一点在推论上是完全可以成立。所以郭璞才会注解道“高辛氏火正号”。

    关于祝融的神话,在古籍记载当中是十分多的,远远超过对句芒的记述。比如,《海内经》就记载有“鲧窃帝之息壤以湮洪水,不待帝命,帝令祝融杀鲧于羽郊。”鲧是谁我想大家都知道,他就是那个历史上最伟大的治理水患的大禹的父亲,但是因为治水不力,而被杀死在羽郊。传说鲧死后变成黄熊,并生了大禹。这里的记载说的鲧偷了天帝的息壤——这可是宝物,据说可以不断的生长,鲧本来想用息壤湮塞洪水,但是以我们现在的常识也应该知道了水患是不能靠湮塞治理的,结果好几十年也没有能够把滔天的洪水治理好,于是天帝让祝融去把鲧杀死在羽郊。读这里最怕误解的是天帝让祝融杀鲧的理由,其实是因为治水不力,而并非简单的如同这里记载的偷了天帝的息壤。

    而《墨子·非攻》当中则有“(成汤伐夏)天命融隆火于夏之城闲,西北之隅。”说祝融帮助成汤讨伐夏桀。这里的“隆”,笔者怀疑应该是“降”。祝融是火神,一般在记载当中都说是降火,很少有见到“隆”火的记载。但是,即使是“隆”也是可以理解的——祝融放大火,也不是说不通。

    而《尚书大传》和《太公金匮》等书则有祝融等七天神雪天助周灭殷的事迹。

    另外,《史记·三皇本纪》司马贞补的部分,则有共工与祝融战,不胜而怒触不周山的记载。

    除此之外,祝融的记载还有很多,祝融作为火神,在神话体系当中的地位,也是相当的尊显的。

 

    郭璞注解《山海经》到《大荒西经》祝融的记述处的时候,还写了这么一句话:“即重黎也,高辛氏火正,号曰祝融也。”从他的这个注解当中,我们除了重黎之外,从“号曰祝融”来看,似乎印证了笔者认为祝融后来成为官名的说法。那么,重黎是谁呢?

    《大荒西经》:“大荒之中,有山名日月山,天枢也。吴姖天门,日月所入。有神,人面无臂,两足反属于头山,名曰嘘。颛顼生老童,老童生重及黎,帝令重献上天,令黎邛下地,下地是生噎,处于西极,以行日月星辰之行次。”

    则重、黎并非一个人,而且都是老童的儿子——老童也正好是《大荒西经》记载的祝融的父亲,这么巧?重、黎为祝融,而祝融又是老童的儿子。

    重黎做了高辛氏帝喾的火正。而更多的书籍当中的记载,大都是关于重黎这个火正的。

    《世本》也说“老童娶于根水氏谓之骄福,产重及黎。”而《大戴礼记·帝系篇》也说“老童娶于竭水氏之子,谓之高緺氏,产重黎及吴回。”“根水”与“竭水”意义相通,而“高緺”与“骄福”又是一声之转,两者记载的区别虽然有区别,但是说的都是相同的一个氏族的同一个女人。这些都不是重点,重点是重、黎的父亲是老童的说法在这里又一次被证明。有点不同的是《史记·楚世家》记载“卷章生重黎。”此处,限于笔者阅读的程度不够深,不能明确说明“卷章”是谁以及他是不是老童或者与老童与什么关系,姑且列在这里,等待大家予以解释。

    《孔子家语》记载:“昔少皞氏之子有四叔,曰重、曰该、曰修、曰熙,实能金木及水,使重为勾芒,该为蓐收,修及熙为玄冥,颛顼氏之子曰黎为祝融,共工氏之子曰勾龙为后土,此五者,各以其所能业为官职.各以一行之官为职业之事生为上公,死为贵神,别称五祀,不得同帝。”这段记载在我们论述句芒的时候也有引用。

    而这里的记载是很有趣的。从记载当中来看日月山是天梯性质的山,人们可以通过这座山上到天上,而神明也可以通过这座山下到地面上。天帝——这里指的是颛顼——让重举高天,让黎下压地,于是天地的联系就被切断了。“邛”字在这里很难明白是什么意思,但是有学者考证“邛”与“印”甲骨文非常相近,“印”的下压的意思也就很明显了——因此学者们认为“邛”最初是“印”字,在流传过程当中因为传写的失误写成“邛”的。这一点应该是很准确的解释了“邛”下压的意思的来源。而郭璞注“献、邛,义未详也。”估计在郭璞的时代已经有了文字上的讹误,只不过博学的郭璞未能思考到“邛”与“印”字型上的联系吧。

    这段文字是十分重要的一段记载。《尚书·吕刑》记载的“(帝)乃命重、黎,绝地天通”就是这里的记载了。但是传说的真相真的如同记载所说的“举高天、下压地,使二者断绝联系”吗?

    《国语·楚语》记载有以下内容:

    “昭王问于观射父曰:‘周书所谓重、黎实使天地不通者,何也?若无然,民将能登天乎?’对曰:‘非此之谓也。古者民神不杂。及少皞之衰也,九黎乱德,民神杂糅,不可方物。颛顼受之,乃命南正重司天以属神,命火正黎司地以属民,使复旧常,无相侵渎,是谓绝地天通。’”

    大体的意思是:楚昭王问观射父:“周书(尚书)所说的重黎断绝了天地的联系,为什么呢?难道说如果补这样做,人们可以到天上去吗?”观射父说:“并非如此。太古时民、神并不混杂,但是到了少昊治理的时代的末尾,九黎族扰乱文化,民神混杂了,不可能分辨出来。颛顼接了天帝职位之后,就让南正重管理天、火正黎管理地来区别神和人,使情况恢复到原先的状况,所以说重黎断绝了天地的联系。”

    原来如此。

    据笔者认为,这段记载是很有历史及文化意义的。随着第一次社会阶级大划分,人类社会从群居的状况一下子进入了奴隶主残酷剥削奴隶的时代,而这段记载,也似乎正是这段历史演变在神话上的反映。至于说什么恢复原先的状况,不过是统治阶级维护政权的一种说辞罢了,怎么可能有“旧”与“常”呢?而这次社会阶级划分的最大特点就是真的让统治阶级奴隶主和被统治阶级奴隶有如一个在天、一个在地,两者永相绝了。

 

    另外,《幼学琼林·地舆》有下面这样的记载:

    “火神曰祝融,又曰回禄。”

    回禄?看到这个词不知道你会有什么感觉?是啊,很多小说当中常常会说失火为“遭了回禄之灾”。

    高诱在注解《淮南子·时则训》的时候说“祝融,颛顼之孙,老童之子吴回也;一名黎,为高辛氏火正,号为祝融。”

    吴回?吴回也是火神?那么吴回怎么会“一名黎”呢?前面的记载不是吴回时重黎的弟弟吗?而《史记·楚世家》记载“帝喾诛重黎而以其弟吴回为重黎,后复居火正,为祝融。”这里看来,不仅祝融是官名,似乎连重黎也是官名了?其实这两者联系起来,应该这样理解:吴回是重、黎的弟弟,帝喾杀了重、黎,而让吴回做重、黎原来的官职,做了火正,就是祝融了。《史记》当中的记载现在看来是有点让人迷惑,只要把握吴回做了重、黎原来的官职就方便理解了。而高诱的注解也不能算错,只能说是不十分准确,没有把吴回和黎的关系说的很明了。而从吴回的角度来理解“回禄”,很容易理解了吧?

    这里的记载,似乎在说明一件事情,就是吴回似乎是最终的火神。而且从古籍到现在的很多小说当中,往往说失火为“遭祝融之手”、“遭回禄之灾”,好似更多的神话都与吴回相关的。

    既然如此,我们就来看看《山海经》中对吴回的记载。

    《大荒西经》:“有人名曰吴回,奇左,是无右臂。”

    吴回是没有右臂的人。郭璞注解说“即奇肱也。吴回,祝融弟,亦为火正也。”郭璞说吴回是“奇肱”,难道和奇肱国有关吗?从《海外西经》当中并没有见到相关的记载,但是二者之间的地理位置应该是重叠或者非常的近,也许说是吴回的后代繁衍成为奇肱国也不无可能。可惜并没有这样的记述,也就不能考证了。

 

    《庄子·胠箧》中说“子独不知至德之世乎?昔者容成氏、大庭氏、伯皇氏、中央氏、栗陆氏、骊畜氏、轩辕氏、赫胥氏、尊卢氏、祝融氏、伏戏氏、神农氏,当是时也,民结绳而用之。”则似乎说祝融也是和轩辕氏(黄帝)、伏羲氏(青帝太昊)、神农氏(炎帝)一样的帝王,但是这样的记载少之又少,我们也就不再过多的论述了。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祝融”你是一位啥样的神? 林屋公子
《山海经》中黄帝谱系
火正祝融
黄帝、颛顼与祝融部落的婚姻关系
“重”“黎”关系考
老童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