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爲兿 |童中焘——中国画画什么(下)


——————爲兿——————


中国画画什么?

童中焘


应目会心,“象”为“形制”



欲雪

“象”作为中国文化语言,是中国画学的重要概念。《管子》:“按实而定名。”《尔雅》为画释名:“画,形也。”张彦远由名求实,以“象”为“形”定性,谓之“象制”。《历代名画记·叙画之源流》上说:“夫画者,……穷神变,测幽微,与六籍同功,……(史皇仓颉)遂定书字之形。……是时也,书画同体而未分,象制肇创而犹略。……洎乎有虞作绘,绘画明焉。”是说象形文字,意与形俱;书画同体,画在书后,按张氏以文化系统言,非以“发生学”论。画为“象制”。

由“象”成“形”。形存成艺。成而为体,变而为效。象是基础,故首要明“象”。

象、形、形象

论画称“形”,图形、绘形、立形、传形、制形、构形、造形、存形、成形、写形。称“象”,《画山水序》:“画象布色,构兹云岺”;《古画品录》:“穷理尽性,事绝言象”,“若取之象外,方厌膏腴”。《续画品》:“立万象于胸中,传千祀于豪端。”《贞观公私画序》:“有体物之作,盖以照远显幽,侔列群象。”《画断》:“虽妙极象中,而思不融乎墨外”,“意余于象”。《唐朝名画录》:“一点一画,便得其象”,“随句赋象。”《历代名画记》:“记传所以叙其事,不能载其容;赋颂有以咏其美,不能备其象。”“六法俱全,万象必尽”,“众皆谨于象似,我则脱略凡俗”,“意在五色,则物象乖矣”。《笔法记》:“凡气传于华,遗于象,象之死也”,“气者,心随手运,取象不惑”。“神者,亡有所为,任运成象”。《林泉高致集》:“画见其大象,而不为斩刻之形”。《广川画跋》:“李咸熙作营邱山水图,写象赋景,得其全胜。”形、象可以互称。偏义复词。《说文》段注:《易》曰:“在天成象,在地成形”,分称之,实可互称。《唐朝名画录》:“移神定质,轻墨落素,有象因之以立,无形因之以生。”《圣朝名画评》:“极乎神而尽乎微,资于假而迫于真,象生意端,形造笔下”。

有时连称形象者,或指形,或指象。《益州名画录·四格》:“画有……形象生动者,故目之曰能格尔。”夏文彦曰:得其形似,而不失规矩者,谓之能品。《梦溪笔谈》:“书画之妙,当以神会,难可以形器求也。世之观画者,及能指摘其形象、位置、彩色瑕疵而已,至于奥理冥造者,罕见其人。”《写山水诀》:“画石之法,最要形象不恶”。《紫桃轩杂缀》:“绘事要明取予。取者,形象仿佛处以笔勾取之……予者,笔断意含,……凡有无之间是也。”《素养居画学鈎深》:“画固所以象形,然不可求之于形象之中,而当求之于形象之外。”

以知物(形、象)之内容:客观、主观;具象、抽象;实体、观念;在目,在心,无所不包,非仅指物质实体。而其中之“物质现象”,即客观之象,又需要细辨。

物质现象,属认识论。中国传统关于宇宙,宇宙中之最究竟者,即中国哲学中谓之“本根”的,有道,太极阴阳,气,理,及心等。道最崇高而不可捉摸;心亦难以认识;而“理在气中”;王夫之。又说:“理只是以象二仪之妙,气方是二仪之实。天人之蕴,一气而已。”唯气论似乎最见通达,对画的写“形”与艺术表现,关系亦最密切。张岱年先生说,唯气的本根论之大成者,是北宋张横渠(载),张子以后第二个伟大的唯气论者,是王船山(夫之)。《中国哲学大纲》。即以王注《张子正蒙》之阐释为主,以见中国人关于象、形的观念:“气聚而有象、有形。“气之为物,散入无形……聚为有象”。“气聚,则离明得施而有形;(注:离明,在天为日,在人为目,光之所丽以著其形。有形则人得而见之,明也。)不聚,则离明不得施而无形。(注:无形则人不得见之,幽也。无形,非无形也,人之目力穷于微,遂见为无也。心量穷于大,耳目之力穷于小。)”

象、形可以互称。《说文》段注:《易》曰“在天成象,在地成形”,分称之,实可互称。亦连称“形象”。 偏义复词。注张子“天地之气,虽聚散,攻取百涂,然其为理也顺而不妄”说:“聚则见之,散则疑无,既聚而成形象,则才质性情各依其类。”

但形象又有区别,二者不可概同。形,谓以成形体者,注:“坚固,作成而不易毁。”《庄子》:“物成生理谓之形”;包括自然界之物与人造之器。钱钟书先生释《淮南子》“未形无像”,并引《吕氏春秋》:“天无形而万物以成,至精无象而万物以化”,《礼记》:“道与大易自然虚无之气,无象不可以形求”;曹植《七启》:“若画于无象,造响于无声”等,说:“形”者,完成之状;“象”者,未定形前沿革之暂貌,“始事之雏形与终事之定形,划然有别。”

简言之,形、象虽为一气所聚,相对而言,形凝固,象变化;形静,象动;形实,象虚;又有明与幽、显与微的不同作用。而象似乎更见清通,范围更加广大。《易传》:“见(现)乃谓之象。”而张子说:“凡有皆象也”,又说:“象见(现)而未形。”则象包括已形与未形。则又见画论称形称象,与唯气论之形、象观,合符若此。潘天寿先生说:“东方绘画,以哲理为基础”;又可知中国画家,拘滞于实体“形象”之刻画,局促心目,必致艺术表现之单薄、乏味。

形、象都属中性的概念。随审美的深入,而以真、似、神等形容之以为褒贬。如真形,形似,神似。“形似”、“神似”又进而作为次于“形”下的画学概念。

又有“形象”一词,一般用指画上或现象界之“个”体(特殊)。一树一石一人,如《尚书》孔传:“审所梦之人,刻其形象,以四方旁求之于民间。”《三国志·管宁传》:“宁少儿丧母,刻其形象,常持加觞,泫然流涕。”《后汉书·李业传》:“蜀平,光武下诏表其闾,益部纪载其高节,图画形象。”上所引连称形象数例,亦可指个体。“个”又扩大为若干个体组成之一群体,一局部,乃至一整体,全体。

以上不惮详引,意在透露,中国传统所谓象、形,相较现今所说、出于西方模仿说之“形象”概念,在内容上,范围更大:具象抽象,客观主观,无所不包;在精神上,重视“形象”之神情气韵,超过“形象”本身,“力图使人摆脱物性”。

象物于“形”, 无所不包

画的基本问题是处理心与物的关系。物为原本,像物为象,《易传》:“象也者,像也。《说文》段注:“像者,似也。”由象生“形”。物,熊十力先生说:”中文物字,乃至普遍之公名,一切物质现象,或一切事情,通名为物。即凡心中想象之境,亦得云物。……物字所指目者,犹不止于现象界而已,乃至现象之体原,即凡云为万化所资始,如所谓道或诚者,亦得以物字而指目之。如《老子》云:“道之为物。”《中庸》云:“其为物不二。”皆以物字指目实体也。故中文物字,为至大无外之公名。“(《佛教名相通释》)则一切人文事为自然万物,无所不包。

摆脱物性,象“道”见功

气化之形、象,属客观的物象。又有意象,包括想像与摄客观于主观的“道”之“见功”之象。

韩非《解老》:“人希见生象也,而得死象之骨,案其图以想见生象也,故诸人之所以意想者,皆谓之象也。今道虽不可得见,圣人执其见功以取见其形,故曰无状之状,无物之象。”(按:《老子》:“道之为物,惟恍惟惚,……其中有象……其中有物”;“无状之状,无物之象,谓之惚恍”。又曰:“大象无形”,“执大象,天下往。”成玄英疏:“大象犹大道之法象也。”林希逸注:“大象者,无象之象也。”)

从中可以分别象之两类,三个方面的内容:

1. 客观的对象。(“想见”之“生象”。)即气化之形象。此为“独立存在,不随官觉而生灭”。

2. 意象。(“意想”之象。)而意象又有两个方面之内容:想象与符号,象征:

想象。金岳霖先生《知识论》上说:“想像底对象不是普遍的,抽象的”,“创作的想像底对象,既不是实物,只是类似特殊的,类似个体的,类似具体的”。

符号与象征。(“道”之“见功”之象。)王弼《周易略例·明象》:触类可为其象,合义可为其征。《知识论》:“意念或概念……不能直接地像,它根本不是像,我们至多只能把它寄托到想像上去而已。有些命题,有些意念,尚且需要符号以为寄托。”符号或象征的内容或实质,则是普遍的、抽象的。形而上的观念实存体,如道、性;物质性实体,如气,可以寄托于想象,形之于符号、象征,由“形而下”之用,以显“形而上”之道。《易传》:“见(现)乃谓之象。形乃谓之器(器犹物)”,“形而上者谓之道,形而下者谓之器。”王夫之:“即象可以穷神,于形色而见天性。”

象的哲学,至《易》而大畅。《易传》:“《易》者,象也。”象、卦、爻、及六爻之动。言、系辞。意、道,“固合而无畛”,“举易而皆象”。《周易外传》。《易》象广大精微,天道、地道、人道,备包有无。《易传》:“古者包牺氏之王天下也,仰则观象于天,俯则观法于地,观鸟兽之文与天地之宜,近取诸身,远取诸物,于是始作八卦,以通神明之德,以类万物之情。”又曰:“天地变化,圣人效之。天垂象,见吉凶,圣人象之。”井、鼎二卦,实物取象,其他皆为抽象符号。所象之内容,有“形而上”的存在,自然规律、方法论、人生准则或典范。而“用无常道,事无轨度,动静屈伸,唯变所适”。《周易略例·明卦适变通爻》。

《易传》的思想特点是对待、合一、流行。“一阴一阳之谓道”。其于画学,不但有写形和结构等方法论上的提示,相摩、相荡、相推、相反、相应、相胜、相敌、动静、进退、屈伸、升降、消息、参差、错综、幽明、虚实,同异。其在《老子》,则是:有无、白黑、虚实、动静、高下、强弱、后先、得失、多少、重轻、张歙、与夺、损益、成缺、巧拙、有馀不足之类的对待之理。更有超越形质、摆脱物性的精神趋向的启发:“‘形象’与‘形体’,只争一字。形体二字皆实,象字虚实之间。”(罗钦顺《困知记》)

此“形象”为未形之象和超越于现实界中形体之象。

夫《易》,天人之合用也。……人合天地之用也。(王夫之《周易外传》)

体(体会、体验)天、地、人之“体”,以合用。非物块然处于外;“万物一体”也。马一浮先生说得更为透彻。其释《易·系辞》:

圣人有以见天下之赜,而拟诸其形容,象其物宜,是故谓之象。圣人有以见天下之动,而观其会通,以行其典礼,系辞焉而断其吉凶,是故谓之爻。

曰:“曰见、曰拟、曰观、曰行、曰断,皆有人在。”(《观象卮言》)

又说:……若不实下“直内”“方外”功夫,济得甚事?学者不能入德,只是说闲话。(按,“直内”谓“敬”、“诚”,表里如一。“方外”谓明义,寄位。此与“法家”韩非所说“德者,内也;得者,外也”不同。)

艺术创作离不开想象。“想象中底意象不是普遍的、抽象的。”(《知识论》)而中国画之艺术表现,却以“道”之“见功”之象、见“性”之象—阴阳、刚柔、有无、空白、气势、画论说:“置陈布势”,“气以成势,势以御气,势可见而气不可见”“以笔之气势,貌物之体势”。水墨;类性化、符号化和程式;“笔性”以及皴擦等之理法—光彩特放。人有精神,物也有精神。人与万物同体,而达真善美合一之境。此境,熊十力先生称之为“人与自然之交光”。


最后,作简单的结语:

1. 中国画“形”之所存、所立、所写、所造、所构、一皆以象为体。无象非意。

2. 中国画之意象,无论具象、抽象、实象、虚象、有象、无象,皆有人在。

3. 中国画以笔墨表现为形式实体。寸有所长,尺有所短。有所长,同时即有所不足。发挥所长,吸收消融异质文化中可吸收之因素,以补己之不足,才能独立、持续地发展。

4. 道不可说,存乎其人。各道其道,尽性尽能。

5. 只要“形”之有“物”,“形”之有理,无所不可。故曰:画无本体,亦无本法。功夫所至,即其本体。


2008年春,恒庐讲堂初稿,2010年2月补充整理。

本文原载《诗书画》杂志,略有改动



——————爲兿——————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什么是易经的理、数、象、卦、辞?可以具体解释一下吗?
范曾讲演:深闳变易之学——谈《易经》
从《周易》到《内经》的阴阳观念流变
早期儒家人性论的两种模式及其影响
易传概说
李景林:论《周易》对“道”的表述方式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