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拔罐的几种方法
闪罐法

       适应于肌肉比较松弛,吸拔不紧或留罐有困难处,以及局部皮肤麻木或功能减退的

     虚证患者。其操作方法是:将罐子拔上后立即取下,如此反复吸拔多次,至皮肤潮红为

     度。需注意闪罐大多采用火罐法,且所用的罐不宜过大。

     
留罐法

       又称坐罐法,拔罐后将罐留置一定时间,一般留置5~15分钟。罐大吸拔力强的应适

     当减少留罐时间,夏季及肌肤薄处,留罐时间也不宜过长,以免起泡损伤皮肤

     
走罐法

       又名推罐法、飞罐法,一般用于面积较大,肌肉丰厚的部位,如腰背部、大腿等处。

     须选口径较大的罐,罐口要求平滑较厚实,最好选用玻璃罐,先在罐口涂一些润滑油脂或

     在走罐所经皮肤上涂以润滑油脂,将罐吸拔好后,以手握住罐底,稍倾斜,即推动方向的

     后边着力,前边略提起,慢慢向前推动,这样在皮肤表面上下或左右或循经,来回推拉移

     动数次,至皮肤潮红为度


     
药罐法

       常用的药罐法有两种:

       煮药罐:将配制好的药物装入布袋内,扎紧袋口,放入清水煮至适当浓度,再把竹罐

     放入药液内煮15分钟。使用时,按水罐法吸拔在治疗部位上,多用于风湿痛等病症。常用

     药物处方为麻黄、艾叶、羌活、防风、秦艽、木瓜、川椒、生乌头、曼陀罗花、刘寄奴、

     乳香、没药各10克。

       贮药罐:在抽气罐内事先盛贮适量的药液,常用的有辣椒水、两面针酊、生姜汁,或

     根据病情配制的药液等,然后按抽气罐的操作法拔罐,如使用无底青霉素药瓶一类的抽气

     罐,可用注射器将药液在拔好罐后注入罐内。也可在玻璃火罐内盛贮适量药液,然后按火

     罐法吸拔在皮肤上。此法常用于风湿痛、哮喘、咳嗽、感冒、慢性胃炎、消化不良、牛皮

     癣等。

     
针罐法

       先在选定的穴位上施行针刺,待达到一定的刺激量后或按病情需要施以补泻手法后,

     将针留在原处,再以针刺处为中心,拔上火罐
。如再与药罐结合,称为“针药

     罐”,多用于风湿病等。

     
刺血(刺络)拔罐法

       先用三棱针或陶瓷片、粗毫针、小眉刀、皮肤针、滚刺筒等,按病变部位的大小和

     出血量要求或按刺血法要求,刺破小血管,然后拔以火罐,以此可加强刺血法的疗效。

     此法应用较广泛,多用于各种急慢性软组织损伤、神经性皮炎、痤疮、皮肤瘙

     痒症、丹毒、哮喘、坐骨神经痛。施用本法需注意,不可在大血管上行刺血拔罐法,以

        免造成出血过多。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十类拔罐法的运用
多样式的拔罐法
中医拔火罐PPT课件
拔罐操作的分类
拔罐的吸拔要领与运用
火罐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