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書摘體悟|訓練大腦,讓自己更強大|方格子 vocus
作者以「你練習什麼,就會增強什麼。」作為本書的一個開端。經過僧人的引導,慢慢體會正念的精髓:重點在於練習,不在於成就完美。
每天每天地練習,會讓自己緩慢成長、茁壯。
在每天不斷練習地過程中,可以訓練自己的思維與行為模式,朝著怎麼樣的發展去開端,而這樣的開端,就是訓練的選擇點。我們都知道,選擇比努力還重要!當我們選擇一個正念的思維模式,所呈現出來的價值觀與行為模式,絕對會再一次塑造大腦的連結,變得越來越不一樣,即便短時間看不出來,但已經邁向一個正與善的道路了。
正念不只是關於把注意力放在哪裡,而且是關於我們集中注意力的方式。
我非常同意作者的敘述,放在哪裡當然很重要,但更重要的是「過程」。我們用什麼樣的心態?什麼樣的思維模式?將我們能夠掌握的注意力,也就是頭腦意識,聚焦在這些我們所認為應該要放的地方。這將關乎之後的發展模式,即便放的地方再高位、再正向,起心動念的意(起點)如果偏掉了,後面都不會是對的。所以,起心動念的選擇,比我們後來聚焦的努力來的重要。
如果我們帶著評斷的心練習正念,我們增強的是評斷的心。如果我們帶著挫折感練習正念,我們增強的是挫折感。他教導我,正念不只是關於把注意力放在哪裡,而且是關於我們集中注意力的方式。
真的。所要著重的點,不只是在乎那個目的,而是其中的過程。這類似的話語,相信我們都聽過很多次,那個「過程」,往往都比「結果」來得重要、來得關鍵。
我們一直都在練習一些東西,不只是當我們靜觀的時候,而是在每個時刻。這代表我們隨時隨地都在增強某些東西。因此,最重要的問題變成:你想增強什麼?
這就像是原子習慣一樣,非常緩慢地、一步一腳印地,影響著我們的生活,從意圖(起心動念)、到思維模式、到執行(行為呈現)。不是只有我們特意要練習的時候,才會去進步、去突破,而是靜默地影響著我們,也因為如此,我們也要靜默地調整自己,就在日常中。

科學研究與正念的新模式

作者從新研究與新洞察發現兩件事情:第一,正念練習是有效果的。第二,保持正確的態度和意圖是關鍵。(而此點經常被人忽略)
作者提及,研究顯示:羞愧無法幫助我們學習新的行為和改變自己
訴諸羞愧不會促成我們想要的結果,因為它會促使負責學習和成長的大腦中樞停擺。
其實仔細想想,當我們在自責的時候,那個意圖(起心動念)就偏掉了,這時候在不知不覺的情況下,注意力自然就會聚焦在自責的一切,那過程中的態度,怎麼可能會是具有好奇與善意的呢?常常都是攻擊自己的。但,我們不是應該要與自己和好如初嗎?
謝謝作者的分享,她提及正念有三要素:意圖、注意力和態度。
1、意圖會指揮我們的心,反映出我們最深層的盼望和價值觀。
2、注意力可以訓練與穩定我們的心思意念,聚焦於當下。
3、態度係指我們集中注意力的方式,我們要帶著善意與好奇的態度。
專注是這個世代最重要的核心動能之一。而專注的起頭便是那個意圖,那最深層、潛意識裡面的價值觀,便是引導我們將專注擺向哪一個方向、哪一個地方。再者,態度則是擺放專注的一個儀式感,這不單單只是儀式感這個名詞,在這樣的一個儀式的過程中,我們選擇怎麼樣的一種儀式,決定了這方法的好壞與價值。
幸福感設定點理論 (happiness setpoint theory) 指出,我們的幸福基準線主要由遺傳和童年形成的個人特質來決定,而這個基準線是無法改變的。
中樂透的爽度瞬間飆高,在一年後回穩?遭逢重大事故的痛苦值瞬間上升,情緒跌落谷底,也是在一年後回穩?一年,只是一個拉長時間的比喻。但,真的是這樣嗎?
神經科學的革命性新發現證明,我們可以改變自己的幸福設定點,但不是透過改變外在的生活,而是透過改變我們的內在光景。
外在的生活,不論怎麼轉、怎麼改,我們的認知都是如此,思維也不作出調整與改變。唯有將自己的內在做調整,當意圖改變,注意力聚焦於當前可以用智慧分辨並且處理的事情,然後帶著善意與好奇的態度去面對,真正落實了,那樣的內在絕對不一樣。
神經科學家 Richard Davidson 如此表示:幸福感是可以培養的,因為我們的大腦結構是可以改變的。
所以,不用擔心!就去做、就去行。人家說修行、修行,我體會是行修、行修。要有那樣的意圖,但絕對不是紙上談兵,然後天馬行空地去修;總是要行走出去,對應上外界的互動呈現,才能夠不斷調整,回到中道。

此時此刻,就開始練習

不要試著選擇「對的」或是最「完美」的意圖。只要傾聽並感受從你心底浮現的念頭,並接納這念頭。保持好奇與善意的態度。
這是作者的提示。我覺得只要是人,就絕對沒有完美。而且不僅僅沒有完美,也沒有什麼是「絕對」的!自己認為對的,在別人眼中可能有瑕疵,因為每個人的思維模式都不同,沒有辦法找到一個大家都同意的作法,這幾乎是天方夜譚!所以,要接納自己,把自己照顧好,呈現出自信,才能在社會上與人互動、磨合,然後透過合作,達到雙贏。
我建議你開始寫日記(紙本或電子式的都好),記錄這次的內在探索,以及後續的練習。
這也是我最近開始在練習的地方。即便時間真的不夠,但,真的不夠嗎?只要有心,一定可以挪出時間!即便再短,有心就可以達成。透過日復一日的紀錄,然後整合之後,成為自己內省的養分,這是多麼寶貴的禮物!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有一天,我們可不可以如此幸福【情感美文】
《極度專注力》戰勝分心的6個技巧,提高注意力和創造力 | 閱讀前哨站
【人性研究】人際關係
公婆、上司超難搞? 「5招」輕鬆搞定...問吃飽了嗎絕對中 | ETtoday健康雲 | ETtod...
心想事成(OLD): 王季慶:賽斯讓你成為命運的創造者(十一、賽斯心法2)
臣服,放下对生命的对抗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