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雙縫式實驗證明:反物質既是粒子又是波
據英國《科學新聞》雙周刊網站近日報導,研究人員首次使用電子的反物質——正電子,進行了著名的雙縫式實驗,結果表明其符合量子理論:既是粒子又是波。

雙縫式實驗證明了量子物理學的基本原理之一:點狀粒子也是波。該實驗的標準版本如下:粒子穿過固體屏障中的一對狹縫,在另一側的屏幕上,會出現典型的波的干涉圖案。從每個狹縫出現的波峰和波谷在重疊時相互加強或相互抵消,由此會在屏幕上出現高粒子密度和低粒子密度的交替帶。

這些實驗已經揭示了光子、電子、原子甚至大分子的波粒二象性。但用反物質進行實驗,很難產生強大、均勻的反粒子束。不過,在最新研究中,科學家藉助一種新的雙縫式實驗,證實了電子的反物質——正電子也具有類似波的特性。

研究人員設計了一種裝置,其中,鈉的同位素鈉-22的放射性衰變產生的正電子穿過兩排連續的垂直桿(垂直桿的厚度不足1微米)。桿之間的間隙約為幾百納米,扮演的是傳統雙縫實驗中狹縫的角色。正電子波朝著核乳膠探測器傳播,在探測器那裡,反粒子改變了溴化銀晶體的化學結構。

研究合作者、義大利米蘭國家核物理研究所的物理學家馬可·賈瑪池說,果不其然,他們發現了正電子的干涉圖案,是正電子高低密度交替的條紋。

賈瑪池及其同事希望未來利用他們的新技術探測其他反物質聚集體——電子偶素的性質,電子偶素是一個電子和一個正電子組成的類原子系統。

(原標題:雙縫式實驗證明:反物質既是粒子又是波)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双缝式实验证明:反物质拥有波粒二象性
能量与物质转换
中子星為何會有強大的磁場?
电磁离子回旋波!揭示地球磁层内:等离子体粒子的温度和密度​!
量子物质突破:调谐密度波
科學家發現新的宇宙負離子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