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第三章 戈氏族谱序

第三章 戈氏族谱序

 

姓氏源流

戈涛

史记夏本纪赞:太史公曰,禹为姒姓,其后分封,用国为姓,故有夏后氏、有扈氏、有男氏、斟寻氏、彤城氏、袖氏、费氏、杞氏、氏、辛氏、冥氏、斟氏、戈氏孔子正夏时学者,多传夏小正云,自虞夏时贡赋备矣,或言,禹会诸侯于江南计功而崩,因葬焉命曰会稽,会稽者会计也。

此为戈氏受姓之始,又按左氏传,禹后有过国与戈国同为寒浞所灭,而处其子浇与少康复位,浇并诛禹后之复国与否无明文,后之好事者撰莱邱铭,以过戈二候岿血书于莱山,事出附会,不敢录也。涛识。

             

 

戈氏族谱序

戈涛

    戈氏自始祖以下凡十世,其籍京师者五世后荡析泯绝矣,惟迁于献者独存。然亦或蕃或弱,弱多而蕃少,落落然散弗能聚也迁于献者,皆吾高祖同祖之子孙,与吾高祖为大功兄弟,历吾曾祖、吾祖、吾父而后服,及吾之身有阔绝不相闻者矣逆而溯之,夫固不甚远也,故谱未作泛然如不相及,谱既作有戚戚于心者焉,此谱不可不作也。旧藏吾曾祖侍御公手书一编,题曰,康熙十七年,其时支派未衍,然已有阙略不书,矧至今与乾隆元年予修之未脱稿,阅今二十五年,新者益众希声百川两叔氏重编辑既成,授之梓。夫谱族者,必言宗也,昔欧阳氏、苏氏言小宗归熙甫,则以为有大宗而后有小宗,吾族之大宗在京师者既泯绝,于献当别称宗传,所谓始来此国,亦为别子是也,顾宗法久已不行,称之亦存其义耳,吾谓笃自近小宗合大宗,尊今谱既作,所谓继祢、继祖、继曾祖、继高祖之宗俱在,吾愿吾族各敦勉焉,然后敬宗收族。庶可而行之。

            乾隆二十有五年庚辰长至日,裔孙涛谨书

 

戈氏族谱序

戈廷霖

    万物本乎,天人本乎,祖从其初而溯之,一人之身也。一人之身分而为亿万人之身,且不止亿万,或蕃或弱或士或农或贤或不肖勿论也,甚而散处者或不相闻矣,即相闻或不相识矣,又其甚者聚族而居,锄箕帚不免诟谇矣,小忿废亲比比然也,悲夫!彼固未尝思也,未尝思亿万人之身一人之身也,求其所以思之之故,而惟谱可以系之。

    戈氏自始祖以来,迄今十有三世矣,籍京师者三世,自四世绪吾公兄弟五人迁于献,则家于献十世矣乾隆二十五年庚辰芥舟公编辑成谱,宗派了然,授之梓于今计之近百年矣道光十九年亥,霖手辑一编,新者续之,时,珊如五兄官山西长子县,命侄郁文抱谱赴署,仍授之梓未几,五兄卒,其事未果,心尝戚戚焉丁巳,芳山两弟偕侄云程侄孙问卿告予曰,吾家自芥舟公修谱以来,新者益众,使不踵而修之,后将阙略不能书,几至阔绝不相闻,问者若之何?予曰事不可已也。礼曰,尊祖故敬宗,敬祖故收族,谱之作以收族也,而敬宗尊祖之心寓焉,爰偕弟侄辈告诸各村,旧谱之既有者详之,未有者续之编既成阅之自吾身而上者九世,


吾身而下者四世,夫固不甚相远也。洵哉苏氏之言,观吾谱者,孝弟之心可以油然而生矣。夫情莫重于亲,亲尽则无服,无服则情尽,情尽则涂人矣,骨肉也,而涂人之势无可如何也,吾戈氏不甚相远也,幸其未至于涂人,使无忽忘焉,此谱不可不作也此谱不可不续旧谱而作也,吾族敦勉焉,无负我弟侄辈之心而后之,以待来者。

       咸丰八年戊午夏六月,裔孙廷霖谨

 

戈氏族谱序

戈宝林

家之有谱,犹国之有史也。国无史无以纪典章,家无谱无以考世系,此谱之不可无也。戈氏祖籍江南苏州之吴县,明正嘉间,旸泉公来京师,即为吾家始祖。三传至约吾公,子六人,第三子早亡无嗣,绪吾公兄弟五人迁于献之丰尔庄居焉。厥后族姓番衍,有迁于丰尔庄之邻村者,有迁于郡城者,有因仕宦贸易而居他省者,同族之人限于地而终身不相矣,甚有觌面而不能述其支派之远近者。嗟夫,以一本之亲等于行路反诸亲,亲之谊能无愧乎?因念自始祖以下及吾身仅十世,约吾公以下仅七世,其阙略尚如此,倘无谱以系之,至百世之远,更当何如也?乾隆二十五年庚辰芥舟公曾修之,今近百年矣,子孙益繁,迁者益众,恐其愈久而愈难考也,因与亦岩兄、敬斋弟、云程侄、问卿侄孙谋重修之。亦岩兄曰,珊如五兄官长子县,时有志未逮,予手辑一编,今尚存也,事易为力,遂集族人而更补缀之,共推亦岩兄以总其成。庶使后之子孙览之,不忘木本水源云尔。

        咸丰八年戊午夏六月,裔孙宝林谨

  戈宝林,字芳山。

 

戈氏族谱重续修序

戈增符

谱之作,所以尊祖敬宗收族也吾族戈氏自神禹剖圭以国为姓繇来旧矣,南谱附会其说传衍八十余世,然其间事迹半出荒渺,世系不少模糊,诚以身当编残简断之时而追叙代远年湮之事,岂易究委穷源哉,此所以我家旧谱独以始迁为断犹之三代皆黄帝后,而商独祖契,周独祖稷也。溯自始祖旸泉公由姑苏吴县来燕京不数传,而约吾公子孙又家于献焉,约吾公以下分六支,三支早世乏嗣,二支偕来久已失传(后已续谱),所修者亦惟长支、四支、五支、六支之谱已耳,且谱之修也屡矣,康熙十七年侍御公草创之,乾隆二十五年芥舟公踵成之,咸丰八年亦岩公篡修之,光绪八年云程公复续之,迄今又二十年矣。生齿愈繁,繁则宜有以统其绪,分支愈远,远宜有以聊其情,此谱不可不续也明矣,壬寅春,霁村纶言两叔氏告予曰,谱之宜续也,亟矣,吾族之散处四方境者,间有视若秦越者矣,吾族之同居一域者,间有动如参商者矣,甚至同胞也,而缺戕破斧同根也,而煮豆燃萁,此谱不修而族不收,族不收而宗不敬,宗不敬而祖不尊之故也。遂委任于予,予虽老耄又何敢谢其责焉,于是遣族弟,字寿轩者,采取各支旧谱罗列而参订之,其已载者仍旧,其未载者增新,不数月而稿成,其各支高曾犹冠于各支之晜仍之前溯流即以探源也,其各支之晜仍复缀于各支之高曾之后,缘枝即以得本也,分视之,则一支自为一谱,合观之,一族共为一谱夫而后族于是收宗,于是敬祖,亦于是尊祖矣。谱之续也大矣哉,俾后之览斯谱者,其尊祖敬宗收族之心果能油油然而生,岂不幸甚。

     光绪二十九年癸卯夏五月端阳前三日,裔孙增符谨

戈增符,字星阶。

 

《戈氏族谱序》

戈锡纯 戈锡言

    家之有谱,犹国之有史,县之有志也,国史有专官编年纪月,无日不修,县志或百年而后修,或数十年而始修,必待有才学全兼之大儒方能胜其大任。若家谱无论才能也,无论学问也,但使支派详明、命名妥叶而已。以予身弱、学浅,岂能担此重任?而宗族皆虑族人多,而读书者少,年代远而修理无人,群推祉堂兄与予修谱,吾二人何敢辞其责也。前者堂伯星阶公重修家谱,至今二十有余年矣,彼时,因前数十世五行相生,以后不能相继,因作五行相生诗四章,以续于增、锡之后,取其生生不息息,以传百代而弗替。但族人散处于四方,从旧谱者多,从新谱者少,或有从旧谱兼从新谱,凌乱失序,恐其代远年湮久而愈差也。与祉堂兄商议,仍归旧谱合宗族,同归一律,一览便知其远近尊卑,使星阶公诗仍载于谱后,待十六字排毕,或从此诗,或别起名字,以待后之学者。

      民国十二年癸亥孟冬裔孙锡纯、锡言谨书。

 

《戈氏族谱五届续谱序》

戈锡平

    人之有祖宗,犹木之有本,水之有源也。木必培其本而后枝茂,水必浚其源而流长,人必尊祖敬宗而后可以继继绳绳,相延勿替,礼太传篇,谓人道亲亲也。亲亲故尊祖,尊祖故敬宗,敬宗故收族,族谱之修,其意盖始于此。

    吾始祖自前明正嘉间由苏迁燕,及明鼎革,四世祖绪吾公偕诸弟复由京都迁献,初则立茔丰尔庄,兄弟同居后,以子孙番衍分居各地,竟占十余村庄,或以士宦,或以营商,居邻境、居郡城、居外省者亦十余处,因地势之阻隔,庆吊未能如期来往,日久几闻问不通噫,远追皆期功之亲,今则对面似路人之不相识,如无谱以维系之,何由考支派、叙尊卑而生尊祖敬宗收族之心乎?

    是以吾族之谱较他姓族谱,关系尤为重大,追溯远代,谱成于清康熙十七年侍御育仲公创修,乾隆庚辰编修芥舟公踵成之,咸丰戊午芳山、亦岩两公重修,定增繁十六字排推命名光绪癸卯星阶公复为续修,以前定十六字字旁不合五行相生,重拟五绝四章,以致同为十四世,有排衍字者,有排润字、汝字者,同为十五世,有排繁字者,有排本字、国字者,盖以命名已久,欲从新撰无法更改,驳杂相排,颇感不便。民国辛酉,族兄敬修、祉堂两公倡续族谱,拟仍按前定之十六字排演,以归一律,商诸合族已得多数同意,不料事未竟而相继谢世。

    辛未春,值寒食扫墓之辰,合族叔伯昆季聚会祖茔,公议续修族谱,商妥,仍按增锡衍繁十六字排推俟,推毕继续排五绝四章。公推平与子佩侄襄理续谱事宜。然自问仅称识丁,何敢肩此重任,第因事关合族公益,义不容辞,只得勉强从事,更因受兵祸天灾之阻碍,延宕年余,至壬申暮秋始为脱稿。遍读前序,先世诸公已将谱之义意叙述无遗,发挥完备,不学如平焉敢学步,谨将续谱颠末略为陈述惟祝后世披览斯谱,远追先世顿生尊祖敬宗收族之心,勿忘水源木本,尤望各自敦勉,共期进步,虽不能造福地方,宣劳社会,但能耕读勿替、清白持家,勿为先世遗羞,则吾族幸莫大焉。

    民国二十一年壬申阳后十日  十三世孙锡平谨志。

 

以后,均有我族人作序记事,论修谱之重要,其意大同,其言愈简,未一一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黄氏名人】进士全市之冠的黄姓
呼唤惠安侯卿陈氏伯升公派下楼下房添公支派广东省汕尾市“志显堂”文礼公后裔
文氏族谱 | 震山文氏桐东支派源流考
峭山派一开始就是持反对意见。因为按照他们谱上的世系,黄惟淡与黄膺是同一个人,峭山公是膺公的...
湖南沅陵符氏修谱纪实(未剪辑视频)
嵩公支派谱序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