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理科生如何理解中医的阴阳五行?

导读 中医到底科不科学?这是近百年来久争未决的问题。个人能力有限,不敢妄下定论,但探讨一下也无妨。我们换一个角度,想想如果一个理科生用“科学”的思辨方法来学习中医,会如何呢?请看下文:

作者:米奇

当代中国人基本都是所谓现代教育体系的流水线上出来的,崇尚的是理性、客观、逻辑严谨的科学思维,就是典型的理工科思维。即使是学人文社科的也经常要用数据说话,要有充分的论点论证。绝少有人还能有丰富的国学底蕴,精通经史子集并深悟其中的大道。所以,深深植根于传统文化的中医怎么可能容易学好呢?如果只能针对少数人施教,那岂不要跟大多数人绝缘了?当今很多人开始接触中医,只怕也是因在西医体系中遇到难题了,无奈之下找中医碰碰运气吧,而如今在大中医院碰上个靠谱中医大夫的机会通常也是小概率事件,就更难相信中医了。实在不行,下狠心自己学吧,求人不如求己,靠自己的智商保佑吧! 很快就会发现这条路也异常艰难:书海无涯太容易迷失,而且各种说法都好似有道理,阴阳虚实好像是在转圈子,随时把人绕进去,不知如何判断。看来,这真的不是智商的问题,是中医的确有特别难学之处,想说爱你不容易!

那么有一定现代科学知识具备典型理工科思维的人还有没有可能一窥中医的玄妙呢?还好,有的!回味本人在正安中医心法与健康管理学习班的学习历程,试举其要,与同学求证。


关键之一:生信


很多人可能有和我类似的困惑:中医一开讲就是宇宙天地、四时四方,好像包罗万象,但那么高深的学问不知道起源于哪里。一谈源头只见阴阳五行,易经八卦,河图洛书,好像都是上古时期玄而又玄、搞不清意义、说不清哪里来的东西。这个问题很严重,就像一门学科没有交待清楚基本概念、基本公式及其来历,就展开繁复的推导应用了,那后面所有推导应用又怎能令人相信呢?


图1:立杆测日影得太极图示意图


而在中医心法五音班,前两次课,就像是古天文课或古数学课,满黑板是数字!才明白原来这学问是源于太阳系日月五星的运转,源于银河系甚至更大尺度的宇宙大背景!看到古人竟然将日月轨迹规律描绘得那么精确严密,竟然将距地球以光年计的北斗七星、二十八星宿都研究的那么系统周全,规律都编成图表或口诀摆在那里了,还有什么不服呢?


太极图就是测日影而可见,阴阳也就不再是抽象玄虚。九数的概念,彻底抹去了对中医源头的疑问,对于这门学问的信心就确立了。可以不明白具体的推导过程,但是就像不会推导量子力学的公式但仍然可以接受广义相对论一样,因为知道那是怎样的一个思维体系。再读内经,就理解的更深了一层,知道在讲天地人哪个层面的东西。虽然不懂的还很多很多,但起码已经确信,天有天的节奏,地有地的乐章,人在天地之间,能和谐共振的就是顺就是吉,跟不上节奏的就是逆就是凶。其中有数,其中有象,都可推衍。虽然运算过程是陌生的体系,但对于理工科思维而言,已经不用纠结了:相信那一套运算规则,是历经几千年的运算修正观测实践而来,而且不是由神秘莫测的玄想凭空得来。谁若不信,请从周髀算经,九章算术学起!


关键之二:正见


学习中医的另一大挑战是熟悉、掌握其特有的思维模式,否则会感到中医概念很不好理解,似乎违反逻辑,似乎这样也对那样也对,如何建立正见,明辨是非?


很多时候我们会听到说学中医要有“悟性”,可这对于习惯逻辑分析、理性思维的人来说是会感到难以捉摸。悟性如何掌握?似乎那是一种不可控制的跳跃式的灵光闪现,使得不沾边的东西都可以罗列到一起,然后就可以各有各的解释。


我觉得与其强调悟性不如更加强调思维严谨,强调概念术语的严格定义。比如,阴阳的概念,来自于日月、凉热、内外等自然属性,很多时候大家会认为阴阳是一对相对的概念,一对矛盾的属性互为阴阳。其实中医概念里阴阳不是任意规定的,比如奇数为阳,偶数为阴;用为阳,体为阴;气为阳,形为阴;阴阳划分并非是任意命名的。搞清定义才能以阴阳各自的规律来应用。同时还要理解概念应用的场景,理解属性因场景不同而改变,比如心在五脏系统中属阳,在脏腑系统中属阴。这和逻辑同一律、矛盾律并不排斥,因为前提不一样。这样,将一些基本概念、基本模型当作定理先记下来,就不会感到一团模糊了。这样的模型建立起来之后,也就逐渐熟悉一些中医的思维模式,自己会建立一些联系了。也就是说,借由左脑逻辑分析能力的提升,右脑直觉的悟性的能力也可以提升。现代心理学认为强大的大脑思维其实依赖于左右脑这两方面思维能力的均衡发展。


美国心理学家Richard Nisbett所著的《思维版图》一书非常清楚地展示了一系列有趣的研究结果:亚洲人和欧洲人的思维过程在本质上确实存在巨大差异,而思维习惯的差异导致了东方文明和西方文明显著的不同。


现代科学的起源追溯到古希腊的话,我们会看到古希腊人的科学发现也是从关注自然开始的,而他们定义的自然为“去掉人类及其文化的宇宙”,即明确区分外部的客观世界与内在的主观世界,这使得希腊人易于关注事物的客观属性,按照属性对事物分类,并乐于寻找事物的规律。


而在中国传统文化中,主观世界和客观世界向来是统一的,所谓天人合一,就是讲天地人彼此共鸣,个人可以通过静观万物生灭的过程而体会宇宙之道。如此看来,学中医,相当于开发右脑,将理工科思维比较偏废的一半大脑更充分地调动起来,更聪明地全脑思维,使思维更清晰,见识更高明。


关键之三:系统架构


中医的内容博大精深,学习的次第是个大问题。如果陷入一病一症一方的讲解,恐怕永远也学不完。幸好中医其实是很有系统科学特点的学问,是可以整理出主要核心框架的。上课时老师总在强调没有框架的知识是一片散沙,先确立一个体系,然后再装东西就更容易。这真是理工科思维学生的福音!我感觉学习之后再加以梳理,就像给自己的知识体系作了一遍磁盘清理,准备好了空间与结构,可以更高效地下载批量信息与智能应用了。这个框架基本上可以表达为这个样子(如图2),照着这样的脉络再去学习,估计就会更有章法次第的感觉。


图2:作者整理的中医心法课堂讲授的学习脉络


综上所述,理工科背景的同学如有探寻中医智慧宝藏之心,还是可以有方法有门径的。之前曾经有幸听过刘丰老师讲他自己学佛的经历,说他本是一个学物理的博士,刚开始是无论如何不能接受任何玄虚不科学的。而他走上学佛之路,正是由于从数理的角度切入,在思维上有所突破,由魔破魔,由思辨而感悟。看来学历学科都不是问题。问题是如何能得遇明师,能够有功力带领大家穿透迷雾探视源头,由此而生信,因信而生理解之心,因理解而生珍惜、体验和精进之心。这位老师还得有正见,善表达,点出关键差异,从而制造认知(make sense); 还要有大手笔、描绘大框架、呈现大意义、而非纠缠于一点一滴一花一叶。另外,这老师最好还能经常来些感性的手段,点拨大家通过揉几个穴、扎几下针、喝几次汤迅速改善一下亚健康状态,让大家能有立竿见影的体验。 幸好,在正安文化心法班,遇到这样一位范氏高人。


更有幸者,是得遇一帮同气相求的同学,该迷惑的时候同时显现迷惑的眼光,让老师知道哪里需要多花些时间细讲。已经很有共鸣的同学,希望可以在学习中继续互相鼓励,互相启发,共同精进。


编辑:米忽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如何培养中医临床思维2?】四、辨证思维...
于建成:中医是一门数学,辨证论治的过程就是运算过程 | 建木医社
学好中医,“悟性”不可少
引子 人体脏腑阴阳气血脉药图(上)
对话理工科背景中医人,中医是研究复杂巨系统的系统科学 | 建木医社
一个理科生—麦肯锡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