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有图有真相,史上最全红薯病虫害资料

关于红薯,不同地区人们对红薯的称呼也不同,河南人称其为红薯,天津人称其为山芋,山东人称其为地瓜,北京人称其为白薯,江西人称其为番薯,福建人称其为红薯。红薯营养价值很高,被营养学家们称为营养最均衡的保健食品之一。接下来就来介绍一下红薯病虫害合集。




红薯黑斑病



危害症状


甘薯黑斑病苗期、生长期及贮藏期均可发生。主要危害薯苗、薯块,不危害绿色部分。


苗期症状:受侵染的幼芽基部产生凹陷的圆形或梭形小黑斑。地上部病苗衰弱,矮小,叶片发黄,重病苗死亡。湿度大时,病部可产生灰色霉状物,后期病斑丛生黑色刺毛状物及粉状物。


生长期症状:病苗移栽到大田后,病重的不能扎根而枯死,病轻的在接近土面处长出少数侧根,但生长衰弱,叶片发黄脱落,遇干旱易枯死,造成缺苗断垅。即使成活,结薯也少。薯蔓上的病斑可蔓延到新结的薯块上,多在伤口处产生黑色斑块,圆形或不规则形,中央稍凹陷,生有黑色刺毛状物及粉状物。病斑下层组织墨绿色,病薯变苦。


贮藏期症状:贮藏期薯块上的病斑多发生在伤口和根眼上,初为黑色小点,逐渐扩大呈圆形、椭圆形或不规则形膏药状病斑,稍凹陷,轮廓清晰。病部组织坚硬,薯肉呈黑绿色,味苦。




防治措施

防治策略应采取无病种薯为基础,安全贮藏为保证,药剂防治为辅助的综合防治措施。


1.合理轮作,选择抗病能力强的优良品种,建立无病留种地;育苗前用50%多菌灵可湿性粉剂800倍液浸种5分钟先处理好种薯,对于移栽前的幼苗可用25%适乐时600倍液 普利登鱼蛋白500倍液蘸根或用50%甲基托布津500倍液浸苗10分钟,然后再定植。


2.加强田间管理,适时中耕保墒,合理追肥。在甘薯分枝结薯期适时喷洒美国普利登鱼蛋白300倍液,可有效控制地表上层枝叶狂长,加速地下块茎膨大,增强甘薯抗病能力。


3.药剂防治,发病初期应喷施50%多菌灵可湿性粉剂或75%白菌清可湿性粉剂500倍液,7天一次,连续喷施2~3次。


红薯软腐


危害症状

甘薯软腐病俗称水烂,是采收及贮藏期的重要病害。

薯块染病,初在薯块表面长出灰白色的霉,后变暗色或黑色,病组织变为淡褐色水浸状,后在病部表面长出大量灰黑色菌丝及孢子囊。黑色霉毛污染周围病薯,形成一大片霉毛,病情扩展迅速,约2-3天整个块根即成软腐状,发出恶臭味。


防治措施

1.适时收获,避免冻害,夏薯应在霜降前后收完,秋薯应在立冬前收完,收薯宜选晴天,小心从事,避免伤口,薯块水汽晾干后入窖。

2.种用薯块入窖前可用:50%多菌灵可湿性粉剂500倍液,或50%甲基硫菌灵可湿性粉剂500倍液浸蘸薯块1~2次,晾干后入窖。



红薯茎线虫病



危害症状

主要为害甘薯块根、茎蔓及秧苗。秧苗根部受害,在表皮上生有褐色晕斑,秧苗发育不良、矮小发黄。茎部症状多在髓部,初为白色,后变为褐色干腐状。块根症状有糠心型、糠皮型和混合型。


糠心型,由染病茎蔓中的线虫向下侵入薯块,病薯外表与健康甘薯无异,但薯块内部全变成褐白相间的干腐;


糠皮型,线虫自土中直接侵人薯块,使内部组织变褐发软,呈块状褐斑或小型龟裂。


严重发病时,两种症状可以混合发生,呈混合型。


防治措施


1.在育苗前,选用抗病能力强并且能够获得较高产量的品种,目前比较理想的品种有广薯92—66等。


2.其次,在苗床期施药两次:第一次在插栽薯种后,第二次是在拔第二茬薯秧以后,分别用5%涕灭威颗粒剂按每平方米40—50克,用细土混匀后向苗床均匀撒施,施药后再喷水,为防治土壤中越冬的茎线虫侵害无病秧苗,还必须进行大田防治。


3.在整好的春薯田中起垄,把秧苗插到垄上,向插秧苗的穴中浇水,每亩用甘薯茎线灵22.5—30公斤或5%灭涕威30—45公斤,均匀地撒入苗穴内,浇水覆土,可有效地防治甘薯茎线虫病。


4.防治甘薯茎线虫病还可以采取轮作换茬的办法,重病田可改种花生、水稻等其它作物,并使用干净粪肥,最好3—4年以后再种植甘薯,这样防病效果更好。



红薯叶斑病


危害症状

主要为害叶片。叶斑圆形至不规则形,初呈红褐色,后转灰白色至灰色,边缘稍隆起,斑面上散生小黑点,即病原菌分生孢子器。严重时叶斑密布或连合,致叶片局部或全部干枯。


防治措施

1.重病地避免连作;选择地势高燥地块种植,雨后清沟排渍,降低湿度;收获后及时清除病残体烧毁。


2.发病初期,可喷洒70%甲基硫菌灵可湿性粉剂1000倍液 75%百菌清可湿性粉剂1000倍液,或30%碱式硫酸铜悬浮剂400倍液,或40%多·硫悬浮剂500倍液,隔10天左右1次,连续防治2~3次,注意喷匀喷足。



红薯病毒病



危害症状

一是叶片褪绿斑点型苗期及发病初期叶片产生明脉或轻微褪绿半透明斑,生长后期,斑点四周变为紫褐色或形成紫环斑,多数品种沿脉形成紫色羽状纹。

二是花叶型苗期染病初期叶脉呈网状透明,后沿叶脉形成黄绿相间的不规则花叶斑纹。

三是卷叶型叶片边缘上卷,严重时卷成杯状。

四是叶片皱缩型病苗叶片少,叶缘不整齐或扭曲,有与中脉平行的褪绿半透明斑。

五是叶片黄化型形成叶片黄色及网状黄脉。


防治措施

1.选用无病种薯,培育无病壮苗;大田发现病株及时拔除后补栽健苗;加强薯田管理,提高抗病力;及时防治蚜虫,减少田间病毒的再侵染。


2.发病初期,可喷洒:2%宁南霉素水剂200~400倍液,或20%吗胍·乙酸铜可湿性粉剂250~300倍液,或50%三氯异氰尿酸片剂1000倍液,隔7~10天1次,连用3次。


红薯枯萎病



危害症状


主要为害茎蔓和薯块。苗期染病主茎基部叶片先变黄,茎基部膨大纵向开裂,露出髓部,横剖可见维管束变为黑褐色,裂开处呈纤维状。

薯块染病薯蒂部呈腐烂状,横切病薯上部,维管束呈褐色斑点,病株叶片从下向上逐渐变黄后脱落,最后全蔓干枯而死。贮藏期薯块病部四周水分丧失,呈干瘪状。


防治措施

1.选用抗病品种;

2.重病区或田块与水稻、大豆、玉米等实行3年以上轮作;

3.发现病株及时拔除,集中深埋或烧毁;

4.提倡施用酵素菌沤制的堆肥或腐熟有机肥。


红薯黑痣病


危害症状


主要为害薯块的表层。病斑仅限于表层,不深入组织内部。初生浅褐色小斑点,后扩展成黑褐色近圆形至不规则形大斑,湿度大时,病部生有灰黑色霉层,发病重的病部硬化,产生微细龟裂。


防治措施

1.实行3年以上轮作,避免连作。选用无病种薯,培育无病壮苗,建立无病留种田。春薯可适当晚栽,能减轻黑痣病发生;注意排涝,减少土壤湿度。


2.甘薯贮藏期窑温要控制在12~15℃之间,如果温度低于9℃,甘薯易受冻害,诱发黑痣病或其它病害。若温度高于17℃,甘薯极易在发芽生根,且利于黑痣病的发生。


3.种苗处理:可用50%多菌灵可湿性粉剂1000倍,或50%甲基硫菌灵1000倍浸泡10分钟进行消毒,然后移栽。


红薯瘟


危害症状

在甘薯各生育期均可发病,表现不同症状。苗期染病株高20cm左右顶端1~3片叶萎蔫,后整株枯萎褐变,基部黑烂;


成株期染病见于定植后,健苗栽后半个月前后显症,维管束具黄褐色条纹,病株于晴天中午萎蔫呈青枯状,发病后期各节上的须根黑烂,易脱皮,纵切基部维管束具黄褐色条纹。


薯块染病轻者薯蒂、尾根呈水渍状变褐,较重者薯皮现黄褐色斑,横切面生黄褐色斑块,纵切面有黄褐色条纹,严重时薯皮上现黑褐色水渍状斑块,薯肉变为黄褐色,维管束四周组织腐烂成空腔或全部烂掉。


防治措施

1.加强检疫,严格控制病区种苗、种薯外调;选用抗病品种;实行水旱轮作或旱地轮作2年以上;合理灌溉,切勿浸灌和串灌;拔除初发中心病株,带出田外烧毁,病穴撒施石灰。


2.栽前:可用72%农用硫酸链霉素4000倍液浸苗10分钟,结合栽后泼浇,对前期发病有一定抑制作用。


3.发病初期,可用:72%农用硫酸链霉素可溶性粉剂2000~3000倍液,或20%叶枯唑可湿性粉剂600~800倍液,或36%三氯异氰尿酸可湿性粉剂1000~1500倍液,喷洒或淋施病株。


红薯黑根



危害症状


此病主要为害成熟的块茎,多在晚秋发生,贮藏期也可为害。病薯表面产生淡褐色至黑褐色不规则凹陷斑,后期在病斑表面产生黑色霉层。此病一般只为害表层,病部薯肉味道苦。


防治措施

1.选用抗病品种;建立无菌留种田,入窖认真精选;重病田实行3年以上轮作,可有效减轻发病。


2.种薯处理:先把种薯装框,浸入40~45℃温水1~2分钟,取出放入45~50℃温水中浸种10分钟。还可以用50%甲基硫菌灵可湿性粉剂1000倍液,或50%多菌灵可湿性粉剂1000倍液浸种薯或幼苗10分钟,然后播种。


红薯小龟甲



危害症状

成、幼虫食叶成缺刻或孔洞。


防治措施

1.因地制宜选种抗虫品种;

2.甘薯收获后,及时清除田间残株落叶及残薯,铲除田边杂草,可消灭部分越冬虫源,减少来年虫源基数。



红薯肖叶甲


危害症状

成虫为害甘薯、蕹菜幼苗顶端嫩叶、嫩茎,致幼苗顶端折断,幼苗枯死。幼虫为害土中薯块,把薯表吃成弯曲伤痕,影响其生长发育。


防治措施

1.震落捕杀成虫。利用该虫假死性,于早、晚在叶上栖息不大活动时,震落塑料袋内,集中消灭。


2.在甘薯栽秧前用40%乐果乳油2000倍液浸种,然后栽种,可防治苗期受害。


3.必要时喷洒:50%辛硫磷乳油1500倍液,或5%氯氰菊酯乳油2000倍液,或0.6%苦参烟碱1000倍液。采收前5天停止用药。



红薯跳盲蝽




危害症状

以成、若虫吸食老叶汁液,被害处呈现灰绿色小点。


防治措施

1.保护和利用寄生蜂等天敌防治。


2.生产上可用:90%晶体敌百虫1000倍液,或50%辛硫磷乳油1500倍液喷雾,防效可达85~90%,隔10天左右1次,连防两次即可。采收前7天停止用药。


红薯天蛾




危害症状

初孵幼虫潜入未展开的嫩叶内啮害,有的吐丝把薯叶卷成小虫苞匿居其中啃食,受害叶留下表皮,严重的无法展开即枯死,轻者叶皱缩或叶脉基部遗留食痕,也有的食成缺刻或孔洞。影响作物生长发育。

防治措施

1.春冬深耕灌水,消灭部分越冬蛹;安装杀虫灯诱杀成虫;保护利用天敌防治。


2.幼虫低龄时,可采用下列杀虫剂进行防治:16000IU/mg苏云金杆菌可湿性粉剂1500~2250g/ha,或20%除虫脲悬浮剂2000~3000倍液,或4.5%高效氯氟氰菊酯乳油1000~1500倍液,或2.5%溴氰菊酯乳油2000倍液。幼虫有昼伏夜出习性,喷药时间应选在下午5时以后。


红薯绮夜蛾



危害症状

低龄幼虫啃食叶肉成小孔洞,3龄后沿叶缘食成缺刻。

防治措施

  1. 震落捕杀成虫:利用该虫假死性,于早、晚在叶上栖息不大活动时,震落塑料袋内,集中消灭。

  2. 必要时喷洒:20%除虫脲悬浮剂1500倍液,或BT乳剂(100亿孢子/毫升)400倍液。


红薯麦娥



危害症状

以幼虫吐丝卷叶危害,幼虫啃食叶片、幼芽、嫩茎、嫩梢,或把叶卷起咬成孔洞,发生严重时仅残留叶脉。


防治措施

1.秋后要及时清洁田园,消灭越冬蛹,降低田间虫源;开始见幼虫卷叶危害时,要及时捏杀新卷叶中的幼虫或摘除新卷叶;在大面积种植田,利用成虫的趋光性用杀虫灯诱杀成虫。


2.在幼虫发生初期施药防治,施药时间以下午4-5点最好。药剂可选用:20%除虫脲悬浮剂1500倍液,或B.T.乳剂(100亿孢子/毫升)400倍液,或20%氰戊菊酯乳油3000倍液等,收获前10天停止用药。


红薯茎螟


危害症状

幼虫蛀入薯茎食害,造成中空膨大的虫瘿,常导致薯蔓折断而妨碍养分输导,影响甘薯的正常生长与结薯。


防治措施

1.实行轮作;收薯后及时清洁田园,减少越冬虫口基数;把未受精的雌蛾1~2头装在诱虫器中,于成虫盛发期诱杀有效。


2.薯苗药剂处理:剪苗栽插前1~2天,用90%晶体敌百虫800~900倍液等进行苗床喷雾或用40%乐果乳油2000倍液浸苗1~2分钟后扦插。


3.在成虫羽化高峰后5~7天,喷洒8000IU/微升苏云金杆菌悬浮剂400~800倍液,或90%晶体敌百虫1000倍液。



红薯灰褐羽蛾

危害症状

幼虫在卵壳附近啃食叶肉,留下叶表呈半透明状的孔洞或咬穿呈不规则的破洞,很少从叶缘取食。


防治措施

20%除虫脲悬浮剂1500倍液,或BT乳剂(100亿孢子/毫升)400倍液,同时可兼治甘薯麦蛾、甘薯绮夜蛾幼虫。


红薯白羽蛾


危害症状


幼虫取食甘薯藤蔓嫩叶,但不潜入未展开嫩叶内为害,食痕成网状小孔或造成叶片穿孔或干枯,影响生长发育。


防治措施

1.薯田虫口密度不大时,无需单独防治。


2.在成虫产卵盛期或幼虫刚卷叶时及时喷洒:20%除虫脲悬浮剂1500倍液,或BT乳剂(100亿孢子/毫升)400倍液,同时可兼治甘薯麦蛾、甘薯绮夜蛾幼虫。


空心菜甘薯麦蛾



危害症状

空心菜甘薯麦蛾(别名:甘薯卷叶虫、甘薯卷叶蛾)分布于华北、华东、华中、华南、西南等。以幼虫吐丝卷叶危害,幼虫啃食叶片、幼芽、嫩茎、嫩梢,或把叶卷起咬成孔洞,发生严重时仅残留叶脉。


防治措施

1.秋后要及时清洁田园,消灭越冬蛹,降低田间虫源;

2.开始见幼虫卷叶危害时,要及时捏杀新卷叶中的幼虫或摘除新卷叶;

3.在大面积种植田,利用成虫的趋光性用杀虫灯诱杀成虫。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红薯常见病害及防治方法
对症下药!最新最全的玉米病虫害图谱
菠菜病虫害资料!
大樱桃的病虫害危害症状及防治措施【完全版】
靠谱解说--枸杞病虫害合集!
苗木医生:金叶女贞蛴螬、粉蚧、立枯病等病虫害防治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