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欧洲2035年禁售燃油车,新能源汽车迎历史级风口!这些电池公司业绩狂飙

欧洲燃油车即将迎来“大结局”,2035年将停售新的燃油轿车和小货车,新能源汽车再向前迈了一大步!

就在2月14日,欧洲议会上演了激烈的博弈,最终以340票赞成、279票反对和21票弃权,通过了《2035年欧洲新售燃油轿车和小货车零排放协议》,以实现欧盟不断提高的气候目标。

欧洲推出禁售燃油车协议之后,车企巨头奔驰、大众集团纷纷表示拥护新法规。车企高度赞扬了该立法是“在生态、技术和经济上尽快取代内燃机的唯一合理方式”。奔驰对外宣称,已经准备好2030年之前100%只销售电动汽车。

不仅在欧洲,美国、中国、墨西哥、日本、加拿大等国纷纷研究禁售燃油车时间表,汽车工业过渡至新能源时代,已经进入加速期。在这场新能源浪潮中,谁能积极把握新机遇、提升新能源汽车技术,谁就可以率先享受新能源红利!

关注【光大快评】,紧跟财经热点!

1、欧洲2030年禁售燃油车,多国已经跟进

一直以来,能源问题、气候问题都困扰着欧盟领导人,如何减少二氧化碳排放、促进新能源产业发展,已经成为官方战略的关键支点。

早在2021年,欧盟委员会便已经提出,要修订新乘用车、小货车二氧化碳排放标准的立法建议,这成为“Fit for 55”一揽子计划的重要环节。所谓“Fit for 55”,就是欧盟计划到2030年将温室气体净排放量,较1990年至少减少55%。

为了推进新乘用车、小货车二氧化碳排放标准最终落地,欧洲内部各方势力展开激烈的博弈,整个进程一波三折。

2022年10月底,欧盟委员会和欧洲理事会最终达成一致意见,就2035年道路零排放达成一致。官方还将研究新方法来评估道路运输工具全生命周期的二氧化碳排放量,并为新法案实施提供充足的资金,来降低绿色转型对经济的冲击。

此次欧洲议会以微弱的优势通过了排放协议,这将对欧洲环境保护产生深远的影响。协议提出,2030年中期减排目标为:轿车减排55%,小货车减排50%。对于重型汽车,与2019年水平相比,2030年排放量降低45%,2040年则降低90%。为了加快实现公共汽车零排放,欧盟委员会建议2030年新公共汽车全部零排放。

为了实现目标,协议还设计了一揽子计划。2026年,欧盟委员会将监测排放限值与实际耗能之间的差距,并调整制造企业特定二氧化碳排放量的计算方法。

当前零排放、低排放车辆激励机制,可能随着销售趋势进行调整。从2025年到2029年,将新轿车零排放、低排放比例设定为25%,货车则为17%;2030年则取消奖励政策。

欧洲已经描绘了美好的新蓝图,欧盟委员会提出了《替代燃料基础设施条例》,来提升新能源基础设施。新条例建议,在主要的高速公路上设立能源补给站:每60公里建设一个充电站,每150公里建设加氢站。

当前全球已经掀起新能源浪潮,传统燃油车已经处于“淘汰的边缘”,各国纷纷为禁售燃油车规划时间表。意大利罗马地区一马当先,计划2024年停售燃油车。2025年,挪威、墨西哥、法国巴黎、西班牙马德里等地区计划停售燃油车。日本东京、以色列、印度等地则将禁售时间表设定在2030年,我国海南省也提出2030年禁售燃油车。

2、新能源汽车浪潮方兴未艾,车企巨头加速布局新能源车

2022年,新能源汽车是全球车市的亮点,这让汽车市场进入新的发展阶段。

根据乘联会秘书长崔东树的研究,2022年世界新能源汽车销量高达1411万台,较2021年大幅增长44.4%。2022年纯电车销量高达771万辆,占比54.6%,较2021年狂增61.6%。五年前,纯电汽车销量仅为74万辆,纯电车实现了跨越式发展。

新能源汽车的主体部分为乘用车,2022年总量大增63%至1031万台。自去年9月以来,全球新能源汽车销量持续超过100万辆,12月甚至达到125万辆。

从区域分布来看,中国新能源乘用车2022年销量高达649万台,全球市占率超60%。欧洲紧随中国,全年销量达到247万辆;北美洲排名第三,销量为103万辆。

在渗透率方面,四个国家超过30%:挪威、瑞典新能源汽车渗透率分别为78%、59%,德国、中国分别为39%、31%。多数国家新能源汽车渗透率不足20%,这些国家未来将存在较大的上升空间。

随着新能源汽车的大爆发,头部车企在迅速抢占市场。比亚迪2022年市占率高达18%,较2021年扩大11个百分点;特斯拉及特斯拉中国市占率达到15%,两大寡头角逐新能源汽车王座。

上汽通用五菱迅速抢占低端市场,市占率高达6%。德国大众、吉利汽车、德国宝马、广汽埃安市占率均达到3%,德国奔驰、上汽乘用车、奇瑞汽车、长安汽车等排名靠后。

早在去年4月,比亚迪便宣布停产燃油车,而且比亚迪汉的表现十分强劲。9-12月,比亚迪单月销量均突破20万辆。2022年比亚迪销量突破186万辆,同比大增超2倍。

3、电池需求快速增长,固态电池技术迎突破

新能源汽车浪潮带动电池行业的快速发展,整个产业链都迎来黄金发展阶段。近70家动力电池产业链的公司发布2022年业绩预告,多数公司业绩疯狂增长。

上游材料公司方面,融捷股份、天齐锂业业绩增速均超10倍,永兴材料、天华超净、盛新锂能净利润增超5倍,江特电机、雅化集团、西藏矿业、赣锋锂业业绩大增超2倍。

电池厂商方面,科力远、派能科技、丰元股份、鹏辉锂能、德方纳米、天赐材料、星源材质、湖南裕能、国轩高科、当升科技业绩增速均超100%。

宁德时代2022年预计大赚超291亿元,天赐材料、恩捷股份、亿纬锂能、璞泰来净利润都超30亿元。

国内部分电池厂商不仅获得极强的盈利能力,还在积极部署下一代电池技术,固态电池就是重要的方向。

固态电池方面,早在2020年国务院办公厅便印发了《新能源汽车产业发展规划(2021—2035年)》,提出加快固态动力电池技术研发及产业化。

中国固态电池行业已经涌现宁波锋锂、江苏清陶、北京卫蓝等头部公司,技术线路都属于氧化物无机材料为基础的固液混合技术。

早在2021年,宁德时代便对外宣称,可以生产固态电池的样品,但商业化阶段要等到2030年左右。

2021年7月,北汽汽车和江苏清陶已推出了首辆固态电池原型车,搭载清陶第I代固态电池系统。

A股多家公司已瞄准半固态电池,这或许成为液态电池向固态电池过渡的中间方案。国轩高科已在量产能量密度达360Wh/kg的半固态电池,2023年将批量交付。

孚能科技日前发布动力电池解决方案——SPS(Super Pouch Solution),应用半固态电解质,充电时间缩短一半。

此外,赣锋锂业、当升科技、天齐锂业、欣旺达、新宙邦、天赐材料等公司纷纷研发固态电池材料,未来将促进整个产业链的发展。

李泉(投资顾问执业编号:S0930622070004;基金从业编号:A20211203001155)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评论| 全盘纯电动去燃油化之八大诘问
欧盟将宣布将燃油车禁令提前至2035年?
欧洲计划禁止燃油车上路!专家:建议北京禁售燃油车!
电池续航突破1000公里,燃油车终结者来了?日本或成最大输家
2025年禁售燃油车?知道真相的我吓尿啦!
2020年全面禁售燃油车? 两年后这些车都要报废! 有你的吗?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