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各地党委政府大谈营商环境和民营经济,张湧这些观点值得重视和研究!

按:长三角某城市市委理论学习中心组举行专题学习会,邀请上海交通大学上海高级金融学院副院长、上海金融与发展实验室副主任张湧为大家作“对标最高标准最好水平:打造营商环境最优市”专题辅导报告。现将张湧部分观点摘要如下,供大家参考:

1.张湧认为,营商环境有广义和狭义之分,但不能泛化,泛化就抓而不实,国务院《优化营商环境条例》提炼得非常到位:“本条例所称营商环境,是指企业等市场主体在市场经济活动中所涉及的体制机制性因素和条件。”

2.张湧认为,营商环境建设是国家治理现代化的重要方面。

经济体制改革的核心问题是处理好政府和市场的关系,使市场在资源配置中起决定性作用和更好发挥政府作用。

要着力解决市场体系不完善、政府干预过多和监管不到位问题。

产权是所有制的核心。公有制经济财产权不可侵犯,非公有制经济财产权同样不可侵犯。废除对非公有制经济各种形式的不合理规定,消除各种隐性壁垒,制定非公有制企业进入特许经营领域具体办法。

要加快形成企业自主经营、公平竞争,消费者自由选择、自主消费,商品和要素自由流动、平等交换的现代市场体系,着力清除市场壁垒,提高资源配置效率和公平性。

建立公平开放透明的市场规则。实行统一的市场准入制度,在制定负面清单基础上,各类市场主体可依法平等进入清单之外领域。

3.张湧认为,营商环境既是硬实力,更是软实力。对于政府来说,要切实增强“六个力”:

一是增强创新力:打破“卷帘门”“玻璃门”“旋转门”,优化企业全生命周期全链条服务。落实“五自由、一便利”,让市场主体和广大人才获得实实在在的改革红利。保障企业经营自由、市场竞争自由,落实“非禁即入”+“承诺即入”。探索从具体事的解决到改革创新的全面升级。只说YES不说NO,不设路障设路标,不闯红灯改系统。

二是增强执行力:加强上下联动,实现“街镇吹哨、部门报到”。构筑“干部敢为、地方敢闯、企业敢干、群众敢首创”的良性机制“最多跑一次、最好不要跑”。凡事多作“应不应该办”的价值判断,不简单作“可不可以办”的技术判断,做有创造力的执行者。

三是增强公信力:不患寡而患不均。法治是最好的营商环境,致力于将一切经济活动纳入法治轨道,用法治规范政府和市场边界。实现最大程度的开放、公开、公平、公正,透明、稳定、可预期,限制自由裁量,深化极简审批。说到做到,承诺的一定兑现,新官先理旧账。服务不是“溺爱”,企业不是“妈宝”。严管也是爱。发现问题,应如获至宝。接到投诉,应倍加珍惜。咨询类诉求诉求专员快速办、求助类诉求政府部门速响应、疑难类诉求企服办专题会办。坚决防止信访、投诉处理的死循环。

四是增强研判力:坐在办公室想得很完美,深入一线发现往往行不通。深化对新赛道、新业态、新技术、新模式的研究,提升招商专业度、精准度。对“专精特新”企业提供便捷服务。建立高新技术企业培育提供常态化培训、帮扶、受理、评审服务。构建独角兽企业发现机制,支持颠覆性创新。

五是增强服务力:坐在办公室碰到的都是问题,深入基层看到的全是办法。“有求必应、无事不扰”,促进基本服务、增值服务、附加服务的全面升级。降低制度性交易成本,让企业、人才和群众“办事不找人、不求人”“办成事省心、省钱”。

六是增强亲和力:政企座谈会、现场调研、局长科长走流程、“四不两直”,未必发现真问题、未必真发现问题。各街镇、政务办事大厅、社区事务中心,是营商环境的直接形象,是发现问题的第一现场。加强正面引导,降低负面噪音,把握亲清关系,提高与企业家和人才的对话能力,善于与企业家和人才交朋友。

4.张湧认为,营商环境既要看评分和评估,更要看口碑和品牌。

第一,评分和评估可能存在样本选取、抽样分析等偏差。提升分值和位次,务必重视技术细节和信息沟通。重视评分和评估反映的短板弱项,有则改之、无则加勉。对外不争论,对内强内功。

第二,发展的速度、质量、效益,企业和人才的成功率,是衡量营商环境好不好的根本标准。

第三,干部队伍在发展、改革、开放上的精气神,相当程度上影响了这个地区发展的速度、质量、效益。营商环境好不好,与干部队伍的精神状态好不好密切相关。

第四,企业和人才是营商环境的晴雨表。市场主体的快速增长、经营活动的日益活跃,是企业和人才对营商环境的信任投票。

第五,影响企业和人才感受度的往往不是平均数,而是个别短板,比如房产办证难、股权转让办税难。

《优化营商环境进行时》节目访谈张湧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企业最关注哪些营商环境?
政能亮丨谨防“总部经济”只开花不结果
深圳市优化营商环境工作经验做法与启示
中国地方政府“拼”了,原来是为了这件事
本市企业享受到“接诉即办”的“市民服务”
市领导在淮上区开展“优环境、稳经济”活动现场集中办公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