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麦加

麦加简介

麦加是伊斯兰教最神圣的城市,拥有克尔白,麦加是伊斯兰教的第一圣地,它座落在沙特阿拉伯西部赛拉特山区一条狭窄的山谷里,面积不到760平方公里,人口约179万,四周群山环抱,层峦起伏。[1]
麦加,在阿拉伯语中是“吮吸”之意,它形象地表达了这里地势低、气温高,饮水困难的特征。麦加城因为是伊斯兰教创始人穆罕默德诞生地而被选为圣地,穆罕默德在麦地那创立和传播伊斯兰教,630年,穆罕默德率兵攻占麦加,把圣殿改为伊斯兰教清真寺。1932年沙特阿拉伯王国建国,麦加被称为“宗教之都”。旧城称为“易卜拉欣洼地”的涸河谷。[1]

历史沿革

史籍记载

麦加最早见于中国南宋淳熙五年(1178年)周去非所著《岭外代答》中麻嘉国。《宋会要》称之摩迦,《诸蕃志》称之麻嘉。《明史》称麦加为默加。[2]
明朝宣德五年(1430年),三保太监郑和下西洋,部下马欢等七人曾到天方,带去瓷器等物品,购买狮子、鸵鸟,并画《天堂图》一册回京。天方国也派遣大臣带方物随七人朝贡。[2]
麦加的英文拼写一般为Mecca。历史上麦加曾一度被称为Becca[2]
1980年代以来,沙特阿拉伯政府及其他人开始提倡Makkah的拼法,而全称则是Makkah al-Mukarramah(意为“荣誉的麦加”),这种拼写方式和阿拉伯语原音较为相近。此种拼写方式已渐渐被许多组织所采用,包括联合国、美国国务院以及英国的外交及联邦事务部,但是“Mecca”仍然是最通行的拼写方式。[4]

早期阶段    

根据伊斯兰传统,麦加的历史可追溯到易卜拉欣亚伯拉罕)时代,他在儿子易斯马仪(以实玛利)在大约西元2000年前一同建造克尔白。历史学者认为,克尔白后来被陈列了360个偶像和阿拉伯所有游牧部落的部落偶像。[4]
麦加在托勒密的著作里以“马可拉巴”(Macoraba)之名著称。五世纪时,古来氏族控制了麦加,成为杰出的商贾。六世纪时,他们也加入了利润甚丰的香料贸易,因为当时世界部分地区卷入了战争,使得贸易路线从危险的海域转移至相对安全的陆路。七世纪时,麦加最重要的神只是胡巴勒,古来氏族将其偶像放置其中。 [4]     
阿拉伯半岛上的严酷环境经常导致部落间的冲突,但每年他们都会停战一段时间,并前往麦加朝觐。这趟旅程有其宗教理由,即向克尔白致敬,并饮用渗渗泉的泉水。然而,这时也是一年一度仲裁纷争的时刻,债务获得解决,人们于麦加市集进行贸易。各部落因这些一年一度的盛事而产生共同的信念,使麦加在半岛上的地位极其重要。穆罕默德的曾祖父是首先替商队安装骆驼座骑的,而这已成为当地经济的一部分。各部落联盟与商贾们进行贸易,当地的游牧部落则带来皮革、牲畜与当地山区开采的金属。因此骆驼商队能够在麦加满载而归,并前往叙利亚伊拉克的城市进行贸易。伊斯兰传统宣称从各大洲来的货物也流通到麦加。北非和远东地区应该流通香料、皮革、药品、衣服和奴隶到叙利亚;麦加则大赚一笔,并买进武器、谷物和酒,并流通至阿拉伯各地。[4]
麦加人同拜占庭人和贝都因人签订合约,协调出商队的安全路线。安全路线亦包含了水源和牧草的权利。这些额外的服务增强了麦加的政经势力,成为各贸易部落(包括班努·塔米姆部落)所组成的松散联盟的盟主。其他的势力诸如阿比西尼亚人、伽珊人和拉赫姆人等都已经式微,而麦加却是六世纪晚期阿拉伯地区首要的政经枢纽。[4]

穆罕默德时代

穆罕默德生于西元570年,伊斯兰教从此便不可避免地和麦加产生了关系。[5]
穆罕默德出生于统治阶层古来氏部落的一个小分支,是为哈希姆家族。伊斯兰传统认为,他于610年接受天启,开始宣扬一神信仰,和麦加的异教信仰格格不入。穆罕默德在忍受了13年的迫害(见希吉拉)之后,于622年与追随者们一同迁移至麦地那。然而古来氏族与穆斯林的冲突仍然存在:两军爆发了白德尔战役,穆斯林于麦地那城外打败了古来氏族;但麦加的军队在武侯德战役打败了穆斯林。总的来说,麦加当局试图消灭伊斯兰的行动败阵下来,而在627年的壕沟战役里全阿拉伯的联军也打不赢穆罕默德。628年,穆罕默德及其追随者地进入麦加,试图进行朝觐。然而,穆斯林与麦加当局却签订了胡代比亚条约,希望双方停止战斗,而穆斯林被允许于次年进入麦加。两年后古来氏族违反停战协定,但很快他们就向穆罕默德投降。穆罕默德宣布特赦麦加人,并特别赠送礼物给统治阶层。麦加克尔白里的偶像和仪式壁画全部都被清除。[5]
穆罕默德宣布麦加是伊斯兰教最神圣的地方,该地成为穆斯林朝觐的中心,这是伊斯兰教的五功之一。虽然他攻克了麦加,但他却选择返回麦地那,让阿塔布·本·乌赛德(Attab bin Usaid)统治该城。穆罕默德在阿拉伯地区的其他活动使他最终统一了整个半岛,终结了麦加长期以来的混乱。[5]
穆罕默德逝世于632年,他对阿拉伯人的耳提面命使得伊斯兰教快速扩张,其势力在几百年内抵达北非和亚洲。随着伊斯兰帝国的扩张,麦加不仅持续吸引了阿拉伯地区,更吸引了帝国境内的朝觐者。每年都有成千上万的穆斯林进行朝觐活动。[5]
麦加也吸引了希望终年定居克尔白附近的学者和虔诚的穆斯林,当然也吸引了当地服务朝觐者的居民。由于到麦加朝觐有其困难之处且因花费考量,朝觐者多半选择乘船抵达吉达,然后再朝内陆前进,或者搭顺风车,跟着从叙利亚伊拉克的骆驼商队。[5]

政治演变

沙特阿拉伯建国初期,领土包括麦加。麦加从未成为哈里发的首都,包括奥斯曼帝国。不过穆斯林统治者却大力维护着麦加。在欧麦尔奥斯曼统治期间,由于洪水的顾虑而延揽基督徒工程师在麦加建造堤防。[5]     
在伊斯兰历史上,穆罕默德迁徙到麦地那,并使之成为伊斯兰政权的第一个首都。倭马亚王朝当政之后将首都迁至大马士革,而阿拔斯王朝则迁至伊拉克的巴格达。伊斯兰帝国的权力中心在往后的近五百年间一直都在巴格达,巴格达也就成为学术研究与商业中心。十三世纪,蒙古帝国入侵巴格达并加以洗劫。这是伊斯兰历史上最令人不堪的往事。在巴格达战役之后,蒙古人接着就横扫西方世界并征服了叙利亚。下一个紧接着成为伊斯兰政权权力中心的城市是埃及开罗。奥斯曼帝国崛起之后将首都迁往君士坦丁堡,虽然麦加仍然是蓬勃发展的贸易中心。当朝觐者抵达麦加之后,他们开始贩卖他们带来的各地货物,以筹措朝觐所需的资金。此外他们也在麦加买入当地货物,带回家乡转卖。[5]     
阿卜杜拉·伊本·祖拜尔掌控麦加之后,麦加暂时又登上伊斯兰的政治舞台。祖拜尔是早期反对倭马亚哈里发的穆斯林。叶齐德一世于683年围攻麦加。后来麦加很少扮演政治角力的舞台,而是成为一座虔信与学术的城市。数世纪以来麦加一直都由当地的哈希姆家族所统治。 [5]
930年,麦加卡拉米塔教派攻击并洗劫麦加。此教派位于阿拉伯半岛东部,属于易斯马仪派并信仰千禧年主义,由贾纳比领导。1349年,黑死病袭击麦加。1517年,麦加谢里夫巴拉卡特·本·穆罕默德承认奥斯曼帝国哈里发的地位,但在麦加仍然拥有极大的自治权。1850年的麦加麦加于1802年被第一沙乌地王国(瓦哈比教派)占领,并持续控制到1813年。这对奥斯曼帝国的威信来说是一个重大的打击。为了重返荣耀,位高权重的埃及总督穆罕默德·阿里奉命夺回麦加。他于1813年成功地克复麦加。1818年,瓦哈比派又被打败,但残余的绍德家族又建立了第二沙乌地王国,一直存续到1891年,即后来沙特阿拉伯的前身。[5]

沙特时期

1916年6月,阿拉伯起义,麦加谢里夫侯赛因·本·阿里于麦加揭竿而起,反抗奥斯曼帝国。他的军队于麦加战役(1916)之后首度夺得麦加。胡笙于是宣布建立新国家-希贾兹王国,并以麦加为首都。在1924年的麦加战役中,麦加的谢里夫被沙特家族推翻,而麦加则并入沙特阿拉伯。1979年11月20日,沙特传道者欧泰比领导两百名武装的伊斯兰主义份子攻占麦加禁寺。他们宣称绍德家族已不再代表纯净的伊斯兰,禁寺和克尔白应当让有真实信仰的人管理。他们挟持数万名朝觐者并将自己关闭于寺内。此次事件持续两周,导致数百人死亡并严重毁损禁寺,尤其是萨法-玛尔瓦长廊。然而以不流血方式平息这次动乱的却是巴基斯坦的军队。法国国家宪兵特勤队突击队派遣一咨询小组,提供巴基斯坦军队武器与攻坚计划。[6]
1987年7月31日,发生朝觐者的反美示威,沙特警方对手无寸铁的群众开枪,造成402人死亡(275名伊朗人、85名沙特人〔包括警察在内〕以及来自其他国家的45名朝觐者),649人受伤(303名伊朗人、145名沙特人〔包括警察在内〕以及201名来自其他国家的朝觐者)。[6]

自然地理

位置

麦加海拔277米,距离红海大约80公里。麦加位处群山之间,以致当代发展受限。麦加的中心点是禁寺,此地比麦加大部分的区域都来得低。禁寺周边区域则是旧城区。禁寺北边的大街道有穆达阿(Al-Mudda'ah)和苏克·莱尔(Sūq al-Layl),南边则有苏格·阿萨基尔(As-Sūg Assaghīr)。沙特人扩大禁寺的规模,数百间房屋已被宽阔的大道和广场所取代。传统的房屋由当地的石材建造,通常有二至三层楼高。麦加都会区的面积已超过1,200平方公里(2008年)。[7]

气候

麦加属亚热带地中海式气候。麦加冬季时反而较为温暖。温度可从半夜的摄氏17°C飙升至午后的25°C。夏季炎热,午后往往超40°C,晚间却骤降至30°C。麦加的雨量稀少,集中在十二月和一月。[8]一年之中常常会出现反常的天气型态,例如夏季时来自阿拉伯半岛或北非沙漠的沙尘暴。另外,麦加并不会降雪。[8]

人口语言

麦加的人口密度很高。大部分长住麦加的人都住在旧城区,其中有许多人从事当地名为“朝觐工业”的行业。沙特朝觐部部长伊雅德·玛达尼(Iyad Madani)说:“我们从不停止准备朝觐事宜。”每年朝觐者涌入麦加进行副朝。在都尔黑哲月的最后几周,平均有四百万穆斯林抵达麦加进行大朝。[9]
朝觐者来自不同族群与背景,主要来自非洲、中非、东南亚、欧洲以及中东。他们之中有许多人干脆留在麦加,定居下来。因此,麦加的族群比其他的沙特地城市还要多元,文化也更兼容并蓄。此外,过去五十年来的石油收益也带来了数十万名移民劳工。[9]
麦加拥有特有的区域方言,称为希贾兹方言或麦加方言。麦加方言经常被视为阿拉伯语里最正统的方言之一。希贾兹方言也吸收了来自其他阿拉伯语方言的元素,包括黎凡特阿拉伯语和埃及阿拉伯语。[9]

经济状况

麦加的经济极度依赖每年的朝觐活动,朝觐季节的服务收入颇丰,石油输出是沙特的主要经济收入,然麦加绝大多数收入以朝觐服务为主。沙特国内交通以公路为主,较为便利。沙特政府很早就注重到麦加的电信通讯,方便联系。[9]

来源

曾有位学者说:“麦加人不营生,只服务朝觐者。”事实上,朝觐不仅带动麦加的经济,长久以来更对希贾兹和内志地区的经济产生了深远的影响。赚取朝觐利润有很多种方式,其中一种方式就是向朝觐者课税。大萧条期间麦加的税收大增,很多税收的项目还持续到了1972年。随着石油收益的增加,所有不必要的税收都已取消。另一种赚取朝觐利润的管道是透过服务朝觐者的方式。例如,沙国国家航空沙特阿拉伯航空自朝觐活动赚取了12%的收益。搭乘陆地交通工具到麦加的车资也有利可图;旅馆与其他寄宿公司也收入不菲。麦加在朝觐季节期间所赚取的利润超过一亿美元。沙特政府则为朝觐活动花费了五千万美元。麦加境内有一些工业与工厂,但麦加不再扮演沙国主要的经济角色;今日沙国的经济主要以石油输出为主。麦加的工业种类很少,有纺织、家具以及厨具。麦加的经济大部分还是以朝觐服务为主。麦加的水源稀少,食物必须自“舒艾巴”(Shu'eyba)水厂和吉达输入。尽管如此,麦加还是建立了许多工业。各式各样的产业自1970年以来便存续至今:波形铁皮制造、铜生产、木材商店、沙发皮套服务、植物油提炼厂、糖果制造、面粉研磨、面包烘焙、家禽养殖、冷冻食品进口、照片冲洗加工、秘书工作、冰块工厂、饮料罐制造(不含酒精)、理发、书店、旅游代办处、银行。[9]
麦加的发展在二十世纪和二十一世纪大幅成长。喷气飞机很方便且许多人也负担得起,增加了朝觐人数。数以千计的沙特人每年都会负责监督管理朝觐活动,且到各大旅馆和商店去当职员,以服务朝觐者。麦加现有高速公路环绕着,且拥有购物中心与摩天大楼。[9]

通讯

阿布杜·亚济兹国王大力推动电信通讯,因为他知道电信很方便而且有利于统治。胡笙国王主政期间麦加约有二十支电话;1936年增加到了450支,大约占了全国电话总数的一半。当时电话线已连接至吉达和塔伊夫,但尚未延伸至首都利雅德。到了1985年,麦加和其他的沙特城市一样,拥有最现代化的电话、电报交换设备、收音机和电视。[9]
在哈希姆家族统治下,希贾兹地区建置了有限的无线通讯。1929年,希贾兹地区许多城镇架设了无线通讯用的基地台,到了1932年已能发挥全部功能。战争期间的通讯网络在第二次世界大战之后很快地获得大幅度的扩充与改善。自此之后,无线通讯被用来引导朝觐者,以及对朝觐者进行广播。这项服务于1950年开始,起初报道阿拉法特平原的朝觐实况。到了1957年,“无线麦加”成为中东地区功率最强的电台,高达50千瓦;后来还增强到450千瓦。一开始无线麦加并不播音乐,而是采渐进的方式增加播放的次数。[9]

文化风俗

公众假日

伊斯兰教的节日和纪念日很多,为了便于记忆,我们按着伊斯兰教历的顺序择其主要者叙述如下。首先看看什么是伊斯兰教历。伊斯兰教历,又称希吉来历(希吉来为迁徙的意思)。公元622年7月16日(阿拉伯太阴年1月1日),这一天称为希吉来历纪元元年元旦。这是第二任海里发欧麦尔为纪念历史上穆圣由麦加迁移麦底那这一伟大事件而规定的。今年(2000年)已经是希吉来历第1420年了。伊斯兰教历又不同于中国的阴历。中国的农历每年比公历少十天左右,故每三年一闰月,与公历年份的推进基本保持平衡。而伊斯兰教历则没有闰月,只是每三年有一个闰日。因此,伊斯兰教历每年比公历也少十天左右。这样每三十六年即少一年。如1987年的开斋节是5月29日,而再一个5月29日(也可能多一天或少一天有)的开斋节日,那就是三十六年以后(2023年)的事了。这就是为什么春、夏、秋、冬都可能遇到斋月的历法原因。伊斯兰教的其他节日和纪念日也如此推算。[8]
开斋节:开斋节是阿拉伯语尔德·菲图尔的译意。具体时间是伊斯兰教历的10月1日。[8]
宰牲节:宰牲节一词是阿拉伯语尔德·艾祖哈的译意。又称古尔邦节,意为献牲,即宰牲献祭的意思。时间是教历的12月10日。[8]
阿舒拉日:“阿舒拉”一词是阿拉伯语的音译。意思是“十”,也就是伊斯兰教历的1月10日。不少国家的穆斯林很重视这个日子。称此日为阿舒拉节。[8]
圣纪:圣纪是指伊斯兰教的复兴者也是最后的一位使者穆罕默德的诞生纪念日。时间是每年的教历3月12日。[8]
登霄节:“登霄”一词是阿拉伯语米尔拉吉的意译。原意是阶梯的意思。[8]
拜拉特:“拜拉特”一词是阿拉伯语的音译。原意是清白和豁免。意义是每个人都要总结一下一年的功过是非,祈求安拉的宽恕。具体时间是伊斯兰教历的8月舍尔巴乃第15个夜晚。因此,也称拜拉特夜和坐夜。[8]  
盖德尔夜:“盖德尔”一词是阿拉伯语的音译,是定夺和前定的意思。具体时间是教历9月莱埋丹第27个夜晚。[8]

大清真寺

麦加在穆斯林世界,被誉为“诸城之母”。麦加位于沙特阿拉伯西部,座落在赛拉特山地的一条峡谷中。这里四面山峦起伏,东西两侧,高峰危立,现东北、西北、西、南各有一山口,通往外地。由于受到山峰所限,城市过去大致沿西南和北方伸展。旧城建在“易卜拉欣洼地”河上,聚集着具有中古特征的宗教建筑和宫殿。[10]
麦加城中最重要而著名的圣地是大清真寺,即圣寺。据《古兰经》文,在此禁止凶杀、抢劫、械斗,故又称禁寺。它是一个由上下两层长廊环绕的露天大院。经过几个世界的扩建和修茸,特别是沙特时代的扩建,其面积已从3万平方米扩建为16万平方米,可容30万穆斯林同时做礼拜。圣寺有25座精雕细致的大门,6道小门。6座高耸入云的尖塔分别耸立在3座大门两侧,另一塔与直径为35米的圆顶相邻。围墙、台阶和整个地面,都用白大理石铺砌,艳阳之下,光华闪烁。入夜,千百盏华灯齐放,宛如白昼。圣寺广场中央稍南,屹立着巍峨的圣殿克尔白(意即方形房屋),又称天房(真主之房)。据称,这座灰色岩石构成的方殿,是阿丹依天上的原型所建,因洪水泛滥被毁,后由先知卜去拉欣父子于纪元前18世纪重建。圣殿长12米,宽10米,高15米。圣殿外面,从上而下,中年用黑色锦幔覆盖,下有钢环固定于圣殿底座,锦幔中间围绕一条长61米的阔带,带和门帘上用镀金银线绣着《古兰经》,需用金线120公斤。锦幔每年更换一次,据说这个传统已持续1300余年。圣殿内,3根高柱巍然屹立,一盏盏金银吊灯相映成辉,更增加了庄严气氛。圣殿外的东南墙角,镶着有名的黑石,即称玄石。它是一块带微红的褐色陨石,高1.5米,长30厘米,据传是天使递交给易卜拉欣而被遗留下来的圣物,一说是阿丹被辩出天堂时,交给他以示有罪之物。黑石已经破碎,1844年以银框把它镶入墙内。[10]

饮食文化      

阿拉伯风味美食主菜原料主要是鱼虾及牛羊肉。[9]麦加阿拉伯人生活的自然环境比较恶劣,他们那些头顶烈日、骑着骆驼闯大漠的祖先们似乎没有给后代留下花样繁多的食谱,所以直到今天,阿拉伯人虽然热情好客依旧,但他们做的菜基本上是大而化之的粗线条,除了烤,就是炸,顶多再来个炖完事,要么索性生吃,从不知“醋溜”“酱爆”为何物,甚至连最起码的炒菜都拙于应付,更不会用小小的萝卜花和黄瓜片在食物上拼凑出造型各异的精巧图案来。阿拉伯饭还是相当有特色的,而且他们自己也吃得不亦乐乎。古语云:“食色,性也。”看来好吃大约是人的天性。阿拉伯人虽不擅长煎炒烹炸,却并不妨碍他们对美食的趋之若鹜。不过,美味可口的中国菜,通常会在他们中间产生两种反应。一是曾经尝过中国菜的,吃出了甜头,会十分喜欢。还有少数阿拉伯人,他们只认自己的民族口味,从没有吃过中国菜,也对中国菜不怎么感兴趣。其实,阿拉伯饭的特色,是和阿拉伯人生活环境的粗砺相般配的,也与他们豪迈旷达的性格息息相关。大漠、戈壁、烈日、风沙、干旱,这样的生存环境和气候条件决定了他们不可能孜孜于饮食上的考究,奔放粗犷的民族性格也使他们在生活上大大咧咧。[8]

风俗习惯

沙特不仅禁止女士驾车,亦禁止女士与丈夫兄弟及家庭司机以外的男士同乘一车(由司机开车时,女士乘客不可坐在司机之旁),应注意避免触犯;女性外出时须披黑袍(ABAYA),否则宗教警察会前来干预。此外,沙特不允许在公众场合、景点或对某些建筑拍照,若要进行拍摄时,要千万警惕,以免被曲解拍照动机,引起麻烦。[9]

教育

麦加的正式教育在奥斯曼帝国晚期开始,并由哈希姆统治阶层延续下去。首先改善麦加教育的人是吉达商人穆罕默德·阿里·宰纳勒·里阿(Muhammad ʿAlī Zaynal Riḍā)。他于1911到1912年间在麦加创立了“成功学校”(Madrasat al-Falāḥ),耗资400,000英镑。[9]      
麦加有很多公立与私立学校,分成男校和女校。2005年,麦加共有532所男子公私立学校,女子则有681所。公立和私立学校的教学语言都是阿拉伯语,同时着重第二语言英语。但是有些外国人设立的私立学校,例如国际学校,使用英语教学,允许男女合校。[9]       
至于高等教育,麦加只有一所大学,即诸城之母大学,1949年创立时名为“沙里亚学院”,1979年转型为公立大学,1981年改为今天的校名。[9] 

获得荣誉

2019年,全球城市500强榜单发布,麦加排名第377位。[11]
2020年12月8日,由中国社会科学院和联合国人居署合作研究的《全球城市竞争力报告2020–2021:全球城市价值链—穿透人类文明的时空》发布,麦加位居经济竞争力和可持续竞争力排名第191名。[12]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伊斯兰的礼仪
神秘的国度——沙特阿拉伯
沙特为什么不定都麦加?
防止麦加踩踏是不可能完成的任务吗?
伊斯兰教的圣地,无数人朝拜的“黑房子”里面,到底都有些什么?
扬州大哥中东行之沙特终结篇:我沐浴在圣城的阳光里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