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郓北试验区在聂厂之说

   1940年10月为了抗战的需要,郓城县将北部五个区划为郓城县,将南部五个区划为郓南县,归属鲁西区党委运西地委领导。同时,范县、台前县、昆山县(梁山县)、鄄城县的部分地区建为试验区也划归运西地委领导。1941年7月,鲁西区党委与冀鲁豫区党委合并,运西地委也叫冀鲁豫二地委。郓城县改称郓北县,将运西地委实验区的大部分划归郓北县。新建实验区后移,清丰、阳谷一部分划入新的试验区。区党委、军区,二地委等领导机关都在新建实验区内。
​ 

   1941年8月份,父亲到冀鲁豫区党委政治学习,并接受区党委正式的历史问题的审查,审查结论为:"1932年二月参加革命,1932年十一月加入中国共产党……,党龄从1932年算起。"政审结束后,在同年10月份正式调出肥城,调入新成立的冀鲁豫行暑视导室,为视导室负责人。父亲的屁股还没有坐热,因为郓城县形势恶化,急需一个即懂政权建设,还要会打仗的县长,年底,父亲由区党委决定,临危受命出任郓北县长。在父亲到来之前,王省身是由冀鲁豫行暑付秘书长调郓城当县长的,王省身到任后,带领县大队在严集到大杨集路沟里正面伏击敌人,结果仗还没有怎么打,县大队就被敌人打垮了。这一仗王省身败退在罗楼被捕,县大队基本上是自己跑散的。县大队打的很窝囊,几乎没有放几枪,就被日伪军追散了,这一仗是王省身对敌情估计不足,军事指挥失误造成的。郓城一直是敌占区,敌人实力很强大,鬼子有一个联队司令部加一个大队的鬼子驻郓城,这还不算敌人主要的力量刘本功的伪军。刘本功是郓城伪县长,有伪军55个中队,7000多人,常驻郓城县3000余人,武器装备也很好,是鲁西南有名的伪军头子,铁杆的汉奸。他的伪军都是本地人,对本地的八路军,县大队,抗日政府行动规律都非常了解,可以说刘本功是一个地地道道的坐地虎。由于刘本功对我方太了解,是抗日军民的一大祸害。王省身被捕后,敌人气焰更嚣张,经常到处抓人,抓抗日干部和群众,散布共产党八路军不行了,被消灭了等等,离间抗日政府与民众的鱼水关系。因为县长被捕,县大队散了,郓城县委、县政府很多本地区委、区政府,县大队人员思想不坚定者,自动离队回家了。整个抗日力量基本遗失。这时的郓城县(郓北)对敌斗争极端的艰苦和困难,为了挽救郓北抗日危险局面。115师343旅7团在郓东地区与鬼子和伪军打了一仗,本想打个胜仗,鼓舞士气,结果仗没有打好。区党委任命地委组织部长李光录为县委书记,孟晓东为县长,但很快孟晓东担任县长期间,县大队在大渚潭与日伪军打了一仗,县大队还剩18个人。孟晓东被调走,由父亲接任县长。父亲带来一个短枪班10多人,加上县大队18个人,共有武装不到40个人。县委、县政府基本沒有留下多少人,基层区,村人员基本都没有了。能够坚持本地抗日的区只有8区比较完整,区委书记牺牲了,区长在。
​                                                                               

    1941年到1943是抗日根据地最艰苦、困难的时期,郓城县更困难,是冀鲁豫对敌斗争最残酷的县之一。父亲来时,区党委,地委给父亲的任务是:”恢复共产党抗日武装政权,对敌斗争不能再退;实行两面政权的对敌斗争策略;破路,征粮,为领导机关运送粮食。”

    父亲深知,想站住脚,必须重建县大队,重建区,村组织,重新树立抗日政府的威信,必须用战斗来重塑政府形象。父亲第一件事就是与重新组建的县委,寻找打散的人员,向群众宣传共产党的抗日政府回来了。父亲在高庄宣传时,收编了原被打散的马占新部二、三十人,把县大队扩大到几十人。又与115师343旅7团二营一个连,在梳洗楼打了一仗,一直把刘本功的伪军几十人追到刘店,打死多人。1942年初,春节前夕。父亲指挥郓城县抗日武装与抗日群众大破路,将郓城到寿张、郓城到范县、郓城到台前、郓城到侯集鬼子据点的道路全破坏了。

父亲为了尽早重建县大队,打击刘本功伪军,鼓舞士气,要求分区给予支援。教三旅(三四三旅)政委曾思玉从七团抽调100多人,组建郓北支队,帮助郓城县工作。晋士林为队长、左宏奇为政委,父亲为总指挥。郓北支队的到来为郓城县县大队的重新建立,消灭刘本功的伪军创造了条件。首先,在扬集吃掉刘本功100多人,缴获了不少武器、弹药。其次,在郭庄,我们用机枪打退伪军进攻,随后与后续的鬼子相遇,郓北支队与短枪队由郭庄退到大扬集,从侧面反击鬼子和伪军,敌人一看是正规八路军,很快撤走。

另一次是在东邢庄得到情报,刘本功的伪军近200人,没有鬼子参加,父亲决定打击刘本功的伪军。郓北支队在父亲指挥下,快速进到李垓附近对伪军进行打击,消灭伪军十几人,在追击伪军的时候,遇到鬼子的增援,被鬼子顶住,我们后撤时,被鬼子打了追击,牺牲了一个同志,父亲命令机枪掩护,短枪队反击,短枪队在孔庆祥的带领下,顽强阻击敌人,打死几个伪军,使郓北支队顺利后撤。

还有一次,郓北支队在姚庄,诱敌深入,县大队,短枪队,区队在何堂伏击敌人,敌人分两路包围姚庄,北路从东西邢庄的路沟进到姚庄西北,南路从李垓直扑姚庄。郓北支队撤出姚庄,抽出两个排,阻击南路的敌人,剩下一个排与县大队,短枪队,区队伏击北路敌人,战斗打响后,消灭一小部分敌人,其他敌人撤退。在郓北支队的帮助下,父亲带领短枪队,县大队打了很多仗,重振了抗日政府的威信,重塑了老百姓对共产党领导的抗日武装的信心。县大队由18个人很快恢复到100多人,以后发展到近400多人,恢复到王省身当县长之时的人数,同时,区,村两面政权建设的很快。

当时二地委书记兼分区政委段君毅。司令员由343旅代旅长王秉章兼任。地委付书记万里。地区专署专员邹鲁风。

注:115师343旅后叫115师教三旅

 

 

父亲在郓城遇到最危险、最残酷的经历,就是1942年9月27日日本鬼子“铁壁合围”。

郓城县因为日伪势力强大,区党委才将郓城分为郓城(郓北)与郓南两个县,无论是郓城还是郓南基本上没有根据地,都处在游击区和敌占区。郓城县委、县政府很多人员基本深入到区、村敌占区开展工作。留守县委、县府驻地的人很少,县大队、郓北支队,都有自己的驻地,并不与县政府一起活动。父亲当时与县政府的留守人员和短枪队一起活动。“9.27”鬼子大扫荡之前,郓城(郓北)县的斗争形势更加紧张。郓城(郓北)县公开活动的区域仅限于七区。刘口西北部和八区侯集的南部;刘口以南,侯集以东可以隐蔽活动。九区可以半公开活动。这时的县委、县政府、县大队,郓北支队基本上都是独立分散活动,都有自己的驻地。敌人“9.27”大扫荡前夕,就有情报显示敌人要有大规模的行动,具体什么规模?什么行动?不知道。因为敌人在扫荡前,控制了交通要道,对抗日组织进行了严密封锁,准备切断地、县、区之间的联系,父亲想要调县大队回县政府驻地已经不可能。当时县大队付大队长杨林山调离,县大队教导员孙泊,是父亲前不久,通过教三旅(三四三旅)政治部主任王辉球刚调来的。孙泊刚来,县大队的根基不深,加上县大队都是从区队上调过来,对敌斗争,对鬼子作战,经验不足,战斗力有限,根本不能与鬼子面对面硬拼。

当时,曾思玉带领七团两个主力连,一个教导队共计500多人驻在李楼。 曾思玉和父亲事先知道侯集据点鬼子增兵,但外围其他方面的情况就不知道了。9月26号夜里,韩庄联防队员报告说,夜里听到村东河里有马叫,可能来了不少的敌人。父亲把情况汇报给曾思玉,曾思玉命令七团的二个连、教导队,郓城县政府留守人员,父亲带的短枪队,七区的联防队员(民兵),连夜集中起来以防不测。父亲马上通知县委、县政府做好应急准备。派通讯员通知县委,派通讯员命令县大队,在鬼子进攻后,向刘口转移。命令县政府外出人员,协助区,村工作、转移。通知郓北支队,遇敌人后可自主决定转移路线。同时,父亲让侯集附近村庄联防队员集中,密切注意据点里敌人的动静,以防突变。

1942年9月27日,鬼子从三个师团,一个旅团抽调近万鬼子,外加伪军,共计一万多人分数路,对郓北、郓南等县,进行“铁壁合围”式的围剿,妄图消灭冀鲁豫八路军主力部队;消灭包围圈内的抗日力量。

早晨,侯集的敌人先出动,联防队首先与敌人打起来,很快南面,北面都响起抢声。曾思玉对父亲说,需要过黄河,避开敌人。父亲问联防队员怎么办?曾思玉说:“你带联防队员,我带三个连尽快离开这里。我们马上行动!”父亲立即让通讯员通知所有驻地人员,随部队撤离。于此同时,驻严集的郓北支队一部分在左宏奇带领下向张店方向突围,一到张店就与鬼子遭遇,一接头都是机枪开路,随郓北支队撤离的地方干部有人牺牲。父亲带通讯班、短枪队,七区联防队,几十个人,还有县政府的其他人,(无枪)向北急进,走到旧城南部,鬼子的飞机就上来了,飞机频繁扫射四面全是枪声和炮声,有的干部和联防队员向东北旧城方向跑去。父亲向往旧城方向突围的那些人大喊,不要往东北方向跑,向边沿突围,但是没有人听,一切乱了套。父亲带着剩下的人冒着鬼子抢声坚决的向西北插,过黄河!父亲带领的人在黄河边与一小队鬼子遭遇,用手榴弹集中的火力撕开了一个缺口冲了出去。父亲带的几十个人还剩十个人,在往前走就是鬼子大队伍,父亲立即后退到河西一个小村子,令大家各藏各的。父亲与通信员藏在豆垛子底下,跟通信员说:"只要被鬼子发现就自杀,不能当俘虏!"父亲在豆垛低下躲过一劫。父亲他们冲出后不久,鬼子就从各县驱赶过来了很多人,这时黄河滩里成了人海,抗日部队和地方人员,穿军衣的和穿便衣的,光头的和戴帽的,在无数逃难的群众中 穿梭似的乱跑,谁都不知道哪里可以脱险,到处可以看到丢弃的背包、步抢、短枪、衣服和鲁西票,深豆棵里已趴满了穿军衣的人。鬼子看到被包围的人太多,不好辨别谁是抗日分子,谁是老百姓,就在正南和东南开了两个口子,压迫包围圈里面的人往开放的口子走。鬼子扫荡结束后,父亲在河西苑庄,集合县政府没有被捕的人员,重新整顿队伍。曾思玉带的三个连在杆草固堆被鬼子包围,最终突围出去。郓北县大队在孙泊带领下,以很少的人员损失撤退到刘口鬼子据点附近,安全等待鬼子"铁壁合围"结束。

9.27鬼子“铁壁合围”使郓城县损失惨重,赵一飞、崔俊之、杨克民三位科长被捕,陈伟科长和五区杜区长牺牲。这次鬼子“铁壁合围”是抗日战争中郓城(郓北)县损失最大的一次。几个县牺牲、被捕、失踪太多人。受敌人合围损失的绝大部分是县、区的地方干部。区党委、军区、地委在合围圈外,分区驻崔刘庄,鬼子没有发觉。

1942年9.27鬼子"铁壁合围"扫荡后,村村有伤亡,是抗日战争中,敌人历次扫荡我们损失最大的一次,就全根据地被俘人员1000多人。教训是深刻的,但也激发了全体根据地人民抗战的勇气和斗争策略。郓城县大队与分区部队配合向鬼子和汉奸发起了新一轮打击。自1943年起,侯集据点里的敌人老实多了,形势暂趋稳定,各项工作逐步展开。

父亲在郓城当县长一年多时间里,完成了区党委交给,建立两面政权、破路、征粮、向上级机关运送粮食等任务。1943年春调十九团工作。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卜算子·郓城潘渡伏击战
南乐人民在抗日战争中的重大贡献
抗战史话:打击日伪顽匪保卫抗日政权,老四团三营官兵武河战顽敌
参阅 | “小延安”长秋村:烧不毁的“抗日堡垒”
王耀南(81)当武委会主任才一个多月,又官复原职
《平原游击队》原型的媳妇被日寇抓走,他想出一狠招,电影没敢拍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