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理解“四渡赤水”伟大之处的四个提问
userphoto

2023.04.30 安徽

关注

有关四渡赤水的精彩、高明之处网上有精辟论述。但有人总是心里不服,提出了各种各样的问题,比较有代表性、也“乍一看很有道理”的是“情报决定论”,意思是教员靠着情报优势才取得成功,没啥了不起。

四渡赤水的场景很奇妙,红军完全孤立、没有外援、以少对多、内部决策层还有掣肘,因此无法像抗美援朝那样拿苏援来混淆,也不能拿“人海战术”和“别人的贡献”来说事,于是“情报决定论”就成了唯一借口。

顺便说一下,贬低一个人的才华和贡献大致有如下3个手法:

1、说他的成功有很大偶然性,或者是外界因素为主。

2、使劲地捧周围人。说不是他一个人做的,还有很多人,这就分流了他的贡献;例如对屠呦呦、袁隆平都是这种方法。

3、不惜贬低他的对手,如老蒋、美苏等,虽然这个对手才是他们心中的最爱。

对于那些刻意贬低的,无论如何详细分析“四渡”过程和细节,都很难改变他们;但对于很多不服的、被忽悠了觉得“情报决定论”似乎也有些道理的人,本文用四个提问来讨论“四渡问题”,希望引发深入思考。

第一,为什么别人不能做出正确决定?

要知道红军决策层所有人都同时掌握同样情报,有很多次大家都说应该向某个方向走,只有教员说不行,政治局都投票表决了,他还独自持反对意见,后来的事实证明他是对的。

敌人是常规思维,我们如果也同样用常规思维,不正好进入敌人的预设包围圈嘛。

这种力排众议的情况出现一次是偶然,但多次出现就不是偶然了,一定有内在的必然原因。正是这种必然性使得教员成为高人、伟人,说一句“高屋建瓴”、“力挽狂澜”一点也不过分!

第二,谁指挥谁?

敌人从东边而来,本能的反应是向西边跑,这其实是常人被动的反应,是被敌人指挥。教员的做法是化被动为主动,出其不意、攻其不备。你从东边来,我很可能往南、往北,甚至迎着敌人向东,绝不按敌人的指挥棒走。延安保卫战教员也有这样的杰作。

“我们如果这样做,敌人必然那样做”。从“二渡”开始,每一步都主动诱敌、攻其必救,是当时的最佳和必然。教员通过眼花缭乱的妙招调动敌人、指挥敌人,逐步争取到主动。

此时再看情报的作用,主要是来“验证”每一步指挥决策的正确性,已经处于次要地位。

上述的一、二基本上完全否定了“情报决定论”,按理说足够了;但为了更加全面、深刻理解教员的伟大,有必要再提出两个假设问题,供大家思考。

第三,四渡赤水能破解吗?

如今四渡赤水的所有细节都已经公开并被研究透了,假如开个上帝视角,让人穿越回去,告诉蒋“红军要四渡”,蒋能完成对红军的合围吗?

这一点至今没见有人研究过,我很怀疑根本就不存在破解的方法。

第四,找到办法又能怎样?

假设后人找到了破解四渡赤水的方法,然后穿越回去指挥蒋军,又能怎样?你觉得教员还会按照原来的做法一成不变地继续吗?难道他就不会针对你的应对再出奇兵?

要知道,兵无常态、水无常形。优秀指挥员都讲究临机处置、因势利导,教员更是古往今来的顶尖高手,从前面的1-4次反围剿能看出来,后来的一次次胜利也反复证明了。

四渡赤水显示出,教员对于战局、战场、战略、战术及敌我双方的认知和把控要高于同时代人一个层次;战胜这样的跨时代高手,唯一的办法是再高一、两个层次。

例如可以充分打开上帝视角,让朝鲜战争的美军携带所有装备、尤其是空军,参加围剿“当时的红军”。否则大家也看到了,等“当时的红军”后来长大了,在朝鲜战争照揍美军!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再说长征 1 | 从两夺遵义到四渡赤水,70多天里红军到底在做什么?
红军长征情报工作的成功经验及其启示
当初四渡赤水,在三渡赤水的时候,本来红军设了一个口袋阵,准备打王
为什么说红军长征路上四渡赤水很神奇?
1935年曾希圣面对四渡赤水的危机,出了个妙计,毛主席:就这样办
1935年四渡赤水面临危机,曾希圣出了一个妙计,毛主席:就这样办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