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不留黄金给子孙

俗话说:“钱多不怕咬手,债多不怕杀头。”自古以来,大家只嫌钱少,岂有嫌钱多之理?然而,世间就有嫌钱多、不留黄金给子孙的人。据史载,汉宣帝时期,疏广被任命为太子太傅(老师),疏广兄长的儿子疏受为少傅。叔侄俩勤勤恳恳,兢兢业业,谆谆教导,任教五年,看到太子刘SHI (读“示”)年已十二,逐渐长成,通晓《论语》、《孝经》,疏广便对疏受说:“我听说,‘知道满足的人不会受辱,知道适可而止的不会遇到危险。’功成身退,这是符合事物发展规律的,如今,我们做官已到了二千石的高位,可以说功成名就,如果这样再不离去,恐怕将来会后悔的。”疏受即叩头道:“听从叔父的安排。”于是叔侄两人便以患病为由,上书汉宣帝请求退休。宣帝批准了他们的请求,并赐黄金二十斤,皇太子也赠送黄金五十斤,朝廷公卿大臣和故人在东都门外摆设酒宴,陈设帷帐,为他们饯行。前来送行的人乘坐的车辆就有数百辆之多,沿途观看的人都赞道:“贤哉二大夫!”有人甚至为他们的荣耀感叹落泪。

疏广和疏受回到家乡后,便不断命家人变卖黄金,摆设酒席,宴请族人、宾朋好友,与他们一起取乐。并经常询问还剩多少黄金,要他们赶快花掉。于是有人便劝疏广用黄金为子孙购置一些产业,疏广却说:“我难道是老糊涂,不顾子孙吗!我想,我家原本就有土地房屋,让子孙们在上面勤劳耕作,就足够供他们饮食穿戴,过与普通人的生活。如今再要为他们增加产业,使有更多的余财,只会使子孙们懒惰懈怠。贤能的人,如果财产太多,就会增加他们的过错。况且富有的人是众人怨恨的目标,我虽然无法教化子孙,也不愿增加他们的过错而招致怨恨。再说,这些黄金都是皇上赐给我养老、安度晚年的,我拿出来与族人、宾朋同乐,不也是很好吗?”于是族人皆心悦诚服!这个典故给人的启迪和教育是深刻的。

首先,身为高官,不留恋官场,不贪恋权势。疏广选择退隐,反映了他是个博学多才,见多识广,具有忧患意识的人。他深知做官是个高风险的职业,尤其是在霍光专权时期就更加危险,弄得不好,丢官弃职不算,甚至还要坐牢,或枉送性命,历史上有许多人就是因为被官拖累苦了的。所以,正当他在仕途上铺满了锦绣鲜花、春风得意的时候,来一个漂亮的转身,急流勇退,请求告老还乡,回归故里,这不是一般人所能做到的。可见,这些帝王之师无论进与退、去与留,都是智高一筹,先人一步。他们这样做,虽反映了封建士大夫明哲保身的处世哲学,有其消极的一面,但他深知“祸莫大于不知足,咎莫大于欲得”的道理,知足不辱,见好就收,说明他聪明、有勇气和远见卓识,这跟那些只知道进,而不知道退,既得陇又望蜀,争权夺利,贪得无厌的人比起来,实在是天渊之别!

其次,身为高官,不为财所迷。由于贪婪是人的本性,尤其是面对金钱美女的诱惑,更是使人难于抗拒,欲罢不能,因此有些人即便得到了“金山、“银山”也还嫌不够,只要还没有倒下,就要贪,那贪欲就像《西游记》陷空山白鼠精住的无底洞那样,没有一个尽头!如有的为官者,在“有权不用,过期作废”的思想支配下,趁着手中有权,不管三七二十一,不顾后果地进行贪赃枉法,谋取私利,大量敛取不义之财。然而,有成时必有败,“只以权贪利,岂知财作灾?”一旦事情败露,不但“竹篮打水一场空”,而且“赔了夫人又折兵”。再说,钱这东西,“无翼而飞,无足而走”,不是你想得到就得到,想要就要,想留就留的。从历史来看,有富贵家就必有败家子。如从前有一个大财主,购置了许多田产,而怕子孙将来变卖,他叫来管家,吩咐说:“把那些成片的良田的田埂全部铲除,由小块变成大块,变成上百亩一块的良田,让买田的人难买,使子孙难卖。”然而,话音刚落,他的孙子就接着说:“爷爷,不怕,以后可以一块一块地隔开来卖。”爷爷听到孙子这话,顿时心里凉半截,于是有好气没好气地对管家说:“不用了、不用了,败家子已经出来了!”

第三,身居高位,不为子孙谋官谋财,只为子孙谋志。自古道:“豪门出劣子,富贵出顽儿。”他深谙“再富也不能富孩子”的道理,如果什么东西都想买便置便给儿孙,使其多有余财,这样就容易使其懒惰懈怠,甚至使其走上违法犯罪道路。如金钱既万能又万恶,它最大的害处就是可以把人变成“鬼”。然而,古往今来,“世人都晓神仙好,只有儿孙忘不了!”如许多富贵人家惊怕将来子孙挨冻受饿,受苦受累,不是为子孙谋这个就是谋哪个,不是为他们置办产业,就是搞“安乐窝”等,烦烦恼恼,终日忙忙。然而,“痴心父母古来多,孝顺儿孙谁见了?”如清· 吴研人在《二十年目睹之怪现状》第一百零四中讲了个不肖子的故事:原银元局总办苟才的儿子龙光,年纪轻轻,刚娶了老婆不久又要纳妾,一心要享受齐人之福,可惜无钱,苟才劝也不听,在妻舅承辉的挑唆下,急着要当家撑权纳妾,只是父亲还健在而无法实现自己的心愿,于是便趁父亲患病之机,跟承辉一块合谋请庸医朱博如采取“寒热兼施,攻补并进”的办法,用那些与病情极形反对之药将他害死。可谁不知后来亦被人算计,像这样的败家子,苟才千方百计弄来的家业还能长久吗?这虽说是故事,但在实际生活中亦不乏其人。可见,“苦心竭力营家计,到得那时在梦中!”

林则徐说过:“子孙若如我,留钱干什么?贤而多财,则损其志;子孙不如我,留钱做什么?愚而多财,益增其过。”这是很有道理的。然而,许多人并不是这样,他们就是要把大量钱财留给子孙,让他们世代享用。他们不像疏广,既不为子孙谋官,也不为子孙谋财,而是为子孙谋志,教儿孙立志做人,用自己勤劳和智慧的双手创造财富,就像“授人之渔,终身受用”的道理那样,才是长久之计。

事实证明,“有志者,事竟成”、“儿孙自有儿孙福,莫教儿孙作马牛”,教子训孙立门户,关键是要教他们立志做人,而不是留下一座“金山”给他们。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增广贤文(修订)
杨公风水二十四山七十二局吉凶断
林则徐
杨公古三合24山72向断 - 平平安安的日志 - 网易博客
曾国藩家族兴盛200年,8代中没有一个败家子。这家教太厉害
古今格言荟萃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