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2011年7月刊:雪域 天路——青藏铁路不可错过的六大看点

雪域 天路——青藏铁路不可错过的六大看点

 

 雪域 天路 
 
青藏铁路不可错过的六大看点


(一)中国最美的高原钢铁景观大道
文/钢琴师 海忆水 罗四翎 冯帅   摄影/田捷砚 金海 牛魏 崔凤阳 任建军

这是一条孕育了无数生灵的朝圣之路,这是一条汇集了五千年华夏文明的寻根之路。她的苍茫、辽阔、壮美和高远让她成为中国最美的铁路。青藏铁路犹如一条腾飞的巨龙,作为一个牵引者,带领我们走入神秘的雪域高原,让我们一睹青藏高原独有的奇山和异水。

 

在那遥远的地方 

    过了日月山,又是一重天。

    站在回望石旁,东西环顾,风景迥异,只见一边千里平畴、烟雨蒙蒙,一派塞上江南风景;回首再向西,却是另一番景象:点点毡房,牛羊悠然,草原起伏,直到天尽头,那是青藏高原和美丽的青海湖。

日月山无论在丝绸之路,还是在唐蕃古道中,日月山都是不可忽视的一站。1300多年前,文成公主正是在西宁以西的日月山垭口向东眺望,挥泪告别了自己的故乡,跟随前来迎亲的吐蕃使者进入西藏的。

    日月山坐落在青海省湟源县西部,属祁连山脉,古时为中原通向西南地区和西域等地的要冲,形势险峻,早在汉代,就已成为我国“丝绸辅道”的一大驿站。唐代时更成为唐蕃古道的必经之路。

    而如今,这里是青藏铁路的起点。它的左边是黄河支流的湟水河,中间是青藏铁路西格段,右侧的柏油马路与唐蕃古道重合。在自然地理上,日月山也是一条非常重要的分界线,它是我国外流区域与内流区域、季风区与非季风区、黄土高原与青藏高原分界线,也是青海省内农业区与牧业区的分界线。

    与青藏高原上动辄五六千米高的雪山相比,驻守在青藏高原门户之上的日月山不算高,海拔仅3000多米。再加上高原上的山,总有着似山还似原的味道,这让日月山看上去像两个大山丘。《山海经》说:“其下有弱水渊环之,其外有炎火之山。”弱水指的便是今天日月山下的倒淌河,“炎火之山”正是今天的日月山。日月山西头数十里,土石皆为赤红色,垒垒岩石如火,所以古时多称其为“炎山”或是“赤岭”。

    日月山高不及昆仑,险不如积石,既无苍翠的森林,又无嶙峋的怪石,有的只是一派苍茫。山顶有一块刻有“日月山”三字的大石碑,两个山头日亭月亭遥相互应。日亭中的壁画主要讲述了藏王松赞干布派大臣禄东赞赴唐都长安请婚的轶事,月亭中的壁画主要表现了文成公主入藏后,从中原带去精神与物质文明的传播情况,涉及了纺织、酿酒、音乐、舞蹈、天文、地理以及佛教等很多主题。

    可以这样说,这里是汉藏两个文明融合与碰撞的交汇点。  

青海湖青海湖是青藏铁路向西途经的第一个高原湖泊。翻过日月山,列车在青海湖边蜿蜒而去。

青海湖的美离不开身边4座高山的环抱:北面的大通山,东面的日月山,南面的青海南山,西面的橡皮山,这4座海拔都在3600米至5000米的大山,犹如4幅高高的天然屏障,将青海湖紧紧环抱其中。从山下到湖畔,则是广袤平坦、苍茫无际的千里草原。

    青海湖是构造断陷湖,湖盆边缘多以断裂与周围的大山相接。距今20~200万年前成湖初期,形成初期原是一个大淡水湖泊,与黄河水系相通,那时气候温和多雨,湖水通过东南部的倒淌河泄入黄河,是一个外流湖。13万年前,由于新构造运动,周围山地强烈隆起,湖东部的日月山、野牛山迅速隆起,使原来注入黄河的倒淌河被堵塞,迫使它由东向西流入青海湖,出现了尕海、耳海,后又分离出海晏湖、沙岛湖等子湖。由于外泄通道堵塞,青海湖遂演变成了闭塞湖。加上气候变干,青海湖也由淡水湖逐渐变成咸水湖。

    北魏时青海湖的周长号称千里,唐代为400公里,清乾隆时减为350公里。目前青海湖呈椭圆形,周长300余公里。近几十年来,受气候变暖和人类活动影响,青海湖水位持续下降。近50年来,青海湖水位下降了3.78米,水面面积减少了362.3平方公里,大致相当于每年减少一个杭州西湖。青海湖正在从单一的高原大湖泊分裂为“一大数小”的湖泊群。有专家预测,如果按照现在的速度不断萎缩,平均水深18米的青海湖将在200年后完全消失。为了保护青海湖,青海省在2008年正式启动青海湖流域生态环境保护与综合治理项目,计划在10年内最大程度恢复青海湖原生态。

    任何时候来青海湖,都不会是错。一年四季,每日晨昏,青海湖的景色各不相同,却都美到极致。伫立湖边举目环顾,群山环绕,碧波荡漾,虽然没有夏季浓烈绮丽般的绿与冬日冰封玉砌般的白,蔚蓝的青海湖却显示出一种最斑斓的高贵与静谧。极目眺望处,正是让人心动不已的海心山。“一片绿波浮白雪,无人知是海心山”,海心山境地幽绝,自古以来便有僧人岛上修行。海心山上有一座古城可以游览,但其实这里最大的看点还是可在海心山的高处,远眺青海湖的全景。

    海心山是神秘而圣洁的,而鸟岛则是神奇而灵动的。鸟岛东头大,西头窄长,远远望去活似一只蝌蚪,不过,这只小蝌蚪却名列我国八大鸟类保护区之首,栖憩禽鸟的总数在16万只以上。每年三四月,雁、鸭、鹤、鸥等候鸟陆续从南方来到这里开始营巢;到五六月份,在鸟岛0.11平方公里竟有着数以万计的鸟巢,鸟蛋遍地、幼鸟成群,鸣啼之声此起彼伏,传扬数里;到七八月间,群鸟翱翔于蓝天、游弋于湖面;九月之后,这些候鸟们才携儿带女渐渐南迁。而到了十月份之后,又有数千只大天鹅陆续从俄罗斯的北部、西西伯利亚以及我国新疆和静县的巴音布鲁克等地迁来。 

    7月,是青海湖看油菜花的最佳季节。青藏铁路从西宁去青海湖的路上,油菜花就没有停过。日月山以东地区,这里的油菜花沿着山地的梯田分层,层次感丰富;而在日月山以西地区,油菜花则是平铺在青海湖岸,一眼望不到边际。即使在夏天,这里的平均气温也不过18℃,完全没有盛夏的焦躁。,湖畔地势平坦的高原草坝上,一垄一垄的油菜花在大地上蜿蜒起伏,直到天边,线条简单而不失悠闲美丽。

    青海的另一处油菜花海,要从西宁坐5个小时长途车才能到达的门源县,西起青石嘴,东到玉隆滩,北到与甘肃交界的冷龙岭,南到大坂山,这片区域的油菜花绵延几十公里,宛如金黄的大海。由于田地多向着河道方向倾斜,所以站在河岸上向两边看,铺天盖地的都是金黄色,大通河在中间流淌,这种景色就像镶了两道金边的银丝带蜿蜒飘舞,与祁连山遥相辉映。

    门源油菜花时比青海湖的油菜花期要早,一般7月中旬为盛期,到月底就有点开败了。而青海湖的到月底还盛开着,所以,来青海看油菜花最好的时间是7月中下旬前后。

 

并驾齐驱的 “万丈盐桥”

   在田野般平坦的盐壳下50公分处,是五彩缤纷的盐的世界,色彩各异的盐田风光对映着远方出现的海市蜃楼,构成高原湖泊之绝景,这里就是号称中国“盐湖之王”的察尔汗盐湖。 

察尔汗盐湖浩瀚的察尔汗盐湖如一颗洁白晶莹的巨大宝石静静地躺在柴达木盆地的心脏位置。青藏铁路和敦格(敦煌至格尔木)公路,犹如两条巨龙,横跨在察尔汗盐湖的南北两侧。

察尔汗盐湖作为世界上最大的天然盐湖之一,它的富足令人惊讶——盐湖东西长160多公里,南北宽40公里,盐层最厚处有20米,据称湖中储藏着500亿吨以上的氯化钠,可供全世界的人食用1000年。

    察尔汗盐湖距格尔木只有66公里,几千万年前,这里还是一片汪洋大海,地壳运动使青藏高原这块地面抬起,变成了世界上最大的高原,结果海水留在了一些低洼地带形成了许多盐湖,察尔汗盐湖就是其中的一个。

    察尔汗是蒙古语“盐的世界”之意。由于盐湖地处戈壁瀚海,这里气候炎热干燥,日照时间长,年降雨量不及蒸发量的百分之一,一切绿色植物均难以生长。长期风吹日晒,湖内形成了高浓度的卤水,逐渐结晶成了盐粒,湖面板结成了厚厚的盐盖,异常坚硬。

    这里的盐形状奇特,超乎普通人知识范畴内的想象,它们有的像珍珠和宝石花,也有的像宝塔、星斗,除了白色,还有红、青、蓝、黑。由此不同,所以它们的名字也多成珍珠盐、玻璃盐、珊瑚盐、水井盐、雪花盐、粉条盐、蘑菇盐等等。这些神奇的盐花,是盐湖中盐结晶时形成的美丽形状的结晶体称谓,是卤水在结晶过程中因浓度不同,时间长短不一,成份差异等原因而形成的。

    举世闻名的“万丈盐桥”建造在盐湖之上。所谓桥,其实是用盐在察尔汗盐湖湖面上铺成的一条长32公里的公路。虽然外国专家曾得出“盐含量超过40%的地区不能修筑公路”的结论,但是干旱的气候让万丈盐桥成为了真实的存在。从格尔木至敦煌公路的一段和青藏铁路的一段,均由此经过。湖面上车水马龙,湖面下碧波荡漾,公路路面平整光滑,与柏油马路无两样,即使路面出现坑凹,用卤水一浇,随后凝结即可填平。只要不下雨,盐路的维护成本,显然更具优势。

青藏铁路也是从这里,穿越察尔汗盐湖呼啸而过的。铁路“盐桥”,与“万丈盐桥”相互辉映,并驾齐驱,颇为壮观。盐湖铁路桥比公路“盐桥”更长,并且这座铁路“盐桥”也许更具备了“桥”的特征——拥有两座“桥头堡”:达布逊火车站和察尔汗火车站,两边蜿蜒而去的路轨自然形成了“引桥”............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青海究竟有多美?看过这些才知道
青藏铁路十周年 :中国最美的高原钢铁景观大道
【美文选萃】 杨晓燕 | 青海行
路书丨河西走廊 : 塞外古丝路感受戈壁荒漠,敦煌雅丹风光
青海,并不是只有青海湖!
顾乐生 || 雪域天路三千里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