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这部关于少年成长的新剧终于播了,聊一下主演

人体有一种自我保护机制叫做选择性记忆,说的是我们会筛选记忆,记住美好的,忘掉不好的。当我们回看过去的时候就会发现,我们以为的那些不完美的过去其实比我们想象中的温暖。

所以美好和悲伤,其实是个相对的概念,

刚刚上线的《流淌的美好时光》,在某种程度上就展现了这种相对的关系,虽然改编自《悲伤逆流成河》,但看过两集之后发现,反倒是现在的名字,更适合它现在整体温暖清新的质感。

故事把时间线从高中改到了大学,齐铭和易遥依旧是对门的邻居,原著中那种压抑而暗黑的氛围几乎没有了,整体更像是普通大学生的青春生活。我们还是能从其中看出一些原著想要表达的核心,比如它强化了原生家庭对齐铭和易遥的影响。

在第一集一开始,就用两家人早起状况的不同,来对比出了齐铭和易遥成长环境的悬殊差异。

齐铭早上起来,会跟妈妈问好,下意识地就走到厨房里要帮忙。

吃饭的时候,连连夸母亲手艺好,一看,就是一个在充满爱的家庭中长大的男生。

不止是和母亲关系融洽,在从自己家门口走到弄堂口这段短短的路上,齐铭就遇上了三个邻居,他不仅能准确地叫出邻居们的名字,对他们的生活也都了如指掌。

比如主动跟言阿姨问好,夸她家小孙女聪明——

关心李大爷的墨兰长势,连有机肥料都是他送的。

翁阿姨更是一上来就要给齐铭吃包子,还要「摸一下」,显然不是第一次了。

什么是别人家的孩子,齐铭就是。

第一集开始十五分钟不到,从家庭内到家庭外,齐铭的全优模范生的形象就相当让人嫉妒了。

与此同时,易遥一大早,和母亲就吵翻了全弄堂——

这样的对比,在拍出齐铭和易遥截然不同的性格的同时,也拍出了这种不同的原因——原生家庭。

不过,齐铭也绝不只是一个从小被家庭呵护大的单纯暖男形象。在他的优秀下面,甚至还藏着比易遥更复杂的一面。

人不可能是完美的,如果一个人看起来完美,那一定是因为他为此太过严格要求自己。

而齐铭,就有点过于完美。

但从马天宇表演的很多细节里,你能感受到齐铭这种完美下的压力,确切地说,是他藏在完美乖巧之下,那叛逆的一面。

比如,明知道母亲很讨厌易遥一家,他还是会把母亲带给他的牛奶,偷偷塞给易遥,还说「老规矩」。

再比如,在听到母亲抱怨易遥一家「老鼠生的儿子会打洞」的时候,他先是下意识地叹了一口气,然后把嘴抿得很紧,带着一点点微妙的「又来了」的那种情绪,耸了耸肩。

这些,都是典型的不同意对方说的话的微表情和身体反应。

但是接下来,他还是会很耐心地劝慰母亲,但是并不直接表达自己对易遥一家人的观点,而是巧妙地把关注点转到母亲身上,说她生气就会不好看了。

这种维护易遥,又让母亲开心的话术,太会做人了有没有。

在这背后,我们也就明白,齐铭并没有表面上看上去那么乖巧主流,这种在模范之间偶尔闪现的情绪,都为之后齐铭因为和易遥的关系而会产生的矛盾,埋下了伏笔。

比起原著的高中,《流淌的美好时光》把时间线放在了大学的改动是更合适的,在给剧情带来更多空间的同时,也为人物提供了两种原著中没有的状态,一种是生理意义上的成年,进入大学的齐铭和易遥,开始可以为自己的人生做更多决定,也有更丰富的日常生活。

另一种则是心理意义上的未成年,虽然这时候他们都过了十八岁,但还不能说完全掌握了自己的人生,最明显的一点就是,齐铭依旧要在母亲的管控之中。

他们,都还不懂成人世界的规则,而整部剧集,是他们从青年到成年的成长过程,也是他们慢慢体会成人世界现实的过程。

这种生理意义上成年和心理意义上未成年的对比,让主角有了更丰富的层次,尤其在齐铭身上体现得更加明显。

因为相比于在坚硬的环境中长大的易遥,在温暖的环境中成长的他,将会面临的那些成人世界的现实,都是他从未经历过的。

从某种程度上来说,齐铭是一个带着外壳生活的人,如何打破自己模范学生身份的束缚,是这个人物要面临的颠覆性成长。

这有点像是「过桥」,桥的两端,就是截然不同的青年世界和成人世界。

难得的是,马天宇的身上,刚好难得地同时具备了这种桥两端的气质,既有属于少年的那部分单纯,也有属于成年人的那部分边界和规则感。

当易遥要齐铭试吃他会过敏的芥末蛋糕的时候,他小心翼翼又想尝试的样子,笑容里充满了孩子气——

当易遥要齐铭帮自己买验孕棒的时候,他才有了第一次的失态和生气,但更多,是心疼易遥——


当自己母亲和易遥母亲打架的时候,他过去拉架,第一时间是跟对方道歉,从来不会在礼数上有半分差池——

在母亲还想接着恋战的时候,他又展示出了男子气的一面,直接很强势地说「别吵了,快走吧」,不由分说地把母亲拉了回去——

在这种孩子气和男子气之间,马天宇演出来的,是齐铭站在青年和成年分岔口上的感觉。

对于演员而言,演技会随着时间和经验增长,但有一种东西是无法通过经验获得的。

那就是少年感。

这也是为什么有很多演员,虽然在多年之后演技精进,但我们却觉得他们和早年时刚出道的时候不一样了,就是因为没有了那种少年感。

演员从本质上来说是种靠「阅历」的职业,但少年感的关键正好在于,他们是缺乏阅历的,单纯、信任、交付全部的自己,就是他们的眼中所看到的世界。

这其实也是剧名「美好时光」的寓意,它指的是我们在从青年到成年的这个过渡期中,依然相信单纯美好的白纸时光。

这种白纸时光同样也适用于演员,几乎每个演员的职业生涯里都有有这么一段时间,它并不会太长,可能在这段时间里的演技回头去看的时候,还不是那么的成熟和技巧化,但刚好是这种在本能和技巧之间的状态很打动人,而《流淌的美好时光》就捕捉到了演员们的这种高光时刻。

在这种青年和成年的分界线之间,我们也能看出来《流淌的美好时光》所想要表达的那部分主题。

它想探讨的,其实是青年和成年对「关系」的不同态度和不同定义。成年人之间的关系很简单:朋友、爱人、同学、敌人,似乎每一种关系,都可以被某种利害关系简单粗暴地划分。但是易遥和齐铭的关系,却不能被这么简单的定义。

这也是只有青年的美好时光里,才会拥有的这种难以定义的美好关系。成年人的世界才讲定义,青年阶段是对世界提出问题,成长则是为这些问题寻找答案,而我们如何成为大人,则决定于我们往什么方向去寻找答案,明确这些定义的答案。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远远的时光
人生阶段的俄语表达
成年人过儿童节,没啥好害羞的
《少年派2》:父母如何跟成年孩子相处,是一个全新的话题
【散文】转眼,你已成少年
你的声音,才是治愈我最好的解药!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