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公牛王朝》7、8:坎坷求学路难掩“野牛”天赋 皮蓬洗心革面助乔丹首进总决
乔丹纪录片《最后之舞》第4集 蜕变:乔丹横扫宿敌夺生涯首冠

编者按:记录迈克尔-乔丹与芝加哥公牛队 1997-98 赛季的十集纪录片《最后之舞》正在腾讯体育上映。由腾讯体育高级编辑潘谨勤所著一书《公牛王朝》也已同步开启线上连载。

萨姆·史密斯,《芝加哥论坛报》的记者,走进宽敞的训练馆,安静地站在一边,观看芝加哥公牛队的训练。

保安没有将他赶出去,尽管之前他们已经挡住了一波记者,甚至有来自《纽约时报》与《华盛顿邮报》的知名体育记者。“这是菲尔·杰克逊允许的,”一位保安用生硬的声音打发门外的记者,然后关上大门。“我可以与球员、教练呆在一起,”史密斯说,“这是最早我享受的一些特权。”

早在上世纪六十年代,杰克逊还是纽约尼克斯的一名年轻前锋,他们就相识了,不过那是球迷与球员的碰面——他们在地铁相逢,并聊了一段时间。很多年后,史密斯仍然记得那次偶遇,当然,杰克逊已经忘记了。他们第二次碰面,已经是十多年后了,1979年,史密斯成为《芝加哥论坛报》的记者,几年后,杰克逊担任CBA奥尔巴尼庄园主队的主教练,随后成为公牛队的助教。

当他们在公牛的训练馆相逢,很快就找到共同语言,并且成为朋友。“萨姆是一个合格的记者,他喜欢挖掘信息,但和很多记者相比,他并不夸大其词,而且非常体贴,”杰克逊说。他愿意信任史密斯,并且在成为主教练后,允许他观看训练。

但第一堂训练课就把史密斯看傻了。他说:“如果底特律活塞对待迈克尔(乔丹)的方式是凶狠,那么迈克尔对待斯科蒂(皮蓬)的方式就是残暴了,我几乎难以想象,每一堂训练课对斯科蒂而言都像是地狱”。

史密斯找到杰克逊,他认真地说:“菲尔,你为什么不阻止这一切?没人能拦住迈克尔,斯科蒂会被摧垮的。”

杰克逊耸耸肩,摊开双手:“不,只有迈克尔能让我们看到真正的斯科蒂。”

1965年9月25日,皮蓬出生于阿肯色州汉堡的一个大家庭,他们有12个孩子,皮蓬是最小,也是最高的一位。皮蓬家境贫寒,他的家只有两个卧室,却要安置全家14口人,他的父亲普雷斯顿是一个普通的造纸厂工人,有轻微中风,在皮蓬中学的时候已经无法工作;他的兄弟罗尼年少时受伤,只能坐在轮椅上。

贫穷让皮蓬的心态非常焦虑,他看不到自己的未来,每每想到自己或许会像父亲、哥哥那样一辈子辛劳却只能勉强糊口,他就会恐慌。“我经常会梦见自己像罗尼那样受伤,没有人照顾我,我在寂寞中呐喊,却只能听到回音,”皮蓬说。

幸运的是,皮蓬拥有家人不曾拥有过的天赋,能跑能跳,中学期间就成为汉堡当地出名的篮球运动员,并且在高中最后一年率领汉堡中学打入阿肯色州的季后赛,入选汉堡所在分区的最佳阵容。此时的皮蓬,身高只有1米85,司职组织后卫。


皮蓬的父亲身高1米85,而他的母亲则是1米83,他的哥哥们身高都没有超过1米9,在人们的预测中,1米85的皮蓬不会再长高了,他的篮球生涯也将终止。没有任何一所NCAA一级联盟的球队愿意接纳他,所有看过他高中比赛的球探们都认为他的潜力已经耗尽了。

如果皮蓬坚持要去一所篮球名校,只能通过考试,而他的高中成绩也只是勉强过关。甚至,好一点的NCAA二级联盟的学校也不想要他,有些学校给他发了邮件,“如果你不需要奖学金,可以给我们回信”。而这击中他的软肋,拥有12个孩子的普雷斯顿,没有多余的钱供任何一个孩子读大学。

中阿肯色大学,NCAA二级联盟的弱旅,给了当时身高1米85、体重仅为122斤的皮蓬一个希望。在皮蓬高中教练的游说下,中阿肯色大学决定招收他,最开始让他去大学球队打杂,清洗更衣室、给球员分发毛巾。这让他非常开心,“我可以在他们休息的时候打球”。

而在大一后半阶段,中阿肯色大学给他提供了奖学金,勉强够他付学费。“这对我来说就是雪中送炭,”皮蓬说,“我当然想去更好的大学,但只有中阿肯色可以减免我的学费,要知道我的家中还没有出过大学生呢。”

更重要的一点,皮蓬可以在中阿肯色大学继续他的篮球梦。

他在大学主修的是工厂管理,刚入学时,他还有一个梦想,毕业之后能找一份管理工作,从蓝领变成白领,“有一份稳定的薪水”。连续两个夏天,皮蓬都去打工,每一次回来,他的训练态度都会变得更加积极。

“只有篮球才能改变我的生活,”皮蓬说。即便是成为皮蓬家族第一个大学生,他仍然很焦虑,因为这并不足以让他真的成为工厂管理者。他渴望进入NBA,这是黑人篮球运动员惟一可以改变命运的方式,倘若只是中阿肯色大学的一个普通毕业生,他仍然只能为生计忙忙碌碌,无法走向更高层次。


但没有几个人知道他的名字,对美国篮球而言,NCAA二级联赛是被忽视的,甚至一级联赛的很多小学校都有可能得不到NBA球探的青睐。不过,皮蓬很幸运,他遇见了一位贵人。在他大三的那一年,马蒂·布雷特,NBA早期最好的球探,偶然间看过一场他的比赛,对他推崇备至,“他有球星的身体天赋,而且技术非常全面”。

布雷特给他认识的NBA管理层打电话,向他们推荐皮蓬。1987年2月,离选秀还有四个多月,公牛总经理杰里·克劳斯也接到布雷特的电话。“当时我不以为然,”克劳斯说,“不过马蒂在圈子里享有崇高的声望,慧眼识珠,因此我决定去看看斯科蒂的训练。”

大四赛季,皮蓬场均拿到23.6分、10.0个篮板与4.3次助攻,他的命中率达到59%,而他的三分球命中率是惊人的58%,如果这个数据属于NCAA一级联盟的球员,他会立刻成为状元秀,但对一个二级联盟的球员而言,数据没有任何说服力。

皮蓬改变命运的机会,只有一次。每年选秀,NBA都会在朴茨茅斯安排一次训练营,热度要小于在芝加哥举办的联合训练营,参与者基本都是大四球员,偶尔会有二级联盟的球员加入。这是皮蓬惟一能让球探亲眼看到他表现的机会。在这之前,包括克劳斯在内的大多数球队管理者,都只是看过皮蓬的录像。

“当我在朴茨茅斯看到斯科蒂,我真的被震到了,”克劳斯说。

他下定决心,一定要得到皮蓬。

群众的眼睛是雪亮的,克劳斯不是惟一看中皮蓬的圈内人士。凭借自己在朴茨茅斯的出色表现,皮蓬获得邀请去夏威夷参加一个锦标赛,尽管这个被冠名为“全明星锦标赛”的赛事没能吸引乐透热门球员,但有不少能进入首轮的球员都来了。

皮蓬成为最抢眼的球员,他入选了最佳阵容,还拿到扣篮大赛的冠军。

克劳斯与公牛的麻烦来了,他们不能确保选中皮蓬。1985年,克劳斯担任公牛总经理,用了两年时间,囤积了一些选秀权,包括1987年的8号签与10号签,但克劳斯听到风声,拥有6号签的萨克拉门托国王、7号签的克利夫兰骑士都在关注皮蓬,而且还有些没有高顺位的球队在与这两支球队谈交易选秀签的事儿。

比利·麦金尼,公牛队副总经理,最开始对皮蓬印象平平,但在夏威夷的锦标赛之后,与克劳斯站在同一条壕沟,他后悔没有提前与皮蓬打好招呼,让他别去夏威夷。“我们应该将他藏起来,”麦金尼说,“但在他展现了足够出色的天赋之后,这已经不可能了。”

克劳斯决定做一笔交易,从超音速那儿得到5号签来选皮蓬。“离选秀大概还有一个多月,我告诉我的妻子,‘亲爱的,做好准备,我们会让你大吃一惊’,”克劳斯说。

在他的加盟公牛的前两个赛季,克劳斯的选秀思路天马行空,1985年,他从骑士那儿交易来9号签,选中来自弗吉尼亚联合大学的查尔斯·奥克利,令所有人吃惊,不过,奥克利在新秀赛季就场均拿到15.7个篮板球,在联盟位列第二位,克劳斯的选秀才能也获得好评;1986年,他又放弃杜克大学的组织后卫约翰尼·道金斯,用9号签选了中锋布拉德·塞勒斯,被外界传为笑柄,甚至乔丹都公开讽刺克劳斯,“能选择塞勒斯的人真是‘天才’”。

克劳斯与麦金尼还需要说服当时公牛队的主教练道格·科林斯。“杰里和我与道格谈到选秀,他对此很是怀疑,”麦金尼说。于是克劳斯给科林斯与他的教练组放了一段录像,那是皮蓬在夏威夷锦标赛的集锦。“当他们从录像室走出来,我问他们是否还有其他意见,”克劳斯说,“他们直接蹦出了一句话,‘那个XX的斯科蒂·皮蓬在哪儿?’”

公牛队达成一致,他们要不惜一切代价得到皮蓬。

1987年6月22日,凌晨2点30,距离选秀只有10个小时,芝加哥人终于搞定了一笔交易,他们与西雅图超音速队达成协议,如果前四位没有球队选中皮蓬,超音速将会在第5位选择皮蓬,与公牛交易8号签,这将会用来摘下弗吉尼亚大学的中锋奥尔登·伯利尼斯。

前四位没有人选择皮蓬,时任NBA总裁的大卫·斯特恩,在第5位念出皮蓬的名字,这让现场很多参加选秀的球员都非常惊讶,被洛杉矶快船选中的四号秀雷吉·威廉姆斯环顾四周,惊讶地问身边的朋友:“斯科特·皮蓬是谁?我从来没听过这个名字。”


皮蓬立刻成为人们眼中的幸运儿,与他互换的伯利尼斯在很多年后依然耿耿于怀,“那几乎是白捡的总冠军,如果我与迈克尔·乔丹一块儿打球,我能拿到比皮蓬更多的总冠军”。

新泽西篮网的球员人事主任艾尔·梅内德斯也觉得皮蓬运气太好,他说:“他应该祈祷,因为他在迈克尔·乔丹身边打球,这会减轻他作为高顺位新秀的压力,因为人们都在关注乔丹,没人会关心皮蓬犯了什么错误。”

还是有人关心的,比如,迈克尔·乔丹。

选秀之前,乔丹通过媒体暗示,“我们需要一些能立刻上场打球的球员”。前三个赛季,公牛都在季后赛首轮出局,这让心高气傲的乔丹很难接受,他更希望公牛能用选秀权交易一些有实力的老将,而不是慢慢等待新秀的成长。

克劳斯权当没有听见,自从杰里·雷恩斯多夫购买公牛以来,他与克劳斯就竭力清除老将,想打造一支完全由他们掌控的球队。雷恩斯多夫拒绝前公牛球员进入他们的管理层,而权欲旺盛的克劳斯,也决不可能听从球员的建议而改变建队方针,即便这个人是乔丹也不例外。

选秀的结果让乔丹大为恼火,他认为球队即便不交易,也应该选择已经在大学证明自己的球员,比如来自他的母校北卡大学的组织后卫肯尼·史密斯或者中锋乔·沃尔夫。史密斯在第六位被国王队选中,而公牛在第十位选中了霍勒斯·格兰特,沃尔夫掉到第13位,被快船摘走。

格兰特的名气要比皮蓬大一点,但也算不上NCAA超级球星,他来自克莱姆森,身高2米08,只能打大前锋,四年大学生涯最高荣誉就是在大四这一年入选了全美大学生第二阵容,场均拿到21分、9.6个篮板。

科林斯对选秀表示满意,至少他给外界的印象如此。“我们拥有了更多的攻击点,”科林斯说,“我们不能总依赖乔丹去得分,通过选秀,我们可以提升速度与节奏,能得到更多快攻机会。”

乔丹对此嗤之以鼻,他说:“我们等着瞧吧。”

克劳斯试图劝慰乔丹:“你应该相信他们,皮蓬和格兰特的运动能力都很出色,他们会成为你可靠的帮手。”

乔丹直接一句话噎了回去:“包括布拉德·塞勒斯?”

平心而论,乔丹对皮蓬的担心不无道理,从NCAA二级联盟的中阿肯色大学到NBA,这是一个了不起的飞跃,没有任何人,包括皮蓬在内,能够迅速适应。

比利·麦金尼将NCAA二级联盟的比赛视为“业余联赛”,“球员不能在那样的比赛中获得成长,斯科特·皮蓬也不例外,在此之前,他从未成为焦点,在聚光灯下打球和在数百人面前打球是完全不同的概念”。执意挑选皮蓬的克劳斯,也在不同场合讽刺他完全不懂NBA。

“斯科特·皮蓬不会畏惧任何一个NBA球员,”克劳斯和记者开玩笑说,“因为他根本没听过这些人的名字,他也不知道NBA球员到底意味着什么。”

皮蓬与公牛签下一份6年的合同,总薪金为500万美金,合同还包含了奖励条款,这让皮蓬高兴的热泪盈眶,将克劳斯视为他生命中最重要的人之一。不过,在媒体见面会上,皮蓬再一次显露了他对NBA的无知,《体育画报》的记者布鲁斯·纽曼问他:“你对NBA的理解是怎样的?”

皮蓬咧开嘴笑了,他说:“我们会在很多人的注视下打球,还会被电视转播,我对此非常期待。”

公牛队每一个人,包括克劳斯与麦金尼在内,都觉得皮蓬太小家子气,畏首畏脚。1987-88赛季前的训练营,皮蓬成为媒体关注的对象,他在NCAA二级联盟养成的坏习惯暴露无遗,对比赛不够专注,运球过高容易被断,但他的身体天赋同样也折服了很多人,乔丹告诉记者,“斯科特·皮蓬会成为一个伟大的球员”。

乔丹又说:“当然,这需要一个过程。”

在他的前9场比赛,作为布拉德·塞勒斯的替补,皮蓬场均打了21.5分钟,得到8.6分,而他的防守能力也备受好评,场均能有接近2次抢断。科林斯偶尔还会让皮蓬去防守对方的组织后卫,也会起到奇效。

菲尼克斯太阳队的球员人事主管克顿·菲兹西蒙斯非常喜欢皮蓬,他说:“斯科特·皮蓬需要彻底消除中阿肯色大学给他留下的痕迹,但他是一个非常、非常出色的球员。”

公牛对皮蓬的态度有些复杂,科林斯与他的助理教练都认为皮蓬还有极大的潜力可挖,与此同时,他们又认为皮蓬很难达到人们的期望值。菲尔·杰克逊,1987年成为公牛助教,前期工作就是教导皮蓬,他曾用很疑惑的口气问另一位助教约翰尼·巴赫:“斯科蒂真的知道自己应该怎么做吗?”

巴赫什么都没说,只是摇摇头。

相比皮蓬在球场上的一些坏习惯,比如运球过高、投篮不稳定,他对待比赛的态度更容易令人质疑。皮蓬不喜欢听到批评,每次记者在报纸上描述他的缺陷,他都会大发雷霆,甚至还会与记者发生口角,而且,他很纳闷,为什么公牛输球会遭到这么多批评?

有一次,皮蓬特地找到《芝加哥论坛报》记者萨姆·史密斯诉苦,他说:“有时候我很疑惑,为什么球迷会这么沮丧呢?这只是篮球比赛而已,我们的工作就是好好打球,每个晚上都竭尽全力,但所有人都希望我们每场比赛都尽善尽美,这可能吗?”

过了一会儿,皮蓬自言自语:“难道他们的生活中就没有过糟糕的一天吗?”


芝加哥人并不只是质疑皮蓬对输球抱着无所谓的态度,他们还谴责皮蓬对伤病的畏惧。新秀赛季,皮蓬的表现时好时坏,倘若对方的防守过于凶狠,皮蓬就会不自然地退缩。菲尔·杰克逊不止一次地批评他,“斯科蒂,你应该让别人怕你,而不是怕别人”。

但皮蓬置若罔闻,偶尔他受到小伤,他就会大呼小叫,想让全世界都知道他很痛苦,希望能休息几天。

皮蓬承认他很害怕受伤,与史密斯的私下聊天中,他谈到了这一点。“我经常会想,也许只是一次受伤,我现在得到的一切都会飞走,”皮蓬将心中的恐惧倾诉给史密斯,“我现在能跑能跳,能在球场上做任何动作,这是上天的恩赐,如果这一切消失了呢?”

每次听到职业球员受伤的消息,即便不是篮球运动员,皮蓬就会有些畏惧。“我经常会想到我的哥哥,一个健康、强壮的年轻人,突然只能坐在轮椅上度过一生,”皮蓬说。

这让皮蓬表现得格外复杂,有时候他会热血沸腾,为了比赛忘乎所以,有时候他又会过度冷静理智,畏敌如虎。因为他想长期在NBA打球,并不完全出于对篮球的热爱,更多的还是为了更好地生活。“坦白讲,篮球曾经并不在我的长期规划之中,”皮蓬说,“但离开篮球我能得到什么呢?也许我连一台电视都买不起。”

当然,皮蓬最大的危机,仍然是他与乔丹的联系没有人们想象中的那么紧密。

《公牛王朝》8:抢七生死战低迷遭口诛笔伐 皮蓬洗心革面助乔丹首进总决

乔丹来自NCAA名校北卡大学,大一赛季就在决赛中执行最后一投并拿到了NCAA冠军,他是一个超级球星,而且习惯于这一角色,擅长交际,而这些恰恰是皮蓬所欠缺的。身为一个来自阿肯色州的穷小子,皮蓬直到进入NBA才开始与媒体正式打交道,他小心谨慎,在经济方面更是斤斤计较。

乔丹看不上皮蓬的小家子气,皮蓬也嫉妒乔丹的影响力。

他们第一次在训练营中碰面,来了一次单挑,乔丹并没有如媒体形容般“摧残”皮蓬,这让后者信心十足。“迈克尔·乔丹是一个非常出色的球员,但我不认为他能做的动作,我就做不出来,”皮蓬说。不过,小心谨慎的他,从未公开挑战乔丹的权威,也从不在训练中违背乔丹的命令,这让他们的关系仍然能正常维持下去。

与皮蓬、格兰特这些刚进NBA的新人不同,乔丹在1987年已经成为NBA最好的球员之一,拥有无数的球迷,这其中还不乏球员、教练的家属。菲尔·杰克逊就多次遭遇这样的尴尬,在得知他成为公牛助教后,“有数不清的朋友、亲人向我索要乔丹的签名”。

杰克逊一一委婉拒绝,“我觉得不能打扰别人,不管这个人是不是迈克尔”。

1988年加盟公牛的中锋比尔·卡特莱特曾经和记者说过一个故事,有一次他与队友克雷格·霍奇斯一块儿去餐馆吃饭,一个孩子跑过来说:“卡特莱特先生,我已经在这儿等了五年了。”然后,这个孩子递给卡特莱特一个笔记本,“你能让迈克尔·乔丹给我签名吗?”

乔丹非常讨厌他的队友索要签名,经常拒签,即便迫不得已签名,也需要一些回报。“签名不是一件小事,”乔丹说,“我不喜欢给别人制造麻烦,也希望别人不要经常打搅我。”这一定程度上引发了队友的不满,私下里,格兰特、卡特莱特经常埋怨乔丹不通人情。

皮蓬也遇到了卡特莱特式的尴尬,偶尔他也会向乔丹求情,与对待卡特莱特、格兰特们不同,乔丹会给他签名。皮蓬不认为乔丹给他优待,因为他每一次都要恳求很久才能拿到签名,自尊心强烈受挫。这甚至让皮蓬有一个错觉,在乔丹面前,他只是一个乞丐。

为了满足朋友们的虚荣心,皮蓬使出了其他招数。“我经常会自己签上迈克尔的名字,”皮蓬说,“但过了一段时间,我停止了这样的行为。我有我的尊严,不能总是去乞求他。我告诉那些想要迈克尔签名的人,‘我再也不会去帮你们求他的’。”

他想成为乔丹的拍档,而非马仔。

乔丹也是这样想的。1986-87赛季,乔丹场均拿到37.1分,每场比赛他要打40分钟,而在季后赛,他的上场时间增加到了42.7分钟。亚特兰大老鹰队的超级球星多米尼克·威尔金斯告诉记者,他很担心乔丹会提前退出NBA,“迈克尔总是将整支球队都扛在肩膀上,年复一年,而这将缩短他的职业生涯”。

皮蓬需要乔丹来做他的依靠,而乔丹也需要皮蓬来分担他的压力。

在他的第二个赛季,皮蓬很快取代塞勒斯,成为公牛队的首发小前锋,常规赛他场均拿到14.4分,成为公牛的二号得分手。尽管在季后赛中,皮蓬仍然有些生涩,但他仍然场均拿到13.1分、7.6个篮板、3.9次助攻。“我希望能为迈克尔分担更多的压力,”皮蓬说。

然后,他私下又告诉记者,“我不想你们以后谈到芝加哥公牛,都将之称为‘迈克尔一个人的球队’。”

1989年夏天,助教菲尔·杰克逊被扶正。皮蓬是第一个公开祝贺他的公牛球员,因为杰克逊在过去的两个赛季都是他的个人辅导教练,“菲尔有成为伟大的教练的潜质”。这是皮蓬在进入NBA之后第一次抢在乔丹之前发声,他似乎看到了光明的未来。

现实给皮蓬泼了一盆冷水。

菲尔·杰克逊从上任开始,就决意推行“三角进攻”,皮蓬在这套体系中占据重要的地位,但杰克逊认为他的能力无法达到要求。助教巴赫说:“菲尔很喜欢斯科蒂,但他同时也认为斯科蒂并没有发挥出潜力,在菲尔看来,斯科蒂必须承受更多的压力。”

乔丹很乐意在训练场上“教导”皮蓬,他私下告诉史密斯,“斯科蒂缺乏为篮球牺牲的精神”。

1989年东部决赛第六场,公牛已经2比3落后活塞,开场不到一分钟,皮蓬就被活塞中锋比尔·兰比尔“无意”中一肘击倒在地,当时不省人事,送到更衣室后几分钟才慢慢清醒过来。他没有再走上球场,而是提出要求,“我要去医生那儿”。公牛的工作人员将他送到西北医院,他在那儿呆了一整夜。没有皮蓬的公牛最终主场输掉给活塞,2比4被淘汰出局。

整个夏天,皮蓬都在抱怨自己遭受无妄之灾,还担心会留下后遗症,进而影响到他的NBA生涯。

这让乔丹烦透了。乔丹并不反对皮蓬抛弃比赛去医院,但他意识到皮蓬对胜负并不执着,总是处于焦虑状态,不是因为比赛,而是因为健康。从进入NBA之后,皮蓬总会和相熟的记者谈到他的背伤,“偶尔几次扣篮会让我感觉疼痛不已”;“也许背伤会缩短我的职业生涯”。

有一次,皮蓬正与萨姆·史密斯谈到伤病,乔丹走了过来,怒喝一声:“闭嘴,斯科蒂,你一点事儿都没有。”

新赛季开始后的每一堂训练课,乔丹都会想尽一切办法击败皮蓬,然后羞辱他。“你简直难以想像迈克尔都说了点什么,”格兰特说,他是皮蓬的好朋友,几次想替皮蓬出头,但最终还是选择忍耐。

因为菲尔·杰克逊就站在场边,当什么都没有发生。

公牛队的大部分球员都以为皮蓬会垮掉,包括他自己在内。队友约翰·帕克森说:“有时候训练课结束后,斯科蒂会神情恍惚,他已经是一个明星级别的球员,但在迈克尔面前就像个孩子。”不过,帕克森认为这样的训练对皮蓬是有好处的,“他变得更加坚强,勇于和迈克尔抗争,并且将怒火发泄到了我们的对手身上”。

1989-90赛季,皮蓬的数据变得更加全面,他场均拿到16.5分、6.7个篮板、5.4次助攻,在防守端,他的表现也无可挑剔,场均能送出2.6次抢断、1.2次盖帽。

1990年1月底,皮蓬听到了一个好消息,24岁的他被选入全明星,尽管只是替补,但这已经让他欣喜若狂——他是全联盟最好的24位球员之一。“这是我一直以来渴望实现的目标,”皮蓬说,“我没想过会这么快就能进入全明星,对我来说,这是一个机会,我能与全联盟最好的球员站在一起了。”

在这一刻,他首先感谢的就是乔丹。“迈克尔帮助我成长,他是我的良师益友,”皮蓬说,“任何时候你有一位像迈克尔这样的队友,你都会感谢上帝。”他浑然忘却了,几个月前,他还在媒体面前吐苦水,“迈克尔从不考虑别人的感受”。

皮蓬入选全明星,对公牛而言有着极其特殊的意义。

“那些说我们是‘一人球队’的人可以安静下来了,”克劳斯说,“斯科蒂现在已经很出色了,他还会变得更好。”他借机回击那些质疑他选秀无能的人,而这其中还包括乔丹。“我为斯科蒂感到高兴,他终于得到了认可,而就在一年前,还有很多人觉得他不配打NBA比赛,”克劳斯说。

尽管初次入选全明星的皮蓬最终当了一回龙套,4投2中只拿到4分,但他非常满足,而且自信心膨胀。帕克森与记者开玩笑说:“斯科蒂和迈克尔说话的声音都大了些。”

皮蓬努力证明公牛不是乔丹一个人的球队,尤其在季后赛中。1989-90赛季,东部首轮季后赛,公牛3比1淘汰密尔沃基雄鹿,皮蓬场均拿到22.5分、9.3个篮板、8.0次助攻;东部半决赛,公牛4比1击败费城76人,皮蓬场均拿到20.8分、6.8个篮板与6.3次助攻,这是一个完美的二当家数据。

真正的考验来了,东部决赛,公牛的对手是底特律活塞,完美诠释“乔丹法则”的活塞。较之前一个赛季有些进步的是,公牛在前六场比赛与活塞打平,皮蓬场均拿到19.0分,6.7个篮板、4.0次助攻,数据有些下滑,不过面对防守凶悍的活塞,皮蓬的表现可圈可点。

乔丹有信心能在客场击败活塞,尤其第六场,他们主场赢了活塞18分,但皮蓬再一次出问题了。打完第六场,皮蓬告诉教练与队友,他的头很疼。这是前一年东部决赛被兰比尔砸晕的后遗症,偏头疼。“我们都怀疑他只是害怕了,”当时公牛队的一位球员私下告诉媒体,事实上,更衣室中没有任何人相信皮蓬真的身体有恙。

公牛队医约翰·海弗伦给出的评价也暗藏玄机。“斯科蒂·皮蓬的偏头痛这个赛季犯过两次了,”海弗伦说,“究其原因,兴奋导致肾上激素增长,然后催发了偏头痛。”同时,队医也指出,偏头疼对皮蓬的最大影响是视力,“非常模糊”。

皮蓬的队友只能祈祷他迈过这道心理关,而在第二天早上,皮蓬兴高采烈地宣布,他的头又不疼了。“休息了一天,我完全没事儿了,非常清醒,”皮蓬说。

一波三折,等到公牛来到活塞主场奥本山宫殿,在21454名球迷的嘘声中,皮蓬又头疼了,他坐在场边,用毛巾捂住脑袋,身体微微颤抖。“我也不知道发生了什么,热身时,头疼的感觉又回来了,”皮蓬说,“我都不能轻微地摇头。”

杰克逊坐在他身边,沉吟很久,问他:“斯科蒂,你还能坚持上场吗?”

皮蓬还没有说话,乔丹提高了音量,说:“可以。”

皮蓬还想拒绝,他努力向杰克逊解释:“以前我也有头疼……但今天有些特殊,比以往更加严重。”

他又说:“我现在感到非常沮丧。”

杰克逊又考虑了几分钟,他告诉皮蓬:“听着,斯科蒂,我还会让你上场,但如果你身体感觉不好,我会立刻将你换下。”

皮蓬上场了,他在前3分30秒内就像换了一个人,单挑的时候运球都不利索。“我甚至都没办法看清我的队友,”皮蓬说。杰克逊不得不将他换下来,然后第一节末,迫于比分落后,杰克逊只能又将他换上场。“他完全不在状态,”杰克逊说,“但我只能给他足够的信任,没有他的进攻,我们一瘸一拐。”

全场比赛,皮蓬打了42分钟,10投1中只得到2分,公牛74比93输给活塞。

乔丹怒不可遏,在记者面前不点名地批评皮蓬:“有些球员压根儿没打出他们应有的水准,任何人都会遇到低谷,但作为职业球员,你必须克服困难,继续前进。”

当记者将乔丹的话转述给皮蓬,后者否认这是对他的评价。“我的队友都知道,只要我能上场,我都会竭尽全力帮助球队赢球,”皮蓬说,“我打了42分钟,虽然发挥不佳,但我仍然对比赛有一定的影响力,输球并不是我一个人的责任。”

那么,到底是谁的责任呢?

乔丹与皮蓬再没有谈过这个问题,他们决定忘掉过去。乔丹说:“我已经等不及新赛季开始了。”

皮蓬说:“我不会去看总决赛,没有我们参与的比赛,我一点都不关心。”

他开始接受命运的安排,他告诉记者:“如果迈克尔·乔丹是蝙蝠侠,我就是罗宾(蝙蝠侠的搭档与助手)。”

当时并没有人知道,克劳斯曾在东部决赛输球之后试图交易皮蓬。他没有找杰克逊商量此事,因为他知道杰克逊是皮蓬最有力的支持者。克劳斯找助教温特与巴赫,但没有从他们那儿得到支持。温特告诉克劳斯,“斯科蒂是迈克尔最好的帮手,也是三角进攻最完美的执行者之一”。克劳斯暂且搁置了交易皮蓬的念头,但他对皮蓬的不信任,却已经埋下了种子。

1990年夏天,芝加哥变得格外沉默,这或许是乔丹进入NBA之后最安静的一个夏天。

没人讨论换帅,也没有人谈论交易——克劳斯的想法胎死腹中,且在当时没有流传出去,更没有人回顾东部决赛、批评皮蓬。因为乔丹始终没有开口,输掉第七战之后的抱怨,就像是他对整个赛季的总结,到此为止,再不追究。

当皮蓬再次回到公众面前,已经是新赛季了,他看起来有些憔悴,《体育画报》记者利·蒙特维尔形容他有些“仓皇”。显然,他没有从东部决赛第七场的阴影中走出来。1990-91赛季第一场,皮蓬15投5中,只得到13分,公牛输给76人。

第二场打华盛顿子弹队(后改名为华盛顿奇才),皮蓬只打了25分钟就6犯离场,公牛两连败。

第三场,公牛的对手是凯尔特人,皮蓬找回感觉,16投9中拿到23分,但他只有5个篮板、4次助攻,公牛再一次输球,遭遇三连败。

皮蓬再度被推向风口浪尖,公牛的状态时好时坏,前11场比赛,他们输掉6场球。但乔丹坚定地与皮蓬站在同一条战壕。“斯科蒂的状态在慢慢恢复,每个球员都会经历低谷,我相信他能搞定这一切,”乔丹说。虽然在训练中,乔丹仍然向过去那样与皮蓬针锋相对,但在其他场合,乔丹都是皮蓬坚强的后盾。

“我们能感觉到斯科蒂的信心在慢慢恢复,”霍勒斯·格兰特说,“过去的几个月,他都陷入自责,但他本不必要如此,我们是一支球队,胜利或失败,都不是一个人的。”

1990-91赛季,皮蓬在常规赛中数据继续上升,场均拿到17.8分、7.3个篮板、6.2次助攻,由于赛季初的不稳定,他未能入选1991年全明星赛,但这并没有对他造成信心上的打击,反而给了他动力。“我当然想再度入选全明星,而且我相信我应该进全明星,”皮蓬说,“我会向所有人证明他们(没选我进全明星)是错误的。”

这个赛季,他拿到了3次三双,而在他的前三个赛季,他加起来也只有一次三双。

公牛以5胜6负开局,但最终61胜21负,这是自1966-67赛季以来的公牛最佳战绩,夺取东部常规赛冠军,在整个联盟也仅次于波特兰开拓者。这意味着只要开拓者没进入总决赛,公牛在季后赛中都将占据主场优势——对上个赛季东部季后赛第七场客场输给活塞的公牛而言,有着特殊意义。

再没有人怀疑皮蓬的能力,季后赛首轮,公牛3比0横扫纽约尼克斯,皮蓬场均拿到19.7分、8.7个篮板、5.0次助攻与3.3次抢断,而在东部半决赛,公牛极其轻松的4比1击败了76人队,皮蓬的数据再度上升,场均拿到23.4分、9.4个篮板与6.0次助攻。

他们在东部决赛的对手,还是底特律活塞。与一年前相比,活塞的下滑趋势相当明显,首轮3比2险胜亚特兰大老鹰,东部半决赛4比2击败凯尔特人,分差都极为接近。

公牛以逸待劳,皮蓬的心态也有了180度的转弯,他还主动与记者谈到了自己数据上升却落选全明星,“到底是什么原因呢?也许是我去年东部决赛没有打好?这是可以理解的……好吧,真实原因我也不清楚”。

查克·戴利,活塞队主教练,承认他的球队已经无法使用“乔丹法则”,戴利说:“芝加哥公牛找到了击败我们的窍门,斯科蒂·皮蓬是一个真正的全明星级别球员,他可以撑起一支球队。”

底特律人很清楚,他们已经无法用盘外招来干扰皮蓬,尽管底特律当地媒体不停地渲染一年前皮蓬诡异的偏头疼,但这显然无效。谈到此事,皮蓬并不忌讳,他还饶有兴致地与记者解释自己已经摆脱偏头疼的困扰。“坦白讲我还是有点担心的,害怕自己突然会偏头疼,”皮蓬说。他甚至还有心情开个玩笑,他说:“我坐在场边,呆了一段时间,看起来好像期待再一次犯偏头疼。霍勒斯(格兰特)走过来,他吓坏了,‘你还好吗?’”

皮蓬当然很好,与活塞的第一场比赛,他在35分钟内得到18分,5个篮板,看起来很普通,但他同时送出6次抢断、5个盖帽,在防守端彻底封杀活塞。接下来三场比赛,他都拿到20+的得分。

这轮东部决赛,在媒体与球迷的预测中将是一场龙争虎斗,即便看好公牛晋级的芝加哥媒体,也都认为比赛至少要打六场,《芝加哥论坛报》的记者萨姆·史密斯甚至预测会打到第七场,他在东部决赛前写下了这么一句话,“公牛在常规赛积累的优势将得到体现,拥有主场优势的他们将在第七场击败活塞”。

但最后的结果让所有人吃惊,1991年5月27日,在奥本山宫殿,裁判吹响了第四场结束的哨子,4比0,公牛横扫活塞,他们在客场晋级总决赛。

乔丹和他的队友有些茫然,他们似乎不敢相信就此翻越了活塞这座大山。

皮蓬站在场上,傻乎乎地举起双手,想庆祝,却又不知道说什么,就在此时,乔丹走了过来,皮蓬扯着嗓子吼了一声,然后用不自信的口气问乔丹:“我们赢了?”

“我们赢了!”

责编:杜巩 衣依
作者:潘谨勤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33年前乔丹砍63分创季后赛纪录 现役谁最有望传承?
【恩仇录】揭秘乔丹与公牛决裂内幕 在这方面飞人稍逊詹姆斯
麦迪和乔丹联手能夺冠吗?太难了,乔丹历史第一人的地位难保
迈克尔·乔丹:最后一舞
创始人能从乔丹纪录片中学到什么:像他一样争胜
迈克尔·乔丹生日快乐 | 《体育画报》100图致敬篮球之神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