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金代
作者
1、金太宗(完颜晟)天会七年(公元1129年)
七月,金将乌雅呼尔喀(一译“乌延胡里改”)“讨平泰山'群盗’及兖州'寇’三千”,“毁其营栅”。十月, 金将锡默阿里招降东平、 泰山“群寇”余部。
[清·李有棠《金史纪事本未》“攻取中原”、“南侵江浙”]
2、金海陵王(完颜亮)正隆六年(公元1161年)
耿京起义军在泰山抗金。
金帝完颜亮率军六十万,大举侵宋。中原人民不堪暴政,在后方纷纷崛起抗金。是年济南农民耿京与李铁枪等六人,在东山(今昌邑县东)起义。后聚兵数十人,攻取莱芜县、泰安军,占据泰山东南。耿京依山结寨,扩充军队,最后起义队伍发展到二十五万人。耿京占据东平府(今东平县)后,自称天平军节度使,节制山东、河北忠义军马,屡战金军,声威大震。
在此期间,历城人辛弃疾也聚义起兵,攻破县城,杀死知县。 据考其根据地可能在灵岩寺一带。嗣后,辛弃疾率兵马两千,直奔泰安,投归耿京麾下,出任义军掌书记。
是年底,金军兵变,完颜亮被杀,金廷对耿京采取招抚手段,遭到拒绝。翌年(公元1162年)初,辛弃疾与义军将领贾瑞奉耿京之命,同南宋联络。正月,宋高宗遥授耿京为“检校少保”、“天平军节度使”,任命贾瑞为敦武郎閤门祇侯,辛弃疾为右承务郎。
回军复命途中,“会张安国、邵进杀(耿)京降金”。 辛弃疾闻讯大怒,说:“我缘主帅来归朝,不期事变,何以复命!”于是率数十骑杀入五万金军大营,生擒叛将张安国,投奔南宋。时辛氏年方二十三岁,时人称之“壮声英概,懦士为之兴起”。
但,耿京起义军在泰山的斗争却从此失败。
[宋·徐梦莘《三朝北盟会编》卷二四九、《宋史·辛弃疾传》]
3、金世宗(完颜雍)大定(公元 1161~1189 年)初年
著名诗人党怀英因“应举不得意,遂脱略世务,放浪山水间。”隐居于徂徕山西北麓,筑竹溪庵,读书吟诗。后人称其处为作书坊,今庵址西有巨石刻“竹溪”二字,传为党氏篆书。
党怀英(公元1134一1211年),字世杰,冯翊(今陕西大荔)人。因随父党纯睦宦居泰安(其故居在泰城南四十里邓家庄,俗称“怀英城”),故历称“泰安州奉符人”。少与辛弃疾(参见 131条)同师亳社刘瞻(一说蔡伯坚)。后辛氏南渡归宋,而怀英则显于金朝。他于大定十年(公元1170年)中进士, 历官莒州军事判官、国子监祭酒、泰宁军节度使,恤民施恩,颇有政声。曾出使南宋。明昌四年(公元1193年),他联合朝中官员反对开边防壕堑,金章宗准奏,后任其为翰林学士承旨,故世称 “党承旨”。卒谥“文献”,葬泰安城南四十里,即今北集坡乡西旺村(墓俗称“党家林”,旧时墓前有石羊、石马等石仪,今已掩没沙土中)。
党怀英是金明昌间“掌一代文柄者”(郑振铎语),金学者赵秉文称他“诗似陶(潜)谢(灵运),奄有魏晋;篆籀入神,李阳冰(唐书法家)之后一人而已”。党氏诗文不尚虚饰,因事遣词,对金文学发展有一定影响。所作诗歌具有敏锐的观察能力和娴熟的表达技巧,如写淮南景色“潮吞淮泽小,云抱楚天低”,写行舟所见“岸引枯蒲去,天将远树来”,极力锻炼而能不见斧凿之痕。其文平实畅达,不为尖新奇险之语。其书法被称为独步金代,泰山上的《大金重修东岳庙碑》(参见134条)、《金重修天封寺碑》、《谷山寺纪碑》(参见69条)都是由他书写或篆额。
据《补辽金元艺文志》记载:党怀英著有《竹溪集》十卷(泰安志书记作三十卷),今已佚失。金·元好问所编《中州集》中存录其诗六十五首,《全金元词》存录其词五首。
[《金史·党怀英传》、《翰林学土承旨文献党公碑》(金·赵秉文撰,载《闲闲老人滏水文集》卷十一)]
4、大定五年(公元1165年)
金世宗敕令重建泰山普照寺、赐额“普照禅林”,同时立《奉敕重建牒碑》(今佚)。
[《泰山述记》、《重开山记》(立石寺山门内)]
普照寺建于凌汉峰下,“两山环抱,一涧低流”。寺创建年代无考,据寺内 《重开山记》 碑称:“自唐宋以来,屡经兵燹,基犹存焉。”明代高丽僧满空、清初诗僧元玉皆曾卓锡于此,重予修葺(参见164、225条)。清乾隆四十三年(公元1778年)原泰安知府朱孝纯(参见257条)升任江南盐运使后,曾“寄数百金以新楼阁”(见寺内《普照寺重修碑记》)。此后,清代嘉庆二十二年(公元1817年)、道光年间、光绪五年(公元1879年)均有修葺(见寺内嘉庆蒋大庆、光绪梅启熙等撰重修普照寺碑记)。据光绪六年(公元1880年)泰安知府启熙重修碑上记载:“(普照寺)数兴土木,至光绪已卯(公元1879年)冬始落成,规模大备其制也。后建佛阁两重,供奉如来法相。方亭中耸,更因山势为阶级,转折而前,则大雄殿、东西两庑,参天古木护法当央,钟鼓之楼分列左右,而山门辟焉。殿之西侧为闲圃,东为僧院、为香积厨,阁之东侧为别圃,置禅舍十余椽,中有藏花之坞,西为客堂,明静轩厂(敞),竹森于后,梅馥于前,四时之卉不调,六朝之松犹在,遂使名山生色,舍此奚足观哉!”从碑文所记叙的来看,当时的寺院已大体形成现在的规模。
普照寺现存的主要建筑有大雄宝殿、筛月亭、摩松楼、菊林旧隐等,是泰山南麓规模最大的佛寺。
5、大定十八年(公元1178年)
春,岳庙大火,“虽门墙俨整,而堂室荡然”。金廷于次年进行重修, 历时三年告成。 “凡殿寝、门、闼、亭观、廊庑、斋库,虽仍旧制然加壮丽焉。”大定二十二年(公元1182年), 立 《大金重修东岳庙碑》于庙庭 (在今岱庙大殿东南)。
该碑由礼部侍郎杨伯仁撰文、礼部员外郎黄久约书、大学士党怀英(参见132条)篆额。据 《金史》称:伯仁文词典丽,怀英工篆籀。另外久约亦以善书著称。后人称誉:三美荟萃一碑,“实为金源一代金石之冠”。
6、金章宗(完颜璟)时期 (公元1190~1208年)
山东民众纷纷聚义造反,金廷任命大将承晖(福兴)为山东路统军使,进行镇压招抚,“'盗贼’ 渠魁(义军首领)稍就招降,(部众)犹往往潜匿泰山岩穴间”,坚持斗争。按察司为了彻底剿灭义军余部,准备发兵数万,伐尽泰山林木,使“'盗贼’无所隐”。承晖上疏金帝,指出:“泰山五岳之宗,故曰岱宗,王者受命封禅告代。国家虽不行此事,而山亦不可赭也。齐(山东)人易动,驱之入山,必有冻饿失所之患,此诲盗非止盗也。天下之山亦多矣,岂可尽赭哉!”终谏止此举,保护了泰山森林。” [《金史·承晖传》]
7、明昌元年(公元1190年)
金章宗封徂徕山神为护国感应侯,立祠于徂徕山顶及独秀峰下(今皆圯)。[《岱览·徂徕山》]附按:此事《金史·礼志》不载,本条可补正史之阙。
8、金卫绍王(完颜永济)崇庆元年(公元1212年)
五月,泰山刘二祖起兵抗金,“起泰安”,“转战淄(今淄博市淄川)、沂(今临沂)二州”。 [《金史·卫绍王纪》《宋史·李全传》]
刘二祖,泰安人,红袄军起义领袖。后占据沂蒙山,屡败官兵。贞祐三年(公元1215年)大沫堌之战,刘二祖被金将仆散安贞击败,被俘遇害。所部由郝定、彭义斌等统率继续斗争。
9、金宣帝(完颜珣)贞祐元年(蒙古成吉思汗八年,公元1213年)
成吉思汗(铁木真)率领蒙古军大举攻金,所向披靡。他与其子拖雷所部的中路军一度进入山东,“取……泰安、济南”,到达泰山一带。金所属泰安知州和安礼战败身亡。据现代法国史学家勒内·格鲁塞考证:成吉思汗在是役中“放弃泰山不攻,而是率军越过北纬三十五度线”,取泰安,一直打到山东省南部边界”。[《元史·太祖纪》、法·勒内·格鲁塞《马上皇帝》]
10、贞祐年间(公元1213~1217年)
泰山“贞祐之乱”。
贞祐二年(公元1214年),金廷因受蒙古军所迫,由中都(今北京)迁往开封,山东大乱。泰山一带“豪强多拥众据地”,出现了众多的地方武装,在金、蒙古、宋三角战争中相互昆战,主要武装集团有:
严实集团:严实,字武叔,泰安州长清人。贞祐二年泰安张汝楫起义军占据灵岩山,攻打长清城,他组织武装抗拒,金封其为长清尉。蒙古军入侵,严实率兵民屯青崖山(泰山支脉,长清县境),多次击退蒙古军。后又易帜降宋,授为济南治中。兴定元年(公元1217年),蒙古大将木华黎率兵攻掠山东,严实投降,反攻宋军,进据东平(今东平县),蒙古任其为东平路行军万户,从此金国无法经营山东。(《元史·严实传》)
石珪集团:石珪,奉符(今泰安)人,石介后裔。“金主迁汴,兵戈四起,珪率少壮负险自保”。初依附红袄军将领霍仪,后归宋。成吉恩汗南侵,石珪率众纳降,授为济兖单三州总管。蒙古陷东平后,“珪与严实分城南北守之”。后升山东诸路都元帅,移治曹州,与金将郑从宜作战,兵败被杀。(《重修泰安县志·人物志》、《元史·石珪传》)
严谨集团:严谨,字孝先,奉符人。严实同族。“金贞祐甲戍(贞祐二年)之乱,郡城失守,谨率家乡民避地徂徕山之天平寨。已而黄山(在今市西北,交长清县)'群盗’来攻,谨讨而歼之。”蒙古授其为怀远大将军。后据守傲来天胜寨,“宋人于江攻天胜,谨力战被执”,遇害。(《重修泰安县志·人物志》)
时珍集团:时珍,字国宝,奉符徂阳(今徂徕山南时家庄)人。“金末东海'盗’起, …… 珍率少壮守天宝寨(今徂徕山南麓天宝镇),一方帖然”。严实守东平,时珍率众投奔,授昭勇大将军、泰安军节度使,后参加镇压益都李璮的反元起义,任镇国上将军右副节元帅,镇兖州(今兖州县),封陇西郡开国侯。
[《重修泰安县志·人物志》及时珍墓神道碑(在今新泰天宝寨时家庄)]
上诸地方割据势力,为蒙古所招抚后,官爵世代相袭,史载:“纳土及始命之臣,咸令世守。”如严实、时珍等人,世袭达数十年之久,世称“世侯”。
11、贞祐四年(公元1216年)
正月,红袄军大败金兵,攻入泰安等州, 史称“贞祐之兵”。岳庙在是役中被毁。 翌年(公元1217年),“泰安、兖、滕等州'贼’并起”。
[《金史·宣宗纪》,《东游记略》(元·元好问撰,载《遗山先生文集》)]
12、金末(具体时间待考)
道教大师、“全真七子”之一的邱处机(长春真人)布道泰山,曾修炼于岱阴金丝洞(洞在谷山寺遗址附近)。[《岱史》《泰山小史》]
又,著名女道士、“全真七子”之一的孙不二(清净散人)此时也曾活动于泰山一带, 方志载:日观峰附近有清净石屋,“女冠孙清净修真处”。[《泰山道里记》]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中国各朝代帝王——金(二)
1234公元历史年份
1929年泰安老照片
孙承泽、孙星衍、翁方纲等题跋 | 周《壇山刻石》、秦《泰山刻石》廿九字本、西汉《五凤二年...
千里坝上行(五)泰安岱庙
[转载]中国四大古建筑群4山东泰安岱庙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